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经起普眼菩萨章。自下广明行相有九章。经初四乃通明观行上根修证。令普眼一章乃开示观门同佛也。

言普眼者。由此法门。令观身心无体。根识尘境。世及幽世。自身他身。一切清净。遍满法界。普同诸佛。观行成就。顿见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谓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普见众生成佛。是大悲普眼。此章依文殊文解。及普贤之行。入二空观。并仿修法界观。然则科谓之通明观行者。通指三根之人。别明观行者。上中下三根。各各不同。根有上中下不同。机即是顿机也。然疏中。谓此诸章前前不假后后。后后必蹑前前也。

四明聪讲师曰。盖闻。菩提之为极。神妙寂通。圆智湛然。道绝形识之封。理毕生灭之境。众生无始之病。起自四大五蕴六根。喻如人之两足。有足则能行。无足则不能动。是以圣人有以见动足以丧志。举足以失方。于是止而观之。静而明之。便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普眼观众生动而未静。欲息空花之病足。广谈如幻之法门。故有此章之来意也。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

如何思惟。方为正念。

云何住持。

如何住持。方得无失。

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亦同法华。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修何方便。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正思惟。

般若经。以不堕无为为正方便。以断妄想为正思惟。今曰无正方便者。是堕于无为也。无正思惟者。是不断妄想也。

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前章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众生未悟故。普眼请佛。假说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请问之内。先标请修行渐次者。良由前章普贤所问幽微深远。世尊之答又称理而告。先使消除心病。然后万行齐修。又恐前问世尊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亦无渐次。便谓但知之则已。何必更修。今普眼欲使教门圆足。故此请问。思惟即思慧。住持即修慧。伫听等即闻慧。此乃从凡入圣。反妄归真。必假三慧。故楞严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今问云。于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意云。必由方便等得入。故疏云反显请也。此指文殊章及普贤章开解行之人。此三昧。即普贤章离幻法门。迷则不悟。闷则不入。若据悟入二字。深浅不同。豁然明了曰悟。修行契证曰入。所以道大开曲示始悟终入也。牒请等科。例前可解。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普眼菩萨至而白佛言者。请法式仪例如前释。大悲世尊至修行渐次者。此位菩萨。因闻幻化空花如幻三昧。虽闻未知如何思惟。虽思未知如何修行。虽修未知如何取证。故特启问如来思惟修证之法。依经本有六问。摄六归二。且存二问。经曰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立二云何。是止。是二问诸宗立说不同。唯慈室云。两番云何显是正请也。但思惟必藉方便。住持必摄开悟。故今列二正问。以兼修行渐次。并假设方便开悟也。云何思惟云何住持者。十六观经。韦提希夫人。请修净业。亦有二问。与此大同。彼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正受住持。名异体同。但观经云正受即三昧。非令住院之住持。此云住持。即秘密藏住。如幻三昧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今问思惟修习亦是正心行处也。佛因韦提希问。答以三种净业。即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受持三归具足众戒。此经思惟修习。岂越于此三业。彼云教我正受。佛答以十六妙观。观即住三昧也。经云。诸佛如来。以法界身。入众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今之云住持。岂离法界身。此经能证者。虽作止任灭。亦是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即与向下作止任灭。义意不迷。金刚亦云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今住即住理。二乘住真谛。菩萨住俗谛。佛住中道第一义谛。亦与诸佛住处名常寂光。寂光即三德也。岂非三德秘藏也。又经云。以大圆觉为伽蓝。安住平等性智。岂作世间伽蓝解会也。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者。未悟即是未开思修人。未入三昧正心行处人。更作方便曲巧善权。此是再三勤恳之意。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至默然而听。正方便。法华谓之秘妙方便。十六观经。有异方便。即是如来善权诱引之辞。通谓之方便。盖佛本无身无说。亦无众生。亦无成佛不成佛。一真法界实相理地。只谓众生迷真逐妄之久。不能觉悟。刚强难化。诸佛慈悲心切。假说方便。立圆觉名。圆无自性。人人本具此圆觉。即佛知佛见。法华谓之开佛知见。可谓一潮以通百浦也。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正念者。无念也。无一切念。诸幻自远。修圆觉者。应当如是。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答文有四。此第一起行方便也。正念者。即文殊开解。远离诸幻者。即普贤章开行。所以前云第三普眼菩萨。依文殊之解普贤之行入观。乃指此文。何谓正念。即无念谓之正念。有念是魔业。无念是法印。分别魔军炽。忘机佛道隆。又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谓一切诸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即无一切境界。是知无念为正念。若考诸经。皆各有方便。且华严。以修诸行门皆无所得而为方便。金刚。以无住为方便。禅门以离念为方便。此经以正念为方便。良以。外存一法。则内起缘念。内有缘念。则外见有法。远离诸幻。即普贤章四重遣遣之文也。

四明聪讲师曰。正念者。即正心行处三昧也。诸家解说不同。多以无念为正念。今谓未然。若论本来无念。何用正之。只缘见今有念。其念虚妄不正。必须以正正之。如世人屋。屋若不邪何正之。有正之必为邪也。众生无始妄心。六尘缘影。此妄邪念。念念是病。圣人假设法药。以正哄邪。其邪必正。如来净圆觉心本无邪正。只为不守正性为邪。妄熏动正随妄转。水逐波流。假说方便为筏。以八正为船。渡难度者。其念若正。五蕴空华六根重病。任运自离。故云远离诸幻。但知离幻之方。求知幻药实用故。后具出方药。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此翻为止。即定也。圆觉疏曰。奢摩他行者。至静为行。

坚持禁戒。

一切禁戒。皆当坚持。因戒入定故也。

安处徒众。

我之徒众。皆令安处。我心无恼。可以辨道。

宴坐静室。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观行也。文有二节。今先戒定也。奢摩他此云止。即定支。静何谓之止。盖止绝一切妄想。观诸法性空。何以知之。起信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乃至不依地水火风。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能除之心。此谓之止也。坚持禁戒者谓一向绝缘的不毁犯曰坚持。防禁根门。戒约身口。曰禁戒。戒则防非止恶。独标如来奢摩他行者。以简不是小乘及菩萨之定。大抵学道之人。莫不皆由三无漏学而成圣果。此文已具。谓奢摩他即定。坚持禁戒即戒。下二空观即慧。若持三归五戒。便出三途生在人天。若修定者。即超六欲。若修慧者。便出三界。如二乘人是也。古云。戒出三途。定超六欲。慧出三界。又云。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就法说。若就喻说者。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问。诸经皆言戒定慧。今经何言定戒慧耶。答有二故。一者行人若用乱心持戒。不堪入此观门。故先言定后言戒。二者此经教人。先了悟觉性。次修菩萨行。所以持戒居定之后。此属行。安处徒众者。即同见同闻同学论量佛法之众。宴者默也。静室喻圆觉。意谓。若行人欲入二空观之时。必先依倚十方诸佛之定。及十方诸佛之戒。约束禁制身口六根。然易伏猛兽。难降寸心。学道之人。初虽有悟门。而无量劫来习气种子尚在。于十二时中。当以诸佛清净之戒。守护无令犯人苗稼。然后安处。在于同学之中。心地默默。常如在静室之中。圭峰云。坐为摄身。身住则心安。心闲则境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见𦘕跏趺坐。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坐不倾动。下经云。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从定生慧。其理必然。

四明聪讲师曰。先依如来奢摩他行者。圆觉体寂。因元静乃称止。本觉虚照。由常明故曰观。妄风俄动。假妙奢摩他而止之。心珠久昏。须毗婆舍那而观之。散即止。昏即朗。非此法药。觉性何由可显。奢摩他此云止。涅槃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又云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故。又云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云远离。离众生五欲故。又云能净。能清贪欲嗔恚愚痴三浊恶法故。以是义故名止为定。毗婆舍那此云观。涅槃名正见。又名了见。曰能见。曰遍见。曰次第见。曰别见。慧之总名也。优毕叉此云止观平等。涅槃名为平等。又名不诤。永嘉云。奢摩他曰寂而常照。毗婆舍那曰照而常寂。优毕叉非照非寂。奢摩他名出楞严圆觉。如前所引。三名出涅槃也。天台出时。楞严圆觉未至。后智者自影傍三观立三止。名体真止(即奢摩他)方便随缘止(即三摩钵提)息二边分别止(即禅那)亦曰定。此经为之二十五定轮。今依如来因地法行。须明深观。又观耶是境。天台云。对观名境。对止名谛。其实三止三观名异体同。如水与冰。冰名为止。水名为观。水性虽流观也。结而为冰止也。今先依奢摩他行。此用三止。止其虚妄流动之心。息其攀缘。一念若止已。即止即观照。此幻心自然消落。幻心离念。一切精神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因地修行想见其为人也。坚持禁戒者。夫持戒者。精洁如冰壶玉井。立志如节操严霜。秋毫无犯。方曰坚持。戒品有三。一曰毗尼(又名毗奈耶。此翻为律。毗尼与律言不并立)二名尸罗(此翻为戒。即六度中一也)三名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亦云别别解脱)天台戒疏云。戒乃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亦谓之长生符不死药。据理先受三归。次受五戒。此三归五戒。大小乘为发行之初。修观之始。龙树云。念佛如医王。念法如服药。念僧如看病人。念戒如药禁忌。故三归之后。方明诸戒也。佛初出世未转法轮。先为白衣波离提谓二人。受三归。次受五戒。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者。则非清信士女。经云。五戒者天下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则违五星。在地则违五岳。在方则违五帝。在身则违五脏。如是世间违犯无量。若约出世间犯五戒者。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一切大小尸罗根本。若犯此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止三业所起之恶。此出天台法界次第。今时道俗虽云持戒。岂知有大小乘律仪之殊。今依大智律师资持事钞。出小乘僧尼所受五篇七聚名目。五篇者。一波罗夷(义翻极恶。三意。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不得二种僧中共住故。三者堕落。舍此身已。堕阿鼻故。四分云。譬如头断不可复起。若犯此法。非比丘也)二僧伽婆尸沙(善见律云。僧伽为僧。婆者为初。谓僧前与覆藏羯磨也。尸沙者。云残。谓末后与出罪羯磨也。若犯此罪。僧作法除故。又毗尼母云。僧残如人为他所斫残唯有咽喉。故名为残。理宜速救故)三偷兰遮(善见云。偷兰名大遮障善。随后必堕恶道。体是鄙秽。从不善体立名)四波逸提(义翻为堕。十诵律云。堕在烧煮覆障地狱。八热为烧煮。八寒黑暗为覆障。贪慢心强。制舍入僧故。名为萨耆。尼翻为尽。萨耆为舍)五波罗提提舍尼。(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僧祗云。此罪应发露也)如上五篇。更加六突吉罗为六聚。(突者恶也。吉罗者作也。四分云应当学。胡僧翻守戒。此罪微细。持之极难故。随学随守以立名)若云七聚者。分突吉罗为二聚。身名恶作。口名恶说。分身口为二聚。故云五篇七聚。智论云。禁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冰洁其心。玉润其德。如前戒品。僧尼所受之法。不通俗人。僧则二百五十。尼则五百。并五篇七聚。持之无犯证阿罗汉。后出大乘菩萨律仪。通道俗七众人受。大乘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知则断恶修善度生。梵网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缨络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又云。诵我本师戒。甘露门则开。当知修圆觉者。先依如来奢摩他。定其志。摄其心。次依毗尼。轨则其心。然后身开遮。口容说默。意行止观。远离诸幻。到清凉池也。安处徒众者。道不孤运。弘之由人。圣人制法。假缘进道。如陶户家轮作瓶瓦等。先择良处水草丰便。始立作所。欲结期限建置坛场。必安处徒众。选择良朋胜友。互相策发。为同行善知识。如法华净藏净眼。与净德夫人。化妙庄严王。翻邪为正。同见宿王华智佛。此皆良友也。所以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安处徒众。意在于斯。宴坐静室者。天台依大藏教。立四种三昧。[穴/白]先二十五方便。建立坛场。楞严圆觉。皆有期限。制之一处。今宴坐者。安坐以摄身住。身住则心安。心闲则境寂。故摄身心者。必须静室。要知道虽无在。必假缘生。故古之修道者。多于山间林下阿兰若阒寂之处。剃草结茅木食涧饮。或依蕙嶂。或友𤠔鹤。或枯木身心。或韬光晦迹。或飞锡泉涌。或翠峗晏寂。如此圣流。道高龙虎。德重鬼神。岂比今时缨情好爵者。佛在世时。有一沙门过失。遣出外居。绝无衣食。适遇四王会下有一神鬼。亦有过失。遣下人间。相会共言衣食。鬼云。吾虽有过。神力尚在。汝可上吾肩上。游行世间。人见之谓是阿罗汉。每日得食。两共欢喜。忽一日四王遣神将收录此鬼。鬼急走奔越。肩上沙门堕地。苦恼自当。又如五扇提罗果报。曾不畏哉。思之。古人或得志之后。云房岩屋长养圣胎。或黄卷青灯亦不遗深志。因念此世浪死虚生之徒。偶言及此。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安坐静室。于一切时中。常自念云。我今幻身。乃地水火风和合而有尔。

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自念四大各归其源。今之幻身。当在何处。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观慧也。又有二章。今先二空观。自此已下先观我空也。世尊教示行人。于行住坐卧中。常作寻求伺察之。正念观。我今一个形骸。并是假借天地之中地水火风和合成形。子细思量。毕竟那个是汝真身。所以庄子云。百骸九窍。五脏六腑。骸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今此一段文亦然。初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此是总举。其次所谓下文皆是别举。所谓二字。评量之词。评量如今此身之上。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都是质碍之物。自当归还于地大。又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乃是别。垢色二字为总。谓此发毛等皆是垢皆是色也。涕唾脓血。津涎液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是润湿之物。自当归还于水大。身上所有暖气。自当归还于火大。于十二时中。回转上下。折旋俯仰起居问讯。自当归还于风大。然四大假合。阙一不可。若是唯有地大无水大者。如握干灰。终不成团。若唯有水大无地大者譬如油水。无有坚实。若唯有地大与水大。无火大者。譬如夏月阴处肉团。无日光照。即便坏烂。若唯有地水火大。无风大者。则不能得增长。何故为风能长万物。既然。四大各各别有所属之时。今汝等一切众生。唯复地大是你。水大是你。火大是你。风大是你。若作此见之时。地归地。水归水。火归火。风归风。四大各离。离者空义。则又不知前妄执之身。当在何处。此是捉败四大壳漏子虚幻。不被渠瞒。方是正念正解正行也。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四大散灭之后。方知幻体本空。假合成形。实同幻化。列子言。偃师所造之倡。善于歌舞。及其剖之。则革木所为尔。正此谓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因前入寻伺观。观四大妄身。皆令妄尽。方见真如实理也。智度论云佛在世时。有一人。远行独宿空舍。夜中忽有一鬼。抢一死人来。放着其前。复有一鬼。逐来嗔骂云。死人是我物。汝何担来。先鬼言。是我物。我自担来。二鬼各捉一手一足争之不已。前鬼言。此间有人。可共问之。后鬼问曰。是死人是谁担来。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若答之。实与不实。俱不免死。不如实说。乃曰是前鬼将来。后鬼大怒。捉其人手拔出着地。前鬼悯之。急取死人一臂。附之即着。如是两臂两脚两手头胁举身皆易。于是二鬼遂将所易人身。对坐共吃。却拭吻而去。以此推之。即知一切众生之身。毕竟无实体。但是死人之尸。权时补在。此岂非幻化虚妄不实之物乎。庄子云。托异物以成体。不其然乎。

四明聪讲师曰。恒作是念至和合为相实同幻化者。此明生空境。生空者。常作此念。即以空慧观见此身。从虚伪生。最初一性。与本觉同体。忽为无明业熏。不守自性。随业受报。为风火持。此识性入母胎中。错认遗弃。如己舍宅。生爱乐心。以为己身。生我所相。揽此不净聚成一块。为之色身。是名色蕴。领受此身。生苦乐想。是名受蕴。思想苦乐。是名想蕴。目此造作。是名行蕴。识居其中。是名识蕴。如五指头成一拳相。是名身见。又名人见。又名众生见。揽此四大五蕴。成此色身故。名生空境。推其根本。是无明业识假四大生。风火二大。抟识来入母胎。赤白二滴是名水大。如水生泡聚而为身。是名地大。此四大并无实性。错认为身。故名五阴实法。此四大虽无实体。假缘而生。因缘和合而有。故曰缘生。缘是因缘。于父母有少因缘。来生我家。若识去时。息风随去。暖亦随之。地水二大既无火风所养。是故地水自然散灭。前世善业为因。故名为生。生者成也。因业若谢。则此色身为之果亡。四大分散故名为死。死者尽也。魂识荡散。主宰既去。因得尽矣。发毛者。血之苗也。爪齿者。髓之苗也。皮肉发毛所依之地。以血润之。则有增长。筋骨者。爪齿所依之地。以髓润之。则有增长。凡有三百六十骨节。九万九千毛孔。八万四千户虫。已上总归地大。唾涕脓血便利水大也。暖火大也。动转风大也。父母合气成身。从生至长及以老死。皆名垢色。地水火风各自还源。故曰各离。四大既散。妄身即灭。死了烧了。灰飞烟灭。故云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结上文云。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结生空境也。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

四缘者。四大也。四大假合之后。遂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

中有四大。外有六根。中外假合。成此幻身。

妄有缘气。于中积聚。

缘气者。虚妄色心。从缘而现者也。于中积聚者。于幻身之中。聚而不散也。

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缘气积于中。缘相形于外。似有者。非实有此相。假名者。非真有此心。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则观身无我。此则观心无我也。四缘即地水火风。六根为外。四大为中。缘气者。此即于六尘之上。起能攀缘之心。此心是真心上一分之气。与真心气分契合。意谓。此之一身。但是地水火风四缘假合而成。既是于中妄有四大。则外妄有六根。既有六根。必有六尘。既有六尘。则牵惹引起中间分别缘气之妄心。于四大六根之间。积聚似有形相一般。遂破云。但是假合为心。不是真实之心。此乃勘破无量劫来颠倒妄想攀缘之心。所以楞严会上。庆喜执此心而无据。七处茫然。世尊告阿难云。咄哉此非汝心。此是前尘分别妄想颠倒。非汝真心。与此同意也。

四明聪讲师曰。四缘则四大。此四假和合。如水生泡。名之为身。此身具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如眼缘色尘之类。五根亦各有所缘。空品云。各各自缘诸尘境界。中外合成者。于中内六识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错认缘影为自心相。又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涅槃德王品云。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胆养。若令一蛇生嗔恚。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其人怖畏舍箧逃逝。王遣五旃陀罗。拔刀随之。一人藏刀。诈为亲友。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隐匿。既入聚落中。不见人物。闻空中声。今夜当有六大贼来。其人恐怖。复舍而去。路值一河。其水漂急。即取竹木为筏。截流而过。达彼岸已安稳无患。菩萨亦尔。闻涅槃经观身如箧。四大如蛇。五旃罗如五阴。诈为亲友。即贪爱空聚落。六大贼即外六尘。河即烦恼。以道品之筏。到于常乐涅槃彼岸。向下经文。结上根尘缘尘之心。亦是结上法空境。此与空品明生法二空境同。先贤未知。不作此释。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

一切妄心。若无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幻尘诱之于外。则此心从何而起。

四大分解。无尘可得。

四大坏时。所染诸尘。并无一尘可得而有。

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四缘六尘散灭之后。所谓缘心了不可见。

西蜀晖禅师曰。此妄心牒前缘气之心。此能分别妄心。若外无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则中便无能分别之心。故傅大士云。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若正观之时。四大分解各空。无六尘可得。于中四大及六尘。各散归空之后。到底毕竟。亦无能缘分别之心可见。前章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到此我空观中经文。从恒作是念。至实同幻化处。一时破之。又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到此经文从四缘假合。至无有缘心可见。又一时破之。故得妄身妄心皆同实相也。

四明聪讲师曰。须知在母胎未生时。四大成身。为之生空境。出胎之后。根揽外色。缘六尘影名为六根。六尘方名法空境。以由六根六尘六识总为十八界。谓之诸法。故云法空境。今文正结法空境。根缘尘影认之为心。故云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此结法空。故云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幻身既灭。则幻心无所依止。故散灭也。幻心既灭。则幻尘无染著者。故亦散灭也。

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幻尘既灭。诸幻悉空。幻灭之迹。亦复无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则我空观。此则法空观。彼则指前开解起行。众生到此。入我空观之后。则觉四大幻身皆空。非唯身空。中间缘气幻心亦空。幻心灭故者。此一句牒上起下。非唯幻心空。则幻尘亦空。此六尘万法。非唯法空。幻灭亦灭。此智亦空。故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无智亦无得。盘山云。心月孤圆。光吞万像。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诸幻尽灭。幻灭亦灭。觉性非幻。终不断灭。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皆破执。此方显二空真如理也。文亦有二。此举法也。行人前既修二空观。破我法二执。执尽见除。证觉三空真理。故曰非幻不灭。既不是前身心法智。数重之幻岂可灭耶。若谓可灭即落断见。古云心法双亡性即真。即斯旨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明生空观也。观必对境。故曰生空境。若四大和合。成此色身名境。复用幻观。观此四大色身。四大有散有灭。故云幻身灭故。幻心本依四大色身而住。既身灭已无四大身。此心无依止处。故云幻心亦灭。此幻心既灭已。无取尘者。故云幻尘亦灭。灭尘之幻。此幻亦自无。体性本自空。故云幻灭亦灭。幻灭之智。智还成障。此智亦灭。故云幻灭灭故。如燃火杖。亦复自燃。以屑出屑。屑亦顿出。心身俱灭。境观双亡。始本一合。无能合者。故曰非幻不灭。唯真如之智独存也。此智亦知。镜中像。有像则现。无像则虚。全修是性。全性成修。性无所移。修常宛尔。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镜喻本性。垢喻诸幻。垢尽明现。幻尽性明。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举喻也。为上文法说。恐人难明。遂将世间可见之物譬喻。垢喻我法二执。磨喻寻伺观。现喻我法二执空。明喻圆觉二空理显。磨镜本是磨尘。今取文顺。谓前说破我法二执。执尽见除。真理既现。由如世人以药揩尘。镜上尘垢既尽。镜里光明发现。大凡磨尘二字。亦有多说。谓或近善知识。听闻大乘。忏除业障。或对治烦恼。或跏趺正受。或心法一境。或呵欲弃盖。皆是磨尘也。上文皆二空观。向下经文。乃法界观。

四明聪讲师曰。此譬生空观。去四大色身之垢。须假圆照观力。幻身方灭。如镜之昏须药磨之。垢去明现。圆觉之性不待磨也。更了垢即是明。明即是垢。无明法性二无二也。冰水之喻可知也。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

幻身幻心。障我觉性。譬如垢秽染污净物。

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身心垢相既已永灭。于十方界。清净无染。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印前显后也。当知身心皆为幻垢。此印前也。垢相永灭十方清净。此显后也。幻谓虚幻。无有实体。垢谓尘垢。坌污为义。佛告普眼菩萨言。汝等当须觉知。此之四大妄身。及能觉分别缘影妄心。皆是幻化不实之法。譬如尘垢有坌污真身真心义。既知是幻。不执人法。便是垢相永灭。以何得知。盖人执曰垢相。法执亦曰垢相。既我空法寂。何所不通。便见十方世界都是本有离相。无染妙觉。所谓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四明聪讲师曰。此明法空观。当知身心者。身六根。心即缘尘之影。一心三智。荡一切相。不出六根六尘六识。此十八界。而此根识与尘相偶。用攀缘心。以五爱根。取五欲尘。此五欲境如花上露。见阳则晞。非真如理观。垢相如何永灭。当知圆觉寂照。如红炉一点雪。岂容暂住。十方即十界。地狱转即天堂。秽邦转即净国。依正不相妨。色心无挂碍。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

圆觉钞云。梵语摩尼珠者。如意珠也。珠体明净。映彼五方之色。如圆觉心湛然清净。应现十方也。

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愚人不知珠体明净映现五色。乃谓珠中实有五色。正如众生谓佛实有色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设喻也。摩尼此云雨宝。谓世间摩尼之珠。其中圆明莹洁。本无形色。随方各现。若将此珠顿在东方时。彼珠中即现青色。若顿在中央方时。彼珠中即现黄色。若顿在西方时。彼珠中即现白色。若顿在南方时。彼珠中即现赤色。若顿在北方时。彼珠中即现黑色。然彼珠中之体。圆明莹净。本无青黄赤白黑等色相。但随处发现耳。然世有愚人。东西不辨。南北不分。真谓摩尼珠中。实有如是五色。此乃就喻说。若法说者。五色喻五道。青色喻饿鬼道。黄色喻人道。白色喻天道。赤色喻畜生道。黑色喻地狱道。问镜之与珠同耶别耶。答云别也。盖前举磨镜者。但喻修二空观。破二执。显二空之理。今此举摩尼珠者。用作下三重法界之宗。故不同也。何以知之。且珠之体。本来圆明莹净。了无丝毫物污。谓之真空绝相观。而珠中所现诸像。像不碍珠。珠不碍像。此谓之理事无碍观。不离诸像像。像全珠。此谓之事事无碍观。若以三性配之者。摩尼喻圆成性。即所显二空之理也。各现色者。喻依佗性。即所说诸幻。愚人执为实有也。五色者。喻遍计性。即前所说尘垢也。然世尊一日以珠问五方天王云。此珠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遂藏珠于袖中。却抬手云。此珠作何色。天王云。佛手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青黄赤白。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时五方天王。闻佛开示。悉皆悟道。然我等心珠。还曾自见么。

四明聪讲师曰。此文正譬五根取五欲尘。珠喻圆觉一性也。圆觉不守自性。随五欲根取五尘境。如珠映色。随方显现。愚者见色。凡夫自昧。二乘自离。如鬼虎龙蛇。菩萨见色皆是圆觉。色即法界。佛见色非如非异。永嘉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好现。心法双亡性即真。圣人区区假说方便。如采花成蜜。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

圆觉净性。化现身心。随众生类。各各应现。如观音之三十二应是也。

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愚人见佛现诸身心。乃谓净圆觉中实有如是色相。而自己色相亦复如是。可谓真愚痴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前摩尼珠是就喻说。此方就法上说。合前喻文。谓一切众生。若将此圆觉净性。顿在饿鬼道之时。而此圆觉性中便现饿鬼形状。直得眼光似电。咽孔如针。不闻浆水之名。不见饮食之面。肢节一时火起。动转五百车声。若将圆觉性。顿在人道之时。而此圆觉性中。便现人之相貌。个个眉横鼻直。头圆像天。脚方似地。其间若至尊至贵者。食前方丈。侍妾数百。堂上一呼。堂下百喏。若至贫至贱者。或居陋巷。或处道涂。衣不盖形。食不充口。若将此圆觉性。顿在畜生道者。而此圆觉性中。便现畜生形状。或背翼。或戴角。或分牙。或布爪。或仰飞。或伏走。若将此圆觉性。顿在天道者。而此圆觉性中。便现天仙之相。或身长五百丈。或寿八千年。以龙起龙眠而为春秋。以莲开莲合而为昼夜。天男天女。天香天乐。常相围绕。顾东忘西。视南忘北。快乐无穷。若将此圆觉性。顿在地狱道之时。而此圆觉性中。便现地狱之相。便乃刀林耸目。剑戟参天。沸镬腾波。红炉起焰。铁城昼掩。铜柱夜燃。煮魄烹魂。舂头捣脚。受无量苦楚。然此圆觉之性。如是随类各各应现五道之中。而此圆觉本体之上。本无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之相。但是不曾明悟心地愚痴之人。忘执为有此种种差别之相。亦如愚人执珠中有五色。故云亦复如是。古云。珠中无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无五趣之身。随业而现。迷珠者执珠中实色。昧性者执性内虚身。法喻皎然。真仪可验。然此五道非唯一向就外取之。若一身之上。亦具十法界。何以知之。六祖云。汝若思恶法。此心即化为地狱。思善法即化为天堂。毒害化畜生。贪嗔化为饿鬼修罗。慈悲喜舍即化为诸佛菩萨。是知万行由心。一心在我。内虚外终不实。外细内终不粗。善因终值善缘。恶行难逃恶境。取祸招仇。固非天之所出。亦非地之所生。观斯之说。修行之人。若于十二时中。安顿自己分上摩尼宝珠。宜着好处。勿使异日有噬脐之悔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结法空观。圆觉随缘作一切法。在身则全觉性。为四大地水火风觉性。在心则眼结为色。耳结为声。鼻结为香。舌结为味。身结为触。得非随类各应也。迷者为愚。谓净圆觉性。实有身心之相。认之为我。生四见心。执之为我。妄见生灭。故云亦复如是也。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

众生由此迷执之故。不能远离诸幻。

是故我说身心幻垢。

因彼迷执身心故。佛说云幻垢。

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对离幻垢者。以觉除幻。如对病与药之谓也。今对幻之觉。能离幻垢。佛说是人。名为菩萨。

垢尽。

身心幻垢。悉皆永灭。

对除。

对幻之觉。亦复无有。

即无对垢。

无对幻者。亦无幻垢。

及说名者。

说名菩萨。亦是幻名。今对垢两空。岂有此菩萨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拂迹入玄。幻化指身心。此一段。有人有法。有能有所。人是三能。法是三所。人是三能者。一众生是能执也。垢是所执也。二菩萨是能离也。垢是所离也。三佛是能说也。执垢离垢人法等。皆是所说也。意谓。因众生妄执净圆觉性中。实有如是四大六尘缘影。不能远离虚幻不实境界。以此之故。于是世尊不得已。遂有王宫降诞。雪岭修行。金刚座下悟道。菩提树下降魔。出世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其说法者。只说一切众生。不知此身此心皆是幻化垢污。对执幻垢。说法者。使令如说修行断障离垢。且众生未离垢之时。即是凡夫。若离垢之后便是菩萨。虽然离得凡夫了。而菩萨犹存。凡夫如病。菩萨如药。病虽除去。药尚犹存。要须凡夫之垢尽后。而对凡夫底菩萨亦须除去。如病去药亦除。凡圣俱尽。便无对与垢。非唯无凡夫与菩萨。并对机说离垢世尊之相亦无。此是拂迹归真。圭峰云。法身说法义在兹矣。若据大钞中。经文到此有二种方便。一者近方便。二者远方便。谓前二空观。及摩尼珠。乃是后三重法界观之远方便。此拂迹入玄经文。乃是法界观近方便。顿教门中。用此二方便。诱引行人。直造入华严不思议门法界观。所以云。此经正属顿教。分属圆教。且顿机若证二空观了。便自然任运。直造华严境界。便是圆机。若约喻释者。顿教喻如门。若开得门。自然任运到得入也。又今经顿教。正以二空观为正途。所以有法界观者。即仿修也。欲令行人仿效华严圆机修行。何以知之。后说周遍含容观了。经云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下。若是修法界观者。合当云事事无碍故。今既不云事事无碍。而乃告云一切觉故者。此是归顿教宗旨。凡学佛书者。当晓其宗旨。并其途辙也。且法界二字。论其体也。无增无减。语其用也。遍在森罗。一得永常。尽未来际。诸佛以此为师。众生以此为体。万像以此为源。不可以形求。不可以㒵识。但是一心耳。问既是一心。何故又名法界。答为一心之上有二义故。一者轨持义。故称法。二者性分义。故称界。性是理法界。分是事法界。盖性无分限。事有千差。然法之一字。有随缘义。若在理。为理法界。若在事。为事法界。若在理事。为理事无碍法界。若在事事。为事事无碍法界。此之法界。当以法义分之。且一真法界属法。圭峰云。未明理事。不说有空。直指本觉灵源。故曰一真法界。然后就此一真法界中。分出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此四重法界皆属义。昔者。唐初有帝心和尚。乃文殊应身。用自己无尽之智。见华严大经所说义理。莫不一一是此四重法界。于是束其所诠之义。为三重观门。一曰真空绝相观。二曰理事无碍观。三曰周遍含容观。第一真空观中。有四句十门。唯要拣去凡夫外道执断空实色之情。显出一真法界之理。虽然显出一真法界中本来一真之理。但得其体。尚未明山河大地与自己是异是一。遂用第二理事无碍观。发起妙用。顿见理即事事即理。如千波即水。万器同金。此观中。于理上说有随缘不变义。而于事上说有成事体空义。犹未造诸佛广大不思议境界。又要第三周遍含容观中。明一法遍在一切法中。一切法全摄在一法内。于一切事上一切境上。说事事无碍。如善财童子。至毗卢遮那庄严大楼阁前。白弥勒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于是弥勒弹指。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入已还闭。遂见楼阁广博无尽。同于虚空。又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诸妙楼阁中皆有弥勒。一一弥勒前。皆有善财。一一善财。悉皆合掌。见一善财之身。入一切善财之身。一切善财摄入一善财内。一楼阁为主。一切楼阁为伴。诸法重重无尽。所以清凉云。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彼此该收。尘尘悉包容世界。相即相入。无碍圆融。具十玄门。重重无尽。问二空观破执。与法界观中第一真空绝相观拣情。是同是别耶。若谓同。世尊何故于二空观后。又说真空绝相观。若谓别。岂有修二空观证入了。又却修真空观。方始拣去断空实色之情执。决无此理。答。二空观中破执。即是真空观拣情。彼中拣情。此中破执。破执彼此各有所宗。言不并出。文不顿书。理不顿显也。但初于二空观后显理文云。幻灭灭故非幻不灭一句。说未尽者。却于此处。广说六根六尘六识。外内四大。世出世间诸法。及自他依报正报。七段经文。皆谈清净。广显出法界中真空绝相之理。又前二空破执。及摩尼珠。是远方便。并拂迹入玄。是近方便。此二方便不可不分。色相空净一科。即当彼真空观中第三空色无碍观一句也。此是解终趣行。其次空色同如一科。即当彼真空观中第四泯绝无寄观中一句也。此正成行体。即当彼法界中真空观中会色归空。及明空即色二句也。此是拣情显解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节经意。即是总结上生法二空。若境若观。众生初中阴来受胎时。只为迷于无明。始无明缘行。终至老死十二缘中。初认无明错用之始。四大五蕴为生空。六尘缘影为法空。生法二空。是众生妄执之境。今用奢摩佗圆觉寂照。名二空观。空此四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并无根元。悟空华相。幻化根尘。转为觉明。此圆觉性。性亦本空。无明垢尽。即无对垢。垢既尽已。六度行圆。强名菩萨。平等性中亦无生佛之名。故云及说名者。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亦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四谛也。无智无得。方可名菩提萨埵。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

诸幻影像皆灭。即得无方清净。无方者。不拘方所也。

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既得无方清净。则无边际之虚空。因觉而显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经文显所引行人进入华严法界不思议境界。承前二空境界所作功用。由此功用之故。所以得证入。起于后文。意谓如世尊告普眼云。入二空观菩萨。并末世众生。因何得证入法界观。见十方清净。良由所修二空观行成就。悟得自心。是幻化不实。却又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依佗影像之法。若执身心。即有东西南北方所。今既不执身心之时。便见尽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虚空。并是广大灵明圆觉之性。无不开发也。显谓空消觉现。发谓妄尽心开。所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若未悟时。见彼虚空。便作虚空会了。若悟之后。即彼虚空便是本觉。更不见有虚空之相。此谓之浑虚空为体性。乘愿行以弥纶。故楞严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岂非此云无边虚空觉所显发乎。

四明聪讲师曰。此明当机之众。末世众生。远及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如是修圆觉者。观行功成。众生在迷。如古镜未磨。觉性不显。今用圆观照于觉相。境观双运。如垢去镜明。百界三千一时显现。又须知心鉴本明。性德三千本具。但圆觉未显。盖三惑尘垢所覆。今既去尘。影像俱灭。如幻三昧现前。全由性具。到此一切诸法。法法清净。有何方所。故曰无方清净。佛顶云。十方虚空生我心内。故曰无边虚空。境智双融。故云觉所显发。觉者观也。所者境也。显发即感应道交。指要云。凡地三千无隔。随一念以俱圆佛地。三千既融。随一应而尽具。况生感心中之佛。佛应心中之生。感应之体尚同。权实之益何别。故云但化菩萨不为二乘。其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以上观成理显。向下经文。复将所显三千妙法。一一历于色心依正。众生诸佛。百千三昧无量行门。一一无非圆觉妙心。如是则一切众生。皆毗卢体。一切国土悉常寂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

所证之觉既已圆明。方显自心本来清净。

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欲有所见皆是尘念。故曰见尘。眼为见之本源。故曰眼根。眼能分别诸色。故曰眼识。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欲有所闻。皆是尘念。故曰闻尘。耳为闻之本源。故曰耳根。耳能分别诸声。故曰耳识。

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心有所觉。亦是尘念。故曰觉尘。鼻舌身意。各有尘根识。皆因自心清净之故。悉得清净。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六根既已清净。则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幻尘亦皆清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明六根六尘六识清净。即色相空净中。一内身根识也。至六根清净下。二外境六尘也。根有生识之义。尘有坌污之义。识有了别之义。且六尘中。色之一字有三义。一有见有对。二无见有对。三无见无对。且有见有对者。即眼所见之色也。无见有对者。即声香味触法。虽然不可见。然有对也。无见无对者。唯法处所摄色也。然眼所见粗色中又有三。一显色。即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等。二形色。即大小方圆。粗细长短。高下正不正等。三表色。即行住坐卧。屈伸俯仰。取舍分别。好恶等声。有执受义不执受义。执受不执受义。香有好恶和合等。味有变易生熟可意等。触有四大冷暖涩滑饱饥等。法有意所知境。除五尘外。余皆是法也。

四明聦讲师曰。觉圆明故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者。始觉之智谓之觉圆明。此之觉智与本觉合。合起本觉妙明。谓之圆觉。圆觉即佛也。既已成佛。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将此毗卢。历一切法。即摄一切诸法。归己识心。反观诸法唯心所造。今之历法。要显心具。具无别具。尽是缘生。生无别生。尽是心具。心生心具。法法清净。故云显心清净。华严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清净见尘清净。诸经多云心见者。只谓心与眼在先明之。楞严七处徴心。八还辨见。此经亦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见尘属色。色即法界。尘清净故。则眼根清净。浮尘根即眼是也。行法云。眼渐渐见障外事。岂非净乎。根既净。识又安得不净。故云识清净。此识乃七识。亦云传送识。如世传言送语也。此则心见一双。故先明也。闻尘即耳根。根尘识三事清净。觉尘即身根。亦尘识三事清净。鼻舌身意亦皆清净。故云亦复如是。经中先言心。后言意。心意一也。觉触即身也。此二并出佛慈郑重。如上历六根竟。善男子根清净故至亦复如是者。此六尘亦云六入。属识所游涉故。亦名六尘。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在眼曰色。在耳曰声。在鼻曰香。在舌曰味。在身曰触。在心曰法。法即心缘想一切诸法也。此六尘境。大能引人。入于恶道。大修行人道俗。须用防谨如家贼。贪欲炽盛者。且当恣其所向。如轮钓鱼。鱼强丝弱。不可强牵。但钓饵入口。其近远亦不久而获。于尘修观亦复如是。如佛在世。在家之人。皆得道果。鸯崛摩罗弥杀弥慈。末利夫人唯酒为戒。和须蜜多淫而梵行。提婆达多邪见即正。当知恶不妨道。须用之有方。祖师云。呵五欲者。为障道故。今经一一历此六尘境。皆是圆觉。淫坊酒肆。柳巷华街。皆是觉性。色本不迷。人自迷之。酒无醉人之心。人自醉之。圣人见之如毒蛇。许由洗耳。巢父饮牛。先贤尚畏声色。吾何以独不畏哉。所以金刚经云。不着色声香味触法者。良哉其言矣。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六尘既已清净。则地水火风四大妄缘。亦皆清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三内四大及外四大也。然人之一身。皆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在生之时。随缘和合。到死之后。内外四大一切俱空也。故云悉皆清净。

四明聪讲师曰。此则言一人四大遍一切处。如楞严中。西竺人家。牛时无火种。将阳燧取火。(阳燧者火镜也)先将镜在手中。以艾安于镜前。朝于太阳。须臾之间。自然火出。今穷四大之性。亦复如是。火从天降。为役芟生。为从镜出。若从天降。空中须有一带火路而来。若从艾生。艾是野径之物。在野不见生火。若从镜出。未取火时。镜在台上。不见火生。如是因缘和合。而有镜艾日三。各居不和合时。断不生火。缘者是缘生。缘生中具火性镜艾日三。若差别时。虽三各有性具。缘不合时亦不生火。以此例之。若非圆觉观力。尘终不消。用圆觉照之。是为缘生。因缘和合。尘消觉圆。生死情尽。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

六根六尘。合为十二处。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

十八界。

般若经云。六根六尘并六种分别之识是也。

二十五有清净。

(御注云)二十五有清净者。庄椿录云。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有二十五种之有。名为四洲者。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也。六欲天者。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四恶趣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也。四禅天者。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四空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也。又有一梵王天。一无想天。一净居天。总为二十五种之有。总名为有者。皆属有漏故也。今因自心清净之故。悉得清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四世间法也。十二处即六根六尘。乃是心识生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成十八也。界以性分为义。眼根与识为界。识与色为界等。问举十二处。又言十八界。岂非重叠耶。答此三科法。初举五蕴时。即当六根。次正举六尘。带起六根。谓之十二处。后举六识。带起六根六尘。谓之十八界。故非重也。颂曰。聚生门种族。故说蕴处界。五蕴者。以色受想行识积聚为义。十二处者。是心识生处出入之门故。或曰六入。种族者。眼与色为种族。耳与声为种族等。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恶趣。四禅天。四空处。无想天。净居天。梵天。六欲。为二十五有。谓皆是有各的实报。非正智摄故。

四明聪讲师曰。此历众生法。四大。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恶趣。六欲天。梵天。四禅天。四空处天。无想天。那含天。各有界入根尘。空品云。其心在在常处诸根。如鸟投网。如佛世一比丘。树下坐禅。经一十二年。心缘六尘。不能觉悟。佛化一僧。至晚同宿树下。河中忽一龟。从河而出。渐至路傍。有野狗。搏此龟。其龟藏了六处。狗不得便而去。龟下水。佛问比丘。汝见否。曰见。见甚么。见龟藏六得活性命。佛云。汝十二年。贪香味触。攀缘尘境。不能入道。反不如龟能藏。达性反常。比丘闻之。证阿罗汉果。

彼清净故。十力。

般若经曰。一是处非处如实力。二知三世报业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力。四知诸根上下力。五知众生种种欲力。六知世间种种性力。七知一切道至力。八得宿命智力。九得天眼能观一切力。十得漏尽智力。

四无所畏。

般若经曰。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苦尽道无畏。

四无碍智。

一义无碍智。二法无碍智。三词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宝积经说。义无碍智者。谓成就第一义智。法无碍者。谓于诸法如实了知。词无碍者。谓以善言种种分别。乐说无碍者。谓随机演说不作二相也。

佛十八不共法。

般若经曰。一无误失。二无卒暴音。三无忘失念。四无不定心。五无种种想。六无不择舍。七志欲无退。八精进无退。九忆念无退。十般若无退。十一解脱无退。十二智见无退。十三若智若见于过去世无着无碍。十四若智若见于见在世无着无碍。十五若智若见于未来世无着无碍。十六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七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八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此即佛十八不共法也。不共法者。唯佛独得不与二乘共也。

三十七助道品清净。

般若经曰。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总为三十七品也。四念处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勤者。精进根。精进觉。精进力。正精进。四神足者。定根。定觉。定力。正定。五根者。信根。念根。精进根。定根。慧根。五力者。信力。念力。精进力。慧力。定力。七觉支者。念觉。择法觉。精进觉。喜觉。除觉。定觉。舍觉。八圣道支者。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见。

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藏经曰。陀罗尼门者。总持门也。盖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故。有八万四千法门。今自心清净迥脱尘劳。故此法门悉皆清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五出世诸法也。言十力者。能摧怨敌。不可屈伏。故就用分。十种者。一是处非处智力。二者三世业智力。三诸禅解脱三昧力。四五根上中下力。五种种欲乐智力。六一切种智力。七一切道智力。八宿住智力。九天眼智力。十漏尽智力也。四无所畏者。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法。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也。四无碍智者。一性无碍智。二义无碍智。三词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者。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八精进。九念。十慧。十一解脱。十二解脱知见。十三十四十五。即一切身口意三业随智慧行。十六十七十八。以智慧知过未现在三世通达无碍也。三十七助道品者。助谓资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谓止观。品即是类。正因类故。亦云菩提分。分亦因义。三十七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然三十七助道品属因。余皆如来所证之法属果。八万四千总持门者。若未悟明心地之者。即八万四千尘劳妄想。悟了番染为净。为八万四千陀罗尼总持门者也。

四明聪讲师曰。十力者。一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四无畏者。一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四无碍智者。一义无碍智。二法无碍智。三辞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者。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记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三十七助品者。入道浅深之气类也。四念处。(一心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为除断勤精进。二未生恶法不令生勤精进。三未生善法为生勤精进。四已生善法为增长勤精进)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一信根。二精进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即前五根增长。以能破邪信烦恼。破懈怠。破邪念。破乱想。遮见思惑。故名为力)七觉支(一择法觉支。二精进觉支。三喜觉支。四除觉支。五舍觉支。六定觉支。七念觉支)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陀罗尼门。广有八万四千。(圭峰云。尘劳既有八万四千。一一对翻即皆净法故。染与净数无增减故)处中说有五百。略说有三种。有旋陀罗尼。有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有法音方便旋陀罗尼。皆遮持义。遮恶持善。如完器水不漏。如是法门。入圆觉中。一时清净。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

前所说根尘四大。及三十七品等性。如实有相故。曰实相性。金刚经云。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者是也。此等之性清净无染故。一真法身全体清净也。

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

一真法身既已清净。一切化身亦皆清净。如法华经说。佛化身遍往河沙佛土。皆是佛身者。岂非一身清净则多身清净也。

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多身清净之故。遍观十方众生之性。悉皆如此圆觉清净。圆觉疏亦曰。此乃一人悟性。知一切众生本性清净。非谓一人修道多人成佛。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言实相者。即无相也。法性本虚。假言实相。一身。等者。此第六正报也。即人等形质。或肥或瘦。血气所聚心识了知之者也。

四明聪讲师曰。初是登圆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三德即实相也。此菩萨证实相已。分身百世界作佛。岂止一身多身。乃至十方众生悉入圆觉圆明清净。况四十二直至妙觉。分身不可以心思。此是佛正报。正报正报身是也。以身历一切法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

一世界中既已清净。众多世界无不清净。如维摩诘经说。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及佛以足指按地。则三千大千世界悉皆严净者。岂非一世界清净。则多世界清净也。

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多世界清净之故。尽无量无边世界悉皆一等清净不动也。圆裹三世者。谓上下横周虚空世界。尽在其中。非谓过现未来之三世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第七依报也。谓所住屋宇床榻台观园林。一切受用之物。属依报。圆则圆遍虚空。裹则含裹三世。此七段经。总色相空净一科。当法界观中第三空色无碍观。钞云。前七段文。诸法即空净。更不待除去诸法故。当第三句也。法界观注云。虽有色空二字。本意唯归于空。以色是虚名虚相。无丝毫之体可得。只要显真空之理。然迷时悟时悉皆相蹑也。

四明聪讲师曰。初住菩萨。分身百世界作佛。何止圆裹三世。此圣人力用。三千大千火起。一唾能灭。三千大千。荡为虚空。则一吹便成。掷大千于方外。吞万象于胸中。将一毛吞大海水。不挠龙鱼。以芥子藏须弥山。不伤树木。故曰清净。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虚空四大及诸法门。泯然一等。了无动相。当知觉性亦复如是。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虚空与四大陀罗尼门。皆属幻色。觉性二字即真空。此空色同如一科。即当法界观真空观中第四泯绝无寄观。上文总当真空绝相观也。意显诸法当体本寂平等不动。

四明聪讲师曰。圆顿极致。本无位次。约所证浅深。而立其阶降。今且从圆初住。中间四十一位观成历法。摄一切诸法无遗。不从心外生也。虚空性与觉性平等不动者。楞严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十方佛国世界。在虚空中。虚空尚在我心。佛国世界。又安得不在我心。我心不动。虚空性亦不动。虚空不动。十方佛国亦不动。身不动。心不动。依正二报俱不动。不动即常住。不迁不变。法法如如。谓之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此不动性。非造作令不动。乃觉性天然不动。本性空中自无动相。四大不动不出依报。当知觉性只圆觉之性。非动非不动。不动之动为之动。此不动性。摄八万四千陀罗尼门。皆归不动性中。不宽不窄。常住湛然。性自清净。即空如来藏第一义谛也。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圆无际者。觉性圆满。浩无边际也。此性遍满法界。则根尘四大等。亦莫不然。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理事无碍观。觉性即法界真理。六根六尘四大陀罗尼门。皆属事法。即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互相融摄。发起妙用。所以理即事故。无有智外如。为智之所入。事即理故。无有如外智。为智之所证。六根遍满法界者。此谓之六根门头。各各动地。放大光明。照十方界。佛果云。若以眼见文殊横身。若以耳闻观音彰用。若以心知普贤当堂。又高城云。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凡夫只是不曾观。何得自轻而退屈。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十方击鼓一时闻。灵光迥然常相续。楞严云。一根反源六根解脱。乃至离即离非无是非是。真正俱融。依正平等。在法界观。理事无碍观有乎十门。今经正当第二事遍于理门。兼余门也。前真空中。但摄事归理。今则动静一一周遍起用。

四明聪讲师曰。此是妙觉究竟世界果觉历法。故云遍满。且中间四十一位未圆。故不言满。妙觉者。如十五夜月。轮郭既满。更无邪光。诸佛所证。证诸众生根尘。见闻觉知。佛即是众生。众生即是佛。况陀罗尼门而不遍满。须知八万四千尘劳。即八万四千法藏。亦八万四千相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一毫端上现宝王刹。座微尘里转大法轮。岂非是大圣历一切法也。或云不然者。下文云彼妙觉性。既指彼者。即前经文果觉历法也。过茶无字。金刚后心入妙觉位。所证既极。一切清净。法界含容。本无色像。有何更存往来。故下文显言妙觉。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

圆觉妙性。遍满法界。则根尘诸法之性。皆如虚空不相染着。故无所变坏。亦无所混杂。

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灯光喻根尘等性。一室喻无边法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周遍含容观。妙觉二字。为下事事之因由。下六根六尘皆就事上为宗。如法界观中第三观十门。前三门谈理与事。后七门皆不谈理。只说无碍。今经妙觉二字。亦是彼中前三门之意也。到此事事无碍中。唤作见山依前是山。见水依前是水。见拄杖依前是拄杖。更不许移易一丝毫许。雪窦云。不得动着。动着三十棒。兜率悦云。要真尽属真。立假全归假。平地上行船。虚空里走马。然室喻法界。灯喻真空。光喻事法。只如自己分上人人有一碗灯。如是光明。如是普照。互相显烛。不曾相碍。不曾杂坏。不然试穷究看。若识得此理。便许你入华严大楼阁之中。亲见善财弥勒故。演义云。凡圣不碍。状多镜以纳众形。彼此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又云。理随事变。一多缘起。以无边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无碍。问。法界之中有何义故。而得诸法融通如此耶。答大疏有十义故。一唯心所现故。二法无定相故。三缘起相由故。四诸法融通故。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无限故。八佛证穷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脱故。十中随举其一。即见诸法融通无碍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由彼妙觉。至无坏无杂者)言妙觉即本觉也。本觉即见前众生一念性德。此性即本觉性。如冰与水无二。此性圆融。遍在众生根尘内。无坏无杂。无坏者岂可坏了一根别取一根。只为今人情生智。隔不融见有生灭。十信菩萨。六根清净。不易生身即是法身。如法华云。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父母所生耳。闻三千大千世界声。龙女即此父母生身。便往成佛。智者大师悟法华经。见灵鹫山俨然未散。皆是肉眼。可为不坏也。无杂者。且如人眼与耳。不过一二寸。各守界分。眼只能见不能闻。耳只能闻不能见。鼻舌身意。各各皆然。于内虽通。于外常隔。可谓不杂。松直棘曲。乌黑鹄白。亦不相杂。虽不坏不杂。又须知。亦坏亦杂。盖佛法中以非相为相。所以凡所有相者。皆是虚妄也。当知。陀罗尼门。即遮思持善。今论善恶。无坏无杂。恶不坏如性恶。性恶如水。性善如冰。若去性恶。则诸佛普现色身。从何而立。若去其水。即无其冰。以是知。性恶不断。陀罗尼虽云遮恶。恶即是善。何恶之有。恶虽不断。善恶自分明。亦无坏亦无杂。春风无高下。花枝自短长。世间幻术。尚能即无即有。何况大圣所证。真幻之术。幻有则成一切法。幻无则空。一切相空而不空谓之空。有而非有谓之有。当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吕公尚能撮土为香。况佛能融五岳。枯四海穷无量劫事。岂可以凡心所测也。如百千灯。至无坏无杂者。楞严制坛场。以十镜环绕中燃一灯。灯体交参。莫分向背。况百千灯光照于一室。虽百千灯其光归一。彼十镜灯光亦归一。妙觉证性遍入根尘。根性尘性皆是觉性。觉性满故。根性尘性亦满。陀罗尼门无坏无杂。故云亦复如是。古云。镜灯灯镜本无差。大地山河眼里花。黄叶飘飘满庭际。不知砧杵落谁家。人祗知佛性遍满。殊不知自性遍满。要知自性遍满么。饥来吃饭困来眠。莫向人间辨是非。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

觉性圆明。名为成就。于一切法。非缚非脱。

不厌生死。不爱涅槃。

觉既成就。则知生死涅槃皆如空华故。无所厌。亦无所爱。

不敬持戒。不憎毁禁。

觉既成就。则一切禁戒。不持不犯故。无所敬。亦无所憎。

不重久习。不轻初觉。

觉既成就。则视诸觉者平等无二故。不以宿习而加重。不以新学而加忽。如孔子于升堂之子路则抑而敬之。吃已之童子则与而进之。

何以故。一切觉故。

八者皆无憎爱。盖由一切是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是用心见境一一称真顿。同诸佛所见之境界也。法缚即六凡。以六凡被贪嗔痴之所缚也。法脱即四圣法也。生死即染法也。涅槃即净法也。持戒即奉持戒律也。对八境之上。不起胜劣之心。便与十方诸佛之心一同。更无两个。所以晦堂云。不用爱圣。圣是空名。不用厌凡。凡是妄立。但得圣凡情尽自然体露真常。又僧问。南阳国师云。如何是佛。答云。佛与众生一时放却。当处解脱。又徴云。以何义故。四对八境。得如此成就。遂出所以云。良由于一切处一切时念念常与本觉相应故。梵云佛陀耶。此云觉。圭峰云。我心元与佛心齐。旷劫沉沦只为迷。梵云菩提。此云觉。觉心寂照是菩提。其实与佛一同。但觉与不觉耳。永嘉云。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四明聪讲师曰。觉成就此指果人妙觉。所证既极。观一切世间之法。无能无所。无缚无脱。当知。菩萨指因人。菩萨虽居因地。亦解心虚通。亦见一切法本源。无染无净。无缚无脱。亦不厌生死。亦不爱涅槃。盖此菩萨。虽未得度。先欲度人。佛顶云。自未得度。先欲度人。菩萨发心也。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如昨梦故。持戒毁禁。初觉久习。不起憎爱。文殊般若云。清净行者不入涅槃。犯重比丘不入地狱。何以故。一切觉故。此言因人果人诸法平等。无修无证。

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

觉性圆明。照了诸境。正如眼光晓了面前之境。盖其光明圆满具足故。得豁然尽见。无所憎爱。

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眼光觉光。同一空体。兼无憎爱。故可比喻。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举法。此是举喻。眼是现量。只如以眼洞达照了前面净秽高低一切境界。而眼光岂有憎秽。爱净。憎下。爱高乎。以何义故。得如此。盖眼之光体本无二故。所以无憎无爱也。眼光喻于本觉平等无自他相。

四明聪讲师曰。此且取眼光照前境时。光但直视其物。未分憎爱。盖憎爱从人心生。今取光照物时不分憎爱。若分憎爱。于我爱者。则照之。于我憎者则昧之。光既憎爱。物亦二之。今以光。喻菩萨心平等。于一切法上。圆满无欠无剩。不重不轻。不毁不赞。弥勒云。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人无青白眼。问路白云头。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修习圆觉既已成就。方知本无所修。亦无所得也。

圆觉普照。

圆觉光明。遍照法界。

寂灭无二。

寂则无念。灭则无相。清净本源。湛然常一。

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

藏经曰。阿者无也。僧祇者数也。合而言之。乃无数也。

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

恒河沙者。恒河中所有沙也。金刚经曰。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盖喻圆觉性中有如此无数佛土。

犹如空华乱起乱灭。

诸佛世界本无住处。如空中华随起随灭。

不即不离。

所现世界起灭无常者。初不即近圆觉。亦不远离圆觉。皆在大圆觉中。不可以离即论也。

无缚无脱。

本无所缚。于解何有。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修证至此已成佛果。方知。众生本来之性见成是佛。

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既知本性见成是佛。方知。迷时之生死。悟后之涅槃。皆如梦中事尔。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明用心同佛。此明见境同佛。上之用心者。即能观无分别之智。非唯智与佛同。然所观境上。亦与佛同修习。此心者。指前观行及八境。无修无成者。恐更向头上。安头屋下架屋。若实有修成。则有两个圆觉。是总指寂灭乃圆觉之体。普照乃圆觉之用。等觉照寂。妙觉寂照。到此用即体。体即用。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如空合空。似水投水。了无痕迹。问。何故此文不先言寂灭。而先言普照耶。答。盖欲显行人在观中顿问佛故。尽等觉与佛是同。若妙觉者便是佛位。何同之有。故先言普照于中者于圆觉普照寂灭之中。或百。千万亿。此皆是此方小数与大数。阿僧祇此云无数劫。不可说恒河沙。此西域之数。恒河方四十里。其沙细如面。将一颗沙。数一个诸佛世界。如是许多世界。于圆觉中。犹如空中之华相似。在空中乱起乱灭。然而不作即圆觉会。亦不作离圆觉会。何故如是。由不离故。觉性夺之以成空华。由不即故。世界不妨有起灭。此无缚无脱故。楞严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到此境界。方知。三界四生九类。本来是佛。到此始知。诸佛众生其犹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强名。所以禅宗云。人人尽握灵蛇之珠。个个皆抱荆山之璞。无欠无余更不假修证。然后却来观世间。凡夫生死之法。与出世间圣人涅槃之法一。似夜来见梦中事。还曾是实有乎。此之梦字。今依大智度论。说其五义故。一热气梦。二冷气梦。三风气多梦。四见闻多梦。五天神与梦。今此梦乃是见闻多梦。又此一段文。配三种世间及三觉。世者即器世间。众生者即有情世间。佛即智即正觉世间。此观行成就。能融三种世间。为一味法。又始知者。即始觉本来即本觉。成佛即究竟觉。约教者。始知即顿教。本来成佛即圆教。若五教各有成佛。且愚教说悉达太子一生成佛。始教说三大阿僧劫修行成佛。终教说相尽性显成佛。顿教说一念成佛。圆教说本来成佛。谓初发心时便是佛也。不可说者。圭峰注云。乃是华严大数也。后经云。修菩萨行。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今当第九数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明菩萨功成道辨所证之法。所成就法。离性绝非。见性本元达性法界。不从心生。不从外入。所以非修非证。不即不离。不缚不脱。虽佛有出世没世。如石火电光。虽具有梵音语言。如金针玉线。诸佛世界。乱起乱灭。如空中华。生死涅槃并如昨梦。可谓佛是众生。众生是佛。岂非始知本来是佛。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

生死涅槃。既如昨梦。则起灭来云之相。亦何有哉。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所证圆觉。本是自性既不可而得。亦不可得而失。既不可得而取。亦不可得而舍。

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

能证圆觉者。无作用心。无止息心。无任彼自然心。无毕竟寂灭心。有此四心。即为四病。

于此证中无能无所。

无能证之智。无所证之相。

毕竟无证。亦无证者。

本无可证之法。亦无证之人。

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修证圆觉。至于人法两忘。则一切根尘诸法之性。亦皆平等无二。永不变坏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称实同也。谓于能观之智。所观之境。称其真实之理。此文有四段。一总标称实。二别指能所。三双拂能所。四总结称实。如昨梦故一句。蹑前犹如梦故也。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此是总标。称实。谓迷生死时如空花起悟。涅槃时如空花灭。既知一切法如梦之后。岂有生死之起涅槃之灭乎。非唯无起无灭。亦无圣法。新来凡法灭去其所证无分别。理境上无得。真无失妄。非唯无得真无失。妄亦无。取妙舍粗之事。所证理上既然。如是能证无分别智。亦无作止任灭之病。此是别指能所也。于此能证所证之中。无能无所。毕竟无所证之境与能证之智。此是第三双。拂能所下。总结称实。问。如何得无上来能证所证一切诸病耶。答。良由行人入观。于一切处一切时。顿同诸佛。用心顿悟一切。或凡或圣。或染或净。或性或相。或本或末。种种诸法之性。本来平等。无坏无成。老氏云。大成不缺。楞严云。歇即菩提圣净明心不从人得。古人云。本来具足无欠无余。皆斯义也。若尔则本是净洁。人枉来泥里污。

四明聪讲师曰。瞿昙毕竟老婆心切。将自己所证之法。换众生所逆之心。大似在梦中。与人交易。将黄金换彼顽䥫。换时虽知贵贱。觉来物之与人贵之与贱皆是梦事。当知。生死涅槃。取亦得。不取亦得。为在梦中非实。起灭去来亦复如是。其所证者。亦如梦中得点䥫成金之术。果向梦中已成梦事。梦事非实。得失取舍皆不可得。虽不可得梦事宛然。其能证者。即是观慧。非奢摩他圆觉妙观。安能证之点金之术。非易可得。及觉来时还在梦中。全梦是空。其梦亦宛然也。到此有亦得。不作亦得。止亦可。不止亦可。任之与灭亦复如是。复结云。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既无我人。亦无证者。今问证者是谁。谁是证者。梦中说梦。非虚非实。圆觉如梦。梦即是觉。觉即是梦。梦觉即空空无空相。永嘉云。梦里冥冥有六趣。觉来空空无大千。斯之谓矣。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牒问辞。前普眼设七段问。后此结答。但依世尊教示。令汝等先入定持戒修二空观。兼仿修三重法界观。如是用心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方便。如是开悟。若能如是入观用心。即不迷闷。便能悟入圆觉境界。同佛知见矣。

四明聪讲师曰。结上所问。思惟住持。皆是正修行路。修时不无圆觉。觉后圆觉亦无。证时说有众生诸佛。证了生佛皆空。觉比空华。空华亦是于觉。如是修行定不迷闷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  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

 谁为和合者  如是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  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

 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华  三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  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

 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偈中一切悉清净与不动二字。皆颂真空观。遍法界三字。颂理事无碍观。与事事无碍观也。无作止下。颂顿同佛境等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偈实以无说示说。无和合中求和合故。有四大六尘圣凡之合。虽然皆梦中幻事。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普眼菩萨章曰。

 普眼圆融因果相  身心影像休随妄

 先了二空清净门  次修三观圆顿行

 能所兼妄凡圣情  爱憎宁复论差当

 曾知本有摩尼珠  五色青黄焉可状

普眼菩萨章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