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北周甄鸾撰。甄鸾,中山 (今属河北省境内)人,出身世代官宦人家,自幼饱学、“好内典”。入仕为官,为北周开国功臣,有“开国伯臣”之称。北周佛教昌盛,不仅佛道两家多有争执,而且,由于佛教的空前发展,也危及了北周封建社会的财政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周武帝(560—578在位)灭佛事件。在灭佛事件发生前,周武帝于天和四年 (569)三月十五日,大集群臣、僧、儒、道士两千余人于正殿,议量三教利弊得失,不欢而散。三月二十日再集,四月初又集,仍争执不下。武帝责令司隶大夫甄鸾详审佛道二教,以定深浅,辨其真伪。甄鸾站在崇佛教的立场,于天和五年(570)上《笑道论》,武帝集群臣详辨此论,认为《笑道论》伤害了道士,便令其在殿庭当场烧毁。至建德三年(574)五月,正式下诏毁佛道二教。《笑道论》因“不笑不名为道”而得名。原为三卷,合三十六条。三卷笑其三洞之名,三十六条,笑其道经三十六部。后来道宣将其删节成一卷。《笑道论》一书,对研究北周佛道教的矛盾斗争以及儒、佛、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均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常见版本是 《广弘明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