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大德!今诵出四提舍尼法。

提舍尼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一比丘尼于舍卫城乞食归来,见一比丘而作是言:“来!尊者!请取施食。”“善!大姊!”而皆取之。彼尼已近食时不能往乞食而断食。如是,其比丘尼翌日亦……乃至……后日亦于舍卫城乞食,归时又见其比丘而作是言:“来!尊者!……”……而断食。彼比丘尼第四日因畏怖而行于车道。长者居士对向车行来之比丘尼曰:“大姊!请离开。”彼比丘尼为闪避而跌倒于其处,长者居士对比丘尼谢罪:“大姊!请谅宥!师因我而跌倒。”“居士!我非因汝而跌倒,乃我衰弱故也。”“大姊!何故衰弱耶?”其时,彼比丘尼以此事语长者居士。长者居士请比丘尼至其家并供食而讥嫌非难:“何以诸大德比丘由比丘尼手中受食耶?女人难得食者也。”诸比丘闻长者居士之……非难。诸比丘中少欲者……非难:“何以比丘由比丘尼手中受食耶?”……乃至……“比丘!汝实由比丘尼手中受食耶?”“实然!世尊!”“比丘!是汝之亲里耶?非亲里耶?”“世尊!非亲里也。”“愚人!非亲里之男子对非亲里之女人而不知净、不净,正、不正。愚人!汝何以由非亲里比丘尼手中受食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由入市井[乞食]之非亲里比丘尼之手,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此比丘应忏悔曰:‘友!我犯应受非难、不相应而当忏悔之法,我为此忏悔。’”

(一)

“任何”者,……比丘之意。

a'“市井”者,车道、小巷、十字路、家。

“非亲里”者,非系属父母亲里至七世者。

“比丘尼”者,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

a “硬食”者,除五种啖食、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之外,其余云硬食。“软食”者,有五种软食:饭、粥、麨、鱼、肉。

欲食而取者,突吉罗。每咽食为提舍尼。

(二)

于非亲里有非亲里想,而由入市井[乞食]之比丘尼之手,亲手接受硬、软食而食者,提舍尼。于非亲里有疑想……于非亲里有亲里想……提舍尼。以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为食物而受者,突吉罗。每咽食,突吉罗。欲食而从一部僧中受具戒者之手接受硬、软食者,突吉罗。每咽食,突吉罗。于亲里有非亲里想者,突吉罗。于亲里有疑想者,突吉罗。于亲里有亲里想者,不犯也。

(三)

从亲里、令[他人]与不[自]与、置于地而与、于僧园中、于比丘尼住处、于外道之住处、归住处而与、取出村外而与,有因缘食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而与,由式叉摩那、由沙弥尼,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提舍尼 二

尔时,佛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其时,诸比丘受诸家招请而食。六群比丘尼为六群比丘而起立指示:“于此与羹!于此与饭!”[于是]六群比丘饱食,其他比丘等不得饱食。诸比丘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六群比丘不拒比丘尼之指示耶?”……乃至……“诸比丘!汝等实不拒比丘尼之指示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愚人!汝等何以不拒……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诸比丘受在家招请而食,于此若一比丘尼以指示者姿态站立而言:‘于此与羹!于此与饭!’彼等诸比丘当拒此比丘尼:‘姊!比丘等受食之间请离去!’若诸比丘中无一人拒其比丘尼而言:‘姊!……请离去!’时,彼等诸比丘当忏悔:‘友!我等犯应受非难、不相应而当忏悔之法,我等为此忏悔。’”

(一)

“诸比丘受在家招请而食”者,在家者有四种在家:刹帝利家、婆罗门家、吠舍家、首陀罗家。受招请而食者,受以五正食中之一招请而食。

“比丘尼”者,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

“指示者”,由友、由亲友、由同僚、由同和尚、由同阿阇梨而云:“于此与羹!于此与饭!”者,此谓指示者。

“彼等诸比丘”者,受食之比丘也。

“此比丘尼”者,凡指示之比丘尼也。

诸比丘应拒此比丘尼:“姊!……请离去!”若诸比丘中无一人拒之而云:“我取食。”者,突吉罗。每咽食者,提舍尼。

(二)

于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受指示而不拒者,提舍尼。于受具戒者有疑想……于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提舍尼。不拒一部僧中受具戒者之指示,突吉罗。于未受具戒有受具戒者想,突吉罗。于未受具戒者有疑想,突吉罗。于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不犯也。

(三)

以己之食令与[檀越]而不与、他人之食以与[己]而不令与、不可与物而令与,不可与时而令与、皆平等而令与、式叉摩那指示时、沙弥尼指示时、除五正食外之一切物,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提舍尼 三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于舍卫城有一在家夫妻俱信乐佛法,净信增大而财物穷尽。在彼之家于午前作硬食或软食,以此[食]皆与诸比丘,屡屡不食而住。诸人讥嫌非难:“何以沙门释子不知量而取[食]耶?彼等因施与彼等[比丘]而屡屡不食而住。”诸比丘闻彼诸人之非难,彼诸比丘……白世尊。其时,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在家如有净信增大因而财物穷尽,听许对如是在家白二羯磨给与学地认定。诸比丘!应如是与。应由一聪明贤能之比丘于僧中唱言——

‘大德僧!请听!某家净信增大而财物穷尽,若僧时机可者,则僧与某家认定学地。’如是表曰。

‘大德僧!请听!某家……穷尽,僧与……学地认定。诸大德中,与某家学地认定,忍者默然,不忍者请说。

僧与某家学地认定已。诸大德……我如是知解。’

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有学地认定之诸家,任何比丘于如是学地认定之家,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此比丘应忏悔:‘友!我犯应受非难、不相应而当忏悔之法,我为此忏悔。’”

如是,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

尔时,舍卫城有祭会,诸人招请诸比丘而供食,彼家亦招请比丘,比丘等因世尊[制]学地认定之家,禁止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故畏慎不应诺。彼等讥嫌非难:“尊者等不受我等之食,我等生存有何用!”诸比丘闻诸人之……非难。于是比丘等……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听许受招待时,于学地认定之家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有学地认定之诸家,任何比丘非事先受招待,而于如是学地认定之诸家,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此比丘应忏悔……‘……忏悔。’”

如是,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

其时,一比丘为彼家所供养之比丘。时,其比丘晨着下衣,持上衣与钵,至彼家。至已,坐于已设之座。时,其比丘患病,诸人言彼比丘曰:“大德!请食。”时,其比丘因世尊禁止非受请而于学地认定之家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故畏慎而不受,不能行乞而断食。于是,彼比丘至僧园,以此事语诸比丘。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听许病比丘于学地认定之家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凡是学地认定之诸家,任何比丘若于如是学地认定之家非受招请,又以无病之身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此比丘当忏悔:‘友!我犯应受非难、不相应而当忏悔之法,我为此忏悔。’”

(一)

“学地认定之诸家”者,因净信增大而财物穷尽之家,对如是之家依白二羯磨给与学地认定。

“任何”者,……比丘之意。

“于如是学地认定之家”者,于学地认定之家。

“非受招请”者,非受请于本日或明日[来],而正在进入[其]家之境内时请之,即此所谓非受招请。

“受招请”者,受请于本日或明日[来],非正在进入[其]家之境内时请之,即此名为被招请。

“无病”者,能行乞食也。“病”者,不能行乞食也。

“硬食”者,除五种正食、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之外,其余名为硬食。

“软食”者,五种正食:饭、粥、麨、鱼、肉。

非招请,无病而云:“我欲食。”而受者,突吉罗。每咽食者,提舍尼。

(二)

于学地认定有学地认定想,非受请、无病而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提舍尼。于学地认定有疑想……于学地认定有非学地认定想……提舍尼。以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为食物而受者,突吉罗。每咽食者,突吉罗。于非学地认定有学地认定想者,突吉罗。于非学地认定有疑想者,突吉罗。于非学地认定有非学地认定想者,不犯也。

(三)

受请者、病者、受请者或病者之残余食、于其处为他人设食时、由家持出而与、于常施食者、筹符食、半月食、布萨食、月旦食,有因缘食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而与,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提舍尼 四

尔时,佛世尊在释迦国迦毗罗卫城尼拘律树园。其时,沙迦之贱奴等叛离。沙迦之女人等欲于阿兰若住处供食。沙迦之贱奴等闻沙迦之女人等欲于阿兰若住处供食,彼等潜入于道中,待沙迦之女人等持美味之硬食、软食往阿兰若住处,沙迦之贱奴等[忽然]出现,剥脱污辱沙迦之女人等。沙迦诸人追出,捉彼诸贼及财货归而讥嫌非难:“何以诸大德,知劫贼住僧园中却不告知耶?”诸比丘闻沙迦诸人之非难……乃至……彼比丘等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然,诸比丘!以十利故,我为诸比丘制立学处,为僧安乐……乃至……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具有危险恐怖之阿兰若住处,任何比丘住于如是住处,若于僧园中亲手接受非豫告之食或软食而食者,此比丘应忏悔:‘友!我犯应受非难、不相应而当忏悔之法,我为此忏悔。’”

如是,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

其时,一比丘于阿兰若住处患病,诸人持硬食或软食往阿兰若住处。对其比丘作是言:“大德!请食!”时,其比丘云:“世尊禁止于阿兰若住处,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故畏慎而不受,[因病]不能入村乞食,因而断食。于是,其比丘以此事语诸比丘。诸比丘……白世尊。其时,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听许阿兰若住处之病比丘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具有危险恐怖之阿兰若住处,任何比丘住于如是住处而无病,若于僧园中亲手接受非豫告之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此比丘应忏悔:‘友!我犯应受非难、不相应而当忏悔之法,我为此忏悔。’”

(一)

a “具有危险”者,于僧园、僧园境内可见贼所住、立、坐、卧处。

“具有恐怖”者,于僧园、僧园之境内曾见有人被贼所杀、所夺、所打者。

a'“阿兰若住处”者,离[村]最少五百弓之处是谓“阿兰若住处”。

“任何”者,……比丘之意。

“于如是住处”者,在如是之住处。

c “无病”者,能往乞食也。“病”者,不能往乞食也。

bc'“僧园中”者,有篱之僧园谓僧园内,无篱者谓境内。

b'“非豫告”者,送五众之[一人]告知者,此名为“非豫告”。告于僧园内、僧园境内以外者,此名为“非豫告”。“豫告”者,若有男子或女人来僧园、僧园之境内言:“大德!为某比丘持来硬食、软食。”若具有危险,应告以“具有危险”;若具有恐怖者,应告以“具有恐怖”。若言:“大德!虽有危险亦当持[食]来。”应言有贼:“[有]诸[贼]人在此徘徊,汝等应[速]离去。”

豫告以持粥而持来粥之附随物时,此名为所告;告以食物而持来其附随物时,此名为所告;告以硬食持来其附随物时,此亦名为所告;由一家告之而彼家中之任何人运来硬食或软食,此名为所告;由村落告之而其村落中之任何人运来硬食或软食,此名为所告;由一集团告之,其集团中之任何人运来硬食或软食,此名为所告。

b2“硬食”者,……软食者,……肉。

无病者云:“我欲食。”而受不告之[食物]者,突吉罗。每咽食,提舍尼。

于不告有不告想,无病于僧园中亲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提舍尼。于不告有疑想……于不告有告想……提舍尼。以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为食物而受者,突吉罗。每咽食者,突吉罗。于告有不告想者,突吉罗。于告有疑想者,突吉罗。于告有告想者,不犯也。

(二)

所告时,病比丘,所告时或食病比丘之残余,受于僧园外而食于僧园内,于此生食根、皮、叶、花、果,有因缘而食非时药、七日药、尽形寿药,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诸大德!四提舍尼法已诵竟。于此,我今问诸大德:“于此事得清净耶?”再问:“于此事得清净耶?”三次问:“于此事得清净耶?”今诸大德于此事得清净,是故默然,我如是知解。

———提舍尼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