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尔时,佛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自于僧伽中为诉讼、斗诤、争议、诤论、诤讼,至其他于僧伽中亦为诉讼、斗诤、争议、诤论、诤讼之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具寿!汝等勿为彼所败,以大声力诤之。汝等较彼贤能、聪明、多闻而有义也。勿畏彼!我等亦为汝等之党。”于是,未生之诉讼令生,已生之诉讼令增长扩大。

(二)

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为何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自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至其他僧伽中,为诉讼……诤讼之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具寿!……’……令扩大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诸比丘!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自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至其他……诤讼之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具寿!……’……令扩大,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此等愚人之所为非也、非随顺行、非相应法、非沙门行、非威仪法、非所当为。诸比丘!为何此等愚人,自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至其他……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具寿!……’……令扩大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者也;此无宁使未信者不生信,已信者离去之因由也。”

(三)

时,佛世尊以种种方便,呵责彼诸比丘已,说难满、难养、多欲、不知足、聚会、懈怠,乃应训诲之事;以种种方便,说易满、易养、少欲、知足、渐损[诸恶]、头陀行、净信、损减[诸障]、精进,应赞叹之事。为诸比丘说相应、随顺之法已,告诸比丘:“诸比丘!然则,僧伽应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

(四)

“诸比丘!行此,应如是行之:应先非难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非难后,应令忆念,令忆念后,应令自白其罪,令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自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至其他僧伽中,为诉讼……诤讼之诸比丘处,作如是言……令扩大。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自……令扩大,僧伽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不听者请言。

僧伽已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一)

“诸比丘!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律羯磨、非善成就也。[谓:所呵责之人]不现前而行、不诘问[所呵责之人]而行、不令[所呵责之人]自说而行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善成就也。[谓:]无罪而行、非应悔罪而行、已悔过而行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非善成就也。[谓:]不非难而行、不令忆念而行、不令自白其罪而行也。诸比丘!……如此……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非善成就也。[谓:所呵责之人]不现前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诸比丘!……如此……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非善成就也。[谓:]不诘问[所呵责之人]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诸比丘!……如此……非善成就也。诸比丘!又……[谓:]不令[所呵责之人]自说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无罪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非应悔罪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已悔过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不非难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谓:]不令忆念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诸比丘!又,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律羯磨、非善成就也。[谓:]不令自白其罪而行、非法而行、于别众而行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呵责羯磨,乃非法羯磨……非善成就也。”

———非法羯磨十二事终———

(一)

“诸比丘!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如法羯磨、如律羯磨、善成就也。[谓:所呵责之人]现前而行、诘问[所呵责之人]而行、令[所呵责之人]自说而行。诸比丘!……如此……善成就也。诸比丘!又……[谓:]有罪而行、应悔罪而行、未悔过而行也。……[谓:]非难而行、令忆念而行、令自白其罪而行也。……[谓:所呵责之人]现前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诘问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令所呵责之人]自说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有罪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应悔罪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未悔过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非难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谓:]令忆念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诸比丘!又,具足三分之呵责羯磨,乃如法羯磨、如律羯磨、善成就也。[谓:]令自白其罪而行、如法而行、和合而行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呵责羯磨,乃如法羯磨……善成就也。”

———如法羯磨十二事终———

(一)

“诸比丘!具足三分之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呵责羯磨。[谓:]于僧伽中为诉讼、斗诤、争议、诤论、诤讼,愚痴、暗昧、多罪而不受教诫,住在家,与不随顺在家众共住也。诸比丘!具足如此三分之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呵责羯磨。诸比丘!又,具足三分……应行……。[谓:]于增上戒而破戒、于增上行而破行、于增上见而破见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毁谤佛、毁谤法、毁谤僧也。诸比丘!……如此……应行……。”

(二)

“诸比丘!于三类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呵责羯磨。[谓:]一类于僧伽中为诉讼……诤讼;一类为愚痴、暗昧、多罪而不受教诫者;一类住在家,与不随顺在家众共住者。诸比丘!于如此三类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呵责羯磨。诸比丘!又,于三类比丘……应行……。[谓:]一类于增上戒为破戒者、一类于增上行为破行者、一类于增上见为破见者也。诸比丘!于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一类为诽谤佛者、一类为诽谤法者、一类为诽谤僧者也。诸比丘!……如此……应行……。”

———若欲者六事终———

(一)

“诸比丘!受呵责羯磨之比丘应正行,此中应正行者,[谓:]不可授人具足戒,不可为人依止,不可蓄沙弥,不可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不可[往]教诫比丘尼,不可犯僧伽已行呵责羯磨之罪,不可犯相似[之罪],不可犯比此更恶之罪,不可骂羯磨,不可骂行羯磨者,不可妨碍清净比丘布萨,不可妨碍自恣,不可与[众]交谈,不可与教诫,不可作许可,不可非难,不可令忆念,不可与诸比丘交往。”

———呵责羯磨十八事终———

(一)

尔时,僧伽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行呵责羯磨。彼等受僧伽呵责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至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友!我等受僧伽呵责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我等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

(二)

“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呵责羯磨不得解。[谓:]授人具足戒,为人依止,蓄沙弥,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往]教诫比丘尼。诸比丘!具足如此五分之比丘,呵责羯磨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犯已受僧伽呵责羯磨之罪,犯相似[之罪],犯比此更恶之罪,骂羯磨,骂行羯磨者。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具足八分之比丘,呵责羯磨不得解,[谓:]妨碍清净比丘布萨,妨碍自恣,与[众]交谈,与教诫,作许可,非难,令忆念,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具足如此八分之比丘,呵责羯磨不得解。”

———不得解十八事终———

(一)

“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呵责羯磨可解。[谓:]不授人具足戒,不为人依止,不蓄沙弥,不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不[往]教诫比丘尼。诸比丘!具足如此五分之比丘,呵责羯磨可解。诸比丘!又,具足五分……可解。[谓:]不犯已受僧伽呵责羯磨之罪,不犯相似[之罪],不犯比此更恶之罪,不骂羯磨,不骂行羯磨者。诸比丘!……如此……可解。诸比丘!……八分……可解。[谓:]不妨碍清净比丘布萨,不妨碍自恣,不与[众]交谈,不与教诫,不作许可,不非难,不令忆念,不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具足如此八分之比丘,呵责羯磨可解。”

———可解十八事终———

(一)

“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彼等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应至僧伽处,偏袒右肩,礼上座比丘足,胡跪,合掌,如是唱言:

‘诸大德!我等受僧伽呵责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请解呵责羯磨。’

应二次乞请,三次乞请。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受僧伽之呵责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等请解呵责羯磨。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此为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受僧伽呵责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等请解呵责羯磨。僧伽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僧伽已为盘那、卢醯之徒比丘等解呵责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诵品]一 呵责羯磨终———

(一)

尔时,有具寿施越者,愚痴、暗昧、多罪、不受教诫、住在家而与不随顺在家众共住。诸比丘以与别住、与本日治、与摩那埵、与出罪为事。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何以具寿施越者,愚痴、暗昧、多罪、不受教诫、住在家而与不随顺在家众共住。诸比丘以与别住、与本日治、与摩那埵、与出罪为事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施越比丘愚痴……住……与出罪为事,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此愚人之所为非也、非随顺行、非相应法、非沙门行、非威仪法、非所当为。诸比丘!为何此愚人愚痴……住……与出罪为事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也……”……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应言:‘汝应依止而住。’”

(二)

“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施越比丘,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令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施越比丘愚痴、暗昧……住……与出罪为事。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是为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施越比丘愚痴、暗昧……住……与出罪为事。僧伽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乃至……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已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一〇

(一)

“诸比丘!具足三分……[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五。‘呵责羯磨’改为‘依止羯磨’。]……不得与比丘众交往。”

———依止羯磨十八事终———

一一

(一)

尔时,僧伽为施越比丘行依止羯磨,言:“汝应依止而住。”彼受僧伽依止羯磨已,依附、亲近、承事于善友,令诵经文,并质问之,故多闻且通阿含,亦持法、持律、持摩夷,成为贤明、聪明、有慧、有耻、有悔、好学者,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至诸比丘处,作如是言:“诸友!我受僧伽依止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我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

(二)

“诸比丘!……五分……[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六(二)~七。‘呵责羯磨’改为‘依止羯磨’。]……应……解……。”

———可解十八事终———

一二

(一)

“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彼施越比丘应至僧伽处,褊袒右肩,礼上座比丘足,胡跪,合掌,如是唱言:

‘诸大德!我受僧伽之依止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请解依止羯磨。’

应二次乞请,三次乞请。

(二)

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施越比丘受僧伽之依止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请解依止羯磨。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施越比丘受僧伽之依止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请解依止羯磨。僧伽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已解施越比丘之依止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诵品]二 依止羯磨终———

一三

(一)

尔时,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住鸡咤山,属无耻之恶比丘。彼等行如此非行。[谓:]自植华树,亦教人植;自洒水,亦教人洒;自摘花,亦教人摘;自结花,亦教人结;自以华茎缚为一华鬘,亦教人作;自以华茎缚为二华鬘,亦教人作;自作如花穗之华鬘,亦教人作;自作华箭,亦教人作;自作耳饰,亦教人作;自作头饰,亦教人作;自作胸饰,亦教人作。

彼等为良家妇、良家女、良家童女、良家媳、良家婢自以华茎作成一华鬘,亦教人作;自以华茎作成二华鬘,亦教人作;自作成如华穗之华鬘,亦教人作;自作花箭,亦教人作;自作耳饰,亦教人作;自作头饰,亦教人作;自作胸饰,亦教人作。彼等和良家妇、良家女、良家童女、良家媳、良家婢共一器而食,共一器而饮,共一座而坐,共用一床,共用一敷具,共用一覆具,共用一敷具、覆具,于非时食且饮酒,持用华鬘、香、涂香,同时舞、歌、奏、戏笑,随舞而舞、歌、奏、戏笑,随歌而舞……随奏而舞……随戏笑而舞……戏笑。

(二)

玩八条盘棋、十条盘棋、无盘棋,玩跳间游戏、石积游戏,玩骰子、棒打、手型游戏,玩球、叶笛、锄犁游戏、倒立游戏、玩具风车,玩棕榈叶制尺、玩具车、弓箭,玩猜字、猜人意,模仿[四肢]不具者,学象术、马术、车术、弓术、剑术,在象前、马前、车前跑,以及往还跑,且兴奋、拍手、摔角、斗拳,于舞台上,展敷僧伽梨,言舞女,曰:“妹!于此处舞!”并喝采,[如此]行种种非行。

(三)

尔时,有一比丘,于迦尸雨安居已,欲往舍卫城谒见世尊,而至鸡咤山。时,彼比丘晨着下裳,持衣、钵,入鸡咤山乞食,进退、顾视、屈伸甚为端庄殊妙,眼向下,威仪具足。诸人见彼比丘,言:“此何人?犹如无力、愚钝、颦蹙之人耶?此人来,谁为之施食耶?我等尊者~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柔和、亲切、易谈,微笑而言:‘来!善来!’不颦蹙、口齿清晰且必先语。故于彼等应施食。”有一优婆塞,见彼比丘于鸡咤山步行乞食,诣彼比丘处。诣已,敬礼彼比丘,言:“尊者!得食耶?”[彼比丘言:]“不得食。”“来!住我家!”

(四)

时,彼优婆塞引彼比丘,至其家,供食已,言:“尊者!将往何处耶?”“欲往舍卫城拜见世尊。”“若尔,以我名,头面礼世尊足,言:‘世尊!鸡咤山之住处甚污染,有名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住鸡咤山,属无耻之恶比丘。彼等行如此之非行,[谓:]……行种种非行。以前有信心、净心之人,今已不信、不净也;以前于僧伽有布施之道,今已断绝。善美比丘已去,而恶比丘住。世尊!愿世尊遣诸比丘来治鸡咤山住处。’”

(五)

“唯!大德!”彼比丘应诺彼优婆塞,从座起,诣舍卫城而去,顺次游行至祇树给孤独园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世尊与客比丘寒喧致候,乃佛之常法。时,世尊言彼比丘,曰:“比丘!堪忍耶?饮食足耶?行路来不疲倦耶?比丘!汝由何处来耶?”“世尊!堪忍!世尊!足!我行路来不疲倦。今,我于迦尸雨安居已,欲来舍卫城拜见世尊,而至鸡咤山。时,我晨着下裳,持衣、钵,入鸡咤山乞食。有一优婆塞,见我于鸡咤山行乞食,至我处,敬礼我,言:‘得食耶?’‘不得食。’‘来!住我家!’时,彼优婆塞引我至其家,供食已,言:‘尊者!欲往何处耶?’‘往舍卫城谒见世尊!’‘若尔……治……住处。’世尊!之后我来也。”

(六)

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有名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者,住鸡咤山,属无耻之恶比丘。彼等行如此之非行,[谓:]自植华树……行种种非行。以前有信心、净心之人……而恶比丘住,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此等愚人,行如此非行,[谓:]自植华树,亦教人植;自洒水,亦教人洒;自摘花,亦教人摘;自结花,亦教人结……自作,亦教人作……自与,亦教人与……食……饮……持……舞、歌、奏、戏笑……玩……学……跑……往还跑,且兴奋、拍手、摔角、斗拳,于舞台上,展敷僧伽梨,向舞女言:‘妹!于此处舞!’并喝采,[如此]行种种非行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呵责、说法已,告舍利弗、目犍连,曰:“往!舍利弗等!往鸡咤山,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令彼等为汝等之弟子也。”“世尊!彼诸比丘凶恶粗暴,我等如何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耶?”“舍利弗!若尔,众多比丘俱往之。”“唯!世尊!”舍利弗、目犍连应诺世尊。

(七)

“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令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等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污染俗家而为恶行。彼等恶行,今有所见闻,而彼等所污之俗家,今亦有所见闻。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有所见闻。僧伽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乃至……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一四

(一)

“诸比丘!……三分……[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四(一)。‘呵责羯磨’改为‘驱出羯磨’。]……诸比丘!……三分……应行……。诸比丘!又……应行……。[即:]具足身之戏乐、具足语之戏乐、具足身语之戏乐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即:]具足身之非行、具足语之非行、具足身语之非行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即:]具足身之违害、具足语之违害、具足身语之违害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即:]具足身之邪命、具足语之邪命、具足身语之邪命也。诸比丘!如此……应行……。”

(二)

“诸比丘!于三类比丘,僧伽若欲者,应行驱出羯磨。[谓:]一类……诉讼……[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四(二)。‘呵责羯磨’改为‘驱出羯磨’。]……诽谤者也。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一类具足身之戏乐者、一类具足语之戏乐者……一类具足身语之邪命者也。诸比丘!如此……应行……。”

一五

(一)

“诸比丘!受驱出羯磨之比丘应正行。此中应正行者,[即:]……[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五(一)。‘呵责羯磨’改为‘驱出羯磨’。]……不可与诸比丘交往。”

———驱出羯磨十八事终———

一六

(一)

时,舍利弗、目犍连为上首之比丘众,往鸡咤山,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行驱出鸡咤山之羯磨,言:“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不得住鸡咤山。”彼等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犹不正行、不随顺、不愿灭罪、不向诸比丘悔过,且骂詈、诽谤、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而诽谤[僧],或离去,或还俗。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何以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仍不正行、不随顺、不愿灭罪、不向诸比丘悔过,且骂詈、诽谤、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而诽谤[僧],或离去,或还俗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阿湿婆、富那婆娑之徒比丘等,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犹不正行、不随顺、不愿灭罪、不向比丘等悔过,且骂詈、诽谤、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而诽谤[僧],或离去,或还俗,是实耶?”“实然!世尊!”“诸比丘!何以彼等愚人受僧伽之驱出羯磨,犹不正行、不随顺、不愿灭罪、不向诸比丘悔过,且骂詈、诽谤、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而诽谤[僧],或离去,或还俗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也……”世尊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彼等所受僧伽之驱出羯磨不得解。”

(二)

“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驱出羯磨不得解。[谓:]授人具足戒……[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六(二)~七。‘呵责羯磨’改为‘驱出羯磨’。]……不可与诸比丘交往也。诸比丘!如此……可解。”

———驱出羯磨不得解十八事终———

一七

(一)

“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受驱出羯磨之比丘,应至僧伽处,偏袒右肩,礼上座比丘足,胡跪,合掌,如是唱言:

‘诸大德!我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请解驱出羯磨。’

应二次乞请,三次乞请。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二)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某甲比丘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而正行……彼请解……。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解某甲比丘之驱出羯磨。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某甲比丘受僧伽之驱出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请解驱出羯磨。僧伽为某甲比丘解驱出羯磨。为某甲比丘解驱出羯磨,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已解某甲比丘之驱出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诵品]三 驱出羯磨终———

一八

(一)

尔时,具寿善法属摩叉止陀之质多罗居士住处,职司建造,恒常受食。时,质多罗居士欲迎请僧伽、或别众、或个人时,若不先语具寿善法,即不迎请僧伽、或别众、或个人。其时,众多长老比丘,具寿舍利弗、具寿摩诃目犍连、具寿摩诃迦旃延、具寿摩诃拘絺罗、具寿摩诃劫宾那、具寿摩诃周那、具寿阿那律陀、具寿离越、具寿优波离、具寿阿难、具寿罗睺罗游行迦尸而至摩叉止陀。质多罗居士闻:“诸长老比丘至摩叉止陀。”时,质多罗居士诣长老比丘处。诣已,敬礼长老比丘已,于一面坐。一面坐时,具寿舍利弗为质多罗居士说法、教示、劝导、奖励,令欢喜。时,质多罗居士闻具寿舍利弗之说法、教示、劝导、奖励而欢喜之,言诸长老比丘,曰:“诸长老!明日请受客[比丘之]食。”诸长老比丘默然而许。

(二)

时,质多罗居士知诸长老比丘应许,从座起,敬礼诸长老比丘已,右绕后,至具寿善法住处。至已,敬礼具寿善法已,于一面立。于一面立已,质多罗居士言具寿善法,曰:“善法尊者!明日请与诸长老俱受食。”时,具寿善法[念]:“以前此质多罗居士若欲迎请僧伽、或别众、或个人时,不先语我者,即不迎请之。然而,今不先语我,而请诸长老比丘。今此质多罗居士对我怀恶意、不顾、不悦也。”故言质多罗居士:“居士!止!我不许!”二次……乃至……三次,质多罗居士言具寿善法:“善法尊者!明日请与诸长老俱受食。”“居士!止!我不许!”时,质多罗居士如是[念]:“善法尊者许与不许,于我何为?”敬礼具寿善法已,右绕而去。

(三)

时,质多罗居士是夜过后,为诸长老比丘调殊妙嚼食、啖食。时,具寿善法[心生思念:]“我当见质多罗居士为诸长老所调者。”晨着下裳,持衣、钵,至质多罗居士家。至已,坐于已设之座。时,质多罗居士至具寿善法坐处。至已,敬礼具寿善法已,于一面坐。于一面坐时,具寿善法言质多罗居士:“居士!汝于此处调甚多之嚼食、啖食,然而缺一,即胡麻饼。”“尊者!有甚多佛语之宝,何以善法尊者所说者,唯胡麻饼也。尊者!往昔南路诸商人,为商贾而往东国,从其处赍雌鸡来。时,彼雌鸡与雄乌共住而生雏鸡。尊者!彼雏鸡欲鸣乌声而成鸡鸣,欲鸣鸡声而成乌鸣。尊者!有如此甚多佛语之宝,何以善法尊者所说者,唯胡麻饼也。”

(四)

“居士!汝骂詈我。居士!汝谗谤我。居士!此是汝住处,我去也!”“善法尊者!我非谗谤、骂詈汝。善法尊者!安婆达迦树林幽静宜人,请住摩叉止陀,我当为善法尊者供衣、食、床、座、病药、资具。”二次……三次……;具寿善法仍向质多罗居士言:“居士!汝骂詈我……我去也!”“善法尊者!往何处去耶?”“往舍卫城谒见世尊也。”“若尔,尊者!汝将自所言及我所言,悉白世尊。善法尊者!然汝再归摩叉止陀,亦非希有。”

(五)

时,具寿善法收其卧具床座已,持衣、钵,往舍卫城。顺次游行至祇树给孤独园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已,于一面坐。于一面坐已,具寿善法将自所言及质多罗居士所言,悉白世尊。佛世尊呵责:“愚人!非也,非随顺行,非相应法,非沙门行,非威仪法,非所当为。愚人!汝为何轻侮且轻蔑有信心净心之施者、善业者、僧伽利益者之质多罗居士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

(六)

“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善法比丘,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令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善法比丘轻侮且轻蔑有信心净心之施者、善业者、僧伽利益者之质多罗居士。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善法比丘轻侮且轻蔑有信心净心之施者、善业者、僧伽利益者之质多罗居士,僧伽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已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汝应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一九

(一)

“诸比丘!……三分……[同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三。‘呵责羯磨’改为‘下意羯磨’。]……善成就也。”

二〇

(一)

“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若僧伽欲者,应行下意羯磨。[谓:]图使在家人无所得,图使在家人无利,图使在家人无住处,谗谤、骂詈在家人,离间在家人与在家人。诸比丘!……如此五分……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向在家人诽谤佛,向在家人诽谤法,向在家人诽谤僧,轻侮、轻蔑在家人,与在家人如法约定而不实行。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于如此五类之比丘,若僧伽欲者,应行下意羯磨。[谓:]一类为图使在家人无所得者,一类为图使在家人无利者,一类为图使在家人无住处者,一类为谗谤、骂詈在家人者,一类为离间在家人与在家人者。诸比丘!……如此……应行……。诸比丘!又……应行……。[谓:]一类为向在家人诽谤佛者,一类为向在家人诽谤法者,一类为向在家人诽谤僧者,一类为轻侮、轻蔑在家人者,一类为与在家人如法约定而不实行者。诸比丘!……如此……应行……。”

———若欲者二十事终———

二一

(一)

“诸比丘!受下意羯磨之比丘应正行。……[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五(一)。‘呵责羯磨’改为‘下意羯磨’。]……不可……交往。”

———下意羯磨十八事终———

二二

(一)

时,僧伽为善法比丘行下意羯磨,言:“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彼受僧伽下意羯磨已,往摩叉止陀,因羞愧而不能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再还舍卫城。诸比丘言彼:“汝向质多罗居士悔过耶?”“于此,诸友!我至摩叉止陀,因羞愧而不能向质多罗居士悔过。”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二)

“诸比丘!若尔,僧伽应附善法比丘同伴者,向质多罗居士悔过。诸比丘!应如是附与[同伴者]:应先请[同伴之]比丘,请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若僧伽机熟,则僧伽以某甲比丘为善法比丘之同伴者,令向质多罗居士悔过。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僧伽以某甲比丘为善法比丘之同伴者,令向质多罗居士悔过。以某甲比丘为善法比丘之同伴者,令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

僧伽已以某甲比丘为善法比丘之同伴者,令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三)

“诸比丘!彼善法比丘与同伴比丘俱往摩叉止陀,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应言:‘居士!请受我悔过!请宥恕!’若如是言,受悔过则善也;若不受,则应由同伴比丘言:‘居士!受此比丘之悔过!请宥恕彼!’若如是言,受悔过则善也;若不受,则应由同伴比丘言:‘居士!受此比丘之悔过!请宥恕我!’若如是言,受悔过则善也;若不受,则应由同伴比丘言:‘居士!依僧伽之名,受此比丘之悔过!’若如是言,受悔过则善也;若不受者,则同伴比丘应令善法比丘不可离质多罗居士之见境,不可离其闻境,偏袒右肩,胡跪,合掌,自说彼罪。”

二三

(一)

时,具寿善法与同伴比丘俱往摩叉止陀,向质多罗居士悔过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彼至诸比丘处,曰:“诸友!我受僧伽之下意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我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解善法比丘之下意羯磨。”

(二)

“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下意羯磨不得解。[谓:]……[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六(二)~七。‘呵责羯磨’改为‘下意羯磨’。]……不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如此八分……可解。”

———下意羯磨可解十八事终———

二四

(一)

“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彼善法比丘应至僧伽处……‘……[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一二。“依止羯磨”改为“下意羯磨”。]……我如是了知。’”

———[诵品]四 下意羯磨终———

二五

(一)

尔时,佛世尊住憍赏弥瞿师罗园。其时,具寿阐陀犯罪而不欲见罪。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为何具寿阐陀犯罪而不见罪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是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闻阐陀比丘犯罪而不欲见罪,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为何此愚人犯罪而不欲见罪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世尊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

(二)

“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阐陀比丘,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阐陀比丘犯罪而不欲见罪。若僧伽机熟,则僧伽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阐陀比丘犯罪不欲见罪,僧伽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

诸大德!请听我言!此阐陀比丘犯罪而不欲见罪,僧伽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

僧伽已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诸比丘!应由住处至住处宣告曰:‘依阐陀比丘不见罪,受举罪羯磨,已令与僧伽不共住。’”

二六

(一)

“诸比丘!依具足三分不见罪之举罪羯磨,乃非法……[同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四。‘呵责羯磨’改为‘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诸比丘!于如此……应行……。”

———依不见罪[行]举罪羯磨之“若欲者”六事终———

二七

(一)

“诸比丘!依不见罪而受举罪羯磨之比丘应正行。此中应正行者,[谓:]不可授人具足戒,不可为人依止,不可蓄沙弥,不可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不可[往]教诫比丘尼,不可犯僧伽已行举罪羯磨之罪,不可犯相似之罪,不可犯比此更恶之罪,不可骂羯磨,不可骂行羯磨者,不可受清净比丘之敬礼、起迎、合掌、恭敬、设座具、设卧具,不可收受彼[所置]之洗足水、足台、足布,不可受彼[因迎接故而]取钵衣,洗浴时不可受彼浣背,不可以坏戒、坏行、坏见、坏命而诽谤清净比丘,不可离间诸比丘与诸比丘,不可持在家人相,不可持外道相,不可亲近奉事外道,应亲近奉事比丘,应学比丘学处,不可与清净比丘同处于一屋之住处、同处于一屋之非住处、同处于一屋之住处或非住处,见清净比丘必起座,不可于[精舍]内外接触清净比丘,不可妨碍清净比丘布萨,不可妨碍自恣,不可与[众]交谈,不可与教诫,不可作许可,不可非难,不可令忆念,不可与诸比丘交往。”

———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四十三事终———

二八

(一)

时,僧伽依阐陀比丘不见罪,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彼因不见罪,受僧伽举罪羯磨已,从己住处往他住处。其处诸比丘不敬礼、起迎、合掌、恭敬、尊重、尊敬、奉事、供养。因不为诸比丘所尊敬、尊重、奉事、供养、敬重,彼又从此住处往他住处。其处诸比丘亦不敬礼、起迎……往他住处。其处诸比丘亦不敬礼、起迎……敬重,而再还憍赏弥。彼正行、随顺、愿灭罪,至诸比丘处,言:“诸友!我由僧伽依不见罪,行举罪羯磨已,而正行、随顺、愿灭罪。我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解阐陀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

(二)

“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不得解。[谓:]授人具足戒、为人依止、蓄沙弥、受选任教诫比丘尼、选任亦[往]教诫比丘尼也。诸比丘!……如此五分之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不得解。诸比丘!又,具足五分之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不得解。[谓:]犯由僧伽依不见罪受举罪羯磨之罪,犯相似之罪,犯比此更恶之罪,骂羯磨,骂行羯磨者。诸比丘!具足如此五分之比丘,……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受清净比丘敬礼、起迎、合掌、恭敬、设座具。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受清净比丘设卧具,受彼[所置]之洗足水、足台、足布,受彼[因迎接故而]取钵衣,洗浴时受彼浣背。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以坏戒、坏行、坏见、坏命难清净比丘,离间诸比丘与诸比丘。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持在家人相,持外道相,承事外道,不承事诸比丘,不学比丘学处。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又……五分……不得解。[谓:]与清净比丘住同一屋内之住处、住同一屋内之非住处、住同一屋内之住处或非住处,见清净比丘不起座,于[精舍之]内外接触清净比丘。诸比丘!……如此……不得解。诸比丘!……八分……不得解。[谓:]妨碍清净比丘布萨,妨碍自恣,与[众]交谈,与教诫,作许可,非难,令忆念,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如此八分……不得解。”

———[不得解]四十三事终———

二九

(一)

“诸比丘!具足五分之比丘,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可解。[谓:]不授人具足戒,不为人依止……不与诸比丘交往。诸比丘!……如此八分……可解。”

———[可解]四十三事终———

三〇

(一)

“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彼阐陀比丘应至僧伽处……‘……[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一二。“依止羯磨”改为“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我如是了知。’”

———[诵品]五 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终———

三一

(一)

尔时,佛世尊住憍赏弥瞿师罗园。其时,具寿阐陀犯罪,不欲忏悔其罪……“……‘……[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二五(一)~三〇。“见罪”改为“忏悔罪”,“依不见罪之举罪羯磨”改为“依不忏悔罪之举罪羯磨”。]……我如是了知。’”

———[诵品]六 依不忏悔罪之举罪羯磨终———

三二

(一)

尔时,佛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阿利吒比丘原为驯鹰师,彼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诸比丘闻:“阿利吒比丘原为驯鹰师,彼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时,诸比丘至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处。至已,向驯鹰师阿利吒比丘言:“友!阿利吒!闻汝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实不足以障道。’是实耶?”“实然!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

(二)

“阿利吒!勿作如是言!勿谗诬世尊!谗诬世尊者,实不善也,世尊未曾作如是说。友!阿利吒!世尊以种种方便,说障道法是障道,行之足以障道。世尊说诸欲美味少,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世尊说诸欲如骨锁,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世尊说诸欲如肉块……诸欲如草炬……诸欲如火坑……诸欲如梦……诸欲如借用物……诸欲如果树……诸欲如屠杀场……诸欲如枪矛……诸欲如蛇首,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如此,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虽蒙诸比丘教示,仍对彼恶见强烈执取、贪着,犹言:“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

(三)

彼诸比丘因不能令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离此恶见,故诣世尊住处。诣已,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集会比丘众,问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曰:“阿利吒!闻汝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世尊……,行之实不足以障道。’是实耶?”“实然!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愚人!汝如何了知我所说之法耶?愚人!我岂非以种种方便,说障道法是障道,行之实足以障道耶?我说诸欲美味少,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我说诸欲如骨锁……诸欲如蛇首,苦多,恼多,于此过患更多。愚人!然汝因邪解,谗诬我且害己,多积非福也。愚人!此等非福将予汝长时之苦痛。愚人!此令未信者不生信……”……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为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依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

(四)

“诸比丘!应如是行:应先非难阿利吒比丘,非难后,令忆念,令忆念后,令自白其罪,自白其罪后,应由一聪明贤能比丘于僧伽中唱言:

‘诸大德!请听我言!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起如是恶见:“如我所知世尊之教法,其中所说障道法,行之实不足以障道。”彼不舍恶见。若僧伽机熟,则僧伽应依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是乃表白。

诸大德!请听我言!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不舍恶见。僧伽为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依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为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依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我二次言此事……我三次言此事。诸大德!……请言。

僧伽……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诸比丘!应由住处至住处宣告曰:‘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因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已令与僧伽不共住。’”

三三

(一)

“诸比丘!……三分……[同第一 羯磨犍度二(一)~五。‘呵责羯磨’改为‘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不得与诸比丘交往。”

———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十八事终———

三四

(一)

尔时,僧伽为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依不舍恶见而行举罪羯磨,令与僧伽不共住。彼由僧伽依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而还俗。诸比丘中少欲者忿怒、非难:“何以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由僧伽依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而还俗耶?”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时,世尊以是因缘,于此时机,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原为驯鹰师之阿利吒比丘,由僧伽依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而还俗,是实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何以彼愚人由僧伽依不舍恶见,受举罪羯磨而还俗耶?诸比丘!此令未信者不生信……”……呵责、说法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若尔,僧伽应解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

(二)

“诸比丘!……五分……[同第一 羯磨犍度六(二)~七。‘呵责羯磨’改为‘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可解。”

———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可解十八事终———

三五

(一)

“诸比丘!应如是解:诸比丘!依彼不舍恶见而受举罪羯磨之比丘,应至僧伽处……‘……[参照第一 羯磨犍度一二。“依止羯磨”改为“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施越”改为“某甲”。]……我如是了知。’”

———[诵品]七 依不舍恶见之举罪羯磨终———

———第一 羯磨犍度终———

此犍度有七事。摄颂曰:

 盘那与卢醯之徒 自为讼者诸比丘

 趣往相类徒众处 激劝怂恿生诉讼

 未生诉讼使生起 已生诉讼令增长

 少欲善德诸比丘 忿怒非难告众会

 佛陀常住于正法 胜者世上第一人

 住于舍卫城中时 令应行呵责羯磨

 不现前及不诘问 不令自说及无罪

 非应悔罪.已悔过 不非难.不令忆念

 不令自白其罪过 不现前.非法.别众

 不诘问.非法.别众 不自说.非法.别众

 无罪.非法与别众 非悔罪.非法.别众

 已悔过.非法.别众 不非难.非法.别众

 不忆念.非法.别众 不自白.非法.别众

 黑分由此知白分 僧伽若欲需要者

 应行呵责羯磨 诉讼并愚痴人

 与在家者共居 增上戒.增上行

 增上见皆破戒 诽谤佛.法.僧者

 僧伽若需要者 于此三类比丘

 应行呵责羯磨 喜诉讼及愚痴

 与在家者共居 增上戒.增上行

 增上见皆破戒 诽谤佛.法.僧者

 受僧伽呵责者 应如此正行之

 不授与具足戒 不依止.蓄沙弥

 于教诫比丘尼 不受选.不教之

 不犯同一之罪 相似罪.更上罪

 不骂彼羯磨事 不骂与羯磨者

 清净僧之布萨 自恣事皆不碍

 与众谈.与教诫 作许可.行非难

 令忆念皆不犯 不与比丘交往

 授人具足戒 依止.蓄沙弥

 教诫比丘尼 受选或教之

 具足此五分 羯磨不得解

 若犯同一罪 相似.更重罪

 骂彼羯磨事 骂与羯磨者

 具足此五分 羯磨不得解

 妨害于自恣 碍比丘布萨

 与众相交谈 与教诫.许可

 非难.令忆念 与比丘交往

 具足此八分 呵责不得解

 以上乃黑分 由之知白分

 施越行愚痴 罪多交际杂

 牟尼正觉者 令依止羯磨

 鸡咤山比丘 阿湿婆之徒

 富那婆娑徒 无知且愚痴

 行种种非行 胜者正觉者

 住于舍卫城 令驱出羯磨

 有一具寿善法者 常住于摩叉止陀

 此住处属质多罗 善法言及彼家系

 骂优婆塞质多罗 佛令为下意羯磨

 于憍赏弥之比丘 阐陀不欲见其罪

 最胜者依不见罪 令为行举罪羯磨

 阐陀不忏悔其罪 大导师依不忏悔

 令为行举罪羯磨 阿利吒执迷不悟

 身怀障道之恶见 胜者以不舍恶见

 宣之以举罪羯磨 依止及驱出羯磨

 下意.不见罪羯磨 不忏悔举罪羯磨

 不舍见举罪羯磨 戏乐.邪害行.邪命

 此等事亦行驱出 不利毁二十过慢

 此等事亦行下意 呵责及依止羯磨

 此二羯磨为相似 驱出下意增加语

 三种之举罪羯磨 互为相似难区别

 其余羯磨之分别 当以呵责而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