威德自在菩萨章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第一文殊一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解。第二普贤一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行。第三普眼一章。依文殊之解及普贤之行。入二空观。兼仿修法界观。既入观方有疑。故有第四刚藏一章。发起三疑。请问于佛。既有疑必推究轮回根本。故有第五弥勒一章。请问断除轮回根本。佛令断贪爱之心。既断贪爱之后。行人到此行解具足。必有所证。故有第六清净慧一章。安排凡贤圣果地位阶降。掇送行人从凡入圣。所以道因解起行。因行入观。因观起疑。因疑有断。因断有证。问云。行人于普眼章入二空观。证入圆觉成佛否。答。成佛。又难云。既入二空观已成佛了。何故更有刚藏之疑情。弥勒之贪爱。清净慧章之地位耶。答。能所分故。谓普眼一章。即行人能观之智。刚藏与弥勒二章。皆是行人观中所断之惑。清净慧一章。亦是行人观中所证之地位。是知此三章经文。皆是观中所除之节病。病尽只就观中成佛。离观之外更无别有经文也。又难云。既是观中去节病之经何故却于观后宣说耶。答此谓之言不并出。文不累书。理不顿显。所以在后。今威德章者。由世尊广开方便说法度人。或有一类上根之人。于前六章经文中。闻佛开示二空观行相。并断贪爱。轮回根本。及示证入地位阶级。莫不一时踊跃欢喜。悟明心地。证入圆觉。譬如出厩良驹才见鞭影而行也。其间更有一类中根之人。亦于六章经文中。闻佛如是开解。如是开示观门。如是遣疑惑。如是证入差别。但以根劣。执粗不能入二空等观。譬如大宝埋在尘土之中。于是威德自在菩萨。伤迷救误接下垂方。以此之故。遂起请问。世尊作何方便。救度中根之人。故有此章经文。又云别明观行者。此别之一字。乃对前通明观行得名。此有二义。一则由一类上根之人。已依前二空观门证入毕。更不假修三观诸轮故称别。二则此三观诸轮。各各自别只如三观。或是一人具修三观。或只修一观。或修二观。或单复交络。遂成二十五轮。被二十五种人故。称别也。于中。前二章经三观修行。后二章经两重除障。今威德章。即正明三观行相也。

四明聪讲师曰。实相体寂。因元静乃称止。本觉虚照。因常明故曰观。妄风俄动假妙奢摩他。而止之心珠久昏。须毗婆舍那而观矣。故圣人设教非秪一端。或止。或观。或云谛境。或云止观。病既多端。药亦随转。威德随顺觉性。承佛圆音。启三观之雄规。导四门之正路故。有□□□义也。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言威德者。此有二义。一约事说。二约理说。且事说者。譬如有人有威故。令下畏之。有德故。令下慕之。且理说者。威字如道如德。盖威即圆觉体德。即圆觉用。何以知之。如华严法界观序云。甚矣众生之迷也。身反在于心中。若大海之一沤耳。而不自知有广大之威神而不能用。又如道德经云。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解云。小威者死生也。大威者道体也。由此门三观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挠。妄惑不能侵。故表菩萨于圆觉体用中得大自在。故曰威德。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

菩萨赞佛。于前章善说。凡夫菩萨如来等。随顺觉性。

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闻佛宣说。心即开悟。不待修行。先获利益。圆音佛音一震。四众普闻也。

西蜀复庵禅师曰。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者。此是领前章。依凡贤圣果地位。渐证之经文也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者。此领前章。居一切时。不起妄念等。忘心顿证之经文也。觉心光明者。谓前闻佛说渐证顿证法门。使一切菩萨了达本觉真心之体。于此体上起大光明遍照法界之妙用。此之觉心光明显发者。有类。楞严经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若就事说即佛手指上有纹印也。若理说则表能入之智。海印者。即表所入之定即体也。发光者。表于体上起大妙用也承佛圆音者。承受也。圆音者。于一音之中具一切音。谓之圆者。此是佛说圆顿之音也。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者。谓闻此法门。尚更不假三大阿僧祇修行。而使克获成就圆觉胜善利益。何况勤而行之者也。此谓之不历化城便跻宝所。楞严云。狂法顿歇。歇即菩提胜净妙明。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世尊譬如大城。

谕圆觉性。

外有四门。

谕诸行门。

随方来者非止一路。

东西南北之人。各由一门而入。岂止一路而已。盖喻悟入圆觉者。非止一法也。

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庄严佛地。及成圆觉。方便法门。非一而已。

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

请佛宣说一切行门。

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又请佛说诸修行者。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涅槃之道。广大深妙。故以海喻。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中先立理也。唯愿下乃正请也。譬如大城至非止一路。此先举喻也。一切菩萨至非一方便。此次举法也。大城者。喻圆觉也。四门者。喻行门也。何谓之行门。即信解行证也。只如有一大城。欲东门入者。当示之以东路。欲西门入者。当示之以西路。南北亦然。今一切菩萨亦复如是。于三界之中。度脱一切众生。掇送直至无上正等正觉。庄严诸佛国土。岂是一方便。而能了得此大事因缘。然欲从信门入者。当示之以信法。欲从解门入者。当示(之以)解法。行证亦然。良由病有千门。药生多品。投机随器。不得一同。宗镜云。根机莫等。乐欲匪同。然四门入处虽殊。在一真见时无别。如获鸟者罗之一目。不可以一目为罗。似理国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为国。此之谓也。教中说凡度得一人成佛曰庄严者。由佛果本具藉因饰成也。

四明聪讲师曰。实相是一法。佛说种种名。今言四者。且略而言之。四门者。空门。有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佛世有四外道。云供养佛得福生天。我只要生天。不要证阿罗汉。一人先去供养佛了便要去。佛云。诸行无常。此人掩耳而走。第二人亦如是欲去。佛云。是生灭法。掩耳而走。第三人亦如然。临去佛云生灭灭已。掩耳而走。第四人亦如是。供养了便欲去。佛云。寂灭为乐。又急掩耳而走。四人去后共在一处聚。问你见佛如何。一人云。佛说诸行无常。一人云。是生灭法。一人云。生灭灭已。一人云。寂灭为乐。四人共闻一偈。俱证阿罗汉。一偈是圆觉。四句是四门。随汝一句而入。云方便者。即渐次圣人设方便非止一端。证有渐次。根性既殊。所修差别。所证浅深阶降不同。大寂灭海如捣万种香为丸。烧一丸具足众气。众流入海同一咸味。即圆觉海会。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

无上妙觉之性。大包太虚。故曰遍诸十方。众生悟此妙性方证佛身。故曰出生如来。

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既证佛身。则无染无净。无凡无圣也。

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诸修行者。实无二法。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称性标本也。无上妙觉在东则全东。西则全西。南北上下亦然。所谓六通四辟。糠秕瓦砾。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所以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且一切诸佛果上得号为如来者。盖因地莫不同修此妙觉。同证此妙觉。皆从此妙觉而出也。非唯一切如来从此而出。乃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外及山河大地。色空。明暗。一多。大小。凡圣。染净。心境。种种诸法。亦尽从此妙觉而出也。何以知之。且如一切众生。于十二时中。大开眼见时。且道天为谁高。地为谁厚。山为谁青。水为谁碧。以至春为谁暖。夏为谁热。秋为谁凉。冬为谁冷。庄子云。孰主张是。孰维持是。孰居无事而行乐是。以此推之。一切法尽从自己一段光明中发现。称自己之性与如来之性。同一真体平等无二。无分无别无断故。一切菩萨若于此中起行修行。更无两条路。皆是修前二空观门。于此观中。莫不破疑断爱。根尘普净。悲智双行。离境离心。无能无所。前佛后佛皆如是修行。岂有二法乎。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随顺修习。方便甚多。

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周圆收摄归于一性。随性差别。则有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约随机之行以举数也。若据佛说。一代时教法门。皆是用方法便宜。对机治病。其数自有无量无边。卒难穷尽。今且圆融收摄。循随此中根众生之性。差别不同者。当有三种也。良为众生根性利钝不同。烦恼厚薄沉掉不等。随其机性。设教多端。若不如此。则难为趣入。故楞伽云。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彼彼诸病人。良医为处方。今此中根众生。其性虽有万差。而静幻寂三门一时收尽也。

四明聪讲师曰。无上者。众生无上佛是也。妙觉。证之极也。亦可云觉者照也。照即是观。即今之所示三观也。妙者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三观互融。故为之妙。如楞严妙奢摩他亦如此解。今向下正明三观。必其然也。

遍诸十方者。觉性亦名实相。亦名真如。亦名空如来藏。三世十方诸佛皆依此三出生。出生即修证。依大圆觉妙理修之证之。不依妙觉真如理观修之。即我见等无明业识命根不断。行法云。十方诸佛从方等生。不独是修之得成佛。亦依此迷之而入生死。生佛虽殊。妙理平等。但有迷悟之殊。非佛性有悟迷。乃佛生自有悟迷也。生佛一如。故曰无二。若迷圆觉循性差别。何止百端。今且言修圆顿三观者。故云圆摄所归的分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正宗三观。初泯相澄神观中。初标本也。此乃于前经开解。谓若欲入此观者。当须先且了悟自己分上本有灵明圆觉也。

以净觉心。取净为行。

既悟圆觉本来清净。则当以此心专取寂静以为法行。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因以寂静。澄诸念虑故。清净之识显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正释起行也。上悟净圆觉者属解。此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者属行。有解无行。如有目无足。有行无解。如有足无目。单轮只翼不能飞运。既了悟觉性。此是行本。必须依解而修方为妙行。譬如膏明相赖目足更资。意谓用了悟清净本觉真心为本。于十二时一向取静。悄悄地为所行之行。禅云一念万年去。古庙香炉去。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所以达磨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又宝藏论云。夫入道之径。内虚外静。如水澄凝万象光映。其意不沉。其心不浮。不出不入。湛然自如。此乃还家捷径。治病神方。前来十二时中。一向用动底心。此之𨔝心是识。所以不见识。今因澄故。息种种攀缘妄念。心中才静。静即是智。以此之故。方始觉知无量劫来分别业识。前念续后念。后念续前念。如此烦𨔝元不曾少住也。

静慧发生。

因静生慧。故云静慧。昔昧今显。故云发生。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非性所有。故曰客尘。永无此相。故曰永灭。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内发者。非自外得也。寂静轻安者。至寂至静无累无恼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功成也。前因澄息诸妄念。方始觉知分别识心烦乱躁𨔝不停。由是觉来觉去。识心才静。即到极静之境界。静才极便。自然妙慧发生。既妙慧发生。则勘破六根六尘六识之妄法。故云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此之十八界。非是主人公。譬如行客出入无定。若是主人无攸往。尘以坌污为义。今既静慧发生。则一时捉败。故云永灭。灭者无也。如明来暗谢。智起惑忘。便能内发寂静清虚。轻安调畅。此是于静中得个悟门。如乾卦刚健中正。可以辟邪降魔。圆觉寂照轻安。可以存心入道。良不虚矣。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因寂静故。空性湛然。十方佛心。悉皆如是。故假云于中显现。如镜中像也。盖谓镜净则像现。心净则佛现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感应也。良由寂静之故。遂得妙慧发生。所以感应便见十方三世诸佛之心。在行人心中显现。历历可见。如镜照像。了了分明。故云镜明则像像历然。智显则心心交彻。永嘉又云。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遍周)法界。问。行人入此观。悟明心地之后。当知唯是一心。心外更无境界今何却言十方如来之心。来行人心中显现耶。答。孟子云。说诗者。不以言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为得之矣。今此非谓有十方如来心来。行人观中现。但是行人才明悟心地之后。便知十方如来同信。此心同解。此心同修。此心同悟。此心即是于中显现。古云。不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老氏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同意。问。镜中真个有像否。答云。镜中岂有像乎。又问。既云镜中无像。今何故见有耶。答云。虽然见有而脱体。是空久已知矣。又问。何故现耶。既有像须有来处。岂不见。晦堂云。镜像若是有。揽之不盈手。镜像或谓无。分明俨然。圆今何有义如此耶。答云。今约慈恩宗法相家说者。谓镜之光明莹净孤洁。不受外之光明。然眼之光明亦莹净孤洁。不受外之光明。我将眼光去照彼明。却被彼之光明倒射回我眼光。却自照见我面。一似在镜中。然镜本无像。水中亦尔。若无光明之物。无所现之像。即及是说矣。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圆觉疏曰。此翻云止。寂静义也。又云泯相澄神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观名也。梵语奢摩他。此云止。止即定。谓止绝一切妄想境界。观法性诸空。所以起信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见闻觉知一切想念皆除。亦遣除想。当知。唯心之外。别无境界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若诸菩萨。至于中显现者。奢摩他。涅槃经名为能灭。灭烦恼故。又云能调。调诸极恶不善法故。又曰寂静。又云远离。天台云。对观名境。对止为谛。天台影望三观立止名。一奢摩他。体真止凝心安其理。谓之毕竟空。以三观解之。奢摩他空观也。破一切法。又云。一念无相谓之空。二乘以此空破见思惑。证真谛理。大乘亦空一切相。破无明惑。今论大乘空义也。修圆觉者。普眼章中。所谓宴坐静室。然后凝心。止息攀缘。取静为行。因澄念故。用心太功。觉识烦动。于中客尘销落。佛顶云。犹如行客不得久住。若实主人毕竟不去。粗垢既去。觉心轻安。澄之久久。静慧虚明。大圆镜中。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此非论圣人果地。且在凡夫见前。须归自心一念虚妄浮心。荆溪云。见思王数。此是破尘。合觉所在处。所不可不知。今之经意。且先用妙止。安妄心。此亦与楞严同。但彼文云。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如琉璃。内悬明月。乃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意无殊此。

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境观者。如人咽喉之病。今正明用妙止。止其众生散心。此用粗心。造次不得。末世修圆觉者。须是依师友。以软善心调治。若只将圣人圣宝。言下寻之。于道转远。圣人说方依之自服。则取效矣。今引镜像。乃喻观成。若依若正。并无妨碍。依即正。正即依。依是十方世界依报也。诸如来心正报也。观成之后。依正自融。本只为迷情强融分依分正。若观成情遣尘去。鉴净现像。非关磨者。则镜无现像之功。像无涉镜之德。终自炳然。无有挂碍。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自不惹尘埃。结云。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妙止也。今圆家论境观。须知境观互融本无有二。今就偏宜用止。或用止之不悟。即此止便是观。但止属止散。观属朗心。虽止而不散乱。如枯木无用。纵三条椽下数载春风兀兀。然虽年深而无益。更须抖擞精神。用观朗之。见一念觉性。昏时当再朗之。朗处如暗室遇灯即明。要朗之时。不得将心攀缘。用思惟心测度。以无思惟销灭诸暗。如澄水法。但不动此念。水自合理。只为水体元清众。生自浊今还本体。恐有人不用意锓削故。以苦口言之。当须听信。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

心既开悟。则知能觉之心。所觉性之。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因妄幻化现而有也。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

起诸幻智。方便修习。灭彼身心等幻。

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随机化现种种幻法。开示众生也。大涅槃经曰。瞿昙。譬如幻师幻作王身沙门等身。或说无常。或说有常者。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第二起幻消尘观。今初标本起行也。以净觉心。至而开幻众者。即起行也。知觉者。即觉悟之智。心性者。即六识也。根即六根。尘即六尘。诸幻即幻智。除幻即幻法。谓修此幻观之时。亦且了悟圆觉之性。然后用净清觉悟之心。常常知觉此六识六根六尘。皆因幻化不实之法。假合在此。由一切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性。自无体非有所依。即便发起幻智之心。除去十八界有漏幻法。既除去有漏幻法。须与大悲行利他行。随机赴感。千变万化。种种譬喻。种种假说无量诸幻法门。开法引导教亦四生六道一切如梦如幻之众生。若就法说者。谓变起差别幻智。遍观八万四千尘劳之众。一一称真。清净非障非蔽。即是开幻众。所以禅宗云。闹处刺头。稳处下脚。又云。踪迹处莫藏身。藏身处勿踪迹。是修此观之意。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因起幻智开示幻众。但生悲济之心。别无烦恼之念。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功成也。因起幻智。照破幻法。以此之故。便得自他不二彼我无差。故能内发同体大悲。所以禅宗云。一向目视云霄。壁立千仞。则辜负诸圣。一向拖泥带水灰头立面。则埋没自己。到此须要自利利人。方得话圆。此大悲之心。乃是从性空起非是凡夫爱见故。得轻安畅适。此是闹处有个悟门也。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从此观门。起诸法行。渐渐增修。至于佛果。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通也。此明菩萨莫不皆从此幻。观门方能起于悲智乃至佛果也。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

慧目清净。观见诸幻者。非与诸幻同体故也。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所观之智。不与幻同者。亦皆是幻。不可执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彼观幻者。即幻法。非同幻观。即幻智。此一段文。恐有相滥。故今拣之。前文云。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尚未知幻智。与真觉相去如何。今拣云。设使入此观。观彼六根六尘六识皆是幻法。此能观之智。不同前来幻法。只此说不同底心。又是虚幻故。楞严云。将欲复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直须和此智幻之心一时拂去。

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

于诸幻相。永不染着。是名菩萨所成妙行。

如土长苗。

菩萨圆此妙行。如土之长苗也。苗日增长。必致结实。妙行增进。必致成佛故。偈曰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总结也。种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谓此菩萨。所以圆融修此观妙行者。乃是依妄报智。妄智入觉。所以道。太平本是将军建。不许将军见太平。譬如依土长苗弃苗收子。法喻皎然也。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圆觉疏曰。此云等至。盖谓凡圣一等至于胜定也。又名起幻销尘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观名也。此即幻观。亦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等谓齐等。离沉棹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沉者乃是坐禅之时。昏沉瞌睡也。掉者乃是醒来。举心纷飞妄想也。若于坐处。不瞌睡者。即离昏沉。若于行处。不纷飞攀缘逐物者。即离掉举。既离昏沉掉举。方到得此观胜妙之定处。且前静观。即门内做工夫。此幻观。即门外千差万别处做工夫。何以知之。起信云。若修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空云欻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念念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苦。未来所苦亦无量。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作是思惟。即应勇猛发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未来际。以无量方便。救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此谓之修幻观。所以禅宗到此云。虽然鼻孔辽天也。要脚跟点地。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若诸菩萨。至所圆妙行者。涅槃名毗婆舍那。此经名三摩钵提名正见。又名了见。又名能见。曰遍见。名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慧。慧即观。即假观也。天台云。方便随缘止也。止名为定体。属慧法。修圆觉菩萨。用假慧。出假化物登住。圣人出假有十六门。先证圆觉涅槃空。从此空出。建立假度生。故悟净圆觉。既证净心。如鉴照物六根六尘一一体之。皆是幻化。虽知根尘是幻。以何法。灭此虚幻。光明云。心如幻化。驰骋六情。欲灭此幻。还依幻心。复起幻观始觉也。观此根尘之幻。故云即起诸幻。以除幻者。虽用幻观灭。于幻化出假。自有十六门。被机既多。幻岂只用于一。病变药变。如人四百四病。岂以一药治之。故云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如昔有人到五台山。一僧附书托寻萨苛与之。及抵京遍寻皆无有也。后见街路。赶猪人叫萨苛。遂问之。答云。内一大者名萨苛。群众中着渠一个不踪横。遂度书与之。起立看书。便乃立化。皆是菩萨出没合变。应机化物。由此善用其心。幻智渐增。幻机渐度。此谓之破尘沙惑。故云内发轻安。舍利弗出假行六度。外道乞眼珠。取珠与之。外道弃地。身内嗔心起。退落五道。凡夫非大忍辱力。孰能为之。故云渐次增进。彼观幻者。是且指菩萨度生。非同幻故者。无机可度。盖众生本性空寂也。非同幻观。即始觉之智用此智摄也。众生性空。我性亦空。亦是境观俱空。亦机应双亡。幻境幻观俱泯。机缘感应无差。既亡能所。则幻相永离。楞严云。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所圆妙行亦复如是。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者。假观属有也。立一切法亦数法。故云三摩。三乃数也。森罗万象。皆依圆觉妙心一切幻化。从觉心生。如土长苗。若无觉心。幻不能生。若无幻觉。觉幻不灭。灭幻之觉如苗。幻灭觉圆如苗归土。皆是圣人方便门名三摩钵提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

不取幻化及诸静相者。谓不取三摩钵提之幻觉。及不取奢摩他之静观也。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

既离幻静二观了。知幻身幻心在觉性中。皆是挂碍。

无知觉明。

无智觉者。非顽然如木石也。但圆觉净性不起一切知觉心。尔明明不昧。如镜之净。故曰无知觉明。

不依诸碍。

不依者。无所染着。诸碍者。身心等幻。

永得超过碍无碍境。

既离诸碍。则有碍无碍之境。一时超过。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世界身心等相虽在尘域。然觉性圆通。不为烦恼涅槃之所碍。譬如器之中空者。金铁为簧声达于外。不为器之所隔也。锽字说文音皇。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第三绝待灵心观也。先标本起行也。既了悟觉性。次当起行。谓了悟清净本觉之心。不取着第二三摩钵提。及不取着第一奢摩他。何故如是。谓此之寂观离前二观。处乎中道。到此境界。便了达知觉四大妄身。与缘影妄心。并不是无为寂照虚遍之理。皆是能所障碍之境。以了知是能身心是所。才有能所。便有真妄。并是障碍之法也。无知觉者。心缘曰知。身触曰觉。既了知能所。皆是挂碍之法。若入此观中境界。便无能知所觉。既无所能。唯是一心。此之一心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所以道心月自孤明。乾坤都一照。此明之一字。正显灵妙绝待之体。然此灵体之上。上无顶。下无底。傍无边。中无在。既无当中。有何东西南北上下四维乎。欲言空寂不似太虚。欲言相用不同缘起。欲言知见异于分别。欲言质碍异于木石。欲言其觉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类。肇云。夫菩提之道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故谓之道。上引诸说。只显灵心绝待。今此入观恐知字。引惹分别之心故。本觉但云明。不依诸碍。即身心能所。今不依者。谓入此观时。更不依倚身心及能所。直造灵明本觉。禅宗谓之单刀直入。独步丹霄。又如金翅鸟擘海直取龙吞。寒山云。男儿大丈夫。作事莫莽卤。径捷铁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须行。行之转辛苦。

永得超过碍无碍境者。永得乃究竟之辞。超过者。迥殊对待。碍即前幻观。此观涉于烦恼。无碍境者。即前静。同于涅槃。谓修此观。证入之时便永得超过。前幻观与静观之境界。非唯超过前二观和。自己资缘。所受用之物。并国土世界。一时超出。既然一时超出之后。又不可一向。打净洁毬子。抱不哭孩儿。一时空空去。落在无事界中。黑山下坐死木里淹。须知宛然依旧还他身有。地水火风四大宛然还他心有。见闻觉知此之六根六尘六识之相。宛然只在尘域之中。而此之灵明觉性出乎。阴阳造化形名度数之外。如金器中大钟之声。若一击着。则其声锽锽出乎其外。若到此境界之时。且凡夫烦恼生死之法。与圣人涅槃出世之法。皆不能留滞障碍。然此之涅槃为理故云留。烦恼属事故云碍。今先明锽字。初以唐韵未修故。圭峰疏中。唯切韵训乐。不是器中声。今取其声势。不取训字。此应是金石等器中声相。今且现闻击钟声之声。其声锽锽然。即知锽字。是声之相状。译人回润稍拙。应云如金器声锽锽出外故。诗云。钟鼓锽锽。其义可见也。次取大钟。乃器中之大者。其声远闻。今见行广韵再经修定故。于注下添云。大钟也。与疏正同意。今文中正取大钟。而兼用声相也。后正释喻旨。以锽喻世界身心。声喻于灵明观智。谓从器声出。器不能拘故。声闻四远。器局本处。以喻观智约身心。修之身心。所不能拘。观智廓尔无边。身心不离旧处。但以法喻相当。不必局喻所依物也。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

觉性圆通。一切无碍。则自心寂灭。无累烦恼。

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妙觉之性。随顺本来寂灭境界。不起一切生灭念也。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自之身心。即我相也。他之身心。即人相也。盖妙觉随顺寂灭境界。非我相人相所能至也。

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我相人相。尚未能及佛境界。如众生相寿命相。非虚浮妄想而何。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到此功成也。功成之后。不取静相。静相即寂。不取幻相。幻相即灭。便能内发离前二观轻安。得个悟门。才方悟入。便与佛寂灭。一心境界一般。故云妙觉随顺。此是在观时同佛。所以初地菩萨。在观同诸佛。出观同凡夫。

寂灭境界者。即一心也。故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非是息动之寂灭也。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者。谓依体起智曰自。根尘发识曰他。若到此境。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众生寿命。皆为浮想者。回观一切众生所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虚妄浮想之所执持。其实本无实体故。华严云。一切众生但想所持。其犹空云。云是空之浮气。了虚空者。即知浮云毕竟非空。喻如众生寿命是真上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众生毕竟非真也。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圆觉疏曰。此云静虑。又名绝待灵心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梵语禅那。此云静虑。盖静是静观。虑是幻观。若修此寂观。不即前二观。亦不离前二观。谓正当静时。不见有静悄悄底相。便如闹浩浩处。然亦不妨全在静处。正当闹时。不见有闹浩浩底相。便如静悄悄处。(然亦)不妨全在闹处。如是则在静。不见有静。静只是渠。谓之动静一源。往复无间。何以知之。疏云。即虑而静。故无散动。即当定义。即静而虑。故非无记。即当慧义。定慧平故曰禅那。然此三观。若约所配。亦有多说。初观即体。次观即用。后观即相。若约悲智。初观即智。次观即悲。后观即悲智双运。若约定慧。初即定。次即慧。后即定慧平等。若约三谛。初即真谛。次即俗谛。后即真俗不二第一义谛。若约所照。初照空。次照有。后照不空不有也。若天台教。初即空观。次即假观。后即中观。若天台教。约义理则同。若约意趣则别。此三观明行人用心方便。彼三观则推穷诸法相。又此多约心成行故。不立所观之境。彼多约义生解故。对所观三谛也。若约修。初小乘。次菩萨。后佛。若约对治。初即对治凡夫著相。次即对治小乘不发大悲。后双治凡夫小乘也。又如弄珠吟云。正当弄时。其珠不住空。不落地。不在手。既不在三处。方不住一处。不住空中。即喻不住空观。不落地上。即喻不住假观。不在手里。即喻不住中观。既不住三。亦不成一。则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斯为妙矣。若约禅家。譬如猫儿捉鼠相似。若于穴前。瞌睡之时。则鼠出不知。若于穴前。叫唤之时。则鼠亦不出。唯是于穴前不睡不叫为得之矣。穴前睡者。即入静观而昏沉。不得悟道。穴前叫者。即入幻观而散乱。亦不能悟道。穴前不睡不叫者。即入后观中。非唯不昏沉。亦不掉举。斯为得之矣。此约前二。不得意者。形对而云。若各得入处。即成三观耳。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若诸菩萨。至相在尘域者。天台云。禅那息二边分别止。亦云止观平等。前奢摩他以寂静为相。三摩钵提以幻化为相。禅那俱离寂静幻化二相。若三观言之即空即假即中。禅那乃即空假归中。亦可空有俱中。三观互融。亦可无空无假而不中。天台出时。楞严圆觉未传中国。天台于止观中云。此三止名。虽未见经论。今影望三观。随义立名。其相云何。体无明颠倒。即是实相之真名。体真止如。此实相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妄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生死涅槃静散休息。名息二边分别止。孤山云。楞严阿难虽请于止。以即一而三故。止观亦即平等。三一互融。是以称妙。以由妙故。方曰楞严大定也。今云悟净觉者。且言菩萨从闻圆觉至思修。修而证。破虚妄已。发其真明。未说极证。且说初住一分真明。故云悟净圆觉。此真净乃空假即中之净。复以此净心。知觉心性。即知四大妄身假和合毕竟无体。次云及与根尘。方知六尘缘影。虚妄浮心亦是幻化。此之幻化。若不消落。仍是生死。菩萨后于幻心起于幻智。幻智始觉。以此始觉寂照。照于根尘十八界等。消落幻化。故云以除幻者。以者用也。用幻智除幻妄。幻者是谁。谁是幻者。骑牛觅牛。斯之谓矣。今言悟净圆觉者。此菩萨从闻思修。以证觉性。无明冰消。心净如水。故云净圆觉。以此净慧照了法相。不属有无。故云不取幻化。假观属有法。及亦不取静相。静是止。亦是不取空假二观。即空假归中。冰化为水。唯一无二。故云不取静相。云静相者。相本是境。亦是空观。今要见空。即是假。故云静相。用中道禅那正观观之。了知身心。身心是色质可是挂碍。今了知皆是空华。自然心无挂碍。既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到此不眼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今云无知觉者。知属心。明属见。知见俱泯。游心法界。诸心若寂。如日依空。复不住空。既绝根尘。不依诸碍。求得超过碍无碍境。能观之智亦乃不留。若留智还为障。还为碍境。此境名为觉相。亦不可留。境观双融。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进未为真。百尺竿头进一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受用世界依报也。及与身心正报也。相是世间相。不离尘劳。具诸佛法。故云相在。尘域不局在一身一心。色心依正。刹刹尘尘。一一皆不离自性故。谓之域也。

如器中锽声出于外者。锽音皇。此喻中观。即空是中。即假是中。空即无。假即有。要知有无不相留碍。器中锽众说不同。有云。钟磬之声。韵为皇。有云。声是色器亦是色二色不相妨碍。今观中道即二边为中。世俗之鼓中间以铁器为皇。在鼓之内。及鸣鼓时。锽声于外。今此观成了。生死涅槃。色心依正。毕竟无二。一一皆归正性。明显寂灭极处。内发轻安。心轻故遍一切法。皆是佛法身。遮那遍一切处。烦恼涅槃。至名为禅那者。烦恼即生死。涅槃不生灭也。生死即涅槃。二具不留碍。又烦恼即俗谛也。涅槃即真谛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二亦无留碍。烦恼如冰。涅槃如水。冰即水。水即冰。亦二无二不相留碍。真性自通通即不相留碍。既烦恼融为法性。法性即空慧。发明内自寂灭为乐。若身若心自然轻安。轻安即神通也。此非究竟佛。谓之妙觉。初住圣人。随顺寂灭境界。指所证寂灭为妙。

自他身心所不能反。此指自他所证之极。自觉圣智真如独存。不属他身心。自身心亦所不及。盖圆觉无身心相。自他身心所不能及。四见又何由可生。四见。即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今具二见众生寿者寿者众生。已包人我二见。皆为浮想。以中道种智。观一切法。是为浮想。何况自他身心众生寿命我人之见。争得不为浮乎。结云。此方便者名为禅那。是佛方便假名禅那。平等性中佛尚不爱作。况种种假名。于我如浮云。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

三法门者。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也。始依圆觉而起观行。终因观行以证圆觉。始终不离。故云亲近随顺。

十方如来。因此成佛。

因此者。因修此三法门也。

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

修习虽有异。同究竟不离三法。

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三法圆修。即证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圆修也。法门者。指前三观。圆觉是一心之法门。是三观乃为圆觉之门尸。盖门有出入义。悟此法即入此门。迷此法即出此门。然此三法门。皆是依倚悟净圆觉而起观行。行行皆趣入圆觉。始终不相舍离。故云亲近随顺。然佛及菩萨。同修此三观。同证此圆觉也。然随机随事。行相各异。或多人同修一门。或一人具修多行。若三四五。若千百种。同之与异。随类难准。然必皆依此三种事业也。圆证者。三观齐修。方得圆证。若但修一者为偏矣。

四明聪讲师曰。此三法门。即空假中三观也。此三观。三只是一。一即是三。破则俱破。三观悉彰破相。假中亦然。立则俱立。妙则俱妙。成一切法。立一切法。空一切法。只为圆觉之性具一切性。亲近随顺者。则成佛菩萨。成佛菩萨。出假化物。成就众生。未尝不由此也。故云皆依三种事业。圆证者。若非圆心此觉不圆。圆心者。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乃指南之法。妙极于此。依此修证者。即顿成佛道。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成就百千万亿小乘之果。不如暂修圆觉无碍法门。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较量显胜也。梵语阿罗汉。此有三义。一无贼。二应供。三不生。此乃第四果也。梵语辟支迦。此云独觉。亦谓之缘觉。此是小乘中利根之人。是二小乘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永出三界。具足六通八解。且如劝得一人二人。持于五戒十戒。据诸经说。福已甚多。何况令尔许亿人成就辟支罗汉之果。此福与前之福。譬如海形牛迹。又不可以比较。虽如是都不如有人。暂得闻此十方诸佛广大灵明圆觉大自在无障碍一心法门。于刹那极促顷刻之间。用不背心。于闻思修三慧。熏修习学圆觉之功德。何故如是。以此法门能令行人不历三祇。便登佛位。如法华说。龙女献珠。一生成佛也。

四明聪讲师曰。声闻辟支乃小圣。只修四谛十二因缘。观缘入道。此如一滴水。今修圆觉者。如大海水。破一切相。具一切相等法界修等法界证。起信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只是如来常住法身。亦是一切众生本具性德。龙女一历耳根。便往南方成佛。故云随顺修习也。如上威德所问。借鰕为眼。牟尼广示。亦是凭虚作响。而不知如如之理本乎一性而已。得之为悟。失之为迷一理而已。迷之而为凡。悟之而为圣。迷者自隔理不隔也。失者自失理不失也。三观之作。所辨异同。而究圣性。使群生正性而顺理者也。正性顺理。所以觉路不纡解脱之门至矣。不知此法门。则学何所入。功何所施。智何所发。梁氏云。去圣久远。贤人不出。庸昏之徒含识而已。致使魔邪诡惑诸党并炽空有云云。为坑为阱。有胶于文句。不敢动者。有流于漭荡。而不能住者有太远。而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是者。有枯木而称为定者。有窍号而称慧者。有奔走非道。而言权者。有假鬼神而言通者。有放心而为广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传为口诀者。凡此之类。自立为祖。继祖为家。反经非圣。味者不觉。仲尼有云。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梁氏之言。可谓救世辨惑之要。闻之者得不自镜。其或未然。吾未如之何也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槃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威德自在菩萨章曰。

 威德请开三种观  中根始此分章段

 四门开处任方来  三类修时非杂乱

 静镜圆明全显彰  幻苗增长无涯畔

 器中锽可喻禅那  三法能超生死岸

威德自在菩萨章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