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五三三 小鹅本生谭
[菩萨=鹅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阿难尊者舍身行为所作之谈话。提婆达多为要夺取如来生命,派遣射师等,尔时,最初被派遣者归来向彼报告:“尊者!我等不能夺取世尊生命。世尊是有大神力有大威力之人。”提婆达多说:“尔等!甚善!沙门瞿昙生命,尔等既不得夺取,我自己去使瞿昙丧失生命!”彼登上耆阇崛山顶,来到山西侧之山荫,眺望如来在经行,彼用器械将大石由山顶以剧烈可怕声势投射下来,彼思:“用此大石将丧失沙门瞿昙之生命!”然而山之两顶聚合到一起,把大石挟住,而碎石破片飞下击中世尊之一足出血,感觉激剧疼痛。良医耆婆用小刀割破如来之足,放出坏血,割去腐败之肉,涂药而痊愈。佛仍如以前具广大之威严,由比丘众相随而步行。
尔时,提婆达多见沙门瞿昙有如此优胜之威容,为任何人所不能近犯,彼思:“国王有一那罗义利象,性残忍凶暴,不知佛法僧之德。彼象将可丧失瞿昙之生命。”彼往王处,告知缘由,王同意,呼命象师:“象师!明日使那罗义利饮醉,早晨放它到沙门瞿昙通过之街。”提婆达多向象师询问:“此象平日饮酒几何?”答以八壶。“明日饮以十六壶,使彼在沙门瞿昙通过之街上与之冲撞。”象师首肯:“谨遵使命!”
国王用大鼓向市中巡回宣示:“明日那罗义利象饮醉放入市中,市民应于早晨办备一日所用,其后切勿通过街道当中!”一方,提婆达多由王宫退下,前往象舍,对饲象者说:“我等实际使高位者坠落于低位,亦非难事,如尔等欲得荣誉,明日早晨用烈酒使那罗义利象饮十六壶,在沙门瞿昙来时,用狼牙棒或以枪戳它发怒,使它破坏象小屋,对沙门瞿昙通过之街道奔去,使瞿昙丧失生命即可。”饲象者应允承诺。
此事使全市中皆知。爱佛法僧之优婆塞等听闻此一消息,来到佛之地方,向佛申说:“世尊!提婆达多与国王共谋,于明日放出那罗义利象在世尊通过之街道上。切望明日不要入市行乞,请在此处止住,我等以佛为上首,对僧团诸位,在精舍施食。”但佛不直接说明日不入市行乞,佛只说:“我明日行调伏那罗义利象之奇迹,将使外道诸人折伏。我不在王舍城巡回行乞,将随比丘众出市往竹林精舍,王舍城市民将持放置诸多食物之钵,前来竹林精舍,明日精舍将有美食。”佛以此理由,使彼等同意。优婆塞等见如来使诸人同意,遂说:“我们把食物装入钵中,运来精舍施舍。”说罢离去。
佛于初夜说法,中夜解诸疑问,后夜第一刻为狮子卧而眠,第二刻住于业果之定,第三刻浸润于大悲定中,观察有无可悟道之亲族,见如能调伏那罗义利象,则八万四千生类将能把握正法。夜明之时,佛备办周身之所用后,告阿难尊者曰:“阿难!汝告知居于王舍城四周十八精舍全部之比丘等,今日与我一同入王舍城。”阿难长老如言通知,比丘等全部来竹林精舍集合,佛随大比丘众入王舍城。
饲象者诸人依命令实行。本日聚集之人非常之多,佛之诸信者说:“今日是佛象与畜生象将有战斗,我等前往观看佛之无比威容,那罗义利象将被调伏。”诸人登于楼阁之阶上及各家屋顶之上。然而无信心邪见之人等则说:“那罗义利象残忍凶暴,不知佛等三宝之德,今日沙门瞿昙黄金色之姿容,必被粉碎而绝息。只有今日我等得见仇敌之背!”说罢也都登到楼阁之上。
象见世尊前来,它使人人惊恐,毁坏多家,蹈毁车辆,象鼻高举,耳与尾直竖,仿佛大山一般覆压扩展向世尊之处突进而来。比丘等见此光景告曰世尊:“世尊!彼残忍凶暴杀人之那罗义利象,向车道前进而来,彼为不知佛德之畜生,世尊!请速退返!请速退返!”佛说:“汝等比丘!不须畏怖,我能调伏那罗义利象!”于是舍利弗尊者向佛请求:“世尊!父处有事,为长子应作差役,予当调伏彼象!”然而佛说:“舍利弗!佛之力与声闻(弟子)之力有别,汝可安静于此地!”佛拒其行。
如此,八十位大长老等几乎皆请求,均悉遭佛拒绝。尔时阿难尊者强固思佛之情,不得忍耐,他想:“此象当首先杀我可矣!”他欲为佛付出生命,立于佛之前面。然而佛说:“阿难!且退,不可立于我之面前。”阿难说:“世尊!此象残忍凶暴,为杀人如劫火般之物,请让彼先杀我,然后再往世尊之处!”阿难三次重复发言,立于彼处不行退返。于是世尊以神通力使彼退返,安置在比丘等人之间。
恰值彼时有一妇人见到那罗义利象,她为死之恐怖所击,在逃走之时,将胸前所抱的婴儿掉掷于如来与象之中间。象追逐来到婴儿之旁边,婴儿大声啼叫。佛以特别之慈心笼罩,发出非常优美之梵音曰:“喂!那罗义利!彼等使汝饮酒十六壶,成为醉者之同时,不思汝袭击另外之人,汝乃为袭击我而来。汝无理由使汝足疲劳,汝速来此处!”佛向象呼唤。
象闻佛之言,睁开眼目眺望世尊光明之姿,禁不得心中动摇,依佛之威光,彼之酒醉苏醒,象鼻垂下,摇动两耳,来至如来足前,平伏而卧。于是佛说:“那罗义利!汝为畜生之象,我为佛象,今后不可残忍凶暴杀人,应持慈心!”佛伸右手,抚摸象之前头部而说示法语:
汝象!且勿为攻击 攻击将受苦
汝象!将打龙象耶 他世生恶趣
勿怠勿狂暴 懈怠无善趣
尔如行正道 斯尔往善趣
象之全身忽然欢喜颤抖,若彼不为畜生,将得证预流初果。诸人见此奇迹,一同喝采拍手,诸人皆大欢喜,投下种种庄严器具物品,覆盖象之身体。自此以来,那罗义利获得塔那帕拉卡(守财)之名。因此塔那帕拉卡之集会,使八万四千生类,得饮不死之甘露。
佛使塔那帕拉卡守五戒,塔那帕拉卡以鼻取世尊足前之尘埃,撒在它的头上,然后退去;它立于释尊尚能得见之处停止,向此十力之尊为礼,然后旋踵返往入于象小屋而去。尔来之后,它已善受调伏,无害于任何人。
佛已达成所思,将投与象之财宝器物,决定由各原有持主取回后,佛自思惟:“今日我已行大奇迹,故于此市中行乞,已不适宜。”佛折伏外道者等之后,随同比丘众,如得胜利刹帝利之状,由市中出往竹林精舍。市民等持奉诸多饮食之物,来至精舍,行大布施。
是日晚间,坐于法堂之比丘等开始谈论:“诸位法友!阿难尊者欲为如来付出自己之生命,诚为难能之事。彼见到那罗义利象后,不顾佛之三次使他退返而不折回,此长老实是敢为、难为之人。”佛思:“比丘语阿难之德,我须往彼处。”佛由香殿出来说:“汝等比丘!一同坐于彼处,究竟所言何事?”比丘等答言:“如是,如是。”佛说:“汝等比丘!此非只今日,前生阿难虽生于畜生之胎,亦曾有为我付出生命之事。”于是佛开始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弥沙塞迦国之萨拘罗市有一萨拘罗王,如法治国。当时距市不远之一猎师村有一猎师,用网捕鸟,卖于市中,树立生计;又近于此市有周围十二由旬之莲华池名摩奴舍,上覆五种莲华,彼处有种种之鸟群造访。此猎师于此处随其所愿,张挂捕网。
尔时提头赖吒鹅王率九万六千鹅鸟栖住于心峰山之黄金窟,有苏木佳为将军。某日由鹅鸟群中有几只黄金窟中鹅鸟,飞来摩奴舍池,随心所愿获得甚多之食物,回归美丽心峰山中,彼等告提头赖吒鹅王说:“大王!萨拘罗市人里有莲池,食物甚多,可往彼处觅食。”“人里乃危险之处,不可如是喜好该处。”王虽如斯拒绝,但经再三再四关说,王说:“若汝等喜好,可往一行。”王率其群往赴彼池。
彼王由空中降落时,恰好一足踏入网中,网缚彼足,恰如铁带紧系。彼王思欲拉曳挣脱,然最初之时,使自己的皮破,二次之时肉破,三次则筋被割破,网遂如触骨一般,血液流出,剧烈疼痛。
彼王自思:“若予举声呼捕,则亲信者等吃惊,不取食物,空腹逃出,必将力尽落于海中。”彼王堪忍苦痛,使亲信者等尽量得食,至鹅鸟开始戏乐之时,扬声大叫呼捕。鹅鸟等闻声,受死之恐怖冲击,纷纷指向心峰飞去。
当彼等飞去之时,鹅鸟将军苏木佳寻找鹅王:“究竟大王有何危险,且往察看!”彼至急飞行,飞往前方鹅鸟群中,不见摩诃萨形象;又飞往中程鹅鸟群中察看,亦不见鹅王踪影。“大王必已有何危险无疑!”彼折返原处,见摩诃萨挂在网中,涂满血迹,喘息痛苦,横卧于泥土之上。苏木佳说:“大王勿忧!我将付出生命,使王由网中解放!”彼降落坐于泥土之上向摩诃萨安慰。摩诃萨对彼试探,唱最初之偈言:
一
苏木佳!汝勿顾吾 空翔鸟等已飞去
尔亦去!被捕缚者 非能冀望于友情
更有以下之诸偈:
二
“吾今去亦如不去 乃为不得不死故
事尔大王为幸福 不幸之尔何可弃
三
与尔共同得死果 无尔不愿得常存
勿宁死果为殊胜 较胜无尔常存故
四
如斯弃尔为成果 大王!此与法不合
尔之运命依然在 诸鸟统主!吾享乐”
五
“被捕入网吾命运 破灭之外何所存
自由之尔具感觉 尔又如何得享乐
六
我等两命死之时 吾鸟!尔死又吾死
或有残留亲类等 尔见彼有如何利
七
吾鸟!黄金二尾具 如何为此闇言行
如斯共同皆死去 如何之利汝得明”
八
“诸鸟之王!何所成 悟法之义尔不明
诸法对之应敬崇 与诸生类以繁荣
九
对此吾法成愿望 今由此法见荣生
如此吾成爱尔者 不望长短之生命
一〇
诚然此为圣贤法 吾心忆法不间断
友人不幸入沉论 为不弃友生命故”
一一
“尔已达成此圣法 已见向吾尔之爱
然则汝欲成吾爱 吾认尔应速离去
一二
如斯尔行离吾去 使吾所系亲类等
因尔之故具智慧 将具高度之自利”
一三
如此圣行圣者等 彼此言辞交谈间
如病者等死神来 则彼猎夫已现前
一四
相互亲交言圣法 此鸟已见猎人来
二鸟共同皆默坐 于彼场所无动转
一五
远见群鹅到处奔 飞跳之状彼认见
诸鸟之敌意仓皇 彼近诸鸟之统王
一六
彼近优美之鸟傍 接近之际意仓皇
猎夫不觉身打颤 捕得与否细观察
一七
一只被捕已坐定 更有一只坐其傍
此鸟并未受网捕 眺望危难之迫害
一八
然而猎夫起疑惑 鹅身壮大为白色
诸鸟之群为统主 彼向坐鸟为言说
一九
“此鸟大网所捕捉 身大必定不得逃
如何尔有力之鸟 未被捕捉而不去
二〇
此鸟为尔之何人 彼被捕捉尔从侍
诸鸟弃彼已飞去 何以汝今单栖止”
二一
“诸鸟之敌!彼吾王 生命等同成吾友
吾将尽此生命力 守护彼身不见弃”
二二
“然则此鸟何所成 何以不见张挂网
此是大人所蹈道 应有悟祸之能力
二三
生命将要近破灭 任谁亦将当尽力
网与陷阱不留意 是以将有近傍危
二四
具大德之鸟!应知 各样之网皆展现
接近隐密之网者 如斯被捕生命断”
如此苏木佳依与猎师之语,知其心境柔和,而唱乞求摩诃萨生命之偈:
二五
此为我今语尔事 可否有一好结果
愿尔首肯吾等求 请与吾等有生命
猎师为彼之快人快语所悦,唱次之偈:
二六
尔非为吾所捕者 杀害于尔吾不欲
随意由此可疾去 自今安隐得生存
于是苏木佳复唱四偈:
二七
此友除去吾一人 如此生存吾不望
若以一人汝满足 释放此友可食吾
二八
吾等二人年相若 身量幅度亦相等
于尔所得无减损 以此交换尔善得
二九
如是!尔须熟虑 尔之欲望可置吾
尔先以网将吾缚 而将鸟主行解放
三〇
如斯尔亦有所得 吾望因此亦达成
提头赖吒存限内 尔将持有友爱名
如此,猎师依此法语,其心恰如投入油中绵软柔和,彼以摩诃萨作为赠物与彼苏木佳而说次偈:
三一
我今放尔由此去 使彼大众皆目睹
朋友诸臣家长等 更有妻子等一族
三二
世间朋友如尔者 多数之中不得见
提头赖吒悬生命 真友如尔得救援
三三
尔之友善吾已解 与尔相伴得为王
速疾如意离此去 亲类等中耀辉光
如此言毕,猎师心怀善意,走近摩诃萨身边,切断网缚,将彼由池中抱出,使坐于池之岸边柔软草地之上,足上所缠之网,静静以温暖之心放开,投置于远处。彼对摩诃萨生起强烈之爱情,以慈心取来池水,为之洗血,屡次抚摩,依彼慈心之力,菩萨之破筋、肉与皮,均皆愈合,足部忽然快愈,生皮长毛,与未被网缚之足同样,安健如常。苏木佳见摩诃萨因己之力得到康复,大为欢喜,对猎师大为称赞。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以下之偈:
三四
彼敬尊其主 欢喜主被放
耳闻叙爱言 此鸟作斯语
三五
“猎夫!如斯应欢喜 一切尔之亲类等
见鸟统主被解放 亦如今日吾之喜”
苏木佳如此赞叹猎师,然后对菩萨说:“大王!此人对我等为非常之爱顾,若此人不依我言,将我等作为玩赏之鹅鸟献与王侯,将得莫大之财宝,杀我等卖肉,亦将有所储蓄;而此人不顾虑自己之生活,依我等之言而行。我等伴彼往国王之处,将使彼能得安乐之生活。”摩诃萨与以同意。苏木佳用鹅鸟之言与摩诃萨语后,于是今再用人间言语问猎师曰:“阁下挂置捕网,有何目的?”“当然欲得财宝。”“若然,阁下伴吾等入于市中,请与国王相会,必能获得大量之财宝。”
三六
然而!尔从吾教 如尔可得多所得
提头赖吒为头主 仅少不善亦不见
三七
汝今疾赴王宫行 以吾二人示献王
勿缚我等前行去 置于担捧之两端:
三八
“大王!鹅鸟之头主 提头赖吒是其名
彼为鹅鸟等之王 此鸟为彼之军将”
三九
尔使鹅王来宫中 人王得见必欢喜
满悦欢喜与欣喜 与尔多财竟无疑
猎师闻此语后说:“汝意想与王等相会,尚不可行。王者其心易变,汝等鹅鸟或被缚作为玩赏,而或被杀掉,皆未可知。”“不也!汝忧心无用,如阁下之惨酷,双手涂血般的猎师,我尚以法语使汝心柔软,曲膝于予之足下,王者乃有福德,有智慧,能辨善语恶语。请急速使我等与国王相会。”“如是,无论发生何事,不可怒我。我因阁下等之意想如此,我只伴行而已。”彼用棒担载二鸟前往王宫,使之见王。彼应王之问,如实作答。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偈:
四〇
彼闻此言了 运送如原议
疾速走王宫 向王示鹅鸟
彼等未加缚 担置棒两端
四一
“大王!鹅鸟之头主 提头赖吒是其名
彼为鹅鸟等之王 此鸟为彼之军将”
四二
“此等鸟出何处所 如何得入尔手中
猎夫因何来此处 手持大鹅鸟之王”
四三
“人王!此等之鸟网 张挂处处之小沼
摩奴舍池其彼处 我思诸鸟将止息
四四
彼来接近此种网 鹅鸟之王被我捕
未捕一羽在其傍 彼坐其处向吾言
四五
不圣之辈不能为 无上之法彼传宣
彼为其主尽大力 彼鹅鸟具大法参
四六
彼以生命为价值 投出一己生命限
泣叹不已坐我傍 乞主生命愿交换
四七
我闻彼言心柔软 彼言使吾达净信
我由此网解彼王 救护许其得如意
四八
彼对其主甚尊敬 放主使彼心欢喜
耳闻此语叙爱言 此鸟对我作斯语:
四九
‘猎夫!如斯应欢喜 一切尔之亲类等
见鸟统主被解放 亦如今日吾之喜
五〇
然而!尔从吾教 则尔可得多所得
提头赖吒为头主 仅少不善亦不见
五一
汝今疾赴王宫行 以吾二人示献王
勿缚我等前行去 置于担棒之两端:
五二
“大王!鹅鸟之头主 提头赖吒是其名
彼为鹅鸟等之王 此鸟为彼之军将”
五三
尔使鹅王来宫中 人王得见必欢喜
满悦欢喜与欣喜 与尔多财竟无疑’
五四
如斯我如彼等言 我等二人与将来
彼等虽然再飞去 既是完全承认吾
五五
如斯义犹为鹅鸟 彼鸟具有崇高法
如吾虽然为猎夫 亦使慈心得生起
五六
大王!吾向尔赠与 乃至一切捕鸟村
如斯之鸟吾未见 诸人之统主!请观”
如此,彼站立王前语苏木佳之德,使王闻之;于是国王与鹅王非常高价之座席,与苏木佳以黄金贵重之椅子,而王于彼等坐后,在黄金容器之中放入炒熟之谷类、蜂蜜,及蜜糖等与以为食。王于彼等食事终了时,向摩诃萨合掌,请赐法语,请坐黄金椅上。摩诃萨受请如意,于是向国王首先发致敬之言。
佛为说明此事,说如下之偈:
五七
光辉黄金椅 彼见王之座
使闻叙爱言 彼鸟如斯语
五八
“御身如何如斯健 御身如何无恙咎
如何使此国富荣 吾王如法统治耶”
五九
“鹅鸟!吾等甚康健 鸟王!又亦无恙咎
我更使此国富荣 如法统治无遗误”
六〇
“如何御身诸臣等 行为亦无些少罪
如何彼等当王事 不惜生命为力行”
六一
“诚然吾等诸臣等 行为亦无些少罪
或令彼等当王事 生命为赌亦不惜”
六二
“如何妻女等名门 语多爱语且忠实
王子美容具荣誉 相随尔之情意耶”
六三
“吾妻女等等名门 语多爱语且忠实
王子美容具荣誉 皆能相随吾情意”
如此菩萨说致敬之言辞终了,国王语彼云:
六四
“如何鹅王宝贵身 误陷大敌之手中
最初遭逢祸之时 王受钜烈痛苦耶
六五
如何驰来彼敌人 以杖打击尔身耶
猎夫人等常如是 此为生者之惯行”
六六
“大王!亦有和平者 祸临之时彼无害
然而吾等且回忆 如为敌无此行为
六七
彼之猎夫身打战 最初彼向我等言
尔时贤明苏木佳 我之将军对彼答
六八
彼闻此言心柔软 我言使彼达净信
彼由网中解放吾 救治许我得如意
六九
我今来访御身前 为此猎夫乞财物
此亦还为猎夫恩 出自苏木佳意图”
七〇
“善来!我今与尔等 如此得会心愉快
我今施与此善者 如望取得数多财”
如此语毕,王向某一大臣目送颜色。“王欲何为?陛下!”“汝等呼唤人等为此猎师整理须发,然后使沐浴、涂香,饰以一切庄严之具,领导前来见王。”大臣如命伴猎师前来。国王赐与每年收入十万金之村,横跨两街之宅邸及壮观之马车外,尚有数多之黄金。
佛为说明此事,唱如次之偈:
七一
王赐诸财宝 猎夫抱满怀
耳边闻爱语 彼二只鸟言
摩诃萨继续为王宣说法语,彼王闻得法语,心大欢喜,王云:“得闻法语,应表敬意。”与白伞盖,说让国之偈:
七二
在吾治下之臣民 聊有微末从法者
一切主权御身执 望御身等治我国
七三
臣民享乐行布施 一切行为为利他
以此财宝授汝等 以此王位委御身
摩诃萨退返王所赐与大白伞盖。王自思惟:“我已闻鹅王之法语,然此苏木佳之语巧妙,猎师非常赞赏,甚善!予将由彼闻得法语。”于是王与苏木佳语,唱次之偈:
七四
若此贤者智慧深 苏木佳将持好意
应可言者此其时 过此之时无喜悦
苏木佳说:
七五
大王尊严如龙王 挟吾入于尔等中
大王!吾身不能动 说法云道吾不能
七六
阁下吾等之头主 且尔众生之优者
守护大地为人王 多样尔等受供养
七七
汝等两王语相合 崇高法语言甚多
吾为从者处其间 人王!我将不可入
国王听闻彼之言语,非常欢喜,国王说:“猎师赞汝云如汝之巧妙法语语者,此外皆无。”王说偈云:
七八
猎夫之语甚正确 汝为贤明之鸟鹅
汝为完成自我者 如此智慧实不多
七九
汝有如斯之优性 如斯最高有情者
如斯之人吾所见 未见如汝优胜者
八〇
尔等之性使吾喜 尔等巧言使吾悦
尔等二人常滞留 是为我之大希望
于是摩诃萨赞王云:
八一
吾等对尔心尊敬 最高友等无伦比
尔对吾等示好意 尽尔大力实无疑
八二
王望吾等滞留事 吾亲诸众有空乏
彼等不见吾二人 数多之鸟苦难居
八三
吾等受尔许归去 彼等众鸟除忧虑
我等向尔右绕礼 胜利者!我等会亲去
八四
诚然得会汝御身 吾等实有大欢喜
为得亲类之信赖 此将具有大意义
如此语毕,王遂认可彼等之归去。摩诃萨使王闻说由五种不德而来之祸,由德行而来之幸福,向王忠告:“务请守此德行,如法治国,以四摄事摄治人民。”然后飞往心峰山而去。
佛为说明此事,说以下之偈:
八五
提头赖吒王 语此向人主
天翔高速度 飞往亲类众
八六
最优二只鸟 见到归无恙
鹅鸟等欢呼 种种叫声扬
八七
尊敬彼等主 喜主被释放
众鸟得依处 围绕大鹅王
如此围绕彼王之鹅鸟等询问说:“大王!如何得被释放?”摩诃萨言说苏木佳之功劳与萨拘罗王及猎师所作之行为。鹅鸟之群闻此大喜,赞叹苏木佳说:“愿我等之将军苏木佳、萨拘罗王及猎师,幸福无苦而长生。”
佛为说明此事,唱最后之偈:
八八
善友支持者 皆为幸福人
恰如鹅鸟王 得归亲类群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曰:“汝等比丘!此非只今日,昔日阿难尝为我付出生命。”佛结合本生之今昔云:“尔时猎师是阐那,国王是舍利弗,苏木佳是阿难,九万只之鹅鸟是佛之随从人等,鹅王即是我也。”
五三四 大鹅本生谭
[菩萨=鹅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阿难长老舍身行为所作之谈话。事情经过与前述者相同,然在此处佛如下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在波罗奈国之桑雅摩波罗奈王有名差摩之第一后妃。尔时菩萨受九万只之鹅鸟围绕,住于心峰山中。某日王妃差摩于夜明之时梦见——有数只黄金色之鹅鸟飞来,坐于王座,以美丽之声,说示法语。王妃拍手,听闻法语,在尚未听闻十分满足之中,已夜明天晓。鹅鸟等说法语完毕,由大窗飞出而去,王妃至急起立,伸手呼叫:“请速捕捉逃走之鹅鸟!”遂即醒来。侍女等闻王妃之言,乃微笑云:“鹅鸟现在何处?”王妃瞬间知是梦境,彼思:“予实际所见者并非无物,世间必有黄金之鹅鸟。然而予若向王言欲听闻说此黄金鹅鸟之法语,则王必说黄金鹅鸟予等未曾得见,此系空谈,而王决不以为真事;因此,予若言此为孕胎儿之欲望,王必构想种种之手段,如此方能达成予之希望。”于是彼女伪装疾病,嘱咐侍女,就床而卧。
坐于王座之王,于平日王妃出现之时刻,不见彼来,王问:“差摩后妃去往何处?”答云患病。王闻之后,往王妃之处而来,坐于寝床之一隅,抚摩彼女之背部而问曰:“身体有恙?”“否!身体并无不佳,大王!予起为欲妊孕胎儿之欲望。”“后妃何所欲望请言,予立刻准备。”“大王!我望有一只黄金之鹅鸟,坐于竖立大白伞盖之吾王椅子之上,受供养香及花鬘,我拍手欲闻彼说示之法语。如能作到甚佳,然如不能,则予之生命将终。”
“如果人所住之世间,有如此之物,则适于汝意而为,请勿挂念。”王如此言说,安慰王妃。然后走出寝殿与诸臣商议:“此为何事?差摩后妃如能得闻黄金之鹅鸟说示法语,则能生活,如不能得闻,则将死去;究竟黄金鹅鸟之为物,有所存耶?”“大王!我等未尝得见,亦未曾有闻。”“然则有谁能知者?”“唯有婆罗门等,大王!”
国王呼唤婆罗门等询问:“究竟有无说法之黄金鹅鸟?”“有之,大王!据传闻鱼、蟹、龟、鹿、孔雀、鹅鸟——此等畜生之类,有黄金色之物,其中以提头赖吒族之鹅鸟,最为贤明而有智慧;再加上人间,以上共有七种黄金色之物。”王大欢喜:“能说法之提头赖吒族鹅鸟,栖于何处?”“我等不知,大王!”“有谁能知?”“彼为猎师等人。”
于是国王集合全部国中之猎师询问:“汝等知黄金色提头赖吒族鹅鸟栖于何处?”其中有一人猎师答:“楼于雪山中之心峰山中,我家代代如是传说。”“汝等知捕此等鹅鸟之方法耶?”“否!我等不知,大王!”
王呼唤婆罗门之贤者等来,说明黄金鹅鸟栖于心峰山之事由,王问:“汝等知否捕此鹅鸟等方法?”“大王!何有往彼处捕捉之必要?可以某种方法使伴来此市,加以捕捉。”“将用如何方法?”“大王!于市之北方可掘一三伽浮他大小静稳之池,盛满清水,种植谷类,上覆五种莲华。此池委一贤能之猎师看守,任何人亦不许接近,并于池之四隅竖立此池无任何危险之告示牌,使世间轰动。种种之鸟闻此,必来降落,而彼鹅鸟等渐次闻得此池之静稳,亦必将飞来,如此则用以发编织之网,定能生捕彼鹅鸟等。”
王闻此法,即在彼等所云之场所,依言作池,而呼唤巧妙之猎师一人,与以千金:“汝今后勿再从事自己之工作,汝之妻子,我为之扶养。汝勿怠惰看守此静稳之池,驱逐诸人,勿使接近。并向一般轰传此池并无危险,而对飞来之鸟事,向予报告。如有黄金鹅鸟飞至,汝将得受最大尊敬。”国王如此奖励,委彼静稳之池。自此以来,猎师依王命守护,彼被呼名为凯摩加猎师。
尔来种种鸟类来降,静稳而无危险之池,次第周知,种种鹅鸟飞至;最初为草鹅鸟,次被闻知为黄鹅鸟、赤鹅鸟、白鹅鸟,复次为波佳鹅鸟。凯摩伽猎师于彼等飞来时向王报告:“大王!有五种鹅鸟飞来就池渔饵。在波佳鹅鸟来到后,今在数日之中,黄金鹅鸟必将飞至,请王勿担心。”王闻之后,以大鼓巡回市中布告:“其他之人,一切不可前往彼处,若有往者,斩断手足,夺其住居。”因此其后无任何往者。
然,波佳鹅鸟栖于距心峰山不远之黄金窟内,彼等非常强而有力,与提头赖吒族之鹅鸟相较,彼等身体之颜色不同。然波佳鹅鸟王之女为黄金色,王思彼女与提头赖吒大王身色相应,此王于是派遣其女为其侍女。彼女非常受提头赖吒王宠爱,因此理由,此两族鹅鸟,互相亲密。
某日,菩萨之从者等询问波佳鹅鸟:“此顷尊等往何处渔饵而来耶?”“我等于距波罗奈不远处静稳之池渔取食饵。尊等飞巡何处耶?”“各处寻觅。”“何以不往静稳之池?彼池气氛甚佳,种种鸟群前往,有五种莲华覆盖,有种种谷类花朵,有种种蜂群吟声,池之四隅,任何时均示知无有危险之声响,而人人不能接近,何况更有烦恼他者?彼为如此之池!”对静稳之池称赞。
彼等闻此向苏木佳云:“近于波罗奈有如此静稳之池,波佳之鹅鸟等往彼处渔饵觅食,请贵君告王,若王许可,予等将能往彼池渔饵。”苏木佳向王言说。然而王加思考:“人间之欺骗事多,长于奸计,诚然如有彼处之言说,前此长久之间未闻有如彼之池。此将为捕我等而作。”王向苏木佳云:“不可往如彼处之池,其池非为良好之目的而作,乃为捕捉我等而作。人间之为物,巧妙惨酷,长于奸计,汝等仍往以前所经之自己饵场觅食!”
黄金之鹅鸟等欲往静稳之池,再向苏木佳说明理由,苏木佳将彼等欲往彼处之事,向摩诃萨言。“不可因我一人之故腐蚀亲类等之气氛,如是我等前往。”摩诃萨言毕,随九万只之鹅鸟出发而去。于彼池渔饵,鹅鸟为戏乐后回返心峰。
凯摩伽于彼等食饵飞去后,即往王处告彼等之来。王大欢喜:“喂!汝凯摩伽,请尽力捕捉一只二只,汝将得非常之荣誉。”王与黄金,使彼离去。彼坐于瓮形之笼中,窥伺鹅鸟等食饵所经之场所。
所谓诸菩萨者,其行为无稍贪欲,如鹅王摩诃萨由降落之处开始,一步一步食米前进,然另外之鹅鸟等,则彼此来往巡回觅食。于是猎师思惟:“此大鹅鸟,无稍贪欲,予可将彼生捕。”
次日猎师于鹅鸟尚未降临池中,即坐于瓮形笼中,潜身于距其降落不远处之笼中,由破洞窥伺注视。尔时摩诃萨由九万只鹅鸟随同前来,降落于前日所降临之场所,而坐于前日限界内开始进食。猎师由笼之破洞窥见鹅鸟之姿,非常美丽,自思:“此鹅鸟如车体之大,为黄金色,颈有三根赤线卷绕,三根之线由喉部延伸下达腹部,三根之线贯通背部,恰如在赤毛线之纽上放置黄金之块,光明异常。此必鹅鸟等之王,予将捕捉彼。”
鹅鸟之王渔取数多之饵,为水游之乐后,随鹅鸟之群飞往心峰山而去。彼于六日之间,以如是之方法渔饵。
于第七日,凯摩伽用黑马之毛,编作坚固之大纽,结于棒上作网:“明日鹅鸟必降于此同一之场所。”彼知正确之处,将结于棒上之网,降入水中。翌日鹅鸟之王以只足入网之状降下时,忽然彼之只足如被铁带所缚之状而被捕。彼思割断,出以大力,用齿啮打,最初之时,破坏黄金色之皮,第二次则破坏赤毛线色之肉,第三次则筋断,第四次则其只足将被折断。然鹅王自思,若无有只足,颇不相应为王,于是停止努力,彼钜烈疼痛不已。
彼思:“若予扬声叫捕,则亲类惊恐,不取饵食,空腹逃出,将必落入海中。”于是彼忍耐痛苦,随网动作,作巡回食米之状,而于亲类者等所欲之食饵渔得之后,鹅鸟戏乐开始之时,开始大声呼叫被捕。鹅鸟等闻此,如前所述而飞逃。
又苏木佳如前所述思考,虽作探索,但于鹅鸟之群三部分中,未能发现摩诃萨。“大王必定有何危险。”彼退返前来,于彼处见到摩诃萨:“大王!汝勿忧心。予付出生命,使王由网中解放。”彼如此言说降落,安慰摩诃萨坐于泥土之上。
摩诃萨思:“九万只之鹅鸟,虽然弃予逃去,唯其一人前来,然究竟彼见猎师前来,弃予而逃去耶?抑或彼不逃去耶?”彼思可为试探,于是仍挂于涂血之网棒唱次之三偈:
一
此等空翔鹅鸟等 畏怖战栗而飞去
黄金之色汝美丽 苏木佳!尔亦如意去
二
使吾一人挂网上 亲类者等残留置
汝去所为无顾虑 一人止此欲何为
三
诸鸟之首!请飞上 勿向被捕施友情
心思困扰勿迟疑 苏木佳!尔如意离去
苏木佳闻此自思:“此鹅鸟王不解我所为者,不过以世俗所说之友,思考予事。予将示以所持真爱之情。”遂唱四偈:
四
吾虽受苦不弃尔 提头赖吒!鹅鸟王
吾今无论生与死 吾将与尔为共存
五
吾虽受苦不弃尔 提头赖吒!鹅鸟王
若与其他之人友 亦不连结不圣业
六
我等自幼即为友 吾尔二人立同心
鹅鸟等之最胜鸟 吾知自能为将军
七
吾由此去将如何 亲类等中得夸赞
吾此去尔而残留 头主!吾将作何言
在此吾将弃生命 为不圣行吾不忍
如此苏木佳以四偈作狮子吼时,摩诃萨说彼之德云:
八
苏木佳!吾以尔为法 尔实立于圣者道
汝吾为主之至友 故尔对吾不舍弃
九
吾今得尔之看护 恐怖之心吾不起
如斯成果吾生命 依尔之力得救出
彼等如此交谈之时,猎师立于池端,见鹅鸟等三群逃去,彼思:“此为如何之事?”彼眺望挂置网之场所,见菩萨被挂于网之棒上,心中涌现欢喜。彼持棒系带,如劫火般速度之势,踵蹈泥土,头超于前方,近前而行。
佛为说明此事,唱次二偈:
一〇
如斯圣行圣者等 彼此言辞交谈间
猎夫手中执木棒 甚急突进来彼前
一一
猎人突进见彼等 苏木佳作励声宣
鹅王之前阻塞立 颤抖之王赖周旋
一二
“鸟王!如尔者勿怖 具法相应吾尽力
以此努力吾声辩 使尔由网速逃去”
苏木佳如斯安慰摩诃萨后,往猎师处,出美妙人间之声询问:“吾友!尊者之名为何?”“黄金色鹅鸟之王!吾名凯摩伽。”“吾友凯摩伽!尊者以马毛制作之网所捕捉之鸟,不可思为一般之鹅鸟,乃九万只鹅鸟中最优秀之提头赖吒鹅王。彼为尊者之网所捕捉,然此鹅鸟有智慧,具足戒行,为摄入一切者,杀之即不相应。此鹅鸟于尊者为必要之事,无论如何予当相代,彼为黄金色,予亦如是,予将为此鹅鸟付出自己之生命。若尊者欲取此鹅鸟之翼,请取予之翼;或欲取皮、肉、筋、骨任何之物,请由予之身体取下;或欲使为玩赏之鹅鸟,请以予为之;欲以活活卖走以储财,请卖予为而蓄之。不可杀此具智慧等德之鹅鸟,易言之,若虽然见杀,则尊者不能免除地狱等苦。”彼以地狱之恐怖,恐吓猎师,以自己巧妙之语把握彼后,再来菩萨之处,安慰于彼,注视不动。
猎师闻彼之言,思:“此鸟虽为畜生之类,但为人所不能为之事,实际人间尚亦不能持有如此程度之友情。彼实为具有智慧、话语优美、行为正当之鹅鸟。”彼思毕,身体中充满欢喜,身毛喜悦而竖立。彼舍弃木棒叩头合掌,恰如向太阳南无膜拜而向苏木佳合掌,称赞其德。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偈:
一三
苏木佳正语 其言彼闻了
猎夫身毛竖 合掌称南无
一四
未闻亦未见 有鸟语人语
不断为圣言 有鸟出人语
一五
此鸟为尔之何者 彼挂网中尔犹侍
诸鸟舍彼已飞去 如何尔尚独留止
如此由彼心喜而被问之苏木佳思惟:“此猎师心甚柔软,今将更再使其心柔和,以示自己之德。”而说次偈:
一六
诸鸟敌!彼为吾王 吾乃彼之军之将
诸鸟头主遭不幸 不忍独留吾离去
一七
大群之主只一人 不可留置陷不幸
友猎夫!如汝知此 近侍吾主吾有乐
猎师闻彼有如法根据美丽之言,非常欢喜,身毛竖立:“若自己将具此戒及其他之德行鹅鸟杀之,则必将不免入四恶趣。让国王作其所喜之事,自己将此鹅王作为向苏木佳之赠物,与以解放。”如此思毕唱偈:
一八
飞鸟!汝为圣行者 鹅王恩者尔尊敬
尔之此主吾解放 御身等可如意去
猎师如此语毕,以柔心接近摩诃萨,彼曲棒使彼坐于泥上,由棒上解网,由池中抱持带出,使坐于柔软草丛之上,将挂足之网静静放下。彼对摩诃萨生起强烈爱心,以慈心取水来擦拭血迹,几次几次为抚摩,依彼之慈力,筋与筋、肉与肉、皮与皮相互愈合,足如原状,已与其他一足完全相同,菩萨平安如常而坐。
苏木佳见鹅王以自己之力安稳,非常欢喜而思惟:“此猎师已为我等作非常之爱顾,然我等为彼无何可为。若彼为国王与大臣等而捕捉我等,彼伴我等往彼等之前,将得莫大之财宝;若彼为自己而捕捉,则将卖我等储蓄金钱。向彼询问一观。”彼思欲为猎师尽力而问云:
一九
若尔为一己 挂网捕诸鸟
如此施无畏 吾友!吾等受
二〇
若尔非如是 挂网捕诸鸟
无许可释吾 猎夫!汝为盗
猎夫闻此云:“予非为自己一人捕捉汝等,予受波罗奈王桑雅摩之命而捕捉。”彼从因王妃见梦,王闻彼等鹅鸟飞来之事云:“凯摩伽!汝辛劳捕获一只或二只,将得非常之荣誉。”王与彼以金,使彼行事,彼谈说始终经过无遗。
苏木佳闻此自思:“若此猎师不考虑自己之生计,释放我等,将遭遇非常困难之事。若我等由此处飞去心峰山,则鹅王之有智慧,自己深厚之友情,均将不被人知,猎师之非常荣誉亦不能得,且王不得守五戒,王妃不能达希望之结果。”于是彼云:“友!如此之故,尊者不能释放我等。请将我等示献与王,王将善为处置我等。”彼为说明此事而唱偈:
二一
尔为国王之仆役 一切应须满王意
彼处国王桑雅摩 处置吾等将如意
猎师闻此云:“汝等不可喜与王等相会,王者乃危险之人物,以汝等为玩赏之鹅鸟,或将杀之。”然而苏木佳云:“猎师!请勿心忧。予于尊者惨酷之人,以法语使生柔和之心,如何将不使国王亦生柔软心而搁置?王者贤明,能辨善语,务请急伴我等于国王之前。汝作大花笼,载提头赖吒鹅王,覆以白莲华,作小花笼,载予覆以赤莲华,提头赖吒在前,予在后,须稍低持。请汝急伴往王处,使与王会。”
猎师闻彼之言,思此为苏木佳会王,希望对王与自己非常之荣誉,彼非常欢喜。于是彼以柔软之蔓草作笼,覆以莲华,如苏木佳所云,伴彼等而往。
佛为说明此事作偈言:
二二
猎夫如彼之言说 美丽黄金二只鸟
猎夫两腕抱持上 入彼大小花笼中
二三
彼二只鸟入笼中 具献光辉黄金色
提头赖吒苏木佳 猎夫持出王宫行
如是猎师持彼等出发之时,提头赖吒鹅王想起波佳鹅王之女自己之妻,为烦恼而啜泣向苏木佳言说。
佛为说明此事作偈言:
二四
提头赖吒被运行 向苏木佳如斯云
“苏木佳!吾心甚恐怖 美丽腿股为黄金
吾妻如知吾之死 自己亦将失生命
二五
苏木佳!波佳之鹅鸟 肤如黄金苏海摩
如雌苍鹭居海边 哀哉彼之鸟汉息”
苏木佳闻此,思:“此鹅王虽将为教诫他人,竟为妇人之事而悲叹烦恼,正如同煮水沸滚时之状,又如众鸟围越耕地贪饵食时之状。予将以自己之力说妇人所持恶德,使鹅王注意。”彼思考而说偈:
二六
如此伟大于此世 大群之主无量德
为一女者兴悲叹 有智慧者所不为
二七
恰似风送来芳香 如送臭气何时毕
幼儿食熟未熟果 盲目贪者如肉食
二八
不知正邪诸抉择 尔对吾云如愚者
尔我生命之将尽 要与非要尔不知
二九
尔思女人之秀丽 半醉之中尔犹语
又如醉客于酒估 数多之人通有病
三〇
女人幻术成海市 忧恼病魔灾祸侵
彼女人等作粗缚 心中藏匿死之网
置信彼女等之人 是为人中最卑者
然提头赖吒心执著于妇人:“汝不知妇人之德,如为贤者则能知之。汝不可恶骂妇人。”彼为明此而说偈:
三一
此事尽为古老知 任何之人不得难
女人实为具大德 因此降生来此世
三二
与彼女等耽欢悦 与彼女等浸愉乐
萌生种子彼女等 即使众生得成生
有谁饱厌彼女等 将弃自己之生命
三三
苏木佳!尔非他者 已曾耽欢女等事
然于今日生畏怖 如斯念想能生耶
三四
吾等陷入生死境 虽有危险耐恐怖
贤者伟人为至难 吾等对此应努力
三五
诸王为此有争议 欲为勇者尔所希
勇者必可卫其身 勇者应为阻不幸
三六
王之厨宰在厨房 今日愿勿割吾等
如同切竹而烹笋 为金色翼杀吾等
三七
尔虽解放不欲飞 如此作为近自缚
今日如在生死境 执利勿开无用口
摩诃萨如此称赞妇人,使苏木佳为难。然彼见苏木佳之不喜,彼又慰之而唱偈:
三八
具法甚相应 尽法尔努力
以此之努力 生命有希望
苏木佳自思:“彼甚受死之恐怖威胁,彼不知予之力量,如能会见国王稍作交谈,予知如何应对,事先予应安慰此鹅王。”遂唱偈:
三九
鸟王!勿恐怖 勿如尔之怖
具法甚相应 尽法吾努力
速以此努力 由网尔逃去
如此彼等互语鸟之言语,猎师一语亦不明白,猎师唯有担棒入波罗奈而行。其后大众惊异此稀有未曾有之事,合掌追随而来。彼到王宫之门,向王通报彼之来事。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偈:
四〇
猎夫担鹅鸟 达到王宫门
告王吾之言 提头赖吒来
门卫前往告述此事,王大欢喜:“速来!”王命之后,竖白伞盖,随群臣坐王椅之上。王见凯摩伽猎师用棒担鹅鸟升来大广殿内,王眺望黄金之鹅鸟云:“予已达到愿望。”王大欢喜,嘱咐群臣为猎师备办所用。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偈:
四一
有福二只鸟 见而有吉相
国王桑雅摩 如斯命诸臣
四二
种种衣饮食 菜饭与猎夫
彼望得如意 与彼以黄金
如此涌大欢喜之王,现其欢乐之面貌,王命:“汝等前往美饰猎师,引来参拜。”诸臣退下王宫,整理猎师发须,使之沐浴、涂香,以一切庄严之具美饰,然后谒王。王与彼每年有十万金收入之十二村,系有骏马之马车及美丽装璜之大邸——与彼以如此非常之荣誉。得此非常荣誉之猎师向王说明自己所为之事:“大王!伴予参王之鹅鸟,非为世俗普通之鹅鸟。此鹅鸟为九万只鹅鸟之王,名提头赖吒,而此为其将军苏木佳。”王问:“汝如何能捕此二只之鹅鸟?”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偈:
四三
王见猎夫抱喜悦 迦尸国王如斯云
“凯摩伽!若彼莲池 鹅鸟之群若充满
四四
如何尔能执鸟网 正中美鸟得近前
如何鹅群围绕者 最优之王汝捕获”
猎师向王语云:
四五
今日之前七日间 饵场之中吾从事
搜寻鹅王之足迹 潜入笼中吾不怠
四六
于此渔饵之步骤 彼之足迹吾发现
吾于彼处张挂网 如斯此鸟捕捉完
王闻此语自思:“此猎师虽然立于门口之处告述,彼不过只云提头赖吒之来,今亦云只捕获一只。彼必有某种理由。”于是唱偈:
四七
猎夫!此处鸟二只 然尔只将一只云
尔心莫非有颠倒 或有何等欲望心
于是猎师:“大王!予心并未颠倒,予亦无向外人与此另一只之心。无论如何,予所挂之网,只捕捉一只。”彼说明云:
四八
光辉灿烂似黄金 真红之线系颈腹
延续其身不间断 彼陷网中被吾缚
四九
然此光辉之一鸟 彼近被捕病鸟王
继续互为圣人语 彼未被捕立其傍
“彼知提头赖吒被捕之事,彼回返前来安慰其王。予向前进行,彼向我方飞来,由空中向予致美丽音声之敬辞,而用人间之语言说提头赖吒之德,予心柔软,彼再立于鹅王之前。因此,大王!予闻苏木佳之优美言辞,而起净心,释放提头赖吒,如此提头赖吒已被由网解放;而予持此二只鹅鸟来此,实为苏木佳如此所为。”猎师如此语苏木佳之德,使王闻知。
王闻此语,欲闻苏木佳之法语,彼于猎师对彼表敬意之中,太阳西沉,点着灯火,集来刹帝利族及其他多数之人。王妃差摩随各种之舞姬等坐于王之右手边。尔时王欲使苏木佳语而唱偈:
五〇
苏木佳!今尔如何 结口不言而立耶
或来于吾诸臣中 畏怖一语不言耶
苏木佳闻此,显示无有何等之恐怖而言曰:
五一
迦尸王!吾心无怖 立于尔之诸臣间
如有机会施言语 有如是事不语避
王闻此语,思欲使彼充分说话,难彼而云:
五二
尔之从者吾不见 尔之车兵徒步兵
不见所持诸种盾 着铠武者射手等
五三
种种黄金吾不见 未见建筑坚固城
沟堑围绕难接近 不见强固城楼橹
苏木佳!如入彼处 当为恐怖不恐怖
如此,王询问“以何理由而不恐怖耶?”之时,彼如下说明:
五四
对吾无须要从者 城市财货亦无用
无道之道吾等行 吾等飞翔在虚空
五五
吾等贤明且伶俐 事理明辨尔等闻
若尔如能得践行 深义之言吾将说
五六
若尔为语妄语者 非圣无有真实者
如是猎夫之善语 对尔则如何有为
王闻此语:“君如何言予为语妄语之不圣者耶?予已云何耶?”“王且请听。”苏木佳如此云:
五七
从彼诸婆罗门言 王乃作此凯摩池
此处无任何怖畏 此事宣布遍十方
五八
池水清净并澄澈 彼处食饵数众多
此于诸鸟并无害 凡彼降至莲池者
五九
耳闻如此之音响 吾等来近尔之间
而今我等被网捕 此为尔之妄语言
六〇
妄语乃至恶贪欲 犹想敬居于人天
失去天人两世界 不乐地狱将再生
如此于众人当中,使王羞耻。于是王说明云:“苏木佳!予非为杀汝等食肉而捕捉,因闻汝等贤明,思欲闻汝等善语而捕捉。”
六一
苏木佳!吾等无罪 非为欲而捕尔等
尔等贤明且伶俐 明辨事理吾等闻
六二
彼等前来到此处 使能得闻深义言
如是吾乃命猎夫 苏木佳!捕尔前来
苏木佳闻此云:“大王!贵君为不当之事矣。”
六三
生之最后已提出 迦尸王!吾等无怖
应死之时遂即到 深意之言吾将语
六四
以鹿诱鹿杀鹿者 以鸟诱鸟杀鸟者
以经说教说法者 此等不圣能避耶
六五
口中说为圣言语 身行据为不圣业
将由两界堕落行 由此人界与天界
六六
虽得荣誉不醉痴 于生死境无颤抖
应为诸事特励行 自己短处须强制
六七
应死之期将到时 离去此世有德等
如于此世能践法 临终必到上三天
六八
迦尸之主!请闻此 自己践守诸圣行
而此诸鹅最胜者 放彼提头赖吒行
王闻此云:
六九
洗水汝等速持来 足膏乃至王大座
提头赖吒名声高 吾将由笼解放彼
七〇
更有聪明怜俐者 明辨事理彼将军
与王共同分痛苦 吾将一同分彼乐
七一
鹅鸟忠心如斯者 食王之食有其值
彼为其王赌生命 真友如此苏木佳
诸臣闻王之言,为鹅鸟运来座席,使彼等坐于其处,用香水洗两足,涂以百金精制之油。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偈:
七二
一切皆为黄金座 身心舒畅有八足
座敷清净迦尸衣 鹅王提头赖吒坐
七三
黄金之座虎之皮 缝覆于彼座之上
提头赖吒王之邻 苏木佳今亦入座
七四
向此二只鹅鸟等 迦尸王赠诸美食
多数迦尸人等运 于此黄金之钵中
如是彼等于受爱顾之时,迦尸王为向彼等示亲爱之情,自持黄金之钵,前往捧献于彼等;彼等二只之鹅鸟由彼处食用蜜炒之谷物,饮用甘水。摩诃萨留意王之施舍与净信,显示出友爱之情。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偈:
七五
迦尸王赠送 优美施与物
互知统治法 于是直相问
七六
“如何御身康健耶 如何御身无恙耶
如何此国富且荣 汝何如法统治耶”
七七
“鹅鸟!吾等甚康健 鸟王!吾等亦无恙
更使此国富且荣 我能如法为统治”
七八
“如法御身诸臣等 些少之罪亦无有
如何彼等为王事 不惜生命为力行”
七九
“然也!吾等诸臣等 些少之罪皆无有
或令彼等为王事 不惜生命以为行”
八〇
“如何妻女等名门 言说爱语且忠实
王子美容具荣誉 是否皆随尔情意”
八一
“吾妻女等等名门 言说爱语且忠实
王子美容具荣誉 彼等皆随吾情意”
八二
“如何此国无迫害 由何方亦无灾祸
无有放纵且平等 汝能如法统治耶”
八三
“然也!此国无迫害 由何方亦无灾祸
无有放纵且平等 我能如法为统治”
八四
“如何善人受尊敬 如为不善能避耶
或以正法为力行 未有仿效非法耶”
八五
“善人受吾之尊敬 为不善者吾能避
惟有正法吾仿效 如为非法吾不顾”
八六
“如何未来己生命 欲求免苦曾思耶
如何饮酒醉如痴 无怖他世堕落耶”
八七
“汝鸟!未来吾生命 吾思稍纵即将逝
吾立十戒之王法 毫不畏怖他之世
八八
布施持戒更施舍 平直温和且自制
身体无恙更无害 堪能忍辱及无对
八九
如斯此等诸善法 汝当能见吾确立
若是于吾之生命 生大欢喜与愉乐
九〇
苏木佳彼不思此 粗暴之言向吾发
吾等于心无害罪 此鸟不知如是云
九一
吾等无有罪表现 彼之发怒不当为
向吾发出粗暴言 不似慧者之当为”
苏木佳闻此自思:“此有德之王不喜予之言语,对予发怒。予当谢罪。”乃云:
九二
人王!吾之性急促 对尔之言实太过
提头赖吒身被捕 使吾大为感心痛
九三
王如慈父之于子 亦如大地于诸物
吾狂此罪深惨悔 王象!请求赦免吾
于是王抱彼使坐于黄金台上,而赦彼罪过云:
九四
尔心无所匿 此事吾甚喜
尔能破顽心 尔将为直鸟
王如是云,彼对摩诃萨之法语与苏木佳之正直不曲,生起净心,彼思:“我虽起净心,但必须对之实行。予所持王位之光辉,应委与彼等二只之鹅鸟。”王云:
九五
迦尸王宫内 一切诸财宝
黄金或白银 真珠毗琉璃
九六
摩尼螺贝与真珠 贵价之衣与黄檀
所持象牙与鹿皮 数多赤铜与黑铁
此等财物应授与 王位亦委与尔等
王如是云,以白伞盖敬崇彼等二只之鹅鸟,己弃舍己之王位。于是摩诃萨语王云:
九七
吾等诚然受尊敬 尤应尊汝调御主
尔今能行诸正法 尔为吾等之师长
九八
尊师!以尔之嘉纳 吾等向尔为听从
右绕尔为胜利者 吾等离去见亲类
王听允彼等离去,而菩萨语法语间,太阳已升起。
佛为说明此事而唱偈:
九九
与二只鸟彻其夜 如实考究并思惟
彼诸鹅鸟优秀王 迦尸国王听其去
如此得王许可之菩萨向王语应如法统治国家勿怠,把握五戒。王对彼等于黄金容器中入炒蜜谷类及甘水,待食事终了,向彼等敬与香料及花鬘等后,国王高举放入菩萨之黄金箱,王妃差摩举起苏木佳,推开大窗,恰为太阳升起之时,王云:“吾友等!离去矣!”而放出彼等。
佛为说明此事而说偈:
一〇〇
夜过天明白 朝日升时分
迦尸王宫内 彼等视外飞
二只中之摩诃萨,由黄金箱中飞起止住于空中:“大王!勿悬心挂念,请行予等之忠告勿怠。”彼慰王之后,与苏木佳一同飞往心峰山而去。彼之九万只鹅鸟等出黄金窟坐于高台地之上,见彼等归来,飞往迎接而围绕。彼等由亲类等之群包围入于心峰之台地。
佛为说明此事而言曰:
一〇一
最优彼二鸟 见彼无恙到
鹅鸟齐欢呼 种种扬声叫
一〇二
彼等敬其主 喜主被放归
诸鸟得依处 围绕二只周
于是围绕彼等之鹅鸟询问:“大王!如何得到解放?”摩诃萨说明依苏木佳之力得到解放及桑雅摩王与猎师所行之行为。鹅鸟之群闻此大喜云:“吾等之将军苏木佳、桑雅摩王及猎师幸福无苦而长生。”
佛为说明此事而言曰:
一〇三
为若持善友 一切人成幸
恰如鹅鸟王 得归亲类群
此于小鹅本生谭中,已为详述。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结合本生之今昔:“尔时之猎师是阐那,王妃差摩是差摩比丘尼,国王是舍利弗,鹅鸟之群是佛之从人等,苏木佳是阿难,提头赖吒即是我也。”
五三五 天食本生谭
[菩萨=帝释]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关心布施比丘之谈话。彼为住于舍卫城豪富家之子,闻佛之法语起净心而出家。彼完全履行诸戒,具头陀行,对诸梵行者慈心甚深,每日三次奉事佛法僧不怠,具诸行法,关心布施。彼因遂行友爱之法,自己在得物之时,只要发现如有受者,则自己财物虽干,亦施与之。彼关心布施,乐行布施,于比丘众之间周知。某日于法堂生出话题:“诸法友等!某比丘关心布施,大乐于布施,自己所得之物,甚至一杯之饮物,亦施与梵行者等,无稍贪吝之处,实为菩萨之心境。”佛以天耳通闻知此语,由香殿出来往彼处:“汝等比丘!一同坐于此处,究竟所语为何?”比丘等答言:“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此比丘前生不稍布施,乃一吝啬之男,草尖及油一滴亦不布施,彼经我催促,使为一无欲之人,为叙布施之果报,使其坚强把握布施之行。为此彼云彼手中得来一杯之水,如不施与他人,则彼不饮,如此,彼由我之处受惠。为此果报,彼关心布施,乐行布施。”于是佛以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梵与王治国之时,有一富有居士,具有八十俱胝之财产,王与彼司财官之地位。因彼由王所尊敬,由市民及地方人所尊敬,某日彼眺望自己无缺之幸福而思惟:“此荣誉非是自己于过去世睡眠为恶行等之结果所得者,而是充满善行而得来。来世亦必须作自己依据之处。”于是彼往王处向王云:“大王!予家具有八十俱胝之财宝,请王收受。”王云:“否!予无受汝财宝等之必要,予有财宝甚多。汝可随汝欲者而为。”“如此,大王!予将行财宝布施可耶?”“如汝所好!”
彼闻王如此所云,彼于都城四门、都城之中央,及自家之入口,共合建立六座布施堂,每日施舍六十万金,行非常之布施。彼于生前之间布施,并告谕其子:“汝决不可破坏予之布施传统。”彼生命尽后,再生为帝释。
其子同样推行布施,再生为战达罗(月天)。其子再生为苏利耶(日天),又其子为摩多梨,其子为般遮翼。
然其子第六代之司财官名为玛洽利拘私耶,持有八十俱胝之财宝,彼自思惟:“予之父及祖父愚笨,将苦劳所蓄之财产皆已弃舍;然予将自守财产,对任何人亦不为任何一施。”彼毁布施堂,用火燃烧,成为一顽固之吝啬家。
乞人等共集前来至彼之门口门前伸手:“大司财官阁下,不可毁坏汝父与祖父等之传统,请为布施!”彼等大声悲叹。众人闻之:“玛洽利拘私耶破坏自己家之传统”,对彼非难。彼以此为耻,于家之门口处,设置守卫,阻止乞人共立之场所。乞人等不再前来,不来彼家门口眺望。尔来彼只积集财宝,而自己不与使用,亦不与以妻子。彼于酸粥中加入稻壳之赤粉而食,穿着不过以树根树枝为线之粗糙衣物,头上张挂树叶之伞,乘坐拴系老衰牡牛之车而行。如此,此非一般人之男子具有如此莫大财,恰为如犬得椰子之实之状者。
某日,彼为对王奉伺问候,思与副司财官一同前往,来到彼家。彼时副司财官受子女等围绕而坐,食用新酥煮蜜及砂糖调味之乳糜,彼见玛洽利拘私耶,即由座而起云:“啊!大司财官阁下!请坐此椅上食用乳糜。”司财官见此乳糜,口中唾液涌出,欲食而难堪忍,然彼自思:“若予食之,此副司财官来予家时,予必须报之以酒席,如此为之,予之财产,将必无有。”彼云:“予不思食。”虽数次劝食,彼云不欲:“予今已食满腹而来。”而于副司财官饮食之间,彼则口中涌唾,眺望而坐。副司财官食事终了,一同往王宫而去。
彼再回返自己家来,彼虽对欲食乳糜之欲望难堪,然彼思惟:“若予欲食乳糜,则多数人等亦将欲食,如此,则将无有多数之米。予将对谁亦不言语。”彼虽昼夜思惟乳糜之事,但恐财物之无有,对谁亦不言,忍耐其思食之心,然而渐渐不能忍耐,面色苍白。虽然如此,彼恐无财,口不出言,而最后完全衰弱,紧揽寝床而卧。
彼妻来至彼处,用手抚摸脊背而询问:“君患病耶?”“患病耶?如汝之身体其佳,予无何疾病!”“然君之面色苍白,有何思虑之烦恼耶?然则国王发怒耶?又子等不逊所致耶?然则有某种欲望涌现耶?”“甚是!予有欲望涌现。”“请君言之。”“汝能保守秘密耶?”“如为必须保守之秘密,予为汝保守。”
然彼恐财将无有,不能敢语。而由妻几次强请追问,彼始渐说出:“吾妻!予见副司财官食酥、蜜、砂糖调味之孔糜,由彼以来,予亦欲食乳糜,欲食之不堪忍耐”。“君非常人,君如此贫乏耶?予能作波罗奈市民全部能食充分之乳糜。”彼洽如以棒被击头时之状,彼对妻怒云:“予知之!汝有诸多财宝之事。若由汝之乡里家有持来之物以作乳糜,可施与市民等。”“然则予只作一街住民等所食之物。”“为彼等作是为如何之说?彼等可使自食自己之物。”“若然对此边七间之家人等只充分作之。”“为彼等作是为如何之说?”“若然为此家中之使役等作之。”“为彼等作是为如何之说?”“若然为亲族人等作之。”“对彼等又为如何之说?”“若然为君及予作之,君意如何?”“汝为何人,又为如何之说?汝亦不需要!”“如此,只为君一人作之。”“否!为予作亦不需,若汝作,则必定有多数之人欲来取得。与予米一斤,牛乳四分之一,砂糖一撮及蜜一壶,然后与煮壶一个,予入森林之中,将于彼处煮食。”彼女依其意而行。
彼将全部此等物品,使一下仆肩持:“汝往立于应诺之场所。”命令彼先行,而彼只一人围面罩于他人不注意中出发往彼场所。彼于河岸之某灌木之根元处作灶,使下仆运来薪木及水,然后向下仆云:“汝往对面道上站立,若见有何人,向予作一信号。在予呼唤之前,不可前来。”彼遣派后,升火制作乳糜。
尔时诸神之王帝释具有一万由旬之美装神都,六十由旬之黄金街,高千由旬之皮阇延多宫殿,五百由旬之善法堂,六十由旬之绊都绀巴拉石之座,周围有五由旬黄金华鬘白伞盖,其数二俱胝半之诸神并天女等及美丽着饰之己自身——彼眺望自己之荣耀自思:“究竟我如何始得如此之荣誉?”彼见到于波罗奈生为财务官而行布施。其次彼观察:“我子等再生于何处?”“予子战达罗再生为天子,其子为苏利耶。”彼以此状态眺望彼等一切者之再生。彼思:“般遮翼之子为如何者?”彼于观察后明了破坏自己传统之事。于是彼如此思惟:“此愚奴乃人却如非人,既吝啬而不自乐,对他人亦不施舍。予之传统被此愚奴破坏,愚奴死将再生于地狱。予将忠告此愚奴,使确立予之传统,为此愚奴作再生来神都之因。”
帝释呼战达罗等云:“然!吾等将往人里乡镇而行。玛洽利拘私耶破坏予等之传统,烧去布施堂,自不乐亦不施他人。然愚奴今欲食乳糜不堪忍耐,彼云在家制作,必将乳糜施与他者,乃入森林中唯一人作食。我等来摧促愚奴使知布施之果报,然若予等均皆一次向彼乞食,愚奴将即死去;予最初前往乞乳糜而坐之时,汝等为婆罗门之姿顺序前来乞讨。”于是彼自扮婆罗门之姿接近玛洽利拘私耶而去。
彼问:“喂!行往波罗奈之道路何方?”彼云:“汝狂妄耶?行往波罗奈道路尚且不知。何故来至此处,速往彼方。”帝释仍若不闻之状云:“贵君云何?”向彼之处而来。彼大声呼唤:“喂!汝聋婆罗门!因何前来此处?汝向其他之处行进。”于是帝释云:“啊!汝为何喊叫?予见烟火,汝煮乳糜,必为招纳婆罗门场所。婆罗门等食时,予亦应得少许,贵君如何对予追逐?”“此非招纳婆罗门之处,汝速往他处!”“然则贵君因何发怒?予于贵君食时,欲得少许。”彼云:“与汝一团之食亦不可。吾仅此少量,除只支持予一人生命之外,别更无有,只此亦为予巡回乞得之物。贵君可由他人索取求来自己之粮。”彼对其妻乞得之事,云此[虚言]而唱偈:
一
吾既非买亦非卖 更亦非有储蓄者
辛苦少量得来物 乳糜不能足两人
帝释闻此云:“予亦以美好之声唱一偈,请善闻之。”彼云:“贵君之偈于予何干?”彼虽加以妨碍,帝释仍唱二偈:
二
虽然少量与少量 虽然中量与中量
多量可施与多量 不施之事不得有
三
拘私耶!吾向尔语 汝应布施汝之食
如是始能登圣道 独食不能得幸福
彼闻此言,乃云:“婆罗门!贵君所云为有趣之事,乳糜煮成时,与汝少许。啊!汝先请坐。”帝释坐于一傍。彼正就座之时,战达罗以同样作风接近而来,而以同样言辞交谈,玛洽利拘私耶虽然妨碍,仍然唱偈:
四
客之来者吝施彼 独自进食为食者
虽为祭祀亦徒然 所作努力亦成空
五
拘私耶!吾向尔语 汝应布施汝之食
如是始能登圣道 独食不能得幸福
彼闻此言,虽完全嫌厌,但云:“请坐,与汝少许。”战达罗往帝释之前而坐。其次,苏利耶同样近彼,同样交谈,彼虽妨碍,仍得唱偈:
六
客之来者吝施彼 独自进食为食者
虽为祭祀亦徒然 所作努力亦成空
七
拘私耶!吾向尔语 汝应布施汝之食
如是方能登圣道 独食不能得幸福
彼闻此言辞心中极为酸涩,但云:“如是请坐,将与少许。”苏利耶往战达罗之前而坐。于是摩多梨同样近彼,同样交谈,彼虽妨碍,仍唱次偈:
八
豆那耽浮楼渡场 河中大水迅速流
或有洪水或湖沼 伽耶河中为祭祀
九
所为祭祀及努力 此处彼处将酬劳
客之来者吝施彼 汝应不为独自食
一〇
拘私耶!吾向尔语 汝应布施尔之食
如是方能登圣道 独食不能得幸福
彼复又闻此言辞,恰如被山顶所压,心中酸涩,但云:“请坐,与汝少许。”摩多梨往苏利耶之前而坐。复次,般遮翼同样近来,同样交谈,彼虽妨碍,仍唱二偈:
一一
客之来者吝施彼 独自进食为食者
钓钩如有长线结 汝将吞咽不得脱
一二
拘私耶!吾向尔语 汝应布施尔之食
如是方能登圣道 独食不能得幸福
吝啬家拘私耶闻此,于苦之努力下呻吟:“如是请坐,与汝少许。”般遮翼往摩多梨之前而坐。
如此彼等五人婆罗门坐毕,恰于此时,乳糜已熟,于是拘私耶由灶上将壶取下云:“贵君等可持树之叶来。”于是彼等坐而伸手由雪山采来摩鲁瓦蔓草之叶。拘私耶见彼叶云:“贵君等于如此叶之上,不能得受乳糜,请持朅地罗树等之叶来。”彼等又持其叶来,而任何一叶均有如兵士楯之大小。拘私耶向彼等五人全部以匙分配乳糜,虽至施舍彼等五人之最后者时,壶中之乳糜亦不似有减少。彼施与五人后,持自己之壶而坐。
尔时般遮翼起立,变自己之姿为犬,于彼等之前垂出小便而来。婆罗门等用树叶遮蔽自己之乳糜,一滴犬之小便,偶然落于拘私耶手中之上。婆罗门等由水瓶取水,示现作注入乳糜而食之状,拘私耶云:“施予少许之水,因洗手而食之故。”“汝可自取水来洗手。”“予向贵君等施与乳糜,请分予少许之水。”“予等不以有受得之施物。”“如是请为看守此壶,予洗手而来。”于是彼降往河边而去。
尔时彼犬向壶中垂落满壶之小便,彼见犬垂小便,持大棒吓阻归来。犬忽变成骏马之大小,向彼追逐,化为种种之色,某时黑,某时白,又为黄金之色、斑色,背忽高忽低,如是成种种之色姿向玛洽利拘私耶追逐。彼受死之恐怖威胁,接近婆罗门等,婆罗门等飞上空中而立。彼见彼等之神力而唱偈:
一三
婆罗门等高气姿 尔等之犬为何故
高低种种身变形 尔等为谁语吾等
闻此诸神之王帝释唱偈曰:
一四
战达罗与苏利耶 神之驭者摩多梨
吾为帝释天王者 更有此者般遮翼
帝释更称赞般遮翼之荣誉而唱偈:
一五
手鸣鼓小鼓 形异大小鼓
彼以眼为醒 醒时彼欢歌
拘私耶闻此言辞询问曰:“此诸人等云何得如此无缺欠之神之幸福耶?”帝释云:“不行布施、从恶法、吝啬者决不赴诸神之世界而堕入地狱。”示此而唱偈:
一六
一切此等吝啬物 咒骂沙门婆罗门
弃置形骸去此世 生命果堕下地狱
唱此偈毕,次示行正法者获得诸神之世界而唱偈:
一七
此等希求善趣者 布施持戒诸法立
弃置形骸去此世 生命果上赴善趣
如此云已,而向彼说明:“拘私耶!予等非欲乳糜前来,予等怜汝、同情于汝而来。”帝释说偈:
一八
前生尔为吾亲族 今生悔吝行为恶
教尔吾等来此处 勿行恶事堕地狱
拘私耶闻此,自思:“此诸神思使予为善利,由地狱引予使立于天上。”彼大欢喜说偈:
一九
实此为思吾 尔等来教吾
尔等希吾语 一切吾将为
二〇
今日吾将废吝啬 任何之恶吾不为
若无布施吾不食 无施不饮一滴水
二一
吾斯常时行布施 吾之财宝果将尽
婆娑婆!吾弃爱欲 帝释天!吾将出家
帝释摧促玛洽利拘私耶为无欲者,教以布施之果报,依法语严格把握五戒,于是与诸神共归神都而去。玛洽利拘私耶入市内,彼得王许可后,向来乞者之容器充满注入,施以财宝,然后彼立即出家到雪山南侧,在恒伽河与某一自然形成湖水之间,作一叶庵,为出家者,食树根、树实,长期住居,至于老年。
当时帝释有无双、有信、吉祥、有惭之四女,彼女等持多数之天香及天之华鬘,为游水赴阿耨达池;于彼处彼女等游水之后,坐于悦意石池畔。恰于彼时,有一名那罗陀婆罗门之行者,为昼间休息往三十三天难陀苑及奇达库塔拉达园,于昼间休息之乐后,彼持波利夜呾啰之花为伞状以覆日,归来至悦意石池岩顶自己住居之金窟。彼天女等见彼手中之花,向彼乞索。
佛为说明此事而言曰:
二二
优高呾陀摩罗山 神王所卫天女乐
优行世间仙者来 优美花开大树枝
二三
净色芬芳敬天人 此花无上事诸天
人或陀那婆不获 斯为此花无上值
二四
四人肤斯拟黄金 四天女主由座立
皆自认为无匹敌 向那罗陀如是云
二五
“尔物若为尔有权 波利夜呾啰花名
尔与吾等有荣耀 吾等尊如婆娑婆”
二六
那罗陀望彼女等 斯语彼女起喧哗
“此花吾将饰与谁 尔等之中最优者”
四人天女闻彼之言唱偈:
二七
那罗陀!尔观吾等 吾等希欲尔与花
吾等之中尔授者 看作吾等之上首
闻彼女等之言,那罗陀云:
二八
美女!汝言不相应 将使婆罗门喧哗
尔问诸神之上首 最优最丑若欲知
佛更唱偈:
二九
醉心美慢四天女 柳眉怒向那罗陀
帝释之前彼等去 诸神上首问优劣
彼女等如此询问立于王前:
三〇
富兰陀罗见己女 诸神之王合掌云
吾女尔等皆美丽 谁使尔等起喧哗
彼女等语此而唱偈:
三一
“经巡世界那罗陀 大仙立法通真理
犍陀摩罗优山上 彼云尔等问神王
尔等最优与最丑 谁为上首则能知”
帝释闻此自思:“此四人为吾之女,若予云四人之中,某一人具德为最优,则另外彼等恐生愤慨,此予不能诉于裁判。予将遣送四人往雪山之拘私耶行者之处,彼行者对此等愚奴将与裁判。”“予对汝等之诉不能裁判。雪山山中有拘私耶行者,予将对彼赠送天食。彼者不向他人布施,则自己不食;彼当施舍时,善能分辨于人,为一施有德者之男。汝等之中,由其手中得食者将为最优者。”帝释言毕唱偈:
三二
彼之大圣森林行 吾女!彼无食事
彼有区别为布施 受施将为最优者
帝释如是遣送彼女等往行者之处后,呼摩多梨遣往彼行者处,唱次之偈:
三三
彼于雪山南斜面 住于恒伽河岸边
彼之饮食物难得 诸神运彼以天食
佛更言曰:
三四
神王命彼摩多梨 马车千头之马系
全速到着彼仙处 与彼天食不现姿
拘私耶得此,伫立而唱二偈:
三五
吾起火焰祭祀时 光拂世闇吾崇阳
谁人掌上置天食 神王婆娑婆之秀
三六
实似珠贝无双物 色白清净芳香美
稀有吾生未尝见 谁神吾手置天食
于是摩多梨云:
三七
大仙!大神王遣吾 大圣!急来运天食
尔知驭者摩多梨 无惑尔食无上食
三八
食者将灭十二恶 饥渴嫌恶忧虑疲
瞋恚敌意谗谤诤 寒暑怠惰斯上味
拘私耶闻此,说明自己守誓而唱偈:
三九
摩多梨!此吾不适 不施不食无上誓
独食圣者为不敬 若不分与无幸福
彼如此云,摩多梨问:“尊者!贵君不布施他人而食,见为如何之罪过,曾立如此之誓耶?”彼说偈云:
四〇
彼等邪淫通他妇 彼等害友骂有德
彼等贪欲更卑劣 吾不布施不饮水
四一
无论为女或为男 吾为布施贤者称
此世不吝心宽者 无秽真谛具足人
摩多梨闻此,现身立于其前。恰于彼时,四人之天女各立于四方,吉祥立于东方,无双立于南方,有信立于西方,有惭立于北方。
佛为说明此事而言曰:
四二
接受神王诺 美肤拟黄金
四人天女等 无双与有信
吉祥与布利 拘私耶处寻
四三
光辉如焰端 天女四方现
仙者心甚喜 摩多利眼边
[拘私耶如是云:]
四四
“东方辉耀尔为谁 天女!尔饰如朝星
纤君!问尔拟黄金 语吾尔为何方神”
四五
“天女吉祥诸人崇 吾常追随不恶者
吾来此处求天食 大智者!与吾天食
四六
大圣!吾希幸福时 其人之爱乐满足
祭火者!知吾吉祥 大智者!赠吾天食”
拘私耶闻此云:
四七
明行睿智具工巧 行为正当具德行
然若不得尔自弃 尔为如此可受责
四八
吾见大食怠惰男 吾见丑人生卑劣
吉祥!然彼被尔护 赐财有幸福
对生高贵者 追遣彼如仆
四九
尔为虚妄无辨别 愚痴之尔害贤者
待尔座席水不值 况与天食吾不快
彼女原姿消失而退。其次彼与无双语云:
五〇
饰清耳环有皓齿 持磨黄金丽腕环
姑尸嫩芽为焰色 腰缠光辉水色布
五一
恰如雌鹿脱弓箭 徘徊可爱尔得见
美目之君!尔友谁 独行林中无怖耶
于是彼女回答:
五二
此处此地吾无友 玛萨伽萨拉吾生
吾来此处望天食 大智者!赠吾天食
拘私耶闻此云:“贵女对入己意者与以希望,虽使之成就,然对不如意者不与希望;依贵女则不但不能得无缺之幸福,贵女乃使破灭之神。”于是说偈云:
五三
商贾希望求财宝 乘船渡海往彼方
彼处彼等船沉没 财宝金钱一同尽
五四
农夫希望耕田馆 诸种莳种尽手段
旱魃种种灾祸袭 些少收获亦无有
五五
致力为主有人等 追逐希望索幸福
为主尽力破敌者 不得一物至身亡
五六
舍去亲族金财宝 望幸福者思升天
长期恒行烈苦行 彼行恶道随恶趣
五七
如此可云希望欺 无双!失责尔怠惰
待尔座席水不值 况与天食吾不快
彼女亦遭拘私耶拒绝,于立处消失。复次与有信谈话,彼云:
五八
荣誉光辉具荣誉 尔立方位云最低
纤君!问尔拟黄金 语吾!尔为何种神
于是彼女唱偈:
五九
诸人崇敬吾有信 不恶者后吾常随
求天食故吾来此 大智者!赠吾天食
于是拘私耶云:“此等诸众生信如此所说之言辞,做所当为之事,然所作不应为之事较应为之事多,如此一切皆为贵女所作之行为。”彼云如次偈:
六〇
因有信心故 人等实践时
布施与摄根 禁戒或舍心
然因尔之故 或盗为虚言
作伪为欺骗 因尔而堕落
六一
有妻忠实戒德具 良家处女意欲弃
不能抑制诸欲望 置情汲水之婢女
六二
由尔奉事他人妻 有信!尔弃善行恶
待尔座席水不值 况与天食吾不快
彼女于立处消失。拘私耶更与立于北方之有惭相语,唱次之二偈:
六三
夜明朝阳升起时 容貌表现现优色
天女!相似吾发现 语吾!尔为何天女
六四
燃出如火似蔓草 夏日风摇着赤叶
为何见吾安静立 如尔一语亦不发
于是彼女唱偈:
六五
诸人崇敬吾有惭 不恶者后吾常随
吾来此为求天食 乞尔天食吾有怯
然而女人乞求事 当视之为惭与耻
彼行者闻此唱二偈:
六六
美女!尔能得如法 不须求乞彼天食
然尔不乞吾招入 尔欲天食吾可授
六七
纤君!尔若拟黄金 今能招入吾仙处
一切美味将供养 可食天食供养尔
以下有等正觉者之偈:
六八
拘私耶允辉天女 有惭身入乐仙处
水木实丰崇圣者 不恶者常来仙处
六九
彼处多花开 树树多错综
半娜甄叔迦 庵婆皮牙拉
钵头摩罗达 瘦般伽雅那
开伽树般迦 泰依拉花开
七〇
彼处数多娑罗树 卡肋利与阎浮树
阿说他树尼拘律 威迪萨树末度迦
鸟兹达拉迦信度 瓦利他及波吒厘
目真邻陀开他迦 所谓最具香气花
七一
哈雷努迦花乃至 耶努天豆耶露迦
萨玛伽及泥瓦拉 如是又有奇那伽
彼处数多无种蕉 卡达利又与萨利
或有稻米帕威西 阿布吉及丹多罗
七二
仙处之北方 自然乐莲池
慢坡无倾斜 宜人无臭气
七三
此处有鱼乐 食多寂静好
辛姑萨万伽 还有萨库拉
萨达万伽鱼 还有罗希他
涡集阿里鱼 巴提那伽伽
七四
此处有鸟乐 食多寂静好
鹅鸟与苍鹭 还有美孔雀
斫迦罗婆迦 夜出枭鹗鸟
翼美郭公鸟 耆婆耆婆迦
七五
此处多数饮 诸兽之群来
狮子虎或猪 熊狼及鬣狗
七六
犀牛牡牛及水牛 罗希他鹿辘辘鹿
伊泥延鹿及山猪 迦宁泥迦与野豚
迦达利鹿此处多 堪泥迦鹿与兔猫
七七
各色花被山肤上 诸鸟集戏鸟声啼……
如此世尊赞叹拘私耶之仙处。其次为显示有惭天女入于彼处之事等而说偈:
七八
彼之肤美照青树 如有云雷放霓光
坚结头部为彼女 姑尸草薰敷清座
敷裘服向彼女言 “美女!请安坐座上”
七九
彼着鹿皮为螺髻 坐座望之为彼女
自取水来以新叶 大圣欢喜与天食
八〇
彼女受食置两掌 甚喜向彼仙人云
“婆罗门!尔今赐吾 吾之此行胜三天”
八一
彼女为彼允殊荣 接受赞叹后女行
女向帝释为斯言 “吾胜天食婆娑婆”
八二
彼女接近彼新座 尔时帝释率诸神
最优彼之天女赞 合掌女受人天供
如此帝释供养彼女后自思:“究竟以何理由拘私耶不授他人,只授此者以天食?”彼为知理由,再遣摩多利。
为说明此事,佛言:
八三
千眼神王三天主 彼向摩多利斯云
“尔行传送吾言语 拘私耶!置吾三女
何故有惭得天食?”
摩多梨承诺其言,乘皮禅延多马车出发。
为说明此事,佛言:
八四
彼车滑过虚空行 装具光辉如火燃
车辕阎浮檀金造 黄金七宝美严装
八五
多数黄金孔雀飞 象牛马虎豹痫鸟
伊泥延鹿宝石造 毗琉璃造鹿诸鸟
八六
金色之车系马王 其数一千等幼象
黄金之网当胸饰 闻音速进饰严具
八七
摩多梨乘最上车 车音响达十方界
大空岩山森茂林 或至海原摇大地
八八
彼急速行到仙处 外衣右袒以合掌
彼云等神婆罗门 多闻有德之导师
八九
“倾听因陀罗言语 富兰陀罗有问讯
拘私耶!置吾三女 何故有惭得天食”
彼闻此言语唱偈:
九〇
吉祥回答为半相 有信回答亦非常
吾见无双为欺者 有惭把持成圣德
其次称有惭之德云:
九一
此等幼女护生家 持主幼妇亦老年
将起情欲他男等 有惭之故抑己心
九二
战斗先锋交刀剑 败者逃去或仆亡
有惭之故掷生命 意惭折返收容军
九三
恰如海边止海水 实此有惭抑恶人
世间圣者崇有惭 驭者汝报神王知
摩多梨闻此唱偈:
九四
拘私耶!谁告尔置三天女 钵啰惹钵帝梵天因陀罗
实则此有惭诸神优且敬 汝大仙!因陀罗家彼女生
恰于彼如此云时,拘私耶必须由此世没去。于是摩多利向彼云:“拘私耶!汝之寿命尽,汝已遂行布施之法,已在人间世界何为?汝将往神之世界!”彼思伴彼而行唱偈:
九五
汝今往如何 神愉乘马车
我与尔共乘 同往三天行
尔姓因陀罗 因陀罗待汝
今日尔此时 因陀罗友情
如此摩多梨与拘私耶谈话之间,拘私耶死没化生为神之子,乘神之马车,于是摩多梨伴彼往帝释之处。帝释见彼大喜,以其女有惭授为彼之第一后妃。彼之势力不能测知。……佛见此事云:“优良众生之业,成为如此之净物。”佛唱最后之偈:
九六
不恶业者斯等荣 果报不灭正行者
彼见天食布施者 因陀罗友起净信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言:“汝等比丘!此非只今世,前生我对此不喜布施,顽固吝啬家有催促之事。”佛对本生之今昔作结语:“尔时之天女有惭是优钵罗色,拘私耶是彼施主之比丘,般遮翼是阿那律,摩多梨是阿难,苏利耶是迦叶,战陀罗是目犍连,那罗陀是舍利弗,帝释则是我也。”
五三六 鸠那罗本生谭
[菩萨=鸠罗鸟]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鸠那罗湖畔时,对心沈不快五百人比丘所作之谈话。然而谈话之次序如次。释迦族与拘利族,于迦维罗卫城与拘利市中间流[水]之卢奚多河,作一堤堰,种植谷物。然而至逝瑟吒月时顷,谷物枯死,两市之市民使役劳动者等,集合在一起。此时拘利方面人等云:“因此水为两方分取,君等之方与我等之方,均不充分。然在我等之方谷物,得一水将可结实,故请此水望归我等使用。”于是迦维罗卫城方之人等云:“在君等仓中谷物装满之时,我等怀赤辉之黄金,青色之宝石及铜色之铜钱,手持笼及袋,于君等之门口云[请赐谷物],能步履巡回无阻耶?我等之谷物,亦得一水将可结实,是故我等欲得此水。”“否!我等不与。”“如是我等亦不与。”
如是言语激动,一人起立扑向一人,于是被扑者又扑向他者,彼此互扑;彼此皆为王族之起源,然因互殴互骂而冲突扩大。拘利之劳动者等云:“不可与迦卫城市民同行,为犬与豺同样,与自己之妹等同住之奴等,而以象马或楯枪对待我等,将欲何为?”而释迦之劳动者等亦云:“汝癞病患者之奴等,汝等今只伴子女等而行,为无何依之惨状,如兽类住于拘罗树上之奴等,而以象马或楯枪对待我等,能为何者?”彼等返击。
彼等各各往掌管此事廷臣之处报告,廷臣报告于王族者。于是释迦族等人云:“我等示彼与妹等同住者之力。”彼等整备战争而出发。拘利族等人亦云:“使彼等见识住于拘罗树者之力如何强大。”彼等亦为战争之准备而出发。——有他之阿阇梨云:“释迦族及拘利族之婢女等为汲水而往河边,将头上所载之布台放于地上而坐,乐为多嘴多舌之言时,一婢女以他婢女之布台思为自己之物而互起诤端,逐渐扩大至双方之市民,奴隶、劳动者,差官、使役、廷臣、副王等全体,皆作战争之准备而出发。”然前说较此说为许多注释书所传真实之故,于此处应被采用——。然彼等思整备战争出发,已黄昏时分……
时世尊住于舍卫城。当日之晨朝,观察世界,见彼等如此准备战争出发,世尊熟思:“我如往彼处,接纳处理诤端如何?”“我往彼处接纳诤端,将使闻说三篇本生谭,如此则诤端平静;于是,更为说明和合而说二篇之本生谭,说示执杖经,使两市童子各二百五十人闻法教与我相会。我使彼童子等出家——将有非常多数之集合。”
佛为如是决心,整备身边之物,巡回于舍卫城行乞,行乞归来黄昏之时,未告任何人,佛只一人持衣钵出香殿而行。彼在两军之间空中,结跏趺坐,使彼等见而惊愕,由乌黑之发中放出光辉而坐。
迦维罗卫城之住民等见世尊后而思惟:“我等一族最优之人佛世尊前来,佛或见我等必诤之事。”“然佛来此上,我等不能向他人之身体落刀,拘利人可杀煮我等!”言毕投弃武器。拘利人亦同样如此。于是佛由空中降下,于心情愉快之场所,稍高砂丘之上,坐于优美之座。受佛无上之荣光映照,彼等王族人等敬礼世尊而坐。
于是佛虽已知而亦向彼等询问:“大王阁下!为何汝等来至此地?”“尊者!吾等非为见河游水,为于此场所准备战争而来。”“大王阁下!因何事而起诤端?”“尊者!乃为水之故。”“大王阁下!水有如何程度之值耶?”“仅为少量。”“土地为如何程度耶?”“其值不能测知,尊者!”“刹帝利为如何程度之值耶?”“所谓刹帝利,其值亦不能测知,尊者!”“如此,大王阁下!何故尊等为仅少量之水值而为灭有非能计值之刹帝利——若为战争则决非善事。大王阁下!为起诤端,某树神与黑狮子之间,结成怨恨,及于现在之劫,及于全体。”于是佛为言说攀达纳谭[第四七五攀达纳树本生谭,汉译南传藏三七、七二]。
佛更言:“大王阁下!不可盲从他者。栖于广三千由旬之雪山有四足兽之群,为盲从他者,仅由一只兔之言辞,均皆跳入大海;因此,不可盲从他者。”于是佛为说堕落音本生谭[第三二二堕落音本生谭,汉译南传藏三四、二六五]。
复次佛言:“大王阁下!有时弱者有见强者败北之事,又有时强者有见弱者败北之事,小鸟之鹑,尚可杀大象。”佛为说鹑本生谭[第三五七鹑本生谭,汉译南传藏三五、二一]。
如此,佛为镇静诤端说此三本生谭后,为说明和合,语二本生谭。佛言:“大王阁下!任何人亦不能窥伺和合者等之隙。”佛为说树法本生谭[第七四树法本生谭,汉译南传藏三二、八一]。同样佛言:“大王阁下!任谁亦不能见出和合者等之弱点,然若互起诤端,仅一人之猎师,亦能夺持此等者之生命而去;因此,诤端决非善事。”于是佛为之说鹑本生谭。如此佛说五本生谭后,最后说执杖经。
王族人等皆起净信,向佛云:“若佛不前来,我等互相杀戮,将血流成河,佛之恩荫,使我等拾得生命。若佛为住家[不为出家],则将有二千属岛之四大洲诸国,收入手中,又有千人以上之王子,更将有刹帝利之扈从等;然佛弃此无缺之幸福,而出离获得正觉。今佛更必须有刹帝利之从者等附属。”于是将两市居住各二百五十人之公子奉侍于佛,世尊使此等公子出家,往摩呵槃那。翌日佛使彼等随从,或时在迦维罗市,或时在拘利市,于此二市行乞,两市之市民等给施以非常之尊敬。
彼等年少比丘等为尊崇佛而出家,然由自己不喜出家者中生出不满,彼等之原妻等对彼等不满而有种种传言散出,使彼等更感觉强烈不满。世尊观察,知彼等感觉不满。“此等比丘与如我佛同住而生起不满,究竟说如何法语适合于此等比丘?”佛经熟考之后,发现鸠那罗法语之事,于是佛如下思惟:“我带此等比丘往雪山说鸠那罗之谭,向彼等说明女人所持之恶害,以除去其不满之心,示以得预流果之道。”
佛于晨朝之中着衣持外衣与钵,巡回于迦维罗卫城行乞,行乞过正午归来后,于食事之时间,彼向五百比丘等询问:“汝等比丘!汝等前此有见心情愉快之雪山耶?”“未也,世尊!我等未有见得。”“然而不思巡回雪山耶?”“世尊!吾等未有神足,如何能往?”“然而若有谁抱持汝等而行,将能得往。”“唯然!能得,世尊!”
佛以神通力将彼等全部抱持升于空中,飞往雪山,立于大空之上,快乐指示雪山地方之堪洽那山、摩尼山、兴古罗山、安佳那山、萨奴山、帕利伽山等种种之山及五大河乃至堪那门达迦湖、拉塔迦拉湖、西哈婆婆湖、洽丹塔湖、提雅迦拉湖、阿耨达湖、鸠那罗湖等之七湖。雪山实为非常广大,高五百由旬,广三千由旬,佛以威神力指示此喜悦心地之最佳地域,并指示于彼处之狮子、老虎、象类等四足兽之某住居场所,彼处有快乐之野苑生物,如开花结实之诸树、种种之鸟群、水生陆生之草花、雪山东侧之黄金台地、西侧之朱色台地等。由于于彼时见到此等喜悦心地之最佳场所,彼等比丘对原妻皆无欲情。
于是佛率彼比丘等由空中向雪山之西侧六十由旬之岩台地降落,于一劫间不枯之七由旬娑罗树下、三由旬之赤砒岩上由彼等比丘围绕佛而坐。而佛放六色之佛光,恰如太阳摇曳之光辉,辉映至海之深处,佛向比丘等出美妙之音声而言曰:“汝等比丘!汝等可问在此雪山汝等前此未尝得见之物。”恰于此时,有二只美丽之拘耆罗鸟,口衔棒之两端,中央坐其头主,美丽的拘耆罗鸟前有八只,后有八只,左右各有八只,下方八只,上方为作荫者亦有八只,如是包围此美丽之拘耆罗鸟之头主于空中飞行。彼比丘等见此鸟群问佛:“世尊!彼为何鸟?”“汝等比丘!彼为我昔之一族,我设如是习惯,前生亦为如是之习俗包围于我;然彼时之鸟群甚多,有三千五百之雌鸟包围于我,但渐渐减少,今只为此数。”“世尊!彼雌鸟等于如何之森林中侍奉尊师耶?”于是佛向彼等云:“然汝等比丘!可倾耳谛听。”追忆往事将过去之事说明。
主分
如是宣示,如是传闻。——地上一切药草茂生,数多之花扩覆,象、牡牛、水牛、陆陆鹿、牦牛、斑鹿、犀牛、牛耳鹿、狮子、虎、豹熊、狼、鬣狗、乌兹达拉迦兽、伽达厘鹿、猫兔、堪尼迦鹿等徘徊,幼象、大象那伽象之类群集,子象群栖,尚有伊萨鹿、萨伽鹿、萨拉巴鹿、伊泥延鹿、巴塔鹿、帕萨达鹿、普厘萨鲁,紧那罗、夜叉、罗刹齐欢乐,附着花蕾、嫩芽之大花开放优美数多之树群茂生,鹗、鹧鸪、鹰、孔雀郭公、耆婆耆婆迦、且罗瓦迦、宾迦罗、迦陵频迦等几百之鸟相互啭鸣,为黑、赤砒、雄黄、朱、金银等几百之要素覆饰之地域,——诚然于此快乐森林之中,鸠那罗鸟栖住,彼为极美之鸟,为美羽所覆。
此鸠那罗鸟有三千五百雌鸟为从者,如此二只之雌鸟口衔棒之两端,其中央鸠那罗鸟坐而飞起,其意为于长距离之间不使此鸠那罗鸟疲劳困乏。又五百之雌鸟飞于下方者,其用意为若此鸠那罗鸟由座上落下,则我等以翼抱上;五百雌鸟飞往上方者,其用意为使此鸠那罗鸟无为[光]热所苦之状;又五百之雌鸟各飞于两侧者,为不使此鸠那罗鸟触及寒、暑、草、尘、风、露;又五百之雌鸟飞于前方者,其用意为使此鸠那罗鸟不被饲牛者,家畜之守护者、刹草者、采柴人、樵夫等棒击,石砾、拳头、土块、木杖、小刀、陶器之碎片等击打,又不使鸠那罗鸟与竹丛、蔓草、树木、梁柱、岩石或强力之鸟翼冲突;又五百之雌鸟飞于后方,以柔和恳切快乐美妙之音声交谈而飞行者,其用意勿使鸠那罗鸟于座上生起不满;又五百之雌鸟飞往此处彼处,由数多之树采来各样变化之果实,其用意为勿使鸠那罗鸟空腹而烦恼。
如是,彼雌鸟等为使此鸠那罗鸟欢喜,由公园向公园,由王苑向王苑,由河之渡场向渡场,由山顶向山顶,由庵婆园向庵婆园,由阎浮苑向阎浮苑,由拉布迦苑向拉布迦苑,由那利苏罗森林向森林,而非常迅速飞翔而行。但终日为其雌鸟等如此包围之鸠那罗鸟,被迫而如次云:“卑劣之奴等即可消失!汝等有卑鄙之盗心,狡猾不善,轻率急燥,不思报恩之事,恰如风状,汝等欲往何处即往喜好之处而行,汝等一切消失!”
佛如斯语之后而言:“汝等比丘!如此,我虽生为畜生之类,知女之忘恩、多欺、恶行与不德,尔时我不依女之原意而使依我之原意而动。”佛以此谭除去彼比丘等不汉之后,佛即沉默。
尔时有二只黑拘耆罗鸟持举其头主于棒上,其上下等处各有四只于其场所飞来,比丘等见此问佛。于是佛言:“汝等比丘!前生我之友人喷那姆迦为有斑之拘耆罗鸟,此为彼之一族。”佛如斯言,与前同样语比丘等之问。
如是,彼诸山之王雪山之东方极美山中,有源流注入鸠那罗湖。——青莲华、黄莲华、赤莲华、白莲华、百叶莲华、好香莲华、曼阮罗华等一切具生,美丽馨香,乃欢乐光辉之处,——库拉瓦伽树,目真邻陀树、开他伽树、且他萨树、瓦鹫拉树、喷那伽树、瓦库拉树、提拉伽树、毕牙伽树、阿萨那树、娑罗树、萨拉拉树、旃簸迦树、阿输迦树、那乃路迦树、提力提树、布迦树、帕塔罗达树、栴檀等有甚深之森林,黑阿迦鲁树、波多麻迦树、皮扬古树、德巴达鲁迦树、有乔洽树等之密林,卡库达树、库拉迦树、安寇拉树、卡奇卡拉树、刊尼卡拉树、卡那威拉树、寇兰达树、俱毗陀罗树、甄叔迦树、摇笛香之森林,摩利迦树、无污点污秽之般笛树,有极美之巴吉尼玛拉树等之开花,非常优美之苏曼那树,有馨香味之达努迦利迦树,他利萨树、多伽罗树、优尸罗树、克达树、卡洽树等之茂生,阿提木库迦草、满开之蔓草茂饰之处,鹅鸟、鸭、雁、家鸭等之鸣声,具咒术者、有魔术者、沙门、行者等之群住,为优神、夜叉、罗刹、陀那婆、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俳徊之处——如此诚为快乐森林之中,喷那姆迦有斑之拘耆罗鸟栖息之处。彼有极美之音声,眼中光辉恰如醉人之眼。
此有斑之拘耆罗鸟喷那姆迦有三千五百之雌鸟从者,如是,二羽之雌鸟衔棒之两端,其中央使喷那姆迦坐定而飞起,于长距离飞翔之间,其寓意为使此喷那姆迦无疲劳困苦之事。又五百之雌鸟飞于下方,其寓意若此喷那姆迦由座上落下,我等可用翼抱持;五百之雌鸟飞行于上方,其寓意为使此喷那姆迦无有热苦;又五百之雌鸟各各飞行于两侧,为使此喷那姆迦勿触及寒、暑、草、尘、风、露;又五百之雌鸟飞于前方,其寓意为使此喷那姆迦勿受饲牛者、家畜之看护人、刈草人、采药人、樵夫等之棒击,以及石砾、拳头、土块、木杖、小刀、陶器等破片所击打乃至勿使与竹林、蔓草、树木、梁柱、岩石、或强力之鸟翼相冲突;又五百之雌鸟,于其后方以柔和、恳切、快乐、美好之音声交谈而飞行,其用意为使喷那姆迦于其座上不起不满;又五百之雌鸟此处彼处飞行,由数多之树采来各样变化之果实,其用意勿使喷那姆迦空腹而烦恼。
如是,彼雌鸟等为使有斑之拘耆罗鸟喷那姆迦欢喜,由公园往公园,由王苑往王苑,由河之渡场往渡场,由山顶往山顶,由庵婆园往庵婆园,由阎浮苑往阎浮苑,由拉布迦苑往拉布迦苑,由那利蓟罗之森林往森林而为非常快速之飞行。然终日为此雌鸟等包围有斑之拘耆罗鸟喷那姆迦赞语如此云:“善哉,善哉,吾诸妹等!汝等为主如此照顾之事,诚为汝等适为生于良家之女。”
如是,有斑拘耆罗喷那姆迦往鸠那罗鸟处出发而行。于是奉仕彼鸠那罗鸟之雌鸟等见到喷那姆迦,见彼由远而来,彼等往喷那姆迦之处接近而行,向有斑之彼拘耆罗鸟喷那姆迦如斯云:“贵君喷那姆迦阁下!彼鸠那罗鸟过于粗暴,过于出粗犷之言,然因贵君来此,必将出优美之言。”“必将如此,诸妹等!”
彼往接近鸠那罗鸟之处而行,而与鸠那罗鸟问候交谈坐于侧面后,喷那姆迦向鸠那罗鸟如是云:“吾友,鸠那罗!家世甚佳之良家女等,行为正大,贵君何故辛苦问难,对彼女等为不快之言。鸠那罗!汝必须为快语者,况对说快语者耶?”如是被责之鸠那罗鸟,向彼有班之拘耆罗鸟为如次责难之语:“汝此无禄之卑奴!汝可消失,远消失去,无禄之卑奴!如汝之状,妻之所云,乃为胡言,究竟谁为贤明者耶?”喷那姆迦被如是非难,由彼处回返而去。
如是其后不久,有斑之拘耆罗鸟喷那姆迦罹下血之重病,起剧列疼痛,行将垂死;尔时奉事拘耆罗鸟之雌鸟等思惟:“此喷那姆迦患病,其病多半将不能愈。”于是弃彼只余彼一人而去,彼等接近鸠那罗鸟之处而来。
鸠那罗鸟由远方见此雌鸟等前来,向彼等云:“汝卑奴等!汝等之主今往何处?”“贵君!鸠那罗鸟!彼有斑之拘耆罗鸟喷那姆迦患病,其病多半不愈。”鸠那罗鸟闻此,责难雌鸟等如斯云:“汝卑奴等!汝等可灭亡。汝等卑鄙而有盗心,狡猾不善,轻佻急燥,不思报恩之事,恰如风状,无论何处皆向喜好之处而行。汝等可速消失!”而彼即往喷那姆迦之处向彼云:“喂!喷那姆迦!”于是喷那姆迦亦答:“啊!鸠那罗!”于是鸠罗鸟持起喷那姆迦之翼与嘴,饮以种种药草,如是喷那姆迦之病,得以治疗。
彼之病愈,而其雌鸟等归来。鸠那罗尚于数日之间使喷那姆迦食种种树实,彼体力恢复,鸠那罗云:“吾友!贵君身体已成健壮,可与自己侍者等同栖。予须归自己之栖家。”于是彼喷那姆迦云:“此奴等于予罹患重病,弃予逃去,此等狡猾之奴等无用。”摩诃萨闻此云:“如此,吾友!予将就女性之恶谈话。”彼伴喷那姆迦往雪山斜面之赤砒台地,坐于有七由旬娑罗树之根下赤砒之座。喷那姆迦与从者等共同坐于一面。
全雪山中诸神之声响彻:“今日鸟王鸠那罗坐雪山赤砒之座,将以佛之巧妙而说法语,大众皆当闻此。”如此顺次响传,六欲天诸神皆知,其大部分集合而来。多数之龙、金翅鸟及兀鹰等,及栖于森林中诸神亦轰唱其事。
尔时阿难陀兀鹰之王随从一万之兀鹰之群栖于兀鹰山中。彼亦闻此骚动音声,为闻法语,与其群同来,坐于傍侧。具五神通行者那罗陀亦从一万行者住于雪山之中,彼闻其神之声云:“予之友人鸠那罗就女人所持之不德而说法,予亦必须闻其法语。”以神足与一千行者同来,坐于傍侧。同样彼大会众为闻诸佛之法语而集合。如是摩诃萨依记忆本生之智慧,于自己所目击者原状,向喷那姆迦语过去世所见有关女之恶事件。
——佛为说明此事而言曰:
如是鸠那罗鸟向恢复尚未久有斑之拘耆罗鸟喷那姆迦如斯云:“吾友,喷那姆迦!予见有名堪哈之女,父有二人,夫有五人,然其心恋第六之男,头缩入胴中之矮小瘫痪之男人。”
而此处更有次偈:
一
阿珠那比麻色那 纳库拉优第提拉
萨哈德瓦之诸王 置此五人为其主
第六之男犯恶事 彼女恋此躄矮人
“吾友,喷那姆迦!予曾有见一名为萨洽他波威之女行者,住于墓地之当中,举扬四食而为食事,然与金属细工犯作恶事。吾友,喷那姆迦!予又见伽伽提王妃之事,在大海当中,此威那泰亚之妻与纳塔库威拉犯作恶事。吾友,喷那姆迦!又予见有库兰哥威美发女之事,彼爱耶拉伽玛拉,而又与恰兰哥库摩拉及达南泰瓦西二人犯作恶事。又予知如次之事,梵与之母弃憍萨罗王与潘洽拉羌达犯作恶事。此等之女又此外之女等亦多作恶事;因此,予对女人者,不加信用,亦不称赞。恰如大地对一切之物同一喜爱,保持财宝,对任何之物,亦皆为依处,支持一切,不颤不摇——与此相同,于女淫行亦是如此。女人者不可信。”
二
恰如猛狮食血肉 强力渔食具五手
喜杀他物如彼兽 勿信彼女彼亦然
“吾友,喷那姆迦!诚然彼女等本来非为卖淫或街市游女,何故此卖淫女等而不谓为不贞之奴?原来此奴等即为卖淫、街女、杀人者;然彼女等恰如编发之盗贼,混毒物于酒者,如商人口端亲善,而有伊萨鹿角之曲心,如蛇具二条之舌,覆匿穴中,如山崖之不能满,如恶鬼之不能喜,如阎魔抄掠一切而行,如火焰之食尽,如河水之运去,如风向所好之处而行,如须弥山之不为辨别,如毒树常得成实——彼女等乃如是。”
而于是更语次偈:
三
恰如贼与毒 如商人自慢
如鹿之曲角 如蛇具两舌
四
如穴之覆身 如崖不满足
似鬼不喜事 阎魔掠一切
五
恰似焰河风 尼鲁无辨别
毒树此五者 家财果尽失
一切珠宝尽 彼女等恶行
——昔日,迦尸王梵与以其所具备军队夺取憍萨罗国,杀憍萨罗王,伴其怀妊之第一王妃归波罗奈,以之为己之第一后妃。彼女后产一女,原本王无王女与王子,王大欢喜云:“后妃!汝如有愿事,将如所愿。”彼女受此预置。而彼王女命名为堪哈。
如是堪哈年次长成,其母向彼女云:“父王适汝所愿之事,然予受此预置,因此,汝可受汝所好之物。”“予无任何一物之不足,然决定夫君,予欲自身选择。”彼女之烦恼健强,忘却羞耻向母如斯回答。母后以此告王,王云可随其所好而决定,布告选婿之集会,以一切庄严之具庄饰王宫,集合多数之男等前来。堪哈手执花笼立于上方之大窗向下眺望,并无一人中意。
尔时潘杜王家之阿着那、库拉、毕摩色那、优第提拉、萨哈德拔五人王子等,于得叉尸罗世界最优秀之阿阇梨前修技术后,为知各地方之工作法,经巡诸国来至波罗奈。彼等闻市内喧嚣,询问前述之事,彼等知此:“我等亦将前往”,此拟美黄金像姿之彼等五人,往彼处并排而立。堪哈见彼等站之五人,对之全部生起恋心,向五人之头上投掷花环。“母后!予选彼五人。”母后以此告王。王因有如愿约束,不能言不,而为不快,然王询问:“如何生者,为谁之子耶?”王知为潘杜王之王子等之事,王对彼等表示敬意!于是与王女堪哈为妻。
彼女于七阶之宫殿,于彼之情热,克得彼等五人之爱。然彼女有从者一人,为一佝偻瘫躄之男,彼女以情热克得五人王子之爱,于彼等外出之间隙,情欲燃烧,与彼佝偻之男,犯作恶事。女向彼云:“无如予之程度爱汝者,予杀王子等以彼之喉中滴血,将涂汝之足。”然彼女与五人中之长兄只二人同居时云:“贵君为予较彼四人为最爱者,予为贵君可弃置生命。予父崩逝后,将向贵君一人授国。”而与其他只二人同居时,亦与此为同样之作风。彼等自思:“彼女只爱予一人,以彼女之恩荫,自己将有王位之来。”因对彼女非常喜悦。
某日彼女患病,于是受彼等围绕,一人揉头而坐,他者各各揉两手两足,佝偻之男坐于足端。彼女向揉头之长兄阿着那王子用头暗示使知而执著于心:“予无较汝可爱之人,汝有生之限内,则予亦生。父王崩逝,将向贵君授国。”而对另外者亦同样用手及足暗示使知,又向佝偻者以舌暗示使知。彼等皆各各如前所云,由暗示而悟其意义,另外者亦各各自悟其暗示。然阿着那王子只见彼女之手足与舌之动作,自思:“与予相同,另外者亦必使知此暗示,而此奴与偻者亦必亲恋。”于是彼伴弟等外出询问:“彼奴持有五人之夫,彼奴向予动头表现,汝等得见耶?”“如是!已见。”“汝等知其故耶?”“不知!”“彼云如是之故。然彼对汝等用手足暗示之故知之耶?”“彼奴对我等为如是暗示之故。”“如是向偻者以舌暗示之表现,汝等知之耶?”“我等不知。”于是彼向彼等教示:“偻者亦与彼奴作有恶事!”然彼等不信,呼偻者询问,偻者语一切之始终。彼等闻偻者之言,对彼女之情爱消失:“啊!诚然女之为物,为不德之恶奴,如我等高贵之生者极美者等,彼尚舍去,与如此卑贱不快之偻者犯作恶事。生为贤者谁能与此不知耻之邪恶女为乐事耶?”于是数次对女责骂后,“住于此家之处何为!”五人进入雪山修遍处定,寿命尽时,各从其业死去……。鸟王鸠那罗即彼阿着那王子。
其次有关第二之事说明。
——昔日,于近波罗奈墓场,有一名萨洽他波威之白色女行者作树叶之庵,住于此处,举扬四食而为食事。彼女之德于市中恰如月与太阳之状,为人彻知。波罗奈之市民等喷嚏或倾踬皆云:“南无萨洽他波威!”
如是某祭时之事,最初之日,有几人之金属细工等群集于某场所建曼陀婆,运来鱼肉、兽肉、酒、香、花环,于彼处开始酒宴。时一金属细工酒醉灌倒反吐,彼云:“南无萨洽他波威!”于是一贤明者云:“喂!糊涂虫!向一心动不定之女人,君念南无,君甚糊涂。”“汝勿为是言,贵君!君不可为堕地狱之事。”于是此贤者云:“汝沉默,钝奴!愿为千金之赌。予由今日至第七日坐于此处,向美饰之萨洽他波威使持酒杯,表现饮酒。所谓女人确乎为无有志操之辈。”彼云:“汝能为如是之事耶?与彼千金之赌。”彼贤者将此事向其他金属细工等说知。
次日晨朝扮行者之姿入于墓场,于距萨洽他波威之住居不远之处站立,参拜太阳。彼女行乞出发前来,得见彼而自思:“此行者必有非常之通力,予等住于墓场一方之侧,而彼人住于墓场之当中;必为内部充满寂静之心,予将对彼表示敬意。”彼女近前作礼。然彼既不回头看顾,亦不交谈言语。第二日亦为同样。第三日彼女作礼之时彼仍向背后云:“汝行。”第四日开始作问候之言辞:“如何!行乞不疲倦耶?”彼女受得问候之言辞,大喜出发而去。第五日较前更得甚多之礼敬言辞,彼女坐于少时之间后而离去。
而于第六日彼向来彼之处为礼而坐之彼女询问:“吾妹!今日于波罗奈音乐歌声甚振,究为何事?”“圣者!贵君不知耶?市内催祭,彼于彼处作乐人等所立之音。”“唔!彼为彼之物音耶?”彼故作不知之状而云。复次彼问:“吾妹!贵女之食事为几多?”“圣者!予举四食。然贵君为几多之举食耶?”彼为虚言:“吾妹!吾为七食。”每日彼于夜间进食之故。彼又询问:“吾妹!贵女出家后几年?”“已十二年,贵君为几年耶?”“予于今已六年。”更又问曰:“吾妹!贵女已得达寂静耶?”“否,圣者!贵君如何耶?”“予尚未达。”如是云后,彼曰:“吾妹!吾等如不得爱欲之乐,则出离不能得乐。极热之地狱对吾等为何事耶?此无有也。吾等非为大众作事者耶?予将还俗。依予母之处尚有财产,实无尝受此苦之要。”彼如是云,彼女闻彼之言,易动心故,恋著于彼。“圣者!予亦不满足,若贵君能不弃予,予亦还俗与贵君同住。”于是彼云:“如是出山,予将弃舍,汝可为予之妻。”
如是彼伴彼女入于市中住于一处,而于行酒宴曼陀婆时使彼女持酒杯饮酒。对手之男人负千金之赌。彼女依彼生殖几人之子女……尔时之鸠那罗即为醉酒灌倒之男。
有关第三之昔日故事,于四集(第四篇)之伽伽提[妃]本生潭(第三二七)注中详述。尔时鸠那罗为金翅鸟。
有关第四——昔日、梵与杀憍萨罗王,夺其国,伴彼之怀妊第一后妃妇来波罗奈,知彼女怀妊之事,立为第一后妃。彼女期满分娩拟如黄金之像王子,但彼女自思:“波罗奈王于其成长,将云:‘此愚奴为予之仇敌之子,使其生将如何处置?’则必将杀害。予之子不可死于他人之手。”于是向乳母云:“乳母!将此子包以褴褛之衣,于置于尸体之舍场使之寝卧。”乳母依言,洗其身体而归。
一方憍萨罗王死后成为婴儿之守护神而再生。依此神之威力,使一饲羊者巡视羊群场所时,见一牝羊发现其子生起爱护之情,牝羊饮之以乳,暂时离去,然又来二次三次四次使其饮乳而行。饲羊者见其所为,来至场所见一婴儿,彼见婴儿十分可爱,将婴儿交付其妻。然彼女无子,不能哺乳,于是牝羊为使子饮乳之事。
自此以来每日有二三头之牝羊死去。饲羊者云:“在此子养育之中,牝羊将全部死光。如此之子,将成何物?”于是使之寝入一素烧之壶中,再以一壶覆盖,外面用豆粉涂之使无间隙,然后弃入河中。彼流至下流渡场,被有服役修缮各处废物场之阐陀罗一人与其妻一同洗面时发现,急往取来,置于岸边,不知其中入有何物,开启见一婴儿。彼妻无子,彼女爱之甚烈,伴归家中养育。彼由七岁八岁时伴随两亲往王宫而行。十六岁以后,彼独自往王宫修缮各处废物场。
如是王子第一后妃有王女名库兰迦威,极为美貌。彼女见彼时以来,对彼甚起恋心,彼女不乐于其他外之场所,只向彼劳动之处而来。彼等屡次相逢之中,互相恋爱,于王宫中或隐密之处遂行交涉,经时而为侍女等所知,向王申告。王怒召集诸臣云:“此阐陀罗之子作出此事,此奴应与适当处置。”诸臣答曰:“此为大罪,使为种种多样之苦后,处以死刑办理。”
恰于此时,少年之父守护神入于彼少年实母之体内,依其神力,彼女近王而申告:“大王!此非阐陀罗之子,乃憍萨罗王依予胎所生之子。予向贵君伪称此子已死,予思此子乃贵君仇敌之子,交付乳母舍于尸体之弃场,然为一饲羊之人养育,因自己之牝羊死亡,将子流放于河。其流行之迹,为修缮王宫旧处之阐陀罗发现而养育。若王不信,可将彼等全部唤来。”王以乳母为初,呼唤彼等询问一切,知皆如言。王见生长甚高之儿,心甚欢喜,王使彼沐浴装饰后,将女与彼。而因彼使牝羊死事,附以彼名为爱拉伽玛拉(羊之死)。
王与彼乘物与军队而云为:“如是,乃己父之物,可取汝国。”彼携同库兰迦威往即王位。复次,波罗奈王思彼因未受教育,为教授学问,遣派恰兰伽库玛拉为其师尊,彼因此为师尊,付以将军之位。其后库兰迦威与此恰兰伽库玛拉为不道德之事,将军有侍者名达难泰拔新者,将军使彼持库兰迦威之衣类及装身之具等往彼女之处,彼女与此男亦犯作恶事。
有关第五——昔日憍萨罗王夺波罗奈国,虽波罗奈王之第一后妃怀妊,以为自己之第一后妃归来自国。彼女其后产一王子,王因无子,以其子可爱养育,使学一切学问。达于成年,王以可取己父之国,遣送回国,彼往其处而治国。
如是彼之母后云欲会见其子,向憍萨罗王请愿,如此率众多之侍者赴波罗奈途中,于两国之中间或街市宿泊。其街有婆罗门之子名潘恰拉羌达,为一非常美貌之男,彼持赠物往参后妃。后妃见彼忽起恋心,彼女与彼犯作恶事,费时数日后,往婆罗奈会见其子,而又至急回返来至此街宿泊,数日间与彼男为不道之事后,归返憍萨罗市。其后不久彼语某某之理由,向王请愿往其子处之事而出发,去时归时均于其街半月时间与彼男为不道之事。美貌之女云者,因不德而为作虚言之物。
彼更示自己法语样样之巧妙:“吾友!喷那姆迦!有四种之物,于有事之场合,为带来危害,为决不暂放他人之家者,——牡牛、牝牛、乘物及妻,此四者为贤者由家中远避之物。”
六
牡牛牝牛乘物妻 四者不住亲之家
无技彼等毁车驾 过速之时杀牡牛
七
或以乳故杀牝牛 住于亲家妻犯罪
“吾友!喷那姆迦!又有六种之物,于有事之时,不利于工作者。无弦之弓、妻在亲族之处、舟船、毁谷之车、离去不远之友、及恶友——此等于有事之时,不利于工作者。吾友!喷那姆迦!实际有八种理由,妇人蔑视其夫:贫穷、患病、老耄、酩酊、暗愚、懈怠、一切工作随从之,及对彼女疏于照顾——实际,喷那姆迦!由此八种理由,妇人蔑视其夫。”
八
贫者与病者 老者与醉者
懈怠愚痴者 耽着工作者
疏于照顾者 过于随从者
希爱欲之女 侮蔑于其夫
“吾友!喷那姆迦!实际妇人由九种理由作罪,妇人乐往苑林,往园林,往渡河场,往亲族家,往他人家,热好绅士之外衣及装身之具,饮强烈之酒,喜伺视,及喜立于门口。喷那姆迦!实际由此九种理由,谓妇人者作罪。”
而更如是有次之偈语:
九
苑林园林更于河 好行亲家与他家
华美外衣惹心性 尝酒之女[性不佳]
一〇
窥伺好视性 伫立门口女
此等九理由 女人多作罪
“吾友!喷那姆迦!实际妇人用四十种方法,宠络男人:直身出元气、弯身低头、嬉戏、示羞耻,自己之指甲与指甲相触,以自己之足蹈男人之足,用棒端在地面书写,使儿童跳上跳下,戏儿童,被儿童所戏,使之接吻,食餐,使之食餐,与物,欲求某事,仿效作事,高声谈话,低声私语,直言不讳,秘密谈话,用跳舞、歌唱、音乐、泣声、媚态、饰身表现动作,善笑、凝视、用肘轻押、摇动下衣,开股使见、匿股、使见乳房、使见腋下、使见肚脐、闭眼、扬眉、咬唇、啮舌、使舌转动、脱下衣物、穿着衣物、脱头上装具,着头上装具——实际,喷那姆迦!妇人用此四十种方法为宠络男人者。
又,吾友!喷那姆迦!实际以二十种理由可知恶女:赞美夫之不在、不忆夫之不在、不喜夫之归来、常语夫之恶评、不语称赞夫语、为夫不利益工作、作夫不要之事、夫之所利而不为、穿着衣物而寝、背夫颜面而卧、数数回身而寝、心不镇定、常作叹息、常觉痛苦、大小便勤、为反意之事、闻他男之声音坚耳而听、损失夫之财产、与近处之男亲近、常行外出、常巡回街头、多为恶事、对夫不逊——实际喷那姆迦!以此二十五种理由,知其为恶女。”
一一
夫之不在喜称诵 夫去远行不叹息
夫主归来心不喜 背夫不赞恶女相
一二
工作夫之不利行 纵欲不为抑情事
夫之利益甚疏远 彼女不为夫所要
着衣入床背面寝 此为蛮横恶女相
一三
卧于床上时反转 骚乱暂短不沉静
共寝觉苦常叹息 少用大用重叠行
彼女行为不庄重 如是亦为恶女相
一四
逆意而为要不为 他男语声倾耳闻
一切夫财皆尽弃 如是亦为恶女相
一五
辛苦劳苦储积财 蓄财荡尽夫主苦
近邻住男结亲交 如是亦为恶女相
一六
由家外出步市中 日常对夫怀恶心
无有敬心犯奸事 如是亦为恶女相
一七
几度伫立门口边 两乳两腋示他男
注目无边心摇动 如是亦为恶女相
一八
一切之河依流曲 一切森林由木成
隐匿机会如见出 一切女人为恶者
一九
机会隐处若将得 斯隐机会将得耶
一切诸女为奸事 他男不得躄者同
二〇
欢乐娱与世男等 多心女等为放逸
女等喜与皆淫女 勿信女等如渡津
即是如此,——昔日波罗奈有堪达利王,乃一极为美男之王,每日诸臣往王之处所持千个之香筐,用其香涂均王宫之床,毁香筐为馨香之薪木以煮食物。王妃亦为美人,其名云金那拉。司祭官与王同岁,具有明智,名潘恰拉羌达。近王宫殿城壁内侧生一阎浮树,其枝垂于城壁之顶,在此树荫之下住一丑陋之躄人。
如是,某日王妃金那拉由窗中眺望,眼止于躄人而起恋心,于夜半以爱情包王入眠,徐徐起身而出,以种种最美味之食物,置于黄金容器之中,载于臀部,系衣物之纲绳由窗而降,登攀阎浮树,缚枝降落而行,而与躄人以美食与彼犯作恶事后,通过来时之道,登上宫殿,身体涂香后,一同寝于王傍。彼女不断以此作风与躄人以为恶事,王竟不知。
某日王巡回右绕市中后,入来王宫途中,见一非常可愍之躄人横卧于阎浮树之树荫下,向司祭官云:“此似人间之饿鬼。”“诚如王言,大王!”“吾友!如是容貌不快之男,有谁人之女为情欲所驱而与之接近耶?”躄者闻此会话,心起慢意向王云:“王为何言?王自己之后妃通来予处,王未知之发现耶?”彼向阎浮树合掌云:“再生于阎浮树之神请听!此事除贵君之外,无有知此事者。”司祭官见彼之作为自思:“王之第一后妃,必经阎浮树来此,与此奴造作恶事。”彼向王询问:“大王!王对后妃于夜间之身体感觉如何?”“吾友!予无何留意,然于中夜时到,觉彼女之身体寒冷。”“若然,大王!其他之女如何皆宜。贵君之第一后妃金那拉与此奴作为恶事!”“吾友!何言耶?如彼女非常之美者,有与如斯非常可厌之奴为享乐之事耶?”“如此,请加调查,大王!”“甚善!”
王于晚处后与彼女一同寝息,因云欲作调查,于入眠时刻,即现为入眠之状。彼女为同样之事而起身,王循其迹而行,立于阎浮树荫之近处。躄人怒王妃前来过迟,击打彼女耳饰之钻。“请勿发怒,贵君!予待王之入眠!”彼女斯语,恰如彼家之婢女。彼女吃此一击之下,为狮子口状之耳饰,由彼女之耳落下,恰坠于王之足前。王思即此已十分可信,遂取耳饰而去。
王妃与躄人为奸事后,与前同样归至王傍欲一同入寝,但为王所拒。翌日王命曰:“凡予授与金那拉妃庄严之具,一切装饰来此。”然彼女云狮子口之耳饰送往金细工人处修理而未带来。王再使往催,仅只片面之耳饰送到。王询问说:“汝之耳饰往何处耶?”“送往金细工人之处。”于是呼金细工人问曰:“何故未附此耳饰而来?”答曰:“大王!予未受取耳环。”王怒:“卖奸之女!予之金细工人,乃与予相似之男。”于是将耳环投于其前,向司祭官云:“吾友!汝之言乃真实,如是可斩此奴之头。”司祭官置彼女于王宫之某一场所,来王处言:“大王!如对王妃金那拉者,可勿发怒,女者一切如是。若王欲观览女之不德,如何为恶,如何多弄欺术,王可变装巡回国内。”“甚善!”王将政治预置于母后,与司祭官一同巡回出发。
二人步行一由旬之路,坐于大道之傍,见一富户为其子行结婚祝贺之礼,使新妇坐于隐覆之乘物,有多数之从者伴随。司祭官见此云:“若贵君欲望彼女,能与彼女为奸恶之事。”“斯为何言?吾友!多数之从者相随,此不可能。”“大王!可拭目一观!”彼往前方距路不远之处张一天幕,将王入于其中,自己坐于道傍而泣。于是彼富户见此问曰:“汝何故而泣?”“予妻身重,予伴之欲往故家,行至道傍,然妻于途中分娩,今于天幕之中疲币已极。妻处无任何女人,予亦不能前往彼处,将如何处理,予亦不知。”“予将使汝得女一人,汝勿哭泣。女人甚多,只一人往行。”“若然请得一年少者行,如此,则此方最好吉兆。”富户思考:“所云真实之事,如有此事,亦为嫁者之好吉兆,将有多数之子女生殖。”于是彼就嫁之女遣去。彼女入往天幕之中,见王而起恋情,犯作恶事,王与彼女指环。彼女所为之事已毕,外出回返,诸人问曰:“生产如何之子?”“黄金色之男子。”富户伴彼女而去。
一方司祭往王之处:“大王!御览可知,如彼少女尚为如彼之恶事,此外之女亦可推知。然而王与彼女何物?”“嗯!与一指环。”彼云:“不可与如此之女人。”彼急行追赶乘物。富户云:“此为何事耶?”“此女取去予妻(婆罗门女)枕旁所置之指环,予为取指环而行来。”富户:“汝归还其指环。”彼女于是交付。于是婆罗门用种种样样方法,向王告示其他多数之奸女,“此处为如是之物,且往其他外处,大王!”
王巡历全阎浮提,而后云:“女人一切皆如此者,于我等何为?予将回返。”于是归来至波罗奈。司祭官向王请曰:“大王!女人即是如此之物,如此之恶,乃女者之本性。切望大王赦免那拉后妃之过。”国王应司祭官之请,由王宫放出彼女,逐彼女离去其地位,以他女为第一后妃;更将此躄男放逐,伐去阎浮树之枝。——尔时潘洽拉羌达即鸠那罗是。如斯彼自目击之事持来说示而唱偈:
二一
堪达利与金那拉 见彼行迹顿开悟
一切女人家不乐 奇异之男彼舍弃
眼中留恋躄之男 [二人同为恶作剧]
尚于此外——昔日有波罗奈王婆迦,如法治国。当时波罗奈东门之处住一贫男,有一女名潘洽婆婆(五恶之女)。彼女前生亦为一贫女,捏粘土涂家之壁,然而有一辟支佛为涂均自己所住山窟之床,思欲于何处得来粘土,彼思:“将于波罗奈能得。”于是缠衣,手中持钵,入来市中,立于距彼女不远之处。彼女发怒,而上下观彼云:“扭曲之心而欲来得粘土耶?”然辟支佛其身不动,彼女见辟支佛之身不动,彼女继起净心,向彼注视云:“贵君尚未得粘土耶?”于是持一大块粘土,置入钵中。辟支佛用彼粘土涂均山窟之床。
[彼女其后不久由彼处死去,于彼市城门外侧之村,住一贫乏之女胎中再生来此世,经十个月由母胎出生。]彼女因布施粘土之块果报,身体之皮肤极为柔软,然而为发怒凝视,则手足口眼鼻等甚是丑恶,因此潘洽婆婆——五恶之名为人所知。
如是某日波罗奈王于夜间变姿,步行巡回于市中来至彼之场所,彼女与村中幼女一同游戏,彼女不知彼王而握王手。王对彼女之手感触良甚,不能抑制自心,如触及神手之状。感触优良而起情欲,虽然彼女如是丑陋,但王握其手问曰:“汝为谁之女?”“住于城门处者之女。”“有夫无夫耶?”询问之后云:“予为汝之夫,可往得两亲之许可。”彼女往两亲之处云:“有一男人希望与予结婚。”“欲求如此之女,彼男必为贫人,甚善。”与以承诺,彼女回返告知两亲许可。彼遂于彼女之家一同宿泊,翌日晨朝回入王宫。尔来王为变装不断往女之处而行,而对其他之女不加看顾。
某日彼女之父,罹患赤痢,治病之药为用无混气之牛乳、生酥、蜜与砂糖所作之粥,彼家贫穷,不能获得。因此潘洽婆婆之母向彼女云:“将如之何?汝之主人不能得此粥耶?”“母亲!予夫较予等尤为贫乏,然虽如此,予向彼人一询,请勿忧心。”彼女如斯言毕,待彼来时,心神恶劣而坐。如是王来问曰:“因何心神恶劣?”于是闻其始终,王云:“汝欲予由何处得此佳良之药耶?”彼言毕自思:“予不能如此长时步履巡行,途中遭遇危险亦未可知;若复伴此女前往宫中,不知此女所触良善者,将谓:‘我等之王伴一夜叉而归。’若全市住民,触及此女,使知其良好,则予将免受非难。”彼向女云:“汝勿忧心,予将向汝父持粥来。”如是云毕,与女享乐后,回归王宫。
翌日,煮如上述之粥,取数枝树叶,作为两个容物之器,一方盛粥,他方容入宝冠,王缚此于夜间出发而往。“汝知我等贫乏,此为苦劳准备而来之物,汝向父亲云:‘今日食此容器中之粥,明日再用彼容器之物。’”彼女如言而为。彼女之父体力恢复,只食少量之粥,即已满足,残余者与母及自己食此,三人皆得幸福。而容纳宝冠之容器,为翌日而取之。
王归宫殿洗面后,命持宝冠来,答云不见,王云搜索全部市中,然亦不见。王云:“然则于市外贫困人等之各家,取其入食物之树叶容器调查。”调查之后,于彼家发现宝冠。“彼女之两亲为贼盗”,官吏缚起传押。于是父云:“予非贼盗,乃外人持来之宝冠。”“彼为何人?”“吾女之婿。”“彼往何处?”“予女知之。”于是彼语女云:“吾女!汝知汝夫之事耶?”“不也,予不知之。”“若是,则予等无生命矣。”“彼人暗来暗去,因此,予不知其人之形貌,然能以手触知,分辨其人。”
父以其由向王之家臣等报告,彼等向王申告。王作不知之状,王命:“若然,入彼女于宫庭天幕之中,于天幕开一出手大之孔,而集合市内住民,以手之感触,使彼女捕捉贼盗。”家臣等受命而为,往彼女之处而行,见彼女后,皆后悔云:“此奴为鬼。”如此嫌恶,不敢接触。然引来王庭入此天幕中之市中住民,使全部集合,彼女由孔中出手握前来之人,云此皆非。人人如神之感触,凡触女之手者,则执着站立而不能去,彼等思考:“若此女将受杖刑,虽然受杖打,而须为奴隶之工作,我等将使此女至我家工作。”于是王臣等以杖叩击彼等驱逐而散去。以副王为首,市中诸人皆成狂气之状,于是王伸出手云:“如何!予如是为之。”彼女握其手大声呼叫:“贼盗已被捉矣。”王向诸人问曰:“汝等与此女握手时,有如何感觉?”诸人依原有真实之状回答。于是王向彼等云:“因此,予思为伴彼女前来至自己之家,故如是为之。凡不知彼女之感者等,将非难予所为之事,予如是思之,因此予使汝等全部得知。如是彼女在谁之家,最为相应?皆可云之。”“乃为贵君之处,大王!”如此,王为彼女灌顶,使为第一后妃,对彼女之两亲,亦与权力。尔来王耽溺彼女,亦不为监督彼女之事,对其他之女人,亦不看顾一眼,宫女等搜寻彼女之过失。
某日,彼女梦为二人王之第一后妃,向王申告见此标帜。王呼集占梦者等询问:“若见如此之梦,将为如何?”彼等因由其他宫女等处得受贿赂向王答曰:“大王!如后妃坐于纯白象背之事,乃为贵君死之前兆;又后妃乘象背而行时,触及月亮之事,乃为导来贵君仇敌王之前兆。”“然则如何处置为宜?”“大王!不能为杀此女之事,可使乘舟,弃之于河。”王于夜间,王将食物、衣物、化妆之品与彼女一同入于舟中,弃之于河。彼女于河流中顺水漂流而行,与在下游乘舟游水之婆拔利亚王遭遇。王之将军见舟云:“彼舟为我之物。”王云:“舟载之物品,则为我者。”舟流来时,发现为彼女所居。问曰:“鬼状之汝为谁耶?”彼女微笑语为婆迦王之第一后妃,并将始末说明使闻。而彼女潘洽婆婆之名为全阎浮提中彻知,于是王持彼女之手起立。王持彼女忽为其感触而起欲情,不思其他女等,以彼女为第一之后妃,彼女等同王之生命。
婆迦王闻得其由云:“予不许彼奴为彼王之第一后妃。”集合军队,而在婆拔亚王之对岸宿营,发送使书:“与妻耶?战斗耶?”彼准备战斗。然两军之大臣思考:“因女之事而赌死,实无必要。因有前夫,此女应属婆迦王,又由舟被救亦必须属婆拔利亚王,因此之故,可在各各之家每住七日。”此事二王满意,二王皆喜,于此岸及彼岸各各营造街市以为住址,彼女即二王后妃之地位。二王耽溺彼女,彼女在一方之家住七日后,乘舟往另一方之家。而彼女与驾舟前进之一年老跛男,于河之当中犯作恶事。
尔时鸟王鸠那罗是婆迦王,因此将此自己目击之事持来说示云:
二二
婆拔利迦与婆迦 皆有过淫之王妻
奉仕下仆为奸事 何女奸事将不为
又此外——昔日梵与王之妻频迦尼开大窗见巡回时王之马夫,入其眼中。彼女于王入眠之时,由窗降下外出,与彼男犯作恶事后,再登宫殿,身体涂香而入,一同卧于王傍而寝。某日王思:“究为何故,后妃之身体于夜之中顷,常时冰冷?予将一查。”于是某日王作入眠状态,于彼女起立出行后暗随,见彼女与马夫为恶事,回返卧于寝床之上。彼女亦因犯作恶事归来,卧于小寝床之上。翌日王唤诸臣当中,呼彼女暴露其恶事,然王云:“一切女之奴者,为恶事者。”王对死刑,投狱、苦役、斩首等彼女相当之罪,与以赦免,而将其由地位逐出,以他者为第一后妃。——尔时鸠那罗王是梵与。因为自己目击之事,持来说示唱偈:
二三
一切国统梵与王 彼之爱妻频迦尼
奉仕下仆为奸事 耽溺爱欲彼此失
彼以过去之事语女之罪过后,尚更语其他彼女等之罪过,彼云:
二四
身小心轻佻 狡诈且忘恩
女等不成神 男不可置信
二五
父母与兄妹 不辨尽不尽
无耻越正法 己心如水流
二六
假令长同栖 心娱且宠爱
情欲爱之深 等同己生命
不幸之事起 弃舍夫主去
吾对此女等 不可悬诚实
二七
实则女之心 恰如猿猴状
或落树荫地 翳不同高低
持心彼女等 左右频摇动
恰似如车轮 辗转辗转行
二八
收得如吾手 见有财宝男
心望欲为作 彼女等见隙
更以软言语 诱彼使起惑
如敛蒲阇人 诱马以水草
二九
收得如吾手 见有财宝男
心望欲为作 彼女等见隙
弃彼男人去 一时亦不顾
渡河彼方岸 如乘筏弃去
三〇
焰食一切尽 如似依抱男
如河更疾流 心变移行速
实则女等爱 不然亦将侍
恰如此岸舟 又如着彼岸
三一
如女之开店 非为一二人
思女吾等男 只如纲缚风
三二
河道给水处 公堂与酒肆
世间女如此 女无定界限
三三
拟火净酪食 女似黑蛇头
牛食户外草 一切触优者
三四
燃火以净酪 狂象及黑蛇
灌顶即王位 一切之女等
男皆常宜勤 勿与此等亲
彼等之性情 人不得测知
三五
最优美色女 多人可爱女
或为技巧女 勿为梦侍事
他人男之妻 就财贪欲女
此等五种女 男等勿梦侍
闻如是说之大众向摩诃萨云:“实妙说哉!”拍手喝彩。摩诃萨云如是,说女之不德后沉默不语。
兀鹰之王阿难陀闻此云:“鸠那罗王!予亦以自己智慧之力说女之不德。”于是开始其语。
佛为说示其事而言曰——
如是兀鹰之王阿难陀,对鸠那罗鸟之语,于最初、中顷、最终一切皆能辨解,于是尔时,彼唱次之诸偈:
三六
假令财满男 敬女与财宝
轻彼得机会 不善女伸手
奉劝财满男 切勿坠女手
三七
添连年少夫 若行为真挚
甚娱雄壮风 将为彼女爱
不幸之事起 背夫弃之去
实吾对此女 不得悬诚实
三八
彼女语望吾 男人勿信此
彼女吾前泣 男人勿信此
实则女等爱 不然亦将侍
恰如此岸舟 又如着彼岸
三九
勿信持小枝 编席之古物
勿信彼之昔 以友为盗人
勿信彼帝王 每思为吾友
彼女亦勿信 十人子之母
四〇
勿信彼女等 耽恋以为事
不能守德行 情不得制御
勿信己之妻 耽迷于烈恋
实彼女人等 恰似通渡津
四一
若将欲女等 杀男或斩男
或更使人斩 切喉将吸血
卑恋享娱乐 无有制情事
似恒伽渡津 勿恋彼女等
四二
彼女等妄语 真为妄语者
牛食户外草 只触优良物
四三
凝视以微笑 女等蛊惑男
或脱取其衣 或以美言辞
四四
女等心不正 凶恶甘言辞
对男虚伪外 何事亦不知
四五
世间女等恶 无有定限界
大胆情热烈 如火尽一切
四六
彼之女等爱 不然无区别
实女等爱人 不然亦将侍
恰如此岸舟 亦如着彼岸
四七
彼之女等爱 不然无区别
只抱财宝故 如蔓草据树
四八
饲象或饲马 饲牛阐陀罗
烧死尸之男 洒扫庭苑者
女对有财宝 从物[不问人]
四九
公子若无财 弃去等死尸
虽贱有财故 女等追逐后
如此兀鹰之王阿难陀,以自己知识之范围,说女之不德后而沉默。闻彼之言辞,那罗陀亦以己知识之范围,语女之不德。
佛为说示其事而言曰:
如是如神之婆罗门那罗陀,了解阿难陀所语偈之最初、中顷、最终一切,尔时唱次之诸偈:
五〇
有四种物不得满 吾之言语请善闻
彼大海与婆罗门 鸟王!尚有王与女
五一
一切河流据大地 诸河流入指大海
然彼大海不得满 不得满者实缺如
五二
吠陀第五之古谭 彼婆罗门亦为学
更而进为求圣知 实则缺如不得满
五三
一切地上有诸山 帝王讨夷海亦含
无限财宝将住聚 又望他海为我边
如是贪求实无限 实则缺如不得满
五四
女人各各持主人 彼等主人有八人
主人有勇且强力 朝夕同居斋爱乐
第九之男将与通 实则缺如不得满
五五
凡女如焰凡事尽 凡女如流凡运流
凡女如茨之小枝 凡女为财而行步
五六
婵女肆意委诸男 以网捕风无所得
又如片手汲海水 只手之音空无声
五七
盗贼亦持多智慧 悟得真实为更难
女人之性不得知 如鱼之在水中行
五八
又如河水难得满 不得优美满言辞
彼等行将沉恶趣 如此之女宜相远
五九
女等蛊惑为虚幻 圣者梵行遭破坏
彼等行将沉恶趣 如此之女宜相远
六〇
或以恋情或财宝 若有侍女之诸男
忽焉彼等被燃尽 如同薪木通火焰
如此那罗陀语女之不德时,摩诃萨更举特例语女之不德。
佛为说示此事而言曰:
如是鸠那罗鸟了解如神之婆罗门那罗陀所语偈之最初、中顷、最终之意,尔时,唱次之诸偈:
六一
恶鬼虽持利剑腕 亦将与交贤者言
猛兽毒蛇彼将近 独身婵女不得言
六二
女等怀杀世人心 踊歌微笑为武器
心动不定坏害男 似食商估鬼岛女
六三
无律摄心彼女等 不加自制好酒肉
男之金钱将咽尽 犹如大海摩竭鱼
六四
五种爱乐彼女等 散乱不定不自制
将来寄依怠惰者 恰如河流入海中
六五
恋爱欲乐以财宝 女等以男为乐源
女等对彼欲情强 彼将如被火燃尽
六六
女等知男之荣富 其身诸共夺财去
如攀沙罗森蔓草 裹彼男人心染者
六七
美好频婆之赤唇 光辉宝饰且缠身
种种欲情样样色 彼诸女等将近来
彼诸女等声调高 和颜悦色将嬉笑
彼女然如奢婆罗 彼女等为幻术秀
六八
黄金摩尼与真珠 彼女美食且缠身
夫主家族之尊信 女等一切聚其身
彼女犹如陀那婆 置菠咽入己腹中
对其夫主为坚护 女子反为罪犯人
六九
诚现光辉有威光 更为聪明之男子
受数多人之尊敬 闻名四面皎皎者
一旦陷入女手中 既失光辉亦无名
近女恰如近罗睺 如月轮顾暗无光
七〇
有敌怀怒报仇敌 入手更有邪恶敌
胜敌遂蒙大灾害 爱欲强男陷女手
七一
割断头发削落鼻 掌打杖扑被足蹴
女等只近卑鄙男 恰似猿猴乐尸骨
七二
在家有时步街路 或近王宫或市中
那木奇张种种网 贤者躲避求幸福
七三
舍弃正苦行之德 男子犯作不圣行
神与地狱将交换 如商估得脆席尼
七四
将有斯男于此世 如是死去蒙非难
愚痴之男随顺业 彼将堕落赴彼世
如彼今后不自制 将行常远堕恶趣
将为曳车恶驴马 如彼将行落恶路
七五
斯男将堕恶趣行 波塔波那大地狱
刑罚铁创枝穿身 睒婆利婆那地狱
或为四足之畜类 生受痛苦宿胎生
又入饿鬼王领域 饥饿之苦不得免
七六
难陀园中有诸神 游戏欢悦多快乐
又如生于人间世 转轮王国为正行
人若多欲耽怠惰 为彼女等将灭除
不仅生时多受苦 死后将堕恶趣行
七七
诸神快乐与欢悦 游戏亦非难得者
人生于世亦复然 转轮王国为正行
黄金建造诸宫殿 如彼仙女住长生
人若不求彼女等 励行圣行[得超生]
七八
彼方世界越欲界 欲生色界亦不难
人若不求彼女等 励行圣行[得超生]
七九
人在世间皆有苦 超越彼方有幸福
无有穷尽不摇动 离欲不成合成物
彼之清净之涅槃 聊须着力并不难
人若不求彼女等 励行圣行得超生
如此摩诃萨说及不死之大涅槃终结其教,雪山山中之紧那罗、大蛇等,以及尚立空中之诸神云:“诚然佛以巧妙善说之法!”一齐喝采赞叹。兀鹰之王阿难陀,如神之婆罗门那罗陀、有斑之拘耆罗鸟喷那姆迦,各各率自己之众归各自之场所而去,摩诃萨亦去往自己之住所。而前者等时时前来摩诃萨之处倾听教训,履行教训,遂皆成赴往天界之事。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唱最后之偈:
八〇
彼时吾为鸠那罗 斑拘耆罗优陀夷
兀鹰陀为阿难陀 舍利弗为那罗陀
如是本生之今昔 汝等比丘须持忆
如是比丘等往时依佛之威神力而行,归时各各用自己威神力而归。佛为彼等于摩诃槃那[大园林]说示业处,彼等即日达阿罗汉位。诸神有非常众多之集合,佛为说摩诃萨摩雅苏陀(大会经)。
五三七 大须陀须摩本生谭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住祗园精舍时,对鸯掘摩长老所作之说话。彼之出生与出家之事,于鸯掘摩经之注中,应知其详说之状。如是彼依其真实之行,使苦于难产之女,得以安宁,自此以来,彼行乞得食甚易。而彼喜独住,后达阿罗汉位,被公认为八十人大长老中之一人。
尔时于法堂中开始其语:“诸位法友!诚然世尊,不用棒剑,调伏如彼残忍、手涂血腥之大贼鸯掘摩,使成温和,实为遂行之难事,诚为诸佛岂非遂行难事者耶?”佛坐香殿,以天耳闻得其语,佛思:“今日自行前往,有非常利益,将行大法语。”佛以堂堂无双之姿,往法堂坐于所设之席上:“汝等比丘!汝等坐于一处,互语何事耶?”“如是,如是!”“汝等比丘!今得最高等正觉之我,化度此者,并无少珍奇;我在前生,积行尚在有限智慧之时,即有调伏此者之事。”于是佛言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在拘楼国之恩达波陀市有拘牢婆王者,如法治国。菩萨于彼第一后妃之胎再生,而由圣知者云有大富之状,命名为须陀须摩。彼于成年时分,王为使彼于最优阿阇梨之前,修学学术,遣彼至得叉尸罗。彼携阿阇梨之报酬而出发,进道登程而行;同样波罗奈迦尸国王之子梵与童子亦由父王派遣出发,迈向同路而进。
须陀须摩行进之路,于彼市之入口[达到彼处]坐于某公堂之长椅上休息,梵与童子亦行进前来与彼同坐于长椅之上。于是须陀须摩向彼礼问:“贵君旅途劳顿,由何方而来耶?”“予由波罗奈而来。”“何人之子息?”“梵与之儿。”“尊名为何?”“予名梵与童子。”“何故而来耶?”“为修学术而来。”彼亦同样询问须陀须摩旅途劳顿,彼亦语其始终之本末。彼等二人云:“我等同为刹帝利之生者,于同一阿阇梨之前,修学学术而来。”彼此互结亲交,入于市中,向阿阇梨之家而行。而向阿阇梨作礼后,说明己之生年,言学习学术之来由,阿阇梨云甚善,与以首肯。二人向阿阇梨交付报酬,入于学术勤勉修习行列,而不仅彼等,此外当时于阎浮提[印度]中约百人之王子等于此阿阇梨之前修得学术。
须陀须摩于彼等弟子中为第一,学术一一修得不久,学业全部终了。彼不往其他人之处,彼云:“彼为自己友人”,彼只往梵与童子之处,为其补助师尊,速使其学术熟练。其他学者等学术亦至终了,彼等向阿阇梨告别后,须陀须摩侍而出立。如是须陀须摩立于路之对侧送别彼等[阿阇梨]云:“诸君!各各使自己之父王御览学术,而即王位;即王位后,盼能实行予之教训。”“阿阇梨!彼何为耶?”“每半月守护布萨,不可杀生。”“谨遵台命。”彼等首肯。菩萨因长于观相,判定将来波罗奈之王子,将生非常之危险,故如此教彼等而送别。彼等即时各各归国向父王显示学术,而即王位,而将即位之事及实行教训之事,为告知菩萨,与赠物一同送寄信息。摩诃萨知其事情后,致送返书,劝勿懈怠。
彼等之中,波罗奈王无肉即不摄食事,因此诸人于布萨日必须为王留置肉食。然某日如是所留置之肉,因厨师之不注意,为王宫饲养品种优良之犬所食,厨师不见有肉,手中握满金钱,步巡搜索肉类,不能获得。彼思:“若无肉食侍应,自己性命不保,如是将如何为之?”彼有一法,于深夜至尸骸之舍场,割取今刚死去男人之股肉,以此充分烹饪以享王为食事。
王置肉片于舌尖,刺激七千之味觉神经,搅动全身。某种业力之故,彼前生因有食人肉之习惯,彼由今生立即于前生生为夜叉吃食数多人肉而为此嗜好人肉。“若予自己默然食之,此厨夫对予自己将不言此肉为何物。”王如此思后,将肉与痰一同吐弃于地上。“大王!并无恶味,请王享用!”王令人等退下后:“予知此肉无何恶味,然此为何肉耶?”“为前日王未享用之肉,大王!”“非也,他时予确未尝有此味。”“今日予已充分烹饪,大王!”“汝确以前如此尽力之方法烹饪?”王知彼已默认,王云:“汝应如实申述,否则无命!”
彼乞求赦免无畏,语其原状。王云:“任谁不可言说,平日烹饪之肉,汝可自食,为予食人间之肉。”“大王!此实为难事!”“汝勿恐怖,此非难事。”“然则由何处于何时均能善得耶?”“牢狱之中,岂非有数多之人耶?”尔来彼依其命令而实行。其后牢狱之人已尽,彼向王申告:“今将如何处理?”“于道中投置千金之束物,有取彼者即云为盗人,捕而杀之可也。”厨师依其命令而行事。其后亦无取千金之束物者矣,“今将何为为宜?”“夜间之时,击触大鼓报时,市中混杂,汝可于有裂痕墙壁或于广场之中,斩人而取肉。”
尔来彼取肥肉,到处横卧尸体。“予母不见,予父失迹,予兄予妹皆不见矣。”诸人悲叹之声入耳,市民等恐怖战栗:“究竟人等为狮子所食耶?或为虎耶?为夜叉耶?”诸人调查,见其伤口:“此或为人所食用!”大众集合于王庭,掀起非难之声。王问曰:“汝等为何事耶?”“大王!市内有食人肉之贼,请王捕捉!”“予如何知其为谁人?为防街市中,汝等谓予步行巡回守护可乎?”
大众见王不顾市中之事,欲往告向伽拉哈提将军云:“往将军之处言说。”“务请将军搜索贼人!”“请待七日,予搜出贼人而引渡。”彼如此送出大众后,命令家臣等曰:“汝等知市中有啖人肉之贼,汝等于各处隐匿,捕捉彼贼归案。”“谨遵台命!”尔来彼等于市内守望。
国王之厨师藏匿于某家墙壁裂痕之中,杀一女人,取其紧凑之良肉,开始填入笼中。将军之家人将其捕捉强缚,大声喊叫:“啖人肉之贼,已被捕到。”大众将其包围,人人将彼痛殴,缚首装入肉笼往见将军。将军见彼思考:“究竟此男为啖人肉者耶?抑或彼混合他肉贩卖者耶?或其他谁人吩咐而杀者耶?”彼问此事,唱第一之偈:
一
“司厨因何尔如此 更为如此残忍事
愚痴杀此男与女 肉欲之故财宝故”
二
“非为财宝妻子故 亦非朋友与亲族
吾主有幸地上王 彼乐食啖人之肉”
三
“若主之故尔奉仕 如此汝为残忍事
明日晨朝到宫内 国王面前可为语”
四
“御身!诚然如尔语 伽拉哈提!吾将言
明日晨朝到宫内 国王面前可为语”
于是将军重缚彼使就寝。夜明彼与诸臣相议,全部发同意之一语,守护一切场所,全市收入掌中,然后缚厨师之首于肉笼中,将彼入于王宫而行,全市引起骚动。
王于前日虽食朝食,然夕食未有备办,彼思厨师今将归来,思今将归来,如坐一夜,天已明亮。“今日厨师亦未前来,而竟闻得市民极大骚动之声,此究竟为何事耶?”国王由窗中眺望,见彼厨师如前所云被押解前来,王思:“事情完全暴露矣。”王振起勇气坐于椅上。伽拉哈提近王之处询问,王向彼答。
佛为说明此事而言曰:
五
夜过已明白 太阳升之时
将军押司厨 近至王御前
近至王御前 将军述此言
六
大王!诚实耶 司厨王所遣
王欲啖其肉 残杀女与男
七
将军!司厨师 斯诚吾所遣
彼为吾尽力 如何尔为难
将军闻此自思:“此王由自己之口中承认,将谓如何残酷之人。如此长久之间,人人皆王之饵食。予自己须使之停止。”“大王!勿为如彼之事!”“伽拉哈提!何出此言?予不能废此。”“大王!若不废止,自己之国土将灭。”“虽然灭亦无关,予不能废止。”将军于是为使王首肯而持来典故示知:
昔日,大海栖有六尾大鱼,其中阿难陀、提曼陀、阿礁哈拉三尾长五百由旬,提提米提、敏迦拉、提米拉频迦拉有千由旬,彼等皆食岩苔。彼等之中,阿难陀栖于海之某一方之侧,有多数之鱼见之而来接近。某日彼等思惟:“所有二足之物[人间],四足之物[兽]皆被任命有王,而我等则无王。我等亦应有鱼王。”经所有之意志相合致,公推阿难陀为王。尔来鱼类朝夕对彼,表示敬意。
如是某日,阿难陀于某山食岩苔,彼不知思为岩苔,受食一鱼。其肉深为彼喜,彼思:“究竟如何此有如此之美味?”彼取出见鱼身体,彼思:“如此长期之间,自己不知而未食。”“予于鱼等朝夕表示敬意来时,可食一尾或两尾,然食鱼之事,一旦暴露,将皆逃走而不来接近自己之处。”于是彼潜身由回返之鱼背后袭击而食。鱼类之数,渐渐减少,众皆思惟:“究竟由何处对我亲族等生出危险耶?”然有一尾贤能之鱼:“予对阿难陀所为之事,不能服气,予将作一调查。”彼于鱼类表敬意之时,潜身于阿难陀耳朵之中。阿难陀使鱼类行过之时,由背后向行处之鱼攫食。此鱼见此行为,告知他者,鱼类皆怖而逃去。
阿难陀自彼以来,执着鱼味,而不向其他之饵渔食,彼为饥饿,渐次衰弱。“究竟彼等往何处而去?”彼于搜索鱼类之中,见到一山:“彼等怖予,多半栖近于此山,予将围卷此山瞭望。”彼以尻尾与头将此山之两侧包围,彼思:“若彼等栖于此处,则必将逃出。”彼注视自身之尻尾:“此等鱼奴为避予而栖于山之近处。”彼甚愤慨,彼以五十由旬之尻尾击之。彼思捕得其他之鱼,饥不择食开始啮食。引起激烈之苦痛,血腥之味,使群鱼集来,啖食其尻尾,及于头部。彼之身体过大,不能复元,当场气绝而死。鱼骨堆积如山之高,空中飞翔之男女仙人见此,向人人语及,全阎浮提中之人人皆知——伽拉哈提持来此典故开示而云:
八
阿难陀啖一切鱼 贪食美味尽甚众
己身终亦被啖食 遂亦不免受死果
九
如是醉知喜美味 愚人终不悟未来
吾失子等弃亲族 终至遂归啖吾身
一〇
如斯闻者欲情消 大王人肉勿摄取
人统之君如彼鱼 勿使此国一切空
王闻此云:“伽拉哈提!汝知此例,予亦知之。”彼就贪食人肉之事,持来昔日之典故而说示:
一一
彼名呼为苏迦陀 彼为男之世嗣子
未得阎浮果之皮 失去生命得死果
一二
如此无上之美味 将军!吾终能得啖
若我不得食人肉 我思生命将有损
昔日在波罗奈有名呼为苏迦陀之富家,彼为由雪山而来之五百圣者等整备盐酢,使住自己之园囿而为奉事,任何时均于家中准备食物。然彼圣者等有时往田舍巡回乞食之事,得大阎浮果之皮而食,苏迦陀彼时思惟:“今日尊者等三日四日未归,究竟往何处而行?”彼牵其子之手,恰于圣者等进食之时,向彼处出发。尔时一少年行者为年长行者等分送漱口水后,正在食阎浮果之皮。苏迦陀向圣者等为礼后坐而问曰:“尊者食用何物?”“友!乃大阎浮果之皮。”苏迦陀之子闻此,感觉口渴,于是圣者群之最大长老少量分给。儿童食此,执著于其美味,几次强请:“请与我皮,请与我皮。”富豪正在听法,伪称:“勿出大声,归家使汝再食。”彼为此子勿使召致尊者等不快,频频不断安慰哄骗其子,而向行者等告别归家。归家后,其子泣云:“请与我皮!”一方面圣者等云已长期滞在,向雪山地方归去,园囿之中,早已不见圣者等。诸人与其子以庵婆、阎浮、半娜婆、香蕉等之果皮与粉砂糖混合之物,彼舐著于舌上之时,完全如剧烈之毒状,彼七日间何物亦不思食,遂断息而亡——。国王持来此事而说示。
于是迦拉哈提以此王过余贪着美味,彼思须更持其他之例证,彼云:“大王!务请停止。”“不也,予不能也。”“若不废止,则王之一族,次第毁灭,王位之光辉亦将失去!”
昔日,此处于婆罗奈有守五戒婆罗门之一家,彼一家有一子,两亲之慈爱,集于一身,彼通晓三吠陀。彼与同年之少年等共为一团步履巡回各处。一团除彼以外者,虽食鱼肉及其他饮酒,而彼少年不食鱼肉,亦不饮酒。于是彼少年等思惟:“彼不饮酒,则不向予等送钱。今思一策,使彼欲饮如何?”彼等如说集合云:“君来参加祭祀一游。”“君等饮酒,而予不饮,君等只去可也。”“如是,将为取来为君饮之牛乳。”“如是为善。”彼与同意。
此恶奴等往公园于莲叶之间结置强烈之酒,如是彼等饮时,劝彼少年饮以牛乳。其中有一恶奴云:“取莲蜜来!”于莲叶之上,载以叶杯,于叶底穿孔,使吸入口中,如是其他之人亦取来使饮。彼少年问:“此为何物?”遂亦思考莲蜜,而将酒饮下,更又食以炭火燃烧之肉。
如是彼连杯饮用,醉开之时,彼等教示:“此非莲蜜乃为酒也。”“如此长久期间,不知此美味之物,更请持此酒来。”彼等取来与饮。彼欲饮之欲望加大,彼更欲饮,答云:“酒已无有”,彼云:“如是,请更持来。”彼将指环交付。尔来彼终日与彼等一同饮酒,醉开赤眼,步履蹒跚,话语团栾不清,归家倒卧就寝。
彼父知子饮酒,待彼醉醒:“汝为无理之事,生于婆罗门家而与外人饮酒。二次不可为如此之事。”“父亲!予有何罪?”“不可饮酒!”“父亲!是何言哉?予从未得如此之美味。”婆罗门反复不断欲使其废止,然彼依然只云不能。于是婆罗门自思:“如此不改,则我一家之系谱,将行断绝,财产亦将乌有。”彼唱偈云:
一三
少年尔优美 婆罗门家生
不得食之物 尔食为不适
如是云毕,父云:“汝须废止,若不废止,予将汝由家逐出,或即由此国追放。”然年少者云:“虽然如此,予不能弃酒。”遂唱二偈:
一四
诸味之外此美味 旨是之故尔将禁
若然能得此美味 无论何处吾将行
一五
直下吾即将出去 见吾不快婆罗门
常久如是无了期 吾将不住尔之前
如此云毕:“予不能废饮酒,请如所好为之。”于是婆罗门云:“在汝舍弃予等,予将舍弃于汝。”乃唱偈曰:
一六
青年吾等真诚意 授汝世嗣之子等
尔于何处岂不闻 汝失彼方为贱人
彼携同其子至法廷,宣布废嫡后逐出。其后彼子无有寄处,而为堕落乞食,彼身褴褛,手缠钵乞食步行,于县城壁之傍饿死——。迦拉哈提持来此事示王:“大王!若不依予等之言,贵君将被放逐。”乃唱偈云:
一七
吾王人统之君主 不闻吾言成斯果
人将由国追放王 如彼醉酒之少者
如此迦拉哈提虽然持来例证,然王为不能废止,却示以外例云:
一八
具行之人有弟子 其名谓曰苏迦陀
其心恋染诸天女 不摄食物不饮水
一九
仅取草叶尖之水 如同大海之水量
恋天女者与此较 人为之恋乃如斯
二〇
如斯无上之美味 将军吾必须啖食
今吾若不得人肉 吾思生命将有损
典故如前所述。此一时候苏迦陀见仙人等食大阎浮果之皮时,而不归来,彼思:“是何缘故,彼人等而不归来?若往何处行居,将与寻出,不然,将在彼人等之处听闻法语。”彼往公园出发,而于圣者之群最大长老之处闻法之中,夕阳沉落,虽云归去,但谓:“今日停宿于此处”,彼向圣者之群为礼后,入于叶之庵中而卧。夜分之时,诸神之王帝释由诸神众围绕与自己之侍女等一同向圣者表达敬意而来,公园中绵延一色之光辉。苏迦陀起立由叶庵之孔窥视:“此究竟为何事?”彼见帝释向圣者等表达敬意而来,由天女等围绕。彼见天女一目之下,忽然执起欲情。帝释坐而听闻法语后,归自己之住居。彼富豪[苏迦陀]翌日向圣者等为礼问讯:“尊者!夜分向贵君等表敬意而来者究竟为谁耶?”“吾友!彼为帝释。”“然则围绕彼而坐者又为何者?”“天之仙女云者。”彼告别圣者之群归家之后,哭泣而唤云:“予欲天女,请授予天女。”彼一族之人等,围绕彼云:“汝为鬼所附着耶?”对彼加以指责。“予非如是!予语天女之事,即是天之仙女事。”诸人于其所谓之天女,与彼往见其美饰之妻或往娼妇之处,彼均不加视见,彼云:“此非天女,乃为夜叉。”彼哭泣声唤:“授予天女。”遂绝食断气而亡——。
迦拉哈提开始自思:“此王过余贪着美味,若不注意理会,将不可收拾。”“食自己同类者,如空中飞翔之黄金鹅鸟亦遭破灭。”彼为示此而唱二偈:
二一
鹅鸟捉头赖吒属 彼与空翔之鸟异
彼等为其生语故 如一切者陷破灭
二二
吾言斯果请听闻 吾王汝乃人统君
尔食不得食之者 如是尔为人追寻
昔日在心峰山之黄金窟栖有九万只之鹅鸟,雨季四个月间,彼等均不外出。若外出者,两翼为雨水完全濡湿,不能飞翔,将落入海中,因此彼等均不外出。雨期将近,彼等取由池中自然生长之米,于洞窟之中存满,食此以度日。当彼等入于洞窟之时,于洞窟入口处有车轮状大小之温那那比蜘蛛每月结张一网,其一根一根之丝可以如缚牛之纲绳。鹅鸟等为破其网,与一只年少鹅鸟二只份之食饵。彼俟雨晴,于最先头割断其网,如是破网出道,使其余诸鸟通过。然某时雨期继续五个月之久,鹅无饵,彼此相谈:“为了生活之上,首先食卵。”于是先食卵尽,次食幼鸟,更又食年老之鸟。五个月已过,雨已停住,而蜘蛛结张五网。鹅鸟因同类相食,气力衰弱,摄受二只分食饵之幼鸟,相继打破四网,然第五则不能断破,为网所吸着,为蜘蛛破其头而吸其血。其他诸鸟次第前来破网,然皆为网所吸,蜘蛛如是吸全部鹅鸟之血。人云,提头赖吒鹅鸟,彼时即归全灭——
王更欲为其他比喻,然市民等群起:“将军阁下!尚何为耶?啖人肉之贼,尚未捕获耶?彼若不废止,请由国内放逐。”未使王言说。王闻众多之声,心生恐怖,比喻之话,已不能言。将军再次向王云:“大王!废止之事不能耶?”王答:“不能。”于是彼以一切美丽庄严之具,装饰后宫之妇人等及王子、王女等置于王傍:“大王!请王御览此王之御族一国,廷臣之群众,王位之光辉。王不可失。请王废止食人之肉。”然王云:“予不思此等之物较人肉可爱。”“然则大王!请由此市北国出。”“迦拉哈提!予对王位如何皆可,予将出行。但请授我一剑与厨师一人。”于是授彼剑与煮人肉之锅与笼使其执掌及与厨师一人由国中放逐。
彼携同厨师出市而去,入森林之中,于某尼拘律树根之处作住居而住。彼立于森林之通道,杀人持归,交付厨师,厨师烹饪其肉使彼进食,如此二人生活。彼云:“予为食人者。”凡被彼驱逐之人,无一不折腰仆地,彼于其中选择,或提足于上,或捉足于下,彼持归交付厨师。
某日彼于森林中未获一人而归,厨师问:“大王!将为如何耶?”“汝将锅置于窑[窟同]上。”“大王!肉在何处耶?”“肉予即取来。”厨师已思自己生命将尽,身形颤抖于窑升火放锅。而食人者用剑将彼斩杀,煮其肉而食。“食人者于通路杀人。”于是阎浮提中均皆彻知。
时有一持有莫大财富之婆罗门,积有五百之车,由东向西行旅经营商贾。彼虽知杀人贼占道杀人,但彼思与以财宝将可通过。彼向住于森林入口处人等云:“可使予通过森林”,与以千金,如是彼与其人等一同进入道中而行。车队在前,彼自沐浴,涂抹涂膏,尽量缠付身体之装饰,心神愉快坐于系白牛之车上,由领路人等围绕由最后前进。
食人者登于树上四下观望,彼思:“彼等其他之徒等,无有可食之程度。”对彼等无有食欲,但彼见到婆罗门时,立即不堪忍耐,涌出唾液想食。当彼婆罗门恰好来到自己之前时:“予为食人者!”呼唤己名,挥舞其剑,恰如以砂满入眼中之状,蹦跳而行,任谁无一人不折腰仆地,蹲踞地面以避。食人者心情愉快将坐于车上之婆罗门提足捉下,使头垂吊于自己背中,以踝打击其头,持之而去。
人人起立,受金者云:“喂!诸位,坚强起来!我等由彼婆罗门之手,受取千金,予等之中不为人间应为之事,予等为何物耶?无论能与不能,予等应尾随其后。”于是众人随后跟踪而行。一方食人者回顾,不见有任何人,彼缓步而去。尔时一勇敢之男,急往彼处追来,食人者见此,即跳越一垣墙,误蹈朅地罗树之刺,由足趾甲中突出,彼足滴血,跳越而行。彼男见此,即云:“啊!予使彼奴受伤,君等可由后面前来,予将捕捉彼。”诸人知食人者已弱,由后追至。食人者知被追讨,于是放出婆罗门,以讨本身之安全。引导人等取返婆罗门云:“贼已对予等无用。”于是由彼处返去。
食人者也自己回归至尼拘律树之根元,入于嫩枝之间而坐。“大树之女神!若贵女于七日之中,使此伤快愈,予以全阎浮提中一百零一人刹帝利[王族]喉部之血洗净贵女之树干,围绕以赃物及五种美味之肉,牺牲致祭。”彼如是发誓。彼因不摄饮食之物,身体衰弱,然伤于七日之间快愈,彼思此依树神之神力而快愈。彼食人肉,数日之间,体力复元。彼思:“神对自己垂示极大恩惠,予必须完成誓约。”彼执剑由树元出发:“予将引来诸王!”前往各处。
如是彼前生为夜叉时,有一一同啖人间之肉之夜叉友人,彷徨于其近边发现于彼:“彼为我昔日之友。”彼判定后问曰:“君识我耶?”“不识!”于是彼说前生之事使闻,食人者开始判知,殷勤为礼。“君再生于何处?”彼言其再生来之处、由国中放逐之因、现住之处、因刺伤之故,为满树神之誓约而来此处。“君亦应帮助予之此一工作,如是君我二人同行。”“不也,吾友!君若能行愿即君自行,仆有必须一人所为之用。然予知无价相之咒文,彼可增强力量、速度与威光。请汝记忆此咒文。”“谨遵所教。”彼与以同意。
夜叉授彼咒文而去。食人者会得咒文,自此以来,如风状之速,极为勇敢。彼于七日间见百人之王,往苑与其他如风状驱使而行。彼呼唤自己之名,吼叫跳上,使人陷入恐怖,彼以足掴头向上,以踵击打头部,如风之速,拴之而归,而将彼等之掌穿孔,用纲绳吊在尼拘律树下,风一吹动,恰如枯萎之克兰达花环之状,使其足之指尖磨动地面而吊下。然彼食人者未将须陀摩拴来,因以前曾为自己之补助师尊,彼思阎浮提不可成空之故,彼为牺牲祭祀升火炙燃肉串而坐。
树神见此,自思:“此人自己将作牺牲祭祀。此人之伤,决非依我自己之恩荫而快愈。今此人将为大虐杀,如之何则可?”“予自己之力不能扼止。”彼云后往四天王处而言其故:“请与制止。”彼虽云说,然答言:“我等不能制止,可近往帝释之处以言其事。”“请与废止,天王!”虽然申说,彼亦云:“予不能废止,然予教能者与汝。”“彼为谁人?”“诸神世界与人间世界只此一人之外无他人。彼乃拘楼国荫达波陀市拘牢婆王之王子须陀须摩。此者可温和调伏彼食人者,诸王之生命亦将得救,食人肉事亦将使作罢,于全阎浮提中将降不死之甘露。若汝欲救诸王之生命,可携同须陀须摩前来为牺牲祭祀之状与语可也。”“谨遵王命。”
树神急行为出家者之形像,接近食人者之处而行。食人者闻足音,以为某王欲为逃去,四处巡查发现于彼。“此出家人必为刹帝利(王族),予将此奴捕获,满百一之数,将可为牺牲祭祀。”彼手持剑追逐。追巡至三由旬,然终不能追及。彼由手足滴汗,彼思:“自己以前无论象、马、马车,只要急追驱策,必可捕捉,然而今日此出家者普通步行,予尽力急追而不能捕获。究竟此之谓何故?”复次彼思:“出家者乃依言辞而为者。予喊其停止,于其停时即捕捉。”彼云:“沙门!且停。”但彼答曰:“予停,汝亦努力请停。”于是,彼曰:“出家人生命所系,不云虚言,然汝云虚言。”彼语毕唱偈:
二三
吾向汝言停 尔向彼方行
尔若不停止 吾停尔伪行
梵行者如斯 出家不相应
尔思吾之剑 可斩苍鹭羽
于是树神唱二偈:
二四
王!吾为立正法 吾等姓族不更改
誓言此世贼不立 死入地狱堕恶趣
二五
王!尔若为强者 捕彼须陀须摩来
向彼汝供见面礼 斯尔必将生天趣
树神云此,消失出家之形像,恢复自己本来之姿,立于空中如太阳状之光辉。食人者闻树神之言,更注视彼之姿,问曰:“贵女为谁?”“此树再生之树神。”彼以拜自己之神,非常欢喜。“神王!须陀须摩之故,请勿忧心,请入自己之树中。”树神于彼所见之前入于树中。
恰于此时,太阳沉没,月亮上升。食人者通于吠陀及其类之物,知星宿之运行。彼注视空中,彼思:“明日为鬼宿之日,须陀须摩沐浴,将往王苑而行,予于彼处将彼奴捕获。然其警护极为严重,全阎浮提中之人等均为警护环绕者,以故予于警护尚未整备之初更时分往米迦奇拉苑,降于王之莲池。”于是彼出发而行,降于莲池,以莲叶被于头上,安静隐居。鱼龟等为彼之威力而后退,于水边巡回群泳。彼此威力由何处而来?乃由前生之业——彼于迦叶十力世尊时,出牛乳之食奉[布施比丘众牛乳],为此彼有非常之势力。彼作温室为比丘众御寒,施舍作火之薪木及劈割薪木之铊(秤铊)与斧,因此彼有威力。
如是当彼入王苑中时,非常早,但在周围三由旬之间已到着诸人警护。王亦于晨朝之食完毕,王以美饰,坐乘于象背,率四军之兵,出市而行。恰于此时,有名难陀之婆罗门,持每一值百金之四偈,由得叉尸罗,步行二十由旬之道路,到着市边,宿泊于城门之处之村,太阳上升,共同入市中见王由东门出行,举手向王高唱万岁。王因能见四方之人,于行进当中,见婆罗门立于高处场所举手,使象接近彼方而行,云如次之偈:
二六
何处之国汝所生 以何因缘来此处
婆罗门!语其理由 如有所欲今将授
于此彼云:
二七
伟大之君智且深 四偈智慧如海深
持此之故来此处 优美赞歌使善闻
“大王!此为迦叶十力尊者所教之四偈,一一各值百金。贵君以圣知识欢喜听闻,予为向贵君申教而来此。”王大为欢喜:“阿阇梨!汝言甚善,然予今不能回返。今日为鬼宿之日,乃洗头之日,俟予归来之后,予将致闻,汝勿思有不快之状。”王向廷臣等云:“为此婆罗门于如彼之家设床,准备衣食之物!”王命令之后,即入王苑而去。
彼处由十八肘之城壁围绕,由象互相擦撞程度所包围保护,更有马,其次兵车,其次射手等步兵包围,恰如大海沸腾之状,军兵弥漫。王取下优美庄严之具,剃发,身体涂油,如王者甚为尊严于莲池中沐浴。而后由水上来,着浴衣而立。于是诸人向王捧上薰香之华鬘庄饰。
彼食人者思考:“王着庄严之具,身躯必非常重,予应于彼身轻时往捕。”于是彼扬声叫喊跳起,于头上抡挥宝剑如电光之状:“予为食人之贼。”自己报称其名,以指着额,由水中跳出。闻彼之声,骑象者与象一同,骑马者与马一同,车兵与车一同仆倒在地,军队手持武器均俯伏放下。食人者捕须陀须摩将其抬起,然后于其他人之时,捉足使头向下,以踵叩打头部而行,然对菩萨之时,则近彼屈腰而抬起使坐于肩上。彼思:“由门而行,则多阻碍。”彼由其眼前十八肘城壁之处跳越向前方飞进,由太阳穴滴液最多之象前头部蹈降,完全如由山顶仆伏之状,以风速奔驰,蹈马宝之背及车之前部,恰如旋转吼叫之陀螺,踏碎婆罗迦树与尼拘律树之叶状,狂奔之下,驱进三由旬之遥。“或许有谁为须陀须摩由后追来者,也未可知。”彼各处回视,未见任何一人,于是缓缓而行。彼见由须陀须摩发中,水滴落彼自身之上:“世间无不恐死之人,须陀须摩亦必战栗于死之恐怖而泣,多半如此!”彼思考而云:
二八
一切博识多闻者 贤者智者将不泣
贤者唯有除悲事 彼为诸人无上岛
二九
亲族妻子汝自身 黄金白银或财宝
如何叹息尔贤者 拘楼主!将闻汝言
须陀须摩答曰:
三〇
国土财宝妻子等 及吾自身吾不叹
吾有古圣之法则 吾向婆罗门叹息
所为誓约果能得 则吾所言不虚掷
三一
吾于此国为君时 吾向婆罗门誓约
若婆罗门果誓约 再返归来守诚实
于是食人者云:
三二
吾对其事将不信 幸人能由死口逃
敌之手中将再返 [世间此事甚稀罕]
于吾之前若放尔 拘楼主!汝将不归
三三
尔逃由此食人手 求爱之君吾家行
大王!若汝得乐生 如何将向吾方来
摩诃萨闻此如狮子状无怖而云:
三四
其德清净无垢秽 修道人皆将望死
积恶德者将受谤 彼因其故将望生
为己之故行伪善 其行若为如语者
此将使彼堕恶趣 [欲求超脱]无守术
三五
假令大风吹山飞 日月虽然堕地上
一切之河起逆流 大王!吾将不妄语
彼如斯云而食人者不信。于是菩萨思考:“此者对予不加信用,予将依宣誓使此者生信。”“食人者,请将予由肩降下,予将宣誓使信任。”彼如斯云,食人者将王降置于地上,王宣誓云:
三六
吾愿触刀剑 友!吾宣誓
尔放返负债 诚实再返来
食人者于此处自思:“此须陀须摩破王族者之未尝宣誓之例,如此之辈,予不需要。予为刹帝利之王,可取自身之腕血牺牲祭神,此辈乃过弱者。”于是唱偈:
三七
汝为其国之君时 婆罗门约尔信守
当彼誓约果了时 汝再返来守诚实
于是摩诃萨云:“友!请勿悬心。请闻每一值百金之四偈法语,若能对彼者表示敬意,明日早晨,予将回返。”语毕唱偈:
三八
吾为此国之君时 婆罗门约吾信守
当彼誓约果了时 吾再返来守诚实
于是食人者云:“大王!贵君行王族者未尝为之宣誓,望汝如誓实行。”“食人者!汝由小时即应知予之事,予对戏谑之事,未尝虚言。现即王位,予已辨法与非法,如何能用虚言?请汝信予,予将使汝得为牺牲祭祀。”彼食人者遂至信用而云:“大王!汝行。贵君归去不来,则牺牲祭祀不能成就,树神亦因贵君不在,将不满足。请勿妨害予之牺牲祭祀。”于是彼放摩诃萨。摩诃萨恰如由罗睺之口逃出之月,此人中之强象,急来市中。
一方国王之军兵虽思:“须陀须摩王为贤明说示妙法之王,或能以一二语言,调伏彼食人者,恰如逃出狮子之口充满喜悦之象状归来。”然更考虑:“如谓吾等由食人者处弃王归来,则吾等将受诸人非难。”于是彼等停留于市外。由远处见王归来,出迎而行,于敬礼之后云:“大王!为食人者至于何处,王无痛楚耶?”表示欢迎之意。“彼食人者对予为两亲尚难能为之事。如彼之惨酷暴虐之徒,用予之法语而放予归。”
彼等载王于美饰象背之上,扈从入于市中而行。全市市民见此,欢喜无限。王因对法热心,不往会两亲,彼云:“后程再会。”入于王宫,坐于王座,而立即呼唤婆罗门,命诸人为其剃发。婆罗门刈发剃髯,次行沐浴,使之涂膏油着衣,饰以装身之具后,扶来见王。彼出现时,王于其后而浴。而使摄食事终了,而王自摄食。复次使彼坐于高价之椅上,为尊法之故,以香及华鬘向彼供养,王自坐于低座,王乞愿曰:“予愿闻阿阇梨为予赍来所申述之偈。”
佛为说明此事而言曰:
三九
彼由食人手中免 归来语彼婆罗门
欲听之偈值百金 闻此将为吾之利
婆罗门由菩萨乞愿时,两手涂香,由袋中取出佳美之书物,两手执云:“如是,大王!请听迦叶十力尊所教之四偈——摧破欲情高慢等,断转生轮除执着,为灭爱欲须离欲,入灭不死赍涅槃。此四偈一一皆值百金。”彼注视书物而云:
四〇
一度圣人会合时 须陀须摩王应有
如此会合彼将守 不然会合恶数多
四一
只与圣人共同坐 行事将与圣人亲
由圣人处学正法 将更为良无恶行
四二
王车虽美如朽木 人身不久将近老
圣人正法无老时 诚然圣法圣人宣
四三
地际弥远苍空远 人云海之彼方遥
大王!诚然此胜远 正法恶法相距然
如此婆罗门将一一值百金之四偈如迦叶十力尊所教教之而沉默。菩萨闻此非常欢喜:“予归来真为善矣。”彼思:“此四偈非为弟子等之所咏,非仙之人所说,非诗人之所作,实为一切智者之所唱。予不知其有何数之价值!”“对此,纵然以此铁围山所围之全世界,达到梵天界满授以七宝,尚不能与之相当;然予向此者则能授与三百由旬拘楼国七由旬恩达波陀市之王位,但此者有无继王位之运势?”彼依观相力虽然眺望,然其相不现。在将军与其他役者虽然加以思考,能持有一村之运势者,尚不得见;其次对得财宝者加以思考眺望,由百万长者中开始渐得见出能有四千金之运势。“只有如是对此者表示敬意。”彼以一一各以千金入内之囊四个授与彼婆罗门。王问:“阿阇梨!汝对他王教偈,得值若干?”“一偈各为百金,大王!为此,各为百金之值。”于是摩诃萨云:“阿阇梨!汝所持巡回之证物有不可测之价值而汝不知,今后此四偈各有千金之值。”王唱偈云:
四四
今此四偈非百金 每偈各有千金值
婆罗门尔阿阇梨 尔应速受四千金
复次彼心情愉快授车:“此婆罗门将彼安全送至家中。”彼命诸人遣送。恰于此时,须陀须摩王将有百金价值之物敬为千金之值,引起“壮观!壮观!”之大喝采。王之两亲闻声询问:“此为何物之音?”彼等对金钱之贪欲,闻此事实而有谴怒摩诃萨之事。摩诃萨遣送婆罗门之后,往两亲之处为礼问候而立,父王云:“汝由惨酷如彼之贼手逃归耶?”虽然而不为欢迎之事,自己为金钱之贪欲,反而问曰:“汝确实闻三四偈而施以四千金耶?”王云确实,而唱次偈:
四五
有偈八十九十值 亦将有者值百金
然尔须陀须摩知 何处一偈值千金
于是摩诃萨云:“予非望财宝之增大者,予冀求知识之增大,父王!”王望两亲理会而说偈:
四六
吾冀己将增圣知 良圣人等吾寄爱
恰如河难满大海 吾父善言不满足
四七
恰如烧柴草之焰 恰如河难满大海
父!优异贤者等 善言彼等不得满
四八
假令己由奴仆闻 王!一偈具深义
吾将奉仕深敬彼 不知正法吾满足
如斯彼云:“为财宝之故,请勿谴责于予。予为闻法作回返之约束而来,如是,予将往食人者之处,此王位请贵君即位。”彼于让王位中唱偈:
四九
财富车乘严具备 诸爱具足此王国
贪爱受谤吾如何 食人之前吾行去
尔时父王之心发热:“汝须陀须摩何所言耶?予以四军之兵,前往捕贼。”彼唱偈云:
五〇
如是之故卫吾等 象兵车兵与步兵
武装弓箭骑马兵 军势前进斩敌人
如是两亲眼中充满泪水,父王求愿云:“希汝勿行。”一万六千舞姬等及其他之扈从等亦悲泣而云:“大王!欲往何处?使我等均无寄托。”全市之中无任何一人得以平静:“大王与食人者约束归来,而今向闻一一值百金四偈之法语者表示敬意,向两亲为礼再往贼处。”全市陷入混乱旋涡之中。——须陀须摩闻两亲之言唱偈:
五一
为所难为食人者 捕吾复又放吾生
彼思以前所为业 大王!彼言吾不背
彼安慰两亲:“父王!母后!请勿为予事担心。予迄今参与善业,予抑制六欲不难。”彼向两亲为礼后,安慰其他诸人而离去。
佛为说明此事而唱偈:
五二
告别父与母 慰藉市民兵
真语守诚实 前行食人者
如是食人者思考:“吾友须陀须摩欲归来则将归来,假令如不归来,则树神须与予思如此为之,即杀诸王等以五种美味之肉以为牺牲祭祀。”彼积薪木燃火,待升起炭火作灾烧肉串而坐之时,须陀须摩归来。食人者见而大喜:“吾友!汝往完成所用而来?”彼询问时,摩诃萨云:“唯然,大王!予闻迦叶十力尊所说之偈,向为其法语者表大敬意而去。而吾往完成所用已毕归来。”彼为示此事而唱偈:
五三
吾于此国为王时 吾婆罗门为誓约
向婆罗门果誓约 吾守诚实再返来
杀吾之肉为牲供 食人之友!汝啖吾
食人者闻此自思:“此王不稍恐怖,对死无恐怖而言。此究竟是何威力?”“此无他!此奴非云闻迦叶十力尊之说偈而来者耶?此必为其威力。予将闻此奴所语之偈,如此则予亦将无恐怖。”如是决心,彼唱偈云:
五四
柴堆烟未尽 延啖不失食
烟尽可炙肉 吾闻百值偈
摩诃萨闻此:“此人诚为食人之恶奴,予对此者稍加非难之语,使其知耻。”彼思考而云:
五五
尔食人者尔非法 满足脏腹坠王座
吾今此偈宣正法 非法何处汝会得
五六
残忍食人非法者 常饮人血不知足
真实正法在何处 又以圣知将何为
食人者虽如斯受谤而不怒。此为何故耶?乃因摩诃萨之慈力伟大。“如汝所云,须陀须摩!只予一人为非法者耶?”彼如是云而唱偈:
五七
求肉亦有猎鹿者 若以为己而杀人
我等死后将相等 尔何只语吾非法
摩诃萨闻此,思考破彼异端而唱偈:
五八
如知王法刹帝利 不啖十种之有情
尔啖不得啖之人 故吾云尔为非法
如此食人者被非难,无术他逃,为覆匿自己之恶而唱偈:
五九
尔由食人手中逃 有爱之心往汝家
敌之手中汝再来 大王!汝通星宿法
于是摩诃萨云:“吾友!如予之程度者,必须通统治之法。予能辨彼,然予尚未进入真实之道。”彼唱偈曰:
六〇
统治之法不通者 死后多堕地狱行
然吾舍弃统治法 今再返来守诚实
吾今来此供牺牲 食人者汝可啖吾
食人者云:
六一
土地牛马楼阁居 美姬栴檀迦尸衣
彼处主上得一切 汝见真实何利益
菩萨答言:
六二
地上美味何可问 真实美味无能胜
真实沙门婆罗门 生死彼方皆超越
如此摩诃萨对彼语真实之利益,使彼闻得。于是食人者注视彼之颜面如满开之莲华、满月之光辉,彼思:“此须陀须摩见予堆积炭火,炙作肉串,而其心对此无有恐怖,此究竟为百金值偈之威力耶,抑或其他有某种真实之威力耶?”“予将问彼一观。”彼问而唱偈:
六三
尔由食人之手逃 有爱之心往汝家
敌之手中汝再来 尔实诚然不畏死
心无执着无恐怖 尔行正法云真实
摩诃萨即说偈云:
六四
吾行种种诸善业 广大赞美之供施
修道清净至彼世 立正法者谁怖死
六五
吾行种种诸善业 广大赞美之供施
往彼之世吾不悔 食人啖吾供牺牲
六六
吾父吾母吾奉事 如法统治又得种
修道清净至彼世 立正法者谁怖死
六七
吾父吾母吾奉事 如法统治又得称
往彼之世吾不悔 吾供牺牲食人啖
六八
可为同胞与友人 如法统治又得称
修道清净至彼世 立正法者谁怖死
六九
可为同胞与友人 如法统治又得称
往彼之世吾不悔 吾供牺牲食人啖
七〇
种种布施数多者 吾满沙门婆罗门
修道清净至彼世 立正法者谁怖死
七一
种种布施数多者 吾满沙门婆罗门
往彼之世吾不悔 吾供牺牲食人啖
食人者闻此:“此须陀须摩王乃为善人有智慧之人,若予自己啖此者,则予之头分割为七部,或将由地面开大口将予吞咽。”彼受恐怖所袭,彼云:“吾友!贵君非予相应所啖之人。”乃唱偈曰:
七二
知之为毒啖人耶 将捕强酷之毒蛇
若啖真实如尔者 吾头果将为七割
如此彼向摩诃萨云:“贵君对予乃有剧毒状者,谁能食贵君耶?”而彼发愿欲闻其偈,然摩诃萨欲使彼生敬法之心,彼云:“汝非为闻如此无非难可系法偈之器”,而加以拒绝。然彼食人者思:“全阎浮提中尚无与此者并肩之贤者,此者由予自己之手放行闻偈,向语法者表示敬意,而于己之额上,附着死神,但仍归来。是故其偈为非常善良之物。”而更欲闻,生起尊敬之念,彼发愿而唱偈:
七三
人人闻正法 善恶将辨别
若吾得闻法 心将乐其法
于是摩诃萨思:“食人者今欲闻法,予将说示使闻。”“如是吾友请善闻倾听。”彼使彼之注意集中之后,一如难陀婆罗门之语状,赞唱其偈。——六欲天之诸神一齐举扬赞叹之声,诸天拍手喝采。尔时摩诃萨向食人者说法:
七四
一度圣人会合时 须陀须摩王应有
如此会合彼将守 不然会合恶数多
七五
只与圣人共同坐 行事将与圣人亲
由圣人处学正法 将更为良无恶行
七六
王车虽美如朽木 人身不久将近老
圣人正法无老时 诚然圣法圣人宣
七七
地际弥远苍空远 人云海之彼方遥
大王!诚然此胜远 正法恶法相距然
摩诃萨巧妙之语乃摩诃萨自身是为贤者,食人者思为一切智佛说偈之状,一瞬之间,彼之全身受五种欢喜之击打,对菩萨心已柔顺,思如由父授彼大白伞盖之状:“自己不具向须陀须摩施舍之黄金,然对一一之偈将作各各惠与之事。”彼思考而唱偈:
七八
深义妙相此偈具 吾今用尔巧妙语
吾心充满大欢喜 友!吾将与四惠
于是摩诃萨拒此云:“汝与如何之惠与耶?”
七九
尔尚不悟己之死 不知破灭与天福
贪求美味耽非行 见尔如何施惠与
八〇
尔欲惠与如吾云 尔授又复将取止
目之周边有诤端 谁将近汝贤者知
于是食人者自思:“彼不信自己之事,予必须使之相信。”彼思考而唱偈:
八一
如与尔而又取止 吾人不可与惠与
友!选择勿踌躇 吾舍生命将与尔
摩诃萨自思:“此者极为勇敢之语,彼将依自己之言而为,吾将受彼之惠与。然若最初望彼勿食人间之肉,彼对此惠与将必心痛,故于最初受其他之三种惠与,最后再受此惠与。”彼云:
八二
圣者圣者应相结 智者智者相结合
见汝无病活百岁 吾望第一之惠与
彼闻此:“此人被吾剥夺王位,而今向此一思欲啖肉,为非常不利于人动作之大贼,希望吾之生命长久,彼实为希望吾利益之人。”彼非常欢喜,彼不知菩萨避闻最初应选之物而选此惠与,食人者为彼授此惠与而唱偈:
八三
圣者圣者应相结 智者智者相结合
见吾无病活百岁 第一惠与吾可授
复次菩萨云:
八四
灌顶即位持王名 此处有诸国土主
如斯诸王不啖食 吾望第二之惠与
如斯彼取第二之惠与,使百人所余王族等生命即得受惠与。食人者云将授此:
八五
灌顶即位持王名 此处有诸国土主
如斯诸王不啖食 第二惠与吾可授
如是彼诸王已闻得二人赞话之声耶?抑或不闻耶?实则彼等全部未闻也。何以故?食人者畏怖其树为烟焰所损,由树远离而升火,摩诃萨坐于火与树之间,与彼谈话,故全部未闻。然有部分片断闻得,彼等相互安慰:“今须陀须摩调伏食人者,无有恐怖之事。”尔时摩诃萨唱次之偈:
八六
百余诸王为尔捕 拔刺其掌叹泪濡
王使彼等还国去 吾望第三之惠与
如此摩诃萨受第三之惠与,彼受将诸王放还自国之惠与。此为何故耶?食人者假令虽不啖彼等,然恐怖复仇,将彼等全部为奴隶使住于森林之中耶?或杀而弃之耶?或携往边境出卖耶?是故彼受将诸王放还自国之惠与。对手之食人者授彼惠与而唱次之偈:
八七
百余诸王为吾捕 拔刺其掌叹泪濡
吾使彼等将还国 第三惠与吾可授
菩萨可受第四之物唱次之偈:
八八
汝国将乱病恐布 人等数多隐洞中
王请废止啖人肉 吾望第四之惠与
彼如斯云,食人者鼓掌笑云:“吾友!须陀须摩!何为此言,如何予能向贵君授此惠与耶?若有所欲,可更受其他之物为宜。”彼唱偈:
八九
诚然是吾崇其食 以故吾入森林中
如何其行吾得废 尔望此外第四惠
于是摩诃萨云:“汝为好食人肉,汝言不能废止。实际,为喜好之故,为恶者乃为愚者。”彼唱次之偈:
九〇
人王恩爱如汝者 忘己爱物为耽溺
生命最优最胜者 死后获爱集福果
如斯所云,食人者陷于恐怖:“自己不能放弃须陀须摩所受之惠与,亦不能废止啖食人肉,究竟如何为之为宜?”彼眼中充满泪水而唱偈:
九一
人肉原为吾可爱 须陀须摩汝了解
望吾废止吾不能 第四惠与尔望外
于是菩萨云:
九二
希爱之物为吾爱 爱物忘己耽溺者
恰如醉人饮毒器 斯者彼世将受苦
九三
此世细心弃爱物 耽圣法者嗜辛苦
苦者恰如饮良药 斯者彼世受幸福
食人者闻此哀泣而唱偈:
九四
吾父吾母吾皆弃 娱乐五欲亦弃去
只以此故入森林 如何吾授尔惠与
于是摩诃萨唱次之偈:
九五
二言言语贤者无 立正法者不违约
友!吾望尔所云 而今汝言已违背
食人者次继啜泣而唱偈:
九六
乃内吾望人肉故 福德名声誉望失
不德不善不净犯 如何授与尔惠与
于是摩诃萨云:
九七
如与尔而又取止 吾人不可与惠与
友!选择勿踌躇 吾舍生命将与尔
摩诃萨如是取来食人者最初所云之偈以教彼,而为使彼起授惠与之勇气,彼唱偈:
九八
舍生命亦不成法 立正法者不违约
尔将惠与疾授吾 优王如斯得幸福
九九
应卫诸肢弃财者 将弃诸肢护生命
财与诸肢及生命 念法之人将尽弃
如此摩诃萨以此等方法,使彼把握真实,其次教以应尊自己而唱偈:
一〇〇
有人于法有了解 彼善者等将解疑
其法实为寄边岛 智者不毁彼慈心
彼如是云:“友!食人者!有德师尊之言不可破也。予年少时亦曾为汝补助之师,使汝修得数多学术,现予以佛之巧向汝使闻一一值百金之偈,是故汝须依予之言。”食人者闻此自思:“须陀须摩为自己之师尊,彼乃为贤人,而自己与彼相约惠与,如何为宜?诚然,人各有死,乃为必然,自己早应不啖人肉。授彼以惠与。”彼涕泪滂沱流落而起立,向人王须陀须摩之足投身,而与惠与唱次之偈:
一〇一
诚然为吾乐其食 是故吾入森林中
尔若向吾乞其事 友!吾授此惠与
于是摩诃萨云:“友!若如此甚善!对于把握戒者,死事尚可惠与,大王!予将受置汝之惠与。由今日起汝切实立起师尊之道,如是乃予之愿。若汝能寄予以亲爱,大王!请受五戒。”“谨遵台命!友!请授予以五戒。”“如是,大王!受之甚善。”于是彼向摩诃萨于地上五处为礼,坐于一侧,摩诃萨使彼把握戒体。
尔时集来之地神等于森林各处,为大音响喝采:“由阿鼻地狱至最上天界,除摩诃萨外,无人能供食人者欢喜废止人肉。须陀须摩实为遂难能之事。”吊于树上之诸王亦均闻此诸神喝采之音,树神亦于其宫殿而喝采,如是虽闻诸神喝采之音,但不见其姿。诸王等亦闻诸神喝采之音而自思:“以须陀须摩之恩荫,使我等之生命得救。须陀须陀摩调伏食人者实为难以退除之事。”彼等对菩萨加以赞叹。
食人者礼摩诃萨之足,立于傍侧。于是摩诃萨向彼云:“友!请放开诸王等。”食人者自思:“自己为此王等之仇敌,如放此王等,则彼等必云捕我等之仇敌,对自己加害也未可知。然对自己而言,弃舍生命,亦不能破由须陀须摩之手把握之戒。予与须陀须摩一同前往作解放之事,如此方为安全。”于是彼向菩萨为礼云:“须陀须摩二人前往释放王等。”彼唱偈云:
一〇二
尔为吾师亦吾友 尔之言语吾听从
尔亦吾友吾为言 两人前行将解放
于是菩萨对彼云:
一〇三
吾为汝师亦汝友 尔以吾言为行为
吾友汝言将为行 两人前行将解放
彼等近王等之处云:
一〇四
鬼故使尔等受苦 刺拔双掌叹泪濡
然此之王万勿害 吾愿真实之约诺
于是彼等云:
一〇五
鬼故使吾等受苦 拔刺双掌叹泪湍
然此之王万物害 吾为真实之约诺
于是菩萨向彼等云:“如是对予请守约束。”
一〇六
子等幸福慈爱深 恰如父母对子女
如斯此王之荒谬 尔等恰如有此子
王等同意而唱次之偈:
一〇七
子等幸福慈爱深 恰如父母对子女
如斯此王之荒谬 吾等恰如有此子
如此摩诃萨由彼等取得约束,呼食人者云:“如是汝解放王等。”彼执剑切断一人王之缚。然其王七日间未摄取食物,为充满痛苦,于切缚同时,失气而仆于地上。摩诃萨见此生起怜悯云:“友!食人者!不可如彼之状切缚。”用双手将一人之王强抱于胸:“如是切缚为宜。”于是食人者以剑切断。摩诃萨之力甚强,将王抱持于胸上如自己子之状,容易缓和降落于地上,如是全部均使寝卧于地上。然后洗其伤口,如拔除儿童之耳纽,慢慢由掌拔除纲绳,洗除旧血,勿害于伤。彼云:“友,食人者!持来树皮一枚,于石上捣碎。”彼如说持来,然后依誓言摩诸王之手掌,伤口忽然快愈。食人者取米煮一种之饮物,摩诃萨与食人者二人使百余王者等饮此饮物,如是彼等皆得腹满。其日日暮,次日朝、昼、晚间,皆使饮此饮物,第三日使饮有块之粥,如是彼等直至很快恢复。
如是摩诃萨问曰:“君等行矣?”“唯然!予等将行。”彼等回答。[菩萨云:]“友,食人者!予等将往自己之国。”食人者哭泣投身于彼之足下云:“友!贵君请率此王等而行,予将食树根之实住于此处。”“友!此处汝谓何为?汝之国乃为心情之善处,请于波罗奈摄取政事。”“友!何为是言?予不能往波罗奈行。全市民为予之敌,彼等皆云:‘予之母亲为彼奴所杀,予之父为彼奴所杀。’彼等均将骂我而云:‘捕捉此贼!’彼等将以土块杀我。而予于贵君之前,把握持戒,虽然生命悠关,而予不能再杀他人,故予不往。予因废止人肉,如何只能永生,尚不可知,但己恐此后不能与贵君相见。”彼哭泣云:“请贵君前往。”于是摩诃萨摩挲彼之背:“友!予须陀须摩对如汝残忍者尚能依予而和平安稳,波罗奈之市民等将何所作为耶?予将举扬汝据于彼处,还有将予之国二分与汝。”“予虽居于贵君之市,然予之敌人仍在。”摩诃萨于是自思:“此者依予之言而行,非常为难。予构一策,须使此者得据有以前之荣誉。”为唆使彼之心意,赞叹都市一切物之一切完备:
一〇八
腕善司厨巧调理 四足之兽鸟之肉
因陀罗食如天食 如何弃彼乐林中
一〇九
彼宫女等黄金辉 腰细美饰绕尔侍
乐因陀罗天女等 如何弃彼乐森中
一一〇
枕赤多毛挂蒲团 净缠外被床头展
寝床当中安然卧 如何弃彼乐森中
一一一
小鼓大鼓夜中音 或闻女奏之音乐
数多美乐歌声闻 如何弃彼乐森中
一一二
数多花开鹿野苑 此都所具最乐苑
市中具有马象车 如何弃彼乐森中
如此摩诃萨自思:“此者必在以前爱食美味,今忆出思归。”最初为食物,第二为烦恼,第三为寝床,第四为舞踊、器乐、歌唱,第五为苑与都,如此以此等之物相诱:“如此,大王!予伴汝而行,据于婆罗奈,然后再往自己之国。若不能得婆罗奈王位,予以予之国半分与汝。森林之中,何可住居?请从予之言。”彼闻此言,遂欲往行,彼思:“须陀须摩为予利益而思,向予自己怜悯,最初向予把握使之为善,而彼今云将得据以前之荣誉。若为彼者则必能得,予与彼一同前往,森林中住居将为何物?”彼欢喜赞叹摩诃萨之德,彼云:“友!须陀须摩!与善友相接,则为无上之善,与恶友相接,则为无上之恶。”
一一三
彼月于黑分 日日如亏行
与恶者交友 王!等黑分
一一四
彼事吾更恶 司厨吾接近
其故堕恶趣 因吾犯恶行
一一五
彼月于白分 日日如增行
与正友者交 大王!等白分
一一六
彼事尔近接 一切尔尽知
其故至善趣 吾将为正行
一一七
恰如陆伙多动水 如是不得永存续
与此恶者若交接 永不存续如陆水
一一八
恰如海伙多动水 人王!力优永存续
与此正者若交接 如彼海水将永续
一一九
与正者交遂不变 如何数多如经年
与恶者交忽将失 正者之法远恶者
如是食人者以七偈称赞摩诃萨。摩诃萨与食人者及其他诸王等相伴往边境之村,边境之村人等见摩诃萨,往都城告其原由。大臣等率诸军前来围绕,摩诃萨与其扈从一同赴波罗奈,于途中,地方诸人捧献赠物,随从其后。如斯从者甚多,摩诃萨随从此等到达波罗奈。
时食人者之子为王,迦拉哈提为将军。市民等告王:“大王!须陀须摩调伏食人者相伴而来,勿使入市。”而急速关闭城门,手执武器而立。摩诃萨知闭城门,将食人者及百人余王等留后,彼几人与大臣一同前来云:“予为须陀须摩王!望得开城。”城门遂开,摩诃萨入于市中。国王与迦拉哈提出迎,伴随摩诃萨登上宫殿。
彼坐王座唤来食人者之第一后妃及其他诸臣,彼向迦拉哈提云:“迦拉哈提!汝何故不使王入市耶?”“彼者在王位之时,啖食此市多人。彼为王者不可为之事,彼与全阎浮提分离。彼为如是之恶人,因此,关闭城门,不使入内,彼今将仍为此事。”“不也!汝勿忧心。予已调伏于彼,使彼把握戒律,虽然关系自己生命,亦决不杀他人,彼已对汝等再无危险,因此,无须为如此之事。人子必须扶养两亲,扶养两亲者,往天上行,不如是者,将堕地狱。”如是彼向坐于低席之王子谕后,向将军教言:“迦拉哈提!汝为王之友,同时为王之臣下,而汝依王据有大势力,而汝亦必须为王之状行事。”其次又对王妃谕言:“王妃!汝亦由自己之生家出来,于彼之处达第一后妃之地位,依彼而得子宝,汝亦应为彼之状行事。”[菩萨]更为彻底为王之事而说法:
一二〇
胜无敌者非为王 打胜友者非为友
畏怖主者非为妻 不养老者非为子
一二一
正人无处不集议 不为法语非正人
贪欲瞋恚愚痴舍 为法语者是正人
一二二
向愚痴人不云物 善交贤者人不知
善能说示不死道 闻云物者善知彼
一二三
为法语者有光辉 应与把持仙者幢
妙语之幢为仙者 法语乃为仙者幢
王与将军闻此法语,皆大欢喜,彼等云:“如是伴来大王!”于是触击大鼓,巡回公布,集合市民:“汝等勿怖,大王已把握正法。如是伴大王前来!”于是以摩诃萨为先头与大众一同来至王处。于作礼后,向理发人命令奉事,如此剃髯、刈发、沐浴、涂油、终了,捧献宝物之堆积,施行灌顶,伴入市内。食人者之王向百人余之王等及摩诃萨更表郑重之敬意。全阎浮提中起大轰动,皆云:“依须陀须摩王,调伏食人者再据王位。”
恩达波陀市之市民遣使希望王速归来。摩诃萨居住一月后,彼向食人者谕云:“友!予等归矣。贵君勿起懈心,可于城门之处与王宫之门前作五处布施之堂。勿破十条王法,请紧慎于恶事。”其后由百余王城,多数军队集合前来,于是彼于军队围绕之下由波罗奈出发。食人者亦一同出行,中途折返。摩诃萨对无乘物之王等,与以乘物,悉皆送归。彼等与摩诃萨交互亲礼,拥抱为适宜之问候,各各返国而去。摩诃萨亦归还至都城,恩达波陀之市民等美饰市中如诸神都之状,菩萨以非常之威光辉耀而入都。彼向两亲为礼表示敬意后,登上宫中之大广间。
食人者如法治国,彼思:“树神为予建立非常之功,予应献上诸多之供物。”彼于尼拘律树附近,凿大池,遗往诸多家族建设村落,村中甚大,列有八万商店美好之轩屋。彼于树根之处,在扩展土地之限度内平伸环绕周围,建造栏楯,竖立门扉,树神非常满悦。其村为调伏鬼类而建设之处,命名为伏鬼街。诸王皆守摩诃萨之谕,积累布施等福德,死后生于天界。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佛言:“汝等比丘!我调伏鸯掘摩非自今始,前生亦有调伏之事。”佛为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食人之王是鸯掘摩,迦拉哈提将军是舍利弗,难陀婆罗门是阿难,树神是迦叶,帝释是阿那律,其他诸王是从佛之人等,两亲是大王今之一家,须陀须摩王乃是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