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科释

释此律仪。大分为二。初标题。二释文。初中(分三)初标法题

沙弥律仪要略

释。此题以人法为名。沙弥。人也。律仪。法也。义如后释。盖如来出现於世。所说一代时教。必须七部弟子。任持资秉。佛法得以久住。七部者。谓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也。其间各有大小之不同。故如来初成正觉。作是念言。我得智慧。无能信受。若我住世。於世无益。不如入於涅盘。尔时大梵天王。即白佛言。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而不说法。尔时世尊受梵天请。初於寂灭道场。先结波罗提木叉。为诸利根菩萨。说梵网经。此大乘始也。次於鹿野苑则。呼善来比丘。为憍陈如等。转四谛法轮。此小乘始也。是时三宝具矣。沙弥者。本於初度罗睺罗出家为始。其沙弥尼。是带制。律仪者。有通。有别。通。则一大藏教。总名律仪。别。则就此十戒。及诸威仪也。沙弥。是能学。律仪。是所学。能所合目。故名沙弥律仪。要略者。大师於毗尼藏中。采取日用必行之事。故云要。对三千八万而言。故云略。此乃大师体佛弘慈。便於初学。欲令人人信受佛语。熟读行持。由小进大。得入僧宝数故。沙弥要略。大意如此。标题已竟。

次标人名

菩萨戒弟子。云栖寺沙门。袾宏。辑。

释。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菩萨。此翻佛道。萨埵。此翻有情。又菩提是智。萨埵是悲。以智故。上求佛道。自利也。以悲故。下化众生。利他也。四愿弥坚。自他俱利。故名菩萨。或翻开士。谓以佛道开化众生。发信心故。或翻高士。谓高出凡夫二乘故。翻既不定。故仍留梵语也。戒者。乃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即三聚净戒也。梵名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谓严持净戒。行菩萨道。如来保任。必得解脱烦恼。证涅盘故。梵名室洒。此云弟子。谓学在师后曰弟。解从师生曰子。此是大师学出世法。以戒为师。愿同菩萨悲智。化导众生之称。云栖者。乃大师中兴之道场也。其地去府治二十余里。山名五云。昔有五色祥云。盘旋顶上。已而飞集西坞。经久不散。时人异之。故名云栖。寺者。嗣也。谓出家弟子。於中承事佛法。依教修行故。沙门者。德实之义。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非泛常之通称也。袾宏。是师之讳。字。佛慧。号。莲池。杭之沈氏子也。年十七补庠试。三十二父母皆丧。因悟人世无常。投无门洞。性天理和尚出家。乞昭庆寺无尘玉律师。授戒於地涌坛前。嗣后徧参知识已。旋归武林。梵村乞食。见云栖山水幽寂。遂结茅而渐建丛林。精修白业。道行天下。世寿。八十有一。僧腊已满五旬。生於嘉靖乙未。正月二十二日。终於万历乙卯。七月初四。辑者。集也。谓采集成章。以传来学也。标人已竟。

三释题义(分二)。初题中人义

梵语沙弥。此云息慈。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策。亦云求寂。

释。梵语者。起世经云。世界初成。惟一海水。由风鼓激。渐凝为地。梵天光音之众。下视山地。见其地肥色香美好。以指尝之。味若醍醐。食之不已。身体粗壮。失天光明神足。不复上升。遂为人祖。世居天竺。自后。人随地转。音各成异。唯天竺存焉。故其音是梵音。语是梵语也。沙弥。名有三译。义出耶舍传中。此云息慈者。南山宣祖。以此方息慈之名。翻彼天竺沙弥之号也。息。止义。行。作义。恶者。非梵行事。世染者。谓此事乃世人之所贪染故。然此贪染。便是生死之本。众恶之源。出家离染。修解脱道。当锄其本。而塞其源。故应息恶也。然恶虽能息。若不行慈。则堕偏小。非大乘根器。故复当慈济众生也。又卢舍那。翻为净满。谓恶无不息故净。慈无不行故满。当知此沙弥戒。即卢舍那之本因也。梵语室利摩那路迦。玄奘法师。译为勤策。勤。即不怠。策。乃进修。喻如良马见鞭影而进也。故后解文中。多举果报等缘。警避诸恶。亦即息慈之意也。梵语室那末尼。义净律师。译为求寂。寂。即涅盘。而涅盘翻为圆寂。以德无不备称圆。即行慈勤善之果也。障无不尽名寂。俱息恶策行之果也。沙弥十支无染。则具戒得圆。比丘五篇清净。则涅盘可证。故云求寂也。名虽有三。义实无别。又息。是止持。即对治悉檀。慈。是作持。即世界悉檀。教也。勤。是劝作。策。是诫止。即为人悉檀。行也。圆。是作果。寂。是止果。即第一义悉檀。理也。果也。如上三译。教。理。行。果。四悉皆周。仔细推之。则义显矣。

次题中法义

律仪者。十戒律。诸威仪也。

释。十戒者。始从不杀。终於捉宝也。诸威仪者。即后二十四条。随律威仪也。又戒者。戒律。止也。谓止诸恶不起故。仪者。形仪。作也。谓令众善奉行故。以此戒律。能止形上诸恶。故名律仪。盖律无形仪。则律为虚设。形仪无律。则持犯无稽。有仪有律。内外一如。沙弥之名。体用双彰矣。

二释文(分二)。初戒律。二威仪。初戒律(又二)初总标门名(复二)。初标名

戒律门。

释。戒。即十戒。以制心为本。律。即法律。以守护为宗。门者。有能通之义。虽云沙弥十戒。实能通至涅盘。十方如来。从此超出。何以故。人分大小。人则是一。若於此毗尼。能闻而思。即是入。能修而行。即是出。譬如大宅。要因门入。诚所谓。得其门者。等佛一朝。失其门者。徒劳万劫。若受戒而不习学者。则入道无门也。故曰。戒虽顿受。事必渐修。因沙弥十戒经中。有戒律威仪之文。故大师。亦分上下二门。正显戒律非威仪。无以见戒律之体。威仪非戒律。无以成威仪之用。然用从体发。故列於首。

二释义(分二)初总序要略缘起(分四)初述古

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乃听教参禅。是故沙弥剃落。先受十戒。次则登坛受具。

释。佛制者。犹圣王之节度也。如来为三界大师。所有言教。群生遵守。信受奉行。故云佛制。出家者。谓在家尘劳滚滚。犹如奔马无缰。纵有出尘进道之想。安可能得。故如来预设化城。摄归宝所。故经云。无有在家。能修习无上正觉之道。是也。然出家有乎二种。一。辞亲割爱。剃发染衣。名出世俗家。二。断除妄惑。证无生果。名出三界家。古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出家功德经云。若有为作留难者。即断佛种。现在诸病集身。死入黑暗地狱。经千万劫。不能得出。若能放人出家。功德无量。譬如四天下。满中罗汉。四事供养。尽於百年。不如有人为涅盘故。於一日一夜。出家受戒。五夏者。即五年也。文出十诵律中。谓出家离俗。不以生年为计。乃数夏腊称尊故。又夏者。盛也。谓万物茂盛之时也。佛制受戒者。至于夏间。应当加工用行。精进修持。亦如万物茂盛。故从四月十六日起。至七月十五日。九旬行满。一夏功圆。计其一腊。盖古称坐夏者。皆谓此也。又五者。谓初受戒人。行持五年。戒品坚牢。则不为境风摇夺。亦犹树木培植五载。枝干粗壮。则不怕霜雪所雹也。专者。谓专於事相。博究开遮。精者。谓精研义理。阐尽幽微。又专则不二。精则不杂。如专而不精。律法则不能透彻。精而不专。修持则不能恒常。故须学满五夏。五法成就。堪能诵戒羯磨。方许离师。如或不然。当尽形不离依止。倘有智慧过人。於三四夏。能解三藏。得证三明。亦不听离依止。何以故。佛制五夏未满故。所以道宣律祖。十席就听毗尼。慧休法师。一生随众闻律。此实后学之榜样也。五夏以后等者。谓既知持犯。五夏复周。则许听教参禅也。耳根发识曰听。教者。圣人被下之言。参者。究也。禅者。究心之法也。教乃禅之阶梯。禅乃教之骨髓。因解起行。必须听教。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悟明心地。务必参禅。所以古人千里求师。参访知识。决择生死。禅是佛心。教是佛语。戒是佛身。如是执之於身。闻之於耳。观之於心。则本源心地彻矣。若参禅不由开导。但乃堆堆死坐。古人呵为魂不散死人。落圣亡外道。故知理观未明。必须听教。依教起行。必须参禅。通教不通宗。如蛇钻竹筒。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宗教一齐通。如日照虚空。法法头头现。山川路有通。又教是言诠。设使修证未纯。不免迷惑。故楞严云。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所谓有真戒者。必有真慧。此是如来大慈。有权有实。先以毗尼收摄初心。后以一乘摄归无作。先由事以会理。后得理而忘言。若初心不守律仪。放旷总成邪见。后心不达实相。勤修终属有为。若参禅不持戒。纵有空解。未免沉堕。故云若无真戒。必无真慧也。离戒修定慧。名魔外因。离定慧修戒。名人天因。三学俱备。是成佛因。故听教参禅。继之五年后者。本欲增心增慧。三学齐修也。由戒净。故慧净。由慧净。故戒净。如两手互洗。不分先后。所谓只须就路还家。不必改途易辙。非於五年之外。别有离戒修行之法也。听教参禅。其理明矣。是故者。由是之故也。乃承上起下之词。沙弥剃落者。度人经云。凡欲出家者。着本俗服。先教彼辞别君亲已。为说偈曰。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俗入无为。真实报恩者。然后剃发。剃者。除也。断也。谓断除须发。愿烦恼亦断除也。落者。落[髟/采]。古人剃发。称为落[髟/采]。先受十戒者。谓重楼四级。次第而登。婆沙论云。先受五戒。以自调伏。信乐渐增。次受十戒。善心转深。威仪庠序。方受具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分。好乐坚固。发起大心。受菩萨戒。如游大海。渐渐深广。入佛法海。亦复如是。今不言五戒。而言十戒者。谓五戒通於道俗。十戒惟得出家。今须发既落。故单言十戒也。若一时顿受者。既失次第。又违佛制。所谓得之容易。则失之不难也。复次或有众生。无受五戒而得道果。或因受十戒而得道果。以是种种因缘。是故如来说次第受也。登坛受具者。从下而上曰登。谓比丘是僧宝。为人天幢相。拣择人根。故律云。须臾之间。令汝三人。至高胜处是也。沙弥。菩萨。惟除遮逆。一切普摄。故不言也。坛者。场也。此场僧共秉法羯磨而成。若非此场。戒无由得。具。是具足。谓受二百五十大戒。即便具足涅盘妙因故。亦名近圆。谓受此大戒。白羯磨竟。於所作事。如法成就。与涅盘相去不远矣。今授沙弥。比丘。菩萨戒。而总称坛者。犹若世间三场考试也。以此推之。称三坛者。无足论矣。

二慨今

今名为沙弥。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学。便拟躐等。罔意高远。亦可慨矣。

释。今者。末法时也。名者。徒有沙弥之名。本所受戒者。本。本分。谓沙弥本分。所受之十戒也。愚者。无有慧目。茫者。昧其志性。以是不能学戒。甘心下劣。与法转踈矣。狂者。妄起邪见。忽者。轻忽毗尼。或小有知识。自谓多能。或勉之习学。而反答曰。此不过为初学者说尔。或师长不能如法教诲。弟子不肯请问一字。执定狂愚。安心卤莽。孤山圆法师云。人虽至愚。岂不能日记一言。积月而三十言。积年而三百六十言。积之数载。自然可成。苟耻才智。不如废而不学。则亦应耻饮食。不如废而不食也。食既当同。法宁可缓。既不习学。受戒何为。古云。学则庶民之子。而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而为庶民。欲为公卿耶。为庶民耶。永明寿禅师云。得鸟者。网之一目。不可以一目而废众目。收功者。棋之一着。不可以一着而废众着。月窟禅师云。高以下基。洪由纤起。虞夏至圣。尚曾历试。可能二祖。犹服勤劳。所谓一念因真。千生果实。因既不真。果岂能实耶。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则难矣哉。涅盘经云。凡有心者。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无信心。徒增黑业。所以佛诫罗[目*(危-(夗-夕)+夫)]罗偈曰。十方世界诸菩萨。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三昧经云。佛法大海。不可测度。彼执偏愚。不达谛理。不习三学。不从师受。非法解法。自称智者。非真智也。狂慢之害。又甚於愚不肖矣。经云。谦如大海。容纳百川。慢如高山。法水不住。一味志大言大。轻慢佛语。忽略毗尼。贬学戒为小乘。谤行持为琐屑。执定我慢。见善不从。则难救矣。曾不闻。鸠摩罗什。初学小教。顶礼盘头达多。此敬上也。盘头达多。晚学大乘。复礼鸠摩罗什。此尊贤也。可见从上佛祖。未有不学而成者。沙弥才登戒品。岂可不学也。若以小小知见。得少为足。下不敬上。上不尊贤。欲齐先哲。无有是处。便拟躐等者。拟。欲也。躐。跨越之意。等。级也。谓才受十戒。便欲与大僧相等也。罔意高远。亦可慨者。谓昏昧无知曰罔意。妄尊太过曰高远。听其言之狂放。虽圣贤犹所不及。问其戒相威仪。茫然一法不知。慨。叹辞。谓狂愚如是。宁不伤叹耶。佛藏经云。若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

三出略(分四)初启蒙

因取十戒。略解数语。使蒙学知所向方。

释。因取十戒等者。此乃承上文而言。谓因是狂愚之故。故取十戒解之。使狂者不学。必诱其学。愚者不知。必令其知。略而非广。故曰数语。乍入道者。故曰蒙学。向者。趋向。方。法也。即趋入道门之方法也。如楞严云。因指见月故。大论云。三恶烧燃。驼驴重楚。饿鬼饥渴。不名为苦。痴暗无闻。不识方向。乃名苦也。大师因慨狂愚。罔谙戒法。故略解於此。令初发心人。入道有由。不致岐路於盲瞶也。譬如勾甲方萌。要因雨露人事。方能长养成熟。如初心一失。为害匪浅。纵有良医。难调重毒。诚所谓。打头不遇作家。到老终成骨董。

二勉行

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违犯。

释。南山云。好心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不为名利所牵。不为王力所逼。不为邪求活命。不为避懒偷安。不为负债逃难。为生死。为菩提。持信出家故。智者大师。以出家分为四种。一者。心出家。身不出家。如维摩庞老等。二者。身出家。心不出家。谓虽入空门。不行佛事故。三者。身心俱不出家。善根未生故。四者。身心俱出家。是为好心也。切。真切也。谓既发心受戒。要念头真切。戒是越渡苦海之迅航。庄严法身之璎珞。毫厘失念。三途苦因。当遵之不违。行之不怠。谨慎而不狎侮。精严而不违犯。根本清净。动止安详。年甲未满。不妨姑待。如若满足。自可登坛。

三阶本

然后。近为比丘戒之阶梯。远为菩萨戒之根本。

释。然后者。由下之上也。谓前十戒清净。年限已满。即当登坛受具也。远近二字。有事。有理。事者。沙弥邻次比丘。故名曰近。尚隔具足一坛。故名曰远。理者。比丘惟求自利。但尽今生形寿。故名为近。菩萨志愿利生。尽未来际。故名远也。阶梯者。升进之径也。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故律云。不受具足戒而受菩萨戒者。无有是处。根本者。犹草木之根本也。谓此十戒。乃比丘。菩萨。之根本也。初阶若毁。次级难登。根本一亏。枝叶华果悉皆堕落。故律云。若破五戒中重戒。还欲受五戒。乃至菩萨戒。无有是处。若破十戒中重戒。还欲受十戒。比丘戒。菩萨戒者。亦无有是处。

四圣因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庶几成就圣道。不负出家之志矣。

释。因戒生定者。楞严经。佛告阿难。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盖心为净染之本。以戒摄之。外不放入。内不放出。打成一片。名之为定。静极光通。发起妙用。名之为慧。然戒乃定之本。定乃慧之体。慧乃定之用。故曰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也。庶几者。近可也。圣道者。圣人之道也。梵语菩提。此云觉道。谓此道。乃千圣同游之道也。无一声闻不严戒行。无一菩萨。不修戒度。无一如来。不满戒体。谓精严净戒。定慧发生。则不耽世染。如是行持。近可成就菩提。而不辜负剃发披缁之初念也。

四指广

若乐广览者。自当检阅律藏全书。

释。乐。喜好也。广览。徧观义。检。检点。阅。细看。藏。乃包括函藏之义也。如来说法。分为三藏。所谓经律论也。今专为受戒者说。故但指律藏而言也。全书。正显要略之意。大师为初学者。略采数语。以便行持。若有志於毗尼者。当徧观律部。则知全藏之义也。

二重出制戒本源(分二)。初述经

其十戒名。出沙弥十戒经。

释。十戒名者。即不杀盗等。十事也。出沙弥十戒经。显非臆说。亦见有所据也。谓律是如来金口亲宣。等觉以下菩萨。不敢增减一字。所以大师引证於此。经是通称。盖一大藏教。总称为经故。名从别显。指此沙弥十戒经。以别余经也。

二举人

佛敕舍利弗。为罗睺罗说。

释。佛敕者。犹天子制书命令也。说者。传说。佛为法王。故制戒律。命舍利弗。为罗睺罗说也。梵语舍利弗。此云鹙子。从母得名。谓其母眼明。如鹙鸟故。父是天竺婆罗门。提舍论师。亦云身子。文句云。舍利弗。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云身子。入王舍城。路逢马胜。为说偈曰。诸法从缘生。缘尽法还灭。我师释迦文。常作如是说。身子闻已。即证初果。投佛出家。梵语罗睺罗。此云执日。是佛之子也。生时值阿修罗。以手障日。因之为名。亦云覆障。昔佛为太子时。启父出家。父曰。无绝吾国嗣。汝若有子。听汝出家。太子即以手指耶输陀罗腹。便觉有妊。在胎六年始生。故翻覆障。未曾有经云。时佛在舍卫国。入城乞食。耶输陀罗。与罗睺罗。在高楼上。见佛入城。时罗睺罗。年方七岁。耶输觉信。遂向罗言。此来比丘。是汝父也。如来无量法财。汝应得分。汝当往彼。索其余财。罗即下楼。前礼佛足。如来观机逗教。手摩罗顶。罗从觉醒。自念从有生以来。未曾得如是柔软细滑之乐。遂悟触尘。证须陀洹。佛即问罗睺罗。汝能出家否。罗答云。能。世尊即舒一指。携罗同归僧伽蓝中。佛告舍利弗。汝度罗睺罗出家。舍利弗言。我云何度。佛教作如是言。我罗睺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罗睺罗。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汝能持否。乃至第十。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是沙弥戒。汝能持否。如是三问。故云佛敕舍利弗。为罗睺罗说也。如来不为罗睺罗作和尚者。有五义故。一。为平等故。谓佛心平等。一切无偏。不与彼作和尚。不与此作和尚也。二。为止斗诤故。若作和尚。则有亲疎。既有亲疎。便有斗诤。则佛法难行也。三。为止诽谤故。若作和尚。外道当言。沙门瞿昙。自言慈等一切。云何与一作和尚。不与一作和尚。则与凡人无异也。四。为成三皈故。若作和尚。则堕僧数。无有佛宝。则三皈不成也。五。为成六念故。若作和尚。则无念佛。又若作和尚。弟子有病。应当瞻视。饮食衣药。种种所须。岂是自在法王所应为耶。如一比丘。应得阿罗汉果。昔有余福。当作转轮圣王。福业遮障。不得漏尽。如来愍之。为病比丘。一正富罗。转轮王福。一时失尽。即得无着。若作和尚。有损无益也。复次佛唯一人。僧该凡圣。僧作和尚。弟子受戒。远近皆得。不令众生。多受劳苦。若佛作和尚。有是故也。又若作和尚。佛在世时。佛为和尚。佛灭度后。谁作和尚。以是种种因缘。不作和尚也。敕舍利弗者。有所表故。舍利弗。乃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以有智慧故。方能代佛说戒也。罗睺罗密行第一。以能行故。方堪受戒。然受戒能行。是佛子也。

二别解戒相(分十)第一杀戒。乃至第十捉宝戒。第一杀戒(分二)。初标名

一曰不杀生。

释。此如来所制之戒也。后九戒同。一曰者。乃发语宣词之意。杀。断也。生。命也。谓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现在所有生命。一剎那间。相续不断。是名为生。今断彼相续。故名杀生也。圆觉经序云。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皆有贪生畏死之心。故鸯崛经云。佛子无慈孝故。肆意杀他物命。充我肥甘。殊不知而杀而食之物。彼之爱命。同於我之爱命也。人人爱命。物物贪生。岂可害乎。大论云。佛言杀生有十种罪。一。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睡时心怖。寤亦不安。六。常有恶梦。七。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种短命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堕於地狱。十。若出为人。常当短命。如经所说。可不深戒。沙弥息慈为本。故杀戒居先。

三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四)。初明境

解曰。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软动。微细昆虫。

释。依文析义曰解。上至者。最上也。佛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世出世间。最尊最上故。十方三世曰诸。三觉具圆曰佛。已成正果曰圣。灵超万物曰人。模范后学曰师。六和清净曰僧。木本水源曰父母也。盖佛能示法。师能传法。僧能弘法。父母养育劬劳。恩同於佛。然世间父母。生长色身。出世父母。生长法身。律云。当念父母。及师长恩。精勤行道。以报其德。既云念恩。岂有伤害。今所论者。缘提婆达多。推石压佛。伤佛足指。故忏悔法中。有出佛身血一逆。所以大师以七逆最重。而列於前也。圣人。指果位中人。师。指和尚。阇黎。僧。指羯磨。转法轮者。父母。生身为重。设有犯者。即名为逆。不通忏悔。堕阿鼻狱。受无量苦。下至者。极尽也。谓到此微细。至极尽故。蜎飞。空类化生。蠕动。水类湿生。昆者。虫之总名。有曰昆虫。蚊也。江南有吐蚊之鸟。塞北有蚊母之草。此方蚊子。生於朴树果中。虻虫生於榆树荚中。微细。最小也。凡肉眼所能见者。俱摄於内。谓非但大形众生。不可杀害。乃至极微细者。亦不可伤也。谓蠢动含灵。皆有佛性故。如来大慈。凡有杀境。一切俱制。境有三品。诸佛圣人。师僧父母。名上。一切人天。名中。四趣众生。名下。若有伤者。随事所定。

二显戒

但有命者。不得故杀。

释。但。凡也。乃总结上文而言。命者。谓一切众生。皆以识息暖三。色心相连。名之为命。故者。有心故作显非错误也。不得。遮止之辞。谓凡有秉形而具生命者。不得故发杀心。而夺其命也。然误伤亦有误伤之报。如朝野佥载梁武帝素常敬信榼头师。时遣使召之。帝方与人下碁。欲杀一段。声曰杀却。使遂斩师。帝棋罢唤师。使言。向者陛下。令臣杀却也。帝问师临死有何言。使曰。师云。贫道前劫为沙弥时。以锹刬地。误伤一曲[(乏-之+虫)*善]。今帝是也。此报固宜。诚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要知十界。同一心体。迷之而为蜎飞软动。悟之而为诸佛圣人。故如来大慈。一切俱制。

三明法

或自杀。或教他杀。或见杀随喜。

释。或者。不定之辞。谓杀事虽多。略有三种。随所作结罪。故言不定。自杀者。谓自身行杀。或以手打。或用刀杖。或推落坑堑。及以毒药等。此身业造罪。亦兼於意。教他杀者。或教彼以手打。乃至毒药等。或教彼依如上法。而自死。此口业造罪。亦兼於意。杀虽他人。罪归自己。见杀随喜者。谓见他人行杀。自心随之。而生欢喜。虽非身口亲作。然三业之中。意业为主。故皆得罪也。详如大律。

四指广

广如律中。文繁不录。

释。广者。对略而言。谓此但略陈三法。其余种种杀事。心分故误。罪有重轻。如比丘律藏。及沙弥十戒经中所明。须者宜检。以文多故。不能具录。后皆同此。

二引证(分三)初护生

经载。冬月生虱。取放竹筒中。暖以绵絮。养以腻物。恐其饥冻而死也。乃至滤水覆灯。不畜猫狸等。皆慈悲之道也。

释。经载等者。此言出世护生之法。以显沙弥息恶行慈之道也。文虽出於诸经。义实大律详备。虱者本名。俗呼半风。字丹鸿。美称也。冬月生者。谓重衣暖服。易生虮虱故。腻物。即身中垢腻也。冻以绵絮暖其身。饥以腻物养其命。不饥不寒。则俟来春放青草叶上。化生蚊虻也。如春夏月。随放随化。虽经冬至夏。时到仍生耳。律云。若弃蚤虱等。不可随意便辄弃地。应於故棉帛上。观时冷暖。而安置之。若无棉帛。应安壁隙柱孔。任其自活。不得随处弃掷壁虱。当安青草上。或凉冷处。四分犍度云。老病比丘。数起弃虱置地疲极。佛言。听以器。名毳。若劫贝。若弊物。若绵。拾着中。若虱走。听以竹作筒盛之。若出。以盖覆之。若无竹。若甘蔗草。若木。若苇。皆可为之。今时多有不解教法。久贮筒内困死。虽云依教。殊无护命之心。又何逃杀生罪耶。卫生禁杀录云。薛暠性慈戒杀。即微虱亦不害之。一夕梦被上虱甚多。渐变寸许。虱谓暠曰。受君之贶非一日。今君有难。正吾侪救命之秋。遂列成行。被上有丝。血痕。横广尺许。乃死虱也。暠惜久之。不知其故。盖是夜有刺客来害暠。其人有利剑。见血立死。是夜其人剑下见血。以为死。报其主欢甚。明日瞰之无恙。访得虱事。始知其梦。此护生之验也。乃至者。是举前继后。以括其中之义。谓前明杀害粗相。后明护生细行。其中粗细非一。可以意会。难以枚举故。滤水者。是持戒之要务。谓水有微细虫。故须滤也。正法念经云。经宿之水。若不细观。恐生细虫。若不漉滤。不饮不用。是名细持不杀戒也。又仪则经云。乃至草木上。涂坛牛粪中。如是受用时。救护於含识。或被床座内。田地粪土中。一一仔细观。是名出家行。覆灯者。用纱罗绢纸等覆灯。以护诸虫蛾故。畜。谓畜养。猫。是捕鼠之兽。亦名地行罗剎。字训。田鼠伤苗。猫能食鼠。故字从苗。狸。是狐狸。擒物之兽。皆是伤生之物。故不得畜也。古云。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自从青草出。便不下阶行。护生之念至切矣。慈悲之道。乃菩萨利生之大道也。以慈能与乐故。暖以绵絮。养以腻物也。以悲能拔苦故。滤水覆灯。不畜猫狸也。

二举况

微类尚然。大者可知矣。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复加伤害可乎。

释。微类尚然者。乃结上文而比况也。谓如上最小虫类。尚能如是爱护。则大形众生。自然不杀也。今人等者。乃伤感之辞也。谓既不能行如上护生之事。已违沙弥之制。岂可复加伤害耶。可乎者。是及征之语。谓深戒不得更作也。

三行慈

故经云。施恩济乏。使其得安。若见杀者。当起慈心。

释。此十戒解文中。凡有经云。皆出沙弥戒经。后不繁释。菩萨见杀一切众生。即赎其命。谓之施恩。见贫乏者。以财法惠施。谓之济乏。良由一切众生。於财法二种。多所馑乏故。若见众生为衣食所逼。不能称意者。当随力给与。而利济之。若见众生无法自资。不得自在者。当随力为说。而救度之。然财施以安其身。法施以安其心。身心无乏。故曰使其得安也。见杀起慈者。恻隐之心也。若有力。当尽心救度。解其苦难。若无力。当默念宝胜如来。或持往生神咒回向。令彼闻法超升。永离苦趣。愿当来世。不见如是苦恼众生。故曰当起慈心也。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噫。伤痛声。欤。语尽之辞。亦即叹辞。谓杀生之罪。苦报无量。穷劫受殃。诚可愍伤。不可不为切戒也。如轮转五道经云。为人喜杀者。后生作水土蜉蝣之虫。朝生暮死。贤愚经云。戏笑杀他命。悲号入地狱。臭秽与烊铜。灌注连相续。奔刀赴火焰。劈裂碎楚毒。亿载苦万端。伤心不可录。习报经云。杀生入四趣。受苦三涂毕。得生人道中。短命多忧疾。疫病婴难苦。寿短长沉没。若有智黠人。杀心宁放逸。八师经云。杀者心不仁。强弱相伤残。杀生当过去。结积累劫怨。受辜短命死。惊怛遭暴恶。我用畏是故。慈心伏魔宫。楞严经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维摩云。人生长寿。得不杀报。

第二盗戒(分二)初标名

二曰不盗。

释。物各有主。不与而取。名之为盗。盗之为咎。其害匪轻。良以禀形六趣。莫非贪欲为源。受质三仪。并是恋财为本。临财苟得。非谓哲人。见利忘义。岂成君子。苏子云。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所以憍梵损粟。必受牛身。比丘嗅香。池神呵责。罪招有自。因果无差。是以严遮。勿令有犯。恐一堕落。则求出无期。故大师於十戒解中。皆具息恶行慈之意也。

二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四)初明境

解曰。金银重物。以至一针一草。

释。梵语苏伐罗。此云金。梵语阿路巴。此云银。重物者。谓物件虽多。四法摄尽。一。体重价重。谓金银七宝等。二。体轻价重。谓紬绫缎帛等。三。体重价轻。谓木石等。四。体轻价轻。谓草叶等。今以贵价在前。故曰重物。以至者。是举前后之重轻。以达其中也。一针者。言其最微。一草者。言其最轻也。如来大慈。凡有盗境。一切俱制。境有三品。佛。法。现前僧。四方僧。父母。师长物。名上。人天物。名中。鬼神。畜生物。名下。若有犯者。随事所定。

二显戒

不得。不与而取。

释。不得者。禁止之语。不与取者。谓前人不与。而取夺之也。正是业主。故律云。若物属他。他所守护。前人不与。举离本处。即成盗罪。华严云。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於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故知经律。皆禁止也。

三有主

若常住物。若信施物。若僧众物。若官物。民物。一切物。

释。常住物者。梵语招斗提奢。唐言四方僧物。律云。常住物有四种。一者。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花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体局当处。不通余界。但得受用。不得分卖故。二者。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一鸣楗椎。体通十方。四方。但局凡僧。十方通於贤圣。今世凡多圣少。故但言四方。惟局本处。不出外也。三者现前常住。谓僧得施物。唯施此处现前僧得故。四者。十方现前常住。如亡五众。轻物。现前羯磨得分。如未作羯磨。若有盗者。从十方僧得罪。若已作羯磨。从现前僧得罪。上二种。名四方僧物。若有侵损。即名犯盗。以僧家一粒一丝。皆是檀越以清净心施来。今以不清净心盗取。其罪极重。庄椿录云。盗常住一文钱。一日一夜。长利三分七厘。第二夜利上长利。来世牛马偿还。若一文入常住。一日一夜。长福倍上。观佛三昧经云。盗常住物者。过杀八万四千父母之罪。十轮经云。盗三宝物者。其罪甚重。千佛出世。不通忏悔。若将非理用度。私给俗家。其罪甚重。地藏经云。若偷窃常住财物米谷。饮食衣服。乃至一切不与而取者。当堕无间地狱。道世法师云。若将常住财物。与白衣受用者。龙天瞋责。罪及主事。常住司执钱谷。无非佛物。法物。僧物。於己何有。若此中沾染毫厘。即是镬汤炉炭。若此中泾渭分明。即是青莲华藏。铁山琼云。凡常住一茶一米。一分一厘。皆是施主为求福德。故行布施。宜供三宝。何得私用。罪福因果。瞭然指掌。慈受深禅师云。常住分文不可偷。日增万倍恐难酬。猪头驴脚明明现。佛地今生扫未休。以此观之。常住之物。不可丝毫有犯。是以先圣后圣。苦口叮咛也。信施物者。谓施主信心持物至寺布施。而未曾分与僧者。是僧众物者。现前大众受用之物。若於四事中。或窃其一。是名盗现前僧物。亦不得私用。纵有挪移借用。以长就短。必须白众方动。后来仍旧补偿。不名犯盗。方等经云。菩萨言。五逆十恶。我所能救。盗众僧物。我不能救也。官物者。即九品宦职之物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纵使地下伏藏。以至空地遗物。既在王地。皆名官物也。民物者。即工商农庶百姓之物也。一。是普及之言。切。乃尽物之语。统论世间。大小轻重。及鬼神禽兽等物也。

四明法

或夺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偷税冒渡等。皆为偷盗。

释。夺取者。恃力强暴而取也。窃取者。伺人不见而偷取也。诈取者。亦名伪取。或诡谲拐骗。或假借不还。或倚势冒支等。乃至者。谓从前至后。以明其中。所谓圭合铢两。种种欺瞒。移标古界。私匿寄物。过分食用常住等。偷税者。赋税。乃国家大典。若有物。必须向彼化免。不得藏匿而过。亦不得为他人藏匿税物。冒渡者。假称也。谓假称他名。而过关津也。等者。未尽之辞。谓事虽未尽。则余法可知也。皆为偷盗者。总结如上之法也。余如大律。

二引证(分二)初果报

经载。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僧饼数番。一沙弥。盗众僧石蜜少分。俱堕地狱。

释。经载者。此引经文作证。以戒沙弥不得偷盗。致招长夜大苦也。盗果者。大报恩经云。见一众生。有热铁丸。从身上入。从身下出。乘虚而行。痛苦难忍。目连问佛。何罪所致。佛言。彼於迦叶佛时。作沙弥。守众僧果园。盗取七枚奉师。以是因缘。故获斯罪。盗饼者。杂宝藏经云。见一众生。有二热铁轮。在两腋下。举身焦烂。痛苦难忍。目连问佛。何罪所致。佛言。彼於前世。为沙弥时。与众作饼。盗取二番。挟两腋下。以是因缘。故获斯罪。盗石蜜者。石蜜亦名糖精。广志。甘蔗其饧。形如冰糖。坚硬如石。唐书云。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汉武帝内传。西王母谓帝曰。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天竺国石蜜。仙经云。蜜为口芝。本草云。崖蜜食之不饥。明目延年。律中过午不食。开石蜜者。以其煎汤无形。为药石故。阿含经云。见一众生。其舌长广。有炽然利斧。以斫其舌。乘空而行。啼哭号呼。苦痛难忍。目连问佛。何罪所致。佛言。彼於迦叶佛时。作沙弥。以斧斫石蜜供僧。沾斧刃蜜。盗取食之。少分者。不多也。缘斯罪故。从地狱出。受此余报。俱堕地狱者。总举三法以戒之也。地者。底也。万物之中。地最在下故。狱者局也。谓拘局罪人。不得安乐故。已上三事。虽不同时。然盗因则一。故皆感地狱之报。一钱一草。信不诬矣。

二立誓

故经云。宁就断手。不取非财。

释。宁就断手。不取非财者。深畏地狱之苦痛。甚於断手也。说之寒心。故如来激切劝诫。而立誓言。决意不取也。盖人有手足。方称全品。僧有戒德。堪为良佑。非财者。非义之财也。古人云。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世律取非义之财。受非常之祸。藏经。食无与之物。故感无间之殃也。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楞严经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宝梁经云。宁自啖身肉。不得盗三宝财物。洞山价禅师云。常住须凭戒力扶。莫将妄用恣贪图。掌他三宝门中物。惜似双亲两眼珠。暗里纵能机巧算。冥中自有鬼神诛。丝毫若也无私取。免至来生作马驴。增一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若人偷盗他物。为主所执。送官究治。闭着牢狱。或以杖捶。或截手足耳鼻。及断其头。种种苦楚。命终生地狱中。猛火烧身。烊铜灌口。受种种苦。不可称计。百千万岁。脱出无期。地狱罪毕。生畜生中。象马牛羊。驼驴犬等。经百千岁。以偿他力。畜生罪毕。生饿鬼中。饥渴苦恼。不可具言。经百千岁。受如是苦。罪毕为人。得二种报。一者。贫穷衣不盖形。食不充口。二者。常为水火。王臣恶贼之所劫夺。不得安乐。维摩经云。如人大富。得不盗报。

第三淫戒(分二)初标名

三曰不淫。

释。淫者。不净行也。谓以染污心。行秽恶行。故名不净也。世俗尚有男女授受不亲之训。出家离染。尤宜肃慎。今承慈旨谆谆。必须铭刻于心。不可有违佛制。当深观爱欲。犹如毒蛇。华严经云。若被诸女色。染醉其心。犹如婴儿。无见自性。亦如素衣。见受染色。为欲所溺。不能得出。如粪中虫。乐着粪处。如秽弊猪。不净严身。四十二章经云。出家沙门。断欲去爱。澄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乃名佛子。梵网经云。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八岁沙弥开解国王经云。阿育王初奉佛时。人民疾疫。请僧咒愿。圣众遣妙颜沙弥。年始八岁。已得神通。飞入王宫。夫人彩女见之。无不爱敬。夫人举手。欲抱妙颜。颜即却之。夫人曰。卿年尚幼。犹如吾子。近之何妨。颜曰。事从微起。犹一粟之火。能烧万里之野。一滴之水。能陷坚固之石。以少致多。以小成大。是以智者远嫌避疑。以防未然。时沙弥声彻王殿。王闻之来见曰。卿尚幼如我子。抱之何嫌。颜曰。古圣制仪。豫其未萌。亦戒终始。女子七岁不戏父几。男子八岁不踞母床。果下无扪首。瓜田无摸足。远嫌避疑。杜渐销萌也。今虽等母子。当为将来不能者施。时王与夫人。及宫中五百人臣。同得道迹。

二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三)初显戒

解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断淫欲。

释。在家五戒者。优婆塞。优婆夷戒也。唯制邪淫者。以其洪荒之后。有虞垂拱。契任司徒。教以人伦。则曰夫妇有别。有夫妇则有父子。故人伦以夫妇为首。不孝以无后为大。上关风化。下接宗嗣。是故不禁。如关睢之诗乐而不淫。所以正人伦之纲纪也。故居家受戒。除夫妇外。一切俱制。果报地狱经云复有一鬼。白目连言。我常以物蒙笼其头。畏人来杀。心生恐惧。何罪所致。目连答曰。以前世时。淫犯外色。常畏人见。或畏夫主捉缚打杀。心常恐怖。故获斯罪。此是华报。果在地狱。华严经云。菩萨於自妻。尚且知足。何况邪淫。又此五戒。在天谓之五星。在地谓之五行。在人谓之五伦。在身谓之五脏。在山谓之五岳。在国谓之五刑。在儒谓之五常。谓仁者不杀等。乃修行之径路也。缘於耶输伽父。与五十人。求佛受三归五戒为始。故如来开人天教。以摄居家二众也。出家十戒者。乃渡苦海之浮囊。越涅盘之正因也。全断淫欲者。谓淫非梵行。乃鄙恶不堪之事。又出世法中。无邪正故。然华严为在家者说。故曰自妻。尚且知足。楞严为出家者说。故曰全断淫欲也。

二明境

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

释。干犯者。谓干名犯义。淫其所尊。污其所亲。行不净行也。一切者。总摄也谓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人男。非人男。畜生男。乃至黄门。二根等。皆是境故。如来大慈。凡有淫境。一切尽制。境有三品。母女。姊妹六亲。名上。一切男女。并邪淫名中。在家己妻。非时非处。名下。若有犯者。随事所定。故经云。当观爱欲甚於猛火。猛火烧身。害此一生。欲火烧身。殃堕累劫。智者畏之。愚人自缚也。

三结罪

悉名破戒。

释。悉者。尽也。破者。犯也。不言犯。而言破者。谓初受戒时。体则圆满。若犯此戒。如人断头。身则破坏。如大石破裂。无有完全。戒身破坏。亦复如是。当知淫泆非刀剑。能斩智慧命。爱欲是猛火。自焚功德林。佛言破戒之人。生不能消信施一滴之水。足不履伽蓝尺寸之地。死堕地狱。受报无穷。然其意地欲根。最难除拔。极易渐染。若此中微尘许不尽。便是生死祸胎。若淫习难尽者。当修不净观。或住尸林以为对治。或以手摩其顶。眼盻袈裟作是念言。食人信施。不应起如是心。或礼佛持咒。以治其心。则贪欲自然殄除也。

二引证(分三)初显报

楞严载。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自言淫欲。非杀非偷。无有罪报。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狱。

释。楞严载者。此引经文以显淫事。有如是利害。不得犯也。宝莲香者。乃比丘尼。最初持菩萨戒之美称也。谓戒体本来尊贵。故名曰宝。戒体本来清净。故名曰莲。由尊贵清净。芬芳一切。故名曰香。后因一念妄动。不守自心。犯此淫戒而反不知惭愧。谬起邪见。拨无因果。肆言非杀非偷。无有罪报。殊不知私行淫欲。非偷乎。淫事办而慧命斩。非杀乎。猛火。欲火也。谓作是语已。遂生猛火。节节烧然。生陷者。谓不待身死。而陷入阿鼻也。梵名阿鼻。此云无间。谓堕此地狱中。受烧煮苦。无有间断故。

二举况

世人因欲。杀身亡家。出俗为僧。岂得更犯。生死根本。欲为第一。

释。世人者。王臣士庶人也。杀身亡家者。如夏以。妹嬉。晋由骊姬。乃至骊山火起因褒姒。蜀道蒙尘为太真。亡家败国。皆为此也自古至今受惑非一。故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出俗为僧。岂得更犯者。谓知五欲过患。故舍之出家。当不为生死之所流转。岂可复行生死不净之行耶。楞严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当知红炉白刃。坏色身於一时。花箭蜜锋。沉慧命於万劫。大论云入道惭愧人。持钵摄众生。云何纵欲尘。沉没於五情。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唾。生死根本。欲为第一者。谓一切众生。所以有身者。皆由初念颠倒。见他交会。自以淫心投托母胎。而成身根。故名曰生所谓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也。有生必有灭。故名曰死。是知生死根源。皆以淫欲为首。故云第一。欲除生死。须断淫心。故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三立誓

故经云。淫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

释。泆。淫放也。谓恣心放逸。而行淫故。贞洁。守节清白也。谓守戒清白。虽死犹生。恣心放逸虽生若死是故经云。淫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也。如贤愚经云。一比丘少欲知足。一长者终身供养。日日送饭。又一长者。将一子来求出家比丘观是子。能持净戒。度为沙弥其前长者。举家赴会。唯留一女守舍。忘却送食。比丘念。日已过午。尚未送食乃遣沙弥取食。唯见少女迎门。作诸媚态沙弥自念。此女将无毁我净行。乃坚摄威仪女即五体投地曰此舍珍宝充满。卿可为主。我愿充婢给使。沙弥心念。宁舍身命。不毁净戒。即入房闭户。胡跪合掌。发愿不舍三宝正戒。愿生寂静家。尽漏成道。即刎颈而死。其女欲心寻息。悲恼闷绝其父适还。女方苏醒。具述所以。时国王闻知。赞叹。地积众香。阇维供养。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八师经。佛告梵志曰。淫人妇女。或为夫主边人所知。临时得殃。刀杖加刑。手足分离。祸及门族。或为王法收捕着狱。酷毒掠治。身自当罪。死入地狱。卧於铁床。或抱铜柱。狱卒然火。以烧其身。地狱罪毕。当受畜生。若得为人。闺门淫乱远佛违法。不亲圣贤。常怀恐怖。多危少安。智度论云。破戒之人。若着法服。则是热铜铁鍱。以缠其身。若持钵盂。则是盛烊铜器。若所啖食。则是吞热铁丸。饮热烊铜。若受人供养。供给。即是地狱牛头狱卒。若入精舍。则是入大地狱。若坐僧床。是为坐热铁床上。又大乘妙林经云。释迦为太子时。五欲厌离。而求出家。而说偈曰。世间不净众惑邪。无过妇人之体性。衣服璎珞庄严故。愚痴是边生欲贪。有人能作如是观。如幻如梦非真实。速舍无明莫放逸。必得解脱功德身。

第四妄语戒(分二)初标名

四曰不妄语。

释。妄语者。违心故说也佛弟子。直心是道场。於四威仪。一切行中。言无虚诳。若以不净。心口念相违。出言不实者皆名妄语也妄根於心言发於口。背真逐妄。颠倒是非。使正道不明邪词动众。此乃修道障缘。应当杜绝。故华严经云。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如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楞严经云。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二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四)初小妄语。二大妄语。三开听。四举况。初中(复三)初总标

解曰。妄语有四。

释。妄语有四者。乃初标其名也。谓分别妄生。则出言虚妄。或因喜悦而出者或因引诱而出者或因瞋恚而出者或因嫉妬而出者。然境既不一。则语有大小。罪有重轻。故如来大慈。凡有妄境。一切俱制。境有三品。父母师僧名上人天名中。鬼神畜生名下。若有犯者。随事所定。今先明四种。究其本源。皆由妄起所谓一翳在眼。千花乱坠。一妄在心。河沙生灭。心王若正。则六臣不邪也。

二别释(分四)初妄言

一者妄言。谓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不实等。

释。言者。心声也。心正则言正。心邪。则言邪也。又直出为言。由己意发而为言故。宣述为语。由述见闻而为语故如来之语。无非利益众生。故有真语。实语。正语也。众生之语。无非损害众生。故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也以是为非。故见言不见也。以非为是。故不见言见也。由虚妄故。是以不实。然妄语虽有八种。不出见。闻。触。知。四法。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触言不触。不触言触。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若欲惑彼。随作其一。皆名妄语。又见言不见。诳也。不见言见。虚也。谓以分别识。在眼为见。在耳为闻。在鼻舌身为触。在意为知。以见闻知。三根性利。力用偏多。能取远境。故各分为名。鼻舌。身。三根性近。力用处少。能取钝境。故合为名今但举见之一法。等者。总收闻。触。知。三法也。

二绮语

二者绮语。谓妆饰浮言靡语艳曲情词。导欲增悲荡人心志等。

释。绮者。锦绮。喻也。靡者。美丽也。谓妆点粉饰。虚浮无稽。美丽之语。如织锦绣。攒花簇锦。以眩人心目也。又言虽是实。说不应时。非时而说。亦名绮语。艳曲者。谓巧作艳丽歌曲。惑人心听。如靡靡阳阿之曲是也。大都古乐府之作。声韵正雅。无如汉魏。后之效体。渐入艳丽。至唐玄宗。酷爱法曲。选妓三百人。教於梨园。今讴曲。称梨园者本此。纂要云。齐歌曰讴。吴歌曰歈。淫歌曰哇。楚歌曰艳。情词者。言词华美。妖冶之语也。谓声韵宛转以尽意之所思引诱情欲。皆能导人之爱染。长人之悲哀也。然词与曲。不无移商换征。随时小异。大约汉。唐。尚乐府。宋元。尚歌曲。此骚人词客所为。非学者之所涉躐也荡人心志者。谓如上情词艳曲。乃宣述入爱之结使。能改人常性。丧人正念。令修学人。失如来种。故曰荡人心志。等者。总摄喜怒哀乐之法也。笔餐云。李伯时善画马。秀铁面呵曰。汝士大夫以画名。矧又画马。期一人夸妙。妙入马腹中。亦足惧矣。伯遂罢笔。师劝画观音赎过。黄鲁直工艳词。师亦诋呵之。黄笑曰。又当置吾於马腹中耶。师曰。艳语动天下人淫心。不止马腹。正恐生泥犁耳。黄悚然悔谢。遂励精进。

三恶口

三者恶口。谓粗恶骂詈人等。

释。恶口者。谓言语抵触甚於枭鸟。不留他人情面粗声恶气。骂辱毁谤於他也所以瞋火一起。冲口烧心。伤害前人。痛逾刀割。实乖菩萨之善心。违如来之慈训也。故法苑曰。瞋是失善法之根本。堕恶道之因缘。法乐怨家。善心大贼恶口腑脏也。骂詈者。正斥曰骂。傍毁曰詈谓自恃所长。背求他短。恶口骂詈。然骂有七种或以。相骂。或以根骂。或以罪骂。或以病骂。或伎艺骂。或结使骂。或种姓骂。等者总摄如上骂法也。身死魂逝。坠堕三途。如经所说若堕地狱。割舌令自啖食若堕饿鬼。口中蛆脓流出。若生禽兽。食啖粪秽。人怪其声。罪毕为人。面貌丑陋。口气常臭。唇齿皆缺佛言。宁以利刀割断其舌积劫受苦不可以一言骂谤持戒比丘。恶报难尽。有二种人。一向入地狱。一。若非梵。行自称梵。行二。若真梵。行而以非梵行谤之。

四两舌

四者两舌。谓向此说彼向彼说此。离间恩义。挑唆斗诤等。

释。两舌者。谓彼此交扇也。向此说彼者。谓传彼人之言而向此说传此人之言。而向彼说也。皆出忿嫉在心。故以闲言冷语疑讪丛生合者使离浓者使淡。令师资恩丧。朋友义绝。纵不传彼此之言但於二边。说令离散者亦是两舌也。管子云。析交离亲。是为贼矣。离别也间。隔也。君父师长。专释曰恩。兄弟朋友。善益曰义。挑唆者。谓前人未说。挑发唆起。彼此之言。令生斗诤也。成实论云。善心教化。虽为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即是两舌。得罪深重。堕三恶道中。世世得敝恶破坏眷属。以今离。间破坏他故。

三类结

乃至前誉后毁面是背非。证入人罪发宣人短。皆妄语之类也。

释。乃至者。相继之词。谓此四法。皆是妄语之等流也。前誉后。毁者。谓现前奖誉。退后。毁呰。爱之欲生。恶之欲死也。面是背非者。谓面从公是。背地私非。无见闻疑。恣心乱说。但图泄自己之忿恨。不顾他人之死活也。报恩经云。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出。当护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也。证入人罪者。谓无问前人有罪无罪。但以恶心。硬作证盟。置他人罪也。发宣人短者。谓讦彼阴私。宣其短处。惟知有己。不顾他人。欺巧百端。令人陷没。故曰。皆妄语之类也。易云一言之善。千里应之。一言不善。则千里违之。古人三缄其口。所以为后世之龟镜也。太公曰。欲量他人。先须自量。伤人之语。还是自伤。含血喷人。先污自口。汉新息侯马援。以书诫其兄子曰。吾欲汝曹。闻人之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也。好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轮转五道经。佛言为人喜传人恶。死入地狱。烊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犂耕之。后堕恶鸟。人闻其声。莫不惊怖。咒令其死。

二大妄语(分二)初明境

若凡夫自言证圣。如言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等。

释。凡夫自言证圣者。此初标其名也。前言世谛之事。此言出世妄语也。谓身居有漏。心等庸流。故名凡夫。明了四谛。住最后身。故名圣人。梵语阿离野。此翻云圣。昔商太宰问孔子曰。夫子圣者与。曰。丘博闻强记。非圣也。曰。三王圣者与。曰。三王善用智勇。圣非丘所知。曰。五帝圣者与。曰。五帝善用仁义。圣非丘所知。太宰骇然曰。然则孰为圣乎。孔子有间。动容对曰。西方有圣者焉。不言而自信。不治而不乱。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然凡圣之别。有十法界。凡夫由染缘而成。谓一切众生。於真性上。情想自异。故有六凡。圣人从净缘而证。谓佛与三乘。於无为法中。智有高下。故有四圣。可见凡之与圣。悬若天渊。今言证者。妄之极矣。如楞严云。譬如平人。妄号帝王。自取诛戮。须陀洹者。此翻预流。谓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已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又云见道。谓见真谛故。或名逆流。或名入流。谓逆生死流。入圣法流故。又名圣位。此小乘初果圣人也。斯陀含者。此云一来。谓欲界九品思惑中。已断前六品尽。后三品尚在。犹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此二果圣人也。等者。谓余三果。四果。乃至或云。得禅定解脱。三昧正受。天龙鬼神来归依我之语。未尽故。

二定罪

名大妄语。其罪极重。

释。大妄语者。谓如上四果。及禅定等法。毫无知见。妄言已得已证。故曰大妄语也。以此诳惑世人。而邀名利供养者。死堕无。间地狱。故曰。其罪极重也。

三开听

余妄语。为救他急难。方便权巧。慈悲利济者。不犯。

释。余妄语者。谓除上妄语之外也。救他急难者。谓本无谋利之心。全以拔苦为念故。如律云。有猎者逐兔。兔走避佛座下。少顷猎至佛所。问。见兔否。佛曰不见。猎乃去。后弟子问。兔见在佛座下。云何见言不见。佛曰。为救兔故。又如波斯匿王。敕杀厨监末利夫人。令人留藏。待王酒醒悔恨。送至王所。王大欢喜。夫人虽受八戒。为救他难。而不犯妄语戒。是名方便权巧。慈悲利济者也。

四举况

古人谓行己之要。自不妄语始。况学出世之道乎。

释。古人。即司马温公。要。立身之要也通鉴载。刘忠定公。问司马温公曰。尽心行己之要。可得闻乎。公曰。其诚乎。又问行己之要。以何为始。公曰。自不妄语始。二公。皆宋之为儒也。尚以。诚信为本。况出世之人。岂得言行乖违耶。盖道德之存。至诚为首。立身之要。言行为先。所以南。容三复白圭。将以戒慎其言。是故古人戒始慎终。自不妄语始也。灵源曰。举措不可不审。言行不可不稽。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也。

二引证(分二)初果报

经载。沙弥轻笑。一老比丘。读经声如狗吠而者比丘者。是阿罗汉。因教沙弥急忏。仅免地狱犹堕狗身。恶言一句。为害至此。

释。此引往事。以证妄言之咎也。犬鸣曰吠。一言而堕狗身者。果不昧因也。阿罗汉。此云无学。谓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无法可学故仅。但也。大报恩经云。波罗奈国。大富长者。年至八十。生一男子。名曰均提。十岁出家。往利提利因陀罗山。至如来所。佛为说法。即得道果。阿难心疑白佛。佛言均提沙弥。非适今也。过去毗婆尸佛时。有一年少沙弥。精通三藏。见一老比丘。人相不具。好赞三宝。音声浊钝。不能歌呗。少年骂言。音如狗吠。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识我否。我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年少闻之。心惊毛竖。即求忏悔。我因愚痴。不识圣贤。愿我来世。见善知识。尔时年少。恶骂上座。五百生中。常作狗身。百千大众。闻佛所说。咸立誓言。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而发於恶言。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毁谤圣贤人。尔时舍利弗。昼夜六时。以道眼观诸众生。有应度者。而度脱之。尔时摩竭提二国中间。五百贾客。将一白狗。初夜煮肉作食。於后夜时。狗偷食之。次日贾客饥渴作瞋。持刀刖其四足。投身粪坑。宛转腹行。受苦不尽。舍利弗入城乞食。经过彼路。至此狗所。持食与之。说法利喜。却后一七。罪毕得出。生於人中佛告阿难。尔时白狗。岂异人乎。今均提沙弥是也由过去世。毁骂贤圣。堕在恶道。由初愿忏悔。罪毕得出。生於人道。遇佛世尊。即得漏尽。

二华报

故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释。此文虽出本经。然法句。阿含。大律。皆同。法苑云。口者。关也。舌者。兵也。出言不当。反自伤也。高僧传云。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言者。不真之物。不得已而陈之。又斧喻其舌。恶言喻斧发也。如人掷斧斩天。斧落还伤自体。世人欲以恶言害彼。而反目害於己也。如大律云。昔调达骂舍利弗。为恶欲比丘。应时热血从鼻孔出。即以生身堕大地狱中。佛因而说偈曰。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应毁反誉。应誉反毁。自受其殃。终无有乐。诸经集要云。甘露及毒药。皆在人口中。甘露谓实语。妄语则为毒。毒不决定死。妄语则决定。妄语自不利。亦不利他人。自他俱不利。云何妄语说。若与身不利。慎口也何妨。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地持论云。妄语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人所诳何故妄语堕三恶道谓缘其妄语不实。使人虚生苦恼。是以死受地狱苦。以其欺妄。乖人诚信。故受畜生报。缘其妄语。皆自贪欺。贪欺罪故。复为饿鬼以其妄语。不诚实故。被人诽谤。以其妄语。欺诱人故。为人所诳。既知妄语。有此四大苦报。可不戒欤。

第五饮酒戒(分三)初标名

五曰不饮酒。

释。酒者。祸泉也。饮之令人惛迷神智。颠倒是非。烂菩提芽。坏正觉果应当杜绝。梵网经云。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不应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也。昔元鉴禅师。数兴造。工匠繁多。或送酒者。辄曰我所造者。必令如法。宁使罢工。无容饮酒。时清化寺。修营佛殿。州豪孙义。致酒两舆与鉴。鉴即破酒器。流溢地上。义大怒。明将加恼。夜梦神人。以刀拟之既窹。躬诣忏悔。萨遮尼乾子经云。饮酒多放逸。现世常愚痴。忘失一切事。常被智者呵。来世常暗钝。多失诸功德。是故黠慧人。离诸饮酒失。

二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四)初明境

解曰。饮酒者。谓饮一切能醉人酒。西域酒有多种。甘蔗。蒲萄。及与百花。皆可造酒。此方止有米造。

释。饮酒者。乃总标之词。酒非一种。故曰一切。西域。即天竺也。多种者。知神仙服食经云。采南烛草。煮汁为酒。碧映五色之神光。扶桑记云。顿逊国有树。形似安石榴。取其花汁。贮盆内数日成美酒。洞冥记云。瑶现去王门九万里。有草割之酿酒。饮一合三日不醒。饮日溪水则醒。南史载。拘楼国。有水仙树。腹中有水。谓之仙浆。饮者七日醉。古今注云。乌孙国。有青田核。得水成酒味醇。饮尽更生。名青田酒孚。异物志云。文草作酒味甚美。人以金买。不以为贵。然酒虽有多种。大略不出其二。一者谷酒。谓以五谷和曲而酿成之。二者木酒。谓唐。相茎花果杂诸药。而酝成之。即甘蔗。蒲萄。百花。藕根。糖蜜等是也。此方。即震旦也。谓震旦惟未造故。

二显戒

俱不可饮。

释。俱不可饮者。谓如上等酒。但有色香美味。能醉人者。一切俱不得饮也。若不改者。现世为人所耻。死堕恶道亦不得以草头着酒。滴入口中。谓涓滴不除。渐成河海。乃至啖槽食曲。和酒煮食。皆不可也。是故佛言。若以我为师者。不得饮酒。亦不得贮畜。

三开权

除有重病。非酒莫疗者。白众方服。无故一滴不可沾唇。

释。重病者。言非轻小之疾也。千钧之弩。岂独为鼷鼠所发。非酒莫疗者。若医言。别物所不能救。唯酒可疗者。准律白众方服。始无自私之咎也。但不得未病先病以此为由之心。而饮若假以病缘而图贪饮者。即名破戒。虽为病故。有效则服。病愈即止。饮时不得入众。应在佛殿下风遥礼。亦不听诵经持咒。七日之外。沐浴更衣。方许作也。无故者。无病缘之故。不得饮也。律中佛言。酒有多失。开放逸门。饮如葶苈。犯罪已积。若消病苦。非先所断。又萨遮尼乾子经云。酒为放逸根。不饮闭恶道。宁舍百千身。不毁犯法教。宁使身乾枯。终不饮此酒。假使毁犯戒。寿命满百年。不如护禁戒。即时身磨灭。决能定使差。我犹故不饮。况今不定知。为差为不差。作是决定心。心生大欢喜。即获见真谛。所患即消除。毗尼母经云。莎提比丘。自小因酒。长养身命。后出家已。不得酒故。四大不调。诸比丘白佛。佛言。病者听瓮上嗅之。嗅不。差者。听用酒和面作饼食之。若差者。不听复嗅食。

四护讥

乃至不得齅酒。不得止酒舍。不得以酒饮人。

释。齅。鼻齅也。暂停曰止。酒舍。即酒肆也。乃恶律仪之一。齅酒止酒舍。虽不饮有大患者二。一。令人生疑。二。渐熏成性。亦防微杜渐之法也。梵网经云。以酒饮人者。五百世无手。戒之甚严。谓自破酒戒。不过罪及一身。若与人饮。为害不止故。

二引证(分二)初外典。二内经。初外典(分三)

初禹禁

仪狄造酒。禹因痛绝。

释。人物考云。仪狄。禹妃弟。善造酒。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疎仪狄。而绝旨酒。昔汉邴原。绝酒不饮。人或问之。原曰。本自能饮。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世儒尚畏废业。况学出世之道乎。又晋中兴书。元帝性嗜酒。王导深以为诫。左右进觞覆之。晋书。凡民不得私酿酒沽。其有婚姻及疾者。听之。余犯者。罚金八两。又枚乘。七发云。酒为腐肠之药。自古圣君贤臣。恐以累民。故禁之也。

二纣亡

纣作酒池国以灭亡。

释。人物考云。纣名辛。帝乙。少子。兄弟三人。长曰微子启。次曰中衍。皆庶出。三曰辛。嫡出。即纣也。资辩捷疾。力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以肉为林。以酒为池。使男女裸逐其间。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宫中九市。为长夜之饮。作炮烙之刑。剖孕妇斫人胫。王子比干谏之。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遂杀比干刳视其心。於是武王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不伐。乃东伐纣。纣走登鹿台。衣其珠玉。自燔而死。禹谓后世以酒。亡国者。此也。所以诗书淫乱之戒。其原皆在於酒。故微子以纣沉[醨-蹂]於酒。遂作诰。以告箕子比干而去。穆公因周厉王。沉湎於酒。故作大雅。嗟叹而泣涕流连。后秦主符生。饮无昼夜。乘醉多所杀戮。臣民畏之。海东王符坚。将兵伐生。生犹醉寐。兵杀之。坚遂称帝。唐敬宗。年十八夜。与宦官酣饮击球。俄烛灭遇弒。是以亡身。丧国。皆由酒也。

三僧过

僧而饮酒。可耻犹甚。

释。僧者。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为人天之标帜。法门之梁栋也。若饮酒者。则言多不根。过失无量。谓状如狂象之无钩。似戏猿之在树。故曰可耻犹甚也。

二内经(分三)初明因

昔有优婆塞。因破酒戒。遂并余戒俱破。三十六失。一饮备。焉过非小矣。

释。梵语优婆塞。此云近事男。谓受持三归五戒。可以亲近三宝而住故。婆沙论云。昔有一近事。禀性仁贤。受持五戒。专精不犯。后於异时。远行归家。家人赴会。彼为渴所逼。见器有酒如水。遂取饮之。便犯酒戒时有邻鸡来入其舍。盗杀而食。复犯盗杀二戒。邻女寻鸡入舍。强逼交通。复犯淫戒。邻家告官。拒讳不陈。复犯妄语。故云。遂并余戒俱破。三十六失者谓不孝父母。轻慢师长。不信三宝。不敬经法。诽谤沙门。讦露人短。常说妄语。诬人恶事。传言两舌。恶口伤人。生病之根。斗诤之本。恶名流布。人所讥嫌。贬斥圣贤。怨黩天地。废忘事业。破散家财。恒无惭愧。不知羞耻。捶打奴婢。横杀众生。奸淫他妇。偷人财物。疎远善人。狎近恶友。常怀恚怒。日夜忧愁。牵东引西。持南着北。倒街卧巷。堕车坠马。逢河落水。持灯失火。暑月热亡。寒冬冻死。此三十六失。皆由一饮而备。故云。过非小矣。

二感果

贪饮之人。死堕沸屎地狱。生生愚痴。失智慧种。迷魂狂药。烈於砒酖。

释。贪饮者。谓贪其香味。饮之快意也。殊不知快意。即生颠倒。颠倒便失正念。失正念。则失佛种矣轮转五道经云。为人喜饮酒者。死入沸屎泥犁中。后堕猩猩兽中。后生为人。愚痴暗钝。故无所知。教化地狱经云。信相菩萨白佛言。复有众生。或颠或狂。或痴或呆。不别好丑。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饮酒醉乱。犯三十六失。后得痴身。如似醉人。不识尊卑。不识好丑。故获此罪。然善恶无爽。有因必果。贪饮故堕沸屎。醉乱故失智慧。迷魂狂药者。以酒能使人颠倒错乱。外失威仪。内丧真性故。烈於砒鸩者。砒是砒霜。服之。心神挠乱而死。鸩。是鸩鸟。大如班鸠。食蛇之物。凡饮食中。反毛搅之。服者即死。烈者。谓酒之酷。更甚於砒鸩之毒也。然砒鸩之毒。不过毁其色身。未来又得人身。饮酒之毒。能坏戒身。戒身一坏。则难复矣。

三立誓

故经云。宁饮烊铜。慎无犯酒。

释。宁饮烊铜者。想酒之过。利害如是。故作誓言。宁饮烊铜。腐烂我身。而终不饮酒也。以上经论。及诸书史。种种言辞譬喻。总之劝勉离诸酒过也。盖天下毒之猛烈。无甚於砒酖诸毒。及以烊铜。故举喻以戒之。为佛弟子。能不醒乎。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舍利弗问经云。迦兰陀竹园精舍。一比丘疾笃将死。优波离问。汝须何药。曰须酒。实违毗尼。宁尽身命。无容犯酒。优波离言。若为病开。如来所许。於是服酒差病。比丘怀惭。犹谓犯酒。往至佛所。殷勤悔过。佛为说法。得罗汉道。粱高僧传云。法遇在江陵长沙寺。一僧饮酒。废夕烧香。遇但罚不遣。师道安以筒盛荆。寄遇。遇向筒致敬伏地。令维那行杖。垂泪自责。

第六着香花鬘戒(分二)初标名

六曰。不着香花鬘。不香涂身。

释。不着。香花等者。断其贪爱也。贪爱若断。即同佛身。依正庄严。自然具足。欲得庄严具足。先当离香触二尘也。盖世人皆知。如来依正庄严。世无能比。而不知如来依正。从旷劫苦行修成。断灭贪爱所感。今人苦行不修。贪爱不断。而欲彷佛如来依正者。譬如贫人。服帝王服。其祸速至矣。

二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二)初明境

解曰。华鬘者。西域人贯华作鬘。以严其首。此土则缯绒金宝。制饰巾冠之类是也。香涂身者西域贵人。用名香为末。令青衣摩身。此土则佩香熏香。脂粉之类是也。

释。梵语磨罗。此去华鬘。或云璎珞。天竺人多用苏摩那等花。行列贯串。以严其首。名之为鬘。无论男女。皆以此而庄严之。缯。是细绢。绒。即刮绒。练熟丝也。制饰者。谓以金银七宝等物。装饰璎珞环钏。并制造巾冠之类也。其巾冠之制。始於黄帝之时。古礼二十始冠。其士人用冠。庶人用巾。自后子云东坡。各制其式。名不一定名香者。谓沉檀速麝。龙脑酥合。熏陆白胶等贵重之香也。涂身者。天竺国法贵胜男女。皆用好香为末。或洗浴之后。令童子以涂其身。如此方香肥皂之类。青衣侍童也。如玄真子。命樵青竹里煎茶是也。此方有佩带香囊。或用香筒。以熏衣被。乃至涂抹胭脂腻粉等。皆摄此戒二仪录云。臙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作脂。为桃花籹燕国所出也。银粉古今注云。三代以铅为粉。此皆俗态也。

二显戒

出家之人。岂宜用此。

释。谓出家人。若用缯绒金宝等。制饰帽笠者即如天竺贯花作鬘。以严其首也。若佩香熏香者。即是以香涂身也此皆俗士所为。非僧所用。既然出俗当远离饰好。修出世道坏色为服。庄严法身戒定为香熏无漏体。讵可同俗行事。恣心贪爱耶。故云岂宜用此。若贪爱心。着是物者非佛弟子。何也以贪爱心。是发欲之本。欲念若除。则诸恶不生也。大菩萨藏经云。若有味着花鬘涂香。即是味着热铁花鬘亦是味着屎尿涂身也。

二引证(分五)初思古

佛制三衣。俱用粗疎麻而兽毛蚕口。害物伤慈。非所应也。

释。佛制如上。三衣者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也粗者。不精疎者。不致。此引智度论文而语之。以诫不得贪好故兽毛。裘褐之类。蚕口。紬绢之类。此皆从杀生而成。故曰害物。有亏慈济之心。故曰伤慈既违佛制。复伤仁慈。故曰非所应也大智照律师云。智度论明。昔日迦叶如来。授我释迦本师衣者十三条。粗布僧伽黎是也洎至垂灭。亲付饮光尊者於鸡足山。以待弥勒可见佛佛所持。粗布衣也。

二开权

除年及七十。衰頺之甚。非绵不暖者。或可为之。余俱不可。

释。气弱日衰。力少曰颓。甚者。不堪极也。谓七十已后。血气衰微。神力不堪。粗重衣服。不能行动。故权许之。此大师以世间服。而垂慈故。非三衣也。或者不定也。谓衰颓不甚。则不许也。感通传云。唐乾封二年二月。四天王白宣律师曰。释迦如来初成道时。乃至涅盘。唯服粗布僧伽黎。及白[迭*毛]三衣。未曾着其蚕衣缯帛也。

三俗俭

夏禹。恶衣。公孙布被。王臣之贵。宜为不为。

释。恶者。敞衣。颂禹之德也。通鉴载。伯禹。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谥法。受禅成功曰禹。祖颛顼。父[鱼*纟]。乃黄帝玄孙也。孕岁有二月。尧戊戌五十八载。六月六日生於僰道之石纽乡。长於西羌。以土德王。正建寅。百有六岁。崩於会稽。尧时洪水滔天。[鱼*纟]治水无功。舜乃举禹续父业。居外十三年。以开九州。三过其门不入。水害遂息。受舜禅位。都於安邑。国号曰夏。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其声应钟。律身有法度。故孔子称曰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蔽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昔帝尧。布衣掩形。鹿裘御寒。衣履不敝不更换。汉文帝。亦身衣弋绨。帏帐无文。晋武帝焚雉头裘。犹敕不许贡献。奇技异服。斯等圣君非一。不能尽举也。公孙。姓也。名弘。汉武帝征为博士。天子察其敦厚。遂以为御史大夫。食不重肉。脱粟之饭。而为布被。俸禄皆给与仰食之宾。家无所余。时汲黯奏曰。弘位在三公。然为布被。此诈也。帝问弘。弘谢曰有之。诚中弘病。夫以三公为布被。实饰诈以钓名。且无汲黯之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年八十而终。

四僧节

岂得道人。反贪华饰。坏色为服。粪扫蔽形。固其宜矣。

释。道人者。学道之人也华。花缫饰。装饰出家受戒期得道果。而反贪花缫服饰。则於道行无益矣。坏色者凡檀越所施衣财。用草根树皮。染成青。黑。木兰。三种坏色一。坏其贪爱之心。与道相应故。二。坏其五大上色。以别俗服故。亦名缁色。即坏色也。粪扫衣者。律有十种。谓世人所弃。不用之物。视同粪扫故。比丘拾来。浣染成袈裟色。缝补三衣。以蔽形体知足进道。息驰求心断憍恣念。故曰固其宜矣昔比丘持粪扫衣。就河而洗诸天取汁。用洗自身。而不辞秽次外道持净[迭*毛]将洗。诸天遥遮。勿污池水。是知重其德。不重其物也。

五举况

古有高僧三十年着一緉鞋况凡辈乎。

释。高僧者谓居尘不染。道高德重之称也。双履曰緉。唐高僧传云慧休法师十六岁出家学通经论尤善华严唯有律部。未遑精阅。意以为戒可事求。按读即晓。未劳师授。后披一卷。性遮茫然。方悔前议。乃请律提瓶。从洪律师。听四分律。三十余遍。而顾诸学徒曰。余往听经论。一遍入神。今听律部。逾增逾暗。岂非理可虚求事难通会。是以尝听砺公讲律砺曰。法师大德暮年。如何犹勤律部。休曰。余忆出家之始。从虎口中来。岂以老朽。而可斯须离耶。吾恨不得常闻耳。今之后学。薄知文句。宗致渺然。即预师范。所以终夜长叹矣。休敬慎三业。怀课六时。奉禁守道。逾衰逾笃。衣服趣得盖体。幞悬壁上着一麻鞋经三十余年。遇软地则赤脚。人问之故。答曰。信施难消。帝屡召入京。固以疾辞。春秋八十有八。又唐通慧禅师大悟后。布衲重缝。冬夏不易。晚年唯一裙一被。一麻鞋二十余载。遇砂地则穿之。恐伤父母遗体故。遇软地则赤脚行。恐损他信施故。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优多罗母经云。优多罗比丘。尊佛乐法。酒不历口。过午不食。香花脂粉。未尝附身。母为饿鬼。优多罗以瓶盛水。杨枝着中。法服覆上。饭比丘僧。举名咒愿。母免重咎。阿育王经云。南天竺有一男子。於佛法中出家。少欲知足。不乐荣显。不以酥油摩身。不以汤水洗浴。不食酥油。不愿华饰。常畏生死。诣摩偷罗国。礼敬优波笈多。一闻说法。精进思惟。得罗汉果。

第七歌舞观听戒(分二)初标名

七曰。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

释。不歌舞者。身口无过。不观听者。眼耳清净也。学道以修身为本。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惟务一心。精勤办道。然三界之中。举足动步。无非罪苦。古人说。暂时不在。如同死人。道业未成。有何乐处。初心一失。后悔难追。故曰。不得歌舞倡伎。及往观听也。尝论耳目之於声色。极易惛人神智。亦能发人悟机。故仙人缘之而神足顿失楼子因之。而心地豁开。推其惛智之源。谓被声色流转。故名顺流。顺者下也。究其发悟之本。不被声色流转。故名逆流。逆者。上也。今之博地凡夫。不被声色流转者少。故於道日远矣。是以初学者。当避声色。如刀剑。观戏笑。犹如哭。歌舞如狂。外境不耽。则内心自寂也。昔佛在世时。大权菩萨。感佛恩德。现天人身。常以梵呗歌赞於佛。或演无常。苦。空。无我之音。令诸众生。感悟真常。使水鸟树。林。咸宣妙法。岂可同於世间。歌舞倡伎。而比喻耶。

二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二)初明境

解曰。歌者。口出歌曲。舞者。身为戏舞。倡伎者。谓琴。瑟。箫。管。之类是也。

释。歌曲者。谓引声扬韵。唱和曲调也。乐书云。乐有歌。歌有曲。曲有词。所以诗言志。歌咏言。尔雅云。长引其声。比於琴瑟曰歌。歌声远闻曰谣。故善歌者。有含商吐角之音也。戏舞者。如霓裳芰饰。窈窕翩翻。及身首变现。手足跳踯等。倡伎者。即伶人也。谓能鼓吹。琴瑟箫管之类。以娱乐也。又琴瑟。是丝乐。箫管。是竹乐。琴者。尔雅疏曰。伏羲斫桐为琴。又云。神农。氏作别名曰离。大者。弦二十七。未详长短。广雅曰。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表期之三百六十日。合天人之和。广六寸。表六合。腰阔四寸。亦表四时。前广后狭表尊卑。面圆背方。表天地。五弦。表五行。十三徽。表十二律。余一徽。表闰。后文王加少宫。少商。二弦。或七。或云。加文武二弦。字汇云。大者。长八尺一寸。中。长三尺六寸六分。诗义云。凤池四寸。表四时。龙池八寸。表八风。又有说云。琴有三十三弦。絙桑为之。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今人用之。为戏乐误矣。瑟者。尔雅疏曰。伏羲作五十弦。黄帝破为二十五弦。礼图旧云。雅瑟长八尺一寸。二十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余四弦。颂瑟长七尺二寸。二十五弦。尽用之。郑注云。大瑟。别名曰洒。又吕氏春秋云朱襄氏之世。天下多风。阳气不积。果实不成。故斌王建五弦之瑟。瞽瞍作十五弦。舜益八弦。汉武帝歌儿。作二十五弦。白虎通云。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想。以正人心志也。瑟者。啬也。闲也。所以惩忿窒欲。正人之德也。箫者。风俗通云。舜作箫。编小竹管为之。参差不齐。象凤之翼。博雅云。大者。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长尺二寸。尔雅云。大者。名言。小者名筊。释名。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也。又礼记曰。女娲作笙。说文云。笙者。象凤之巢。大者名巢。十九簧。小者名和。十三簧。管者。长一尺。围寸。漆竹为之。如笛六孔。十二月之音。大者名簥。小者名[篎-目+耳]。竖吹。如箫。形如篪钥。周礼曰。篪竹为之。长尺四寸。七孔横吹。毛传曰。钥竹为之。如笛三孔。横吹。文王之乐。风俗通云。笛者。武帝时。丘仲作。长尺四寸。六孔。或七孔。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雅正也。乐书云。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今时箫体似笛。只在横竖以别也。谓竖者为箫。横者。为笛。其余琵琶箜篌等。皆技乐之类也。

二显戒

不得自作。亦不得他人作时。故往观听。

释。不得自作者。谓不得自己口唱歌曲。及歌咏诵经。如婆罗门。吟诗读书等声也。亦不得身为戏舞如霓裳窈窕登场。假妆故事。乃至掉臂叉手。执刀挥戟等。皆不得也。故往者。有心故往。步步招愆无心而遇。住则成罪也。

二引证(分四)初欲害

古有仙人。因听女歌音声微妙。遽失神足观听之害如是。况自作乎。

释。遽。即也。神足者。谓神仙有五通。一。天耳通谓一切苦乐音声。悉能闻故。二。天眼通。谓一切形色。及诸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悉能见故。三。宿命通谓自他多生所行之事悉能知故四。他心通谓他人心中。思惟善恶之事悉能知故五。神足通谓随意变现。飞行自在。一切所为。无有障碍故大毗婆沙论云。昔有骘陀衍那王将诸宫女。诣水迹山。除去男子。纯与女人。烧众名香奏五妓乐。露形而舞乐音清妙。香气芬馥。时有五百仙人。乘神通上过或见色。或闻声。或齅香皆退神通。一时堕下。如折翼鸟。不复能飞。王见问曰。汝等是谁。诸仙答言。我是仙人。王言。汝得非非想定否。仙言未得。乃至问言汝得初禅否。仙言曾得今失。时王瞋言。不离欲人。如何观我宫人婇女。便拔利剑。断截五百仙人手足彼诸仙人。有从眼根而退。有从耳根而退有从鼻根而退。是故一时堕落。故云观听之害如是况自作乎。所谓才生一念欲。便失五神通。是也。

二辟妄

今世愚人。因法华有琵琶铙钹之句。恣学音乐。然法华乃供养诸佛。非自娱也。

释。今世。末法时也愚人。不谙教法者。法华乃一乘之妙法。琵琶是胡琴。长三尺五寸。象三才五行。四弦象四时也。铙闹也谓鸣时则乐音喧闹也。古以金造之又铙。止也。凡秉军法卒常执铙。金铙一响鼓声即止也。钹。助也。谓鸣时以助乐声也。娱。乐也。谓初出家人。无向上志。乃不知出家之体最尊。而流俗之风甚下。但闻法华有琵琶铙钹之句。辄便恣心肆作。以取其乐。乃不知乐是苦因。然法华是使人作。供养诸佛。种未来成佛之因。受戒之人。果能戒行精严。岂无诸天护佑。设或诵经礼忏。犹可名为法施。若耽粗细音乐。则恐情生爱染。故不许也。甚至蒙昧愚人。不学毗尼。谬解圣意。借言法华之句。恣意习学。吹箫打钹。以为娱乐。抑何异於优伎人耶。则僧宝沦失。地狱因深。律云。舍利弗。目犍连般涅盘已。时诸比丘。自作伎乐。吹呗供养。佛言。不应尔。诸比丘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佛乃听许。则佛制可知矣。问如来说法。无有二言。法华律仪。皆是佛说。云何法华则许。律仪不许耶。然要知律仪中人。若以音乐为功德。即律仪转为法华矣。若法华中人。以音乐自娱。即法华律仪。俱不成矣。

三抚正

应院作人间法事道场。犹可为之。今为生死。舍俗出家。岂宜不修正务。而求工伎乐。

释。应院者。谓应供檀门。作佛事之院也。人间法事者。显非出世间真实佛事也。闲晏修道之处。名为道场。缘佛初坐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故以此处为得道之场。今以人间法事。而为道场者。亦由檀信虔诚。奉请三宝。以求福利。是故凡供佛转法之处。称为道场。非第一菩提道场也。犹可为之者。乃少允之词。非大许也。谓瑜伽佛事。古来皆是行德兼优。大法师作。但今非昔比也。割爱辞亲。是曰舍俗出烦恼家。故曰为生死。持戒禅诵礼拜。勤修福慧。名为正务。正务不修。而反专於技乐者。重增生死之累也。信施难消。光阴虚度。将何以敌生死也。

四革弊

乃至围碁陆博。骰掷摴蒱等事。皆乱道心。增长过恶。

释。围[其/水]。博物志云。尧作以教丹朱也。子三百六十一。纵横十九路。方言云。自关以东谓之奕。象棋。有三十二子。以象牙饰之。故云象棋。世传尧作围棋。武士作象棋。以象战斗故。有云。昔神农以日月星辰为像。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陆博。汉书注云。行棋也。鲍宏博经云。二棋分黑白。各半掷之。骰。即骰子。是陆博采具。又陆博。即双陆棋。亦名博塞戏。魏曹植。制双陆局。以五木为骰子。有枭。卢。雉。犊。塞。五者。为胜负之采。故人刻一骰为枭鸟形。得之为上胜。又骰六箸。行六棋。谓之六博也。掷者。投也。抛也。如掷石投壶。抛球跳钱也。投壶。古用石。今用矢。以中者为胜。摴蒱。即博筹也。今谓之呼卢。取纯色为胜。用六子为马。今人掷之为戏。亦博奕之总名。所谓摴蒱一掷。百万是也。等者。总结一切戏具也。如上所说。皆非佛子所为。徒乱修道之心。增长愚痴恶业。沉沦苦海。无解脱时。有志之人。宁守愚朴。甘坐蒲团。三衣一钵。专精戒学。如求工末技。而犯佛戒者。岂好心出家之所为耶。大都善恶对待。如箭锋相柱究竟为恶则易。为善则难。为恶如放无缰之马。为善如撑逆水之舟。逆水之舟。渐有上进。无缰之马。一去难收矣。此又为同志者之所语也。晋陶侃为荆州刺史。见吏博奕戏具。谓曰。围棋。尧舜以教愚子。博奕。殷纣所造。诸君并国器。何以此为。又云。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诸参佐。毋以戏废事。遂取摴蒱。投之於江曰。摴蒱。乃牧猪奴戏耳。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高僧传云。唐玄奘法师。年十一出家。观诸沙弥。剧谈掉戏。谓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更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矣。大论云。声相不停。暂闻即灭。愚痴之人。不解声相无常变失。故於音声中。妄生好乐。於已过之声。念而生染着。有智之人。观声生灭。前后不俱。无相及者。作如是知。则不染着。若斯人者。诸天音乐。尚不能乱。何况人声。如是等种种因缘。诃声过失。则不着矣。如夫迦叶等。闻天王弹琴。尚起作舞。不能自安。况凡夫辈。可不自警耶。远祖云。苟以乱意。皆为非法。

第八坐高广大床戒(分二)初标名

八曰。不坐高广大床。

释。不坐者。身离触尘故。谓佛弟子。依戒修行。於四仪中。应当事事知足。不得爱好床褥。生长憍恣。懒修禅诵。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也。戒经云。常求三昧为床。智慧为座。一心志道。不得同俗行事。贪好受用也。一息不还。便同灰壤。爱好何用。中阿含经云。生闻梵志问佛。出家以何为苦。佛言。出家以自在为苦。谓随顺贪欲。嗔恚愚痴。不守禁戒。因此忧惑。故以自在为苦也。又问以何为乐。佛曰。出家以不自在为乐。谓学道不随贪欲。瞋恚。愚痴。以戒自制。则无斗诤。无斗诤。则无怨憎。忧苦。有此义利。故以不自在为乐也。

二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二)初明制

解曰。佛制绳床高不过如来八指。过此则犯。

释。绳床。十八种物之一也。谓以绳穿。系於林中。树下栖宿。以避卑湿故。如来者。谓乘如实道。来度众生也。律中因瓶沙王。以迦蓝陀竹园供佛及僧。诸大长者。作种种房舍。铺设地敷。天雨之时。地多潮湿。有病比丘。不堪坐卧。佛言。听作床。时有蛇蝎蜈蚣入内。未离欲者。见皆惊恐。佛言。听安脚。高一尺六寸。即如来八指也。床有二种。一绳床。为行脚者设。二木床。为坐禅者设。今言坐者。木床也。毗婆沙论云。佛八指。约高一尺六寸。如中人一肘。坐时脚不挂空。过此量者曰高。但可容身转侧。过此量者曰广。既高且广。故名为大。大师恐初机学者。放逸身心。增长过恶。故如大僧所制而说也。

二戒饰

乃至漆彩雕刻。及纱绢帐褥之类。亦不宜用。

释。漆者。灰漆也。彩者。庄彩也。雕刳其内。刻斫其外。纱绢者。皆杀生之财也。如上等物。乃王臣俗士所贵。非出家者之所行为。违佛明制。损德招愆。故不宜用也。若檀越施来。但宜藏护。不应受用。若大众长连床上。坐卧不论。困学纪闻云。舜作食器。流漆墨其上。国之不服者。十三人。禹作祭器。墨漆其外。朱画其内。国之不服者。三十三人。然舜禹圣君也。用漆为器。不为过分。而有贤臣谏诤者。盖恐百官庶民。靡费不节故。今之出家者。华其私室。精其器皿。制度失佛祖之箴。受用等王侯之供。忠言逆耳。直谏者。乃违。胁肩谄笑。曲奉者。是趣。此其所以。丛林日弊。法门衰替矣。初学记云。蒿宫茆柱实兴国之清猷。玉席珠衣。乃危邦之弊化也。

二引证(分三)初举况

古人用草为座。宿於树下。今有床榻。亦既胜矣。何更高。广纵恣幻躯。

释。此引古以鉴今。正明持戒止贪之益也。可坐可卧。名之曰床。狭而长者。故名为榻。物原云。神农始作床席。已前尚无。然最尊最贵。莫过於王。至上至圣。莫过於佛。世尊出王宫。冢间露坐。树下栖身。及成佛时。用草为坐。而作是言。我若不成正觉。终不起跏趺。此如来出世之榜样也。今有床榻。已胜於树居草座。何更高广雕刻。纵此身形。那肯还想修道耶。幻躯者。谓此身乃四大和合而成。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犹如梦幻空花。虚妄不实。故曰幻躯。愚夫不了。执之为实。恣情纵欲。增长漏根。所以长沦三有。往还无际矣。东林混融禅师。示众云。避万乘尊荣。受六年饥冻。不离草座。成等正觉。度无量众。此黄面老爷。出家样子。后辈忘本。反为口体。如佛言曰。为沙门者。去世资财。乞食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

二苦益

胁尊者。一生胁不着席。高峰妙禅师。三年立愿。不沾床[柷-口+登]。

释。西域记云。尊者中天竺人。本名难生。由在胎六十年始生故。至八十岁。投九祖伏驮尊者出家。时年少比丘诮曰。出家之业。一则习禅。二则诵经。汝今衰老。何所取进。尊者闻之。誓曰。我若不通三藏。不断三惑。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至席。於九祖处。执侍左右。未尝睡眠。日则披阅三藏。夜则坐禅。三年之内。悉证所誓。为第十祖。时人敬仰。号胁尊者。一生者。从出家叙起也。元高峰禅师。讳原妙。吴江徐氏子。母梦僧乘舟来。乃孕。至离襁褓。喜趺坐。遇僧入门。辄欲从之。年十五。出家於嘉禾密印寺。十六剃发。十七习天台教。二十更衣入净慈。立三年死限。不澡身。不剃发。不沾床[柷-口+登]。口体俱忘。后於天目师子岩。西石洞。营小室如舟。榜曰死关。绝给侍。洞非梯莫登。撒梯断缘。虽弟子罕得瞻视。示寂偈云。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

三乐愆

悟达受沉香之座。尚损福而招报。

释。唐知玄法师。俗姓陈。三学洞贯。名冠一时。异迹犹多。故世号为陈菩萨。五岁即便能诗。十四讲涅盘经。李商隐赠诗云。十四沙弥能讲经。似师年纪秪携瓶。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懿宗赐沉香宝座。高二丈余。僖宗赐号曰。悟达国师。二帝供养。隆厚非常。后忽定中见菩萨降手摩玄顶。演深妙法。而安慰之。言讫即隐。俄见一珠。入玄左股。隆起痛甚。上有晁错二字。遂成人面疮。而玄前身是汉袁盎也。害晁错斩於东市。玄十世为高僧。错求报不得。因过受人主宠遇。一念名利心起。於德有损。故能害之。幸遇西蜀迦诺迦尊者。洗以三昧水解之。故不为患矣。详如本传。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此床座帐褥。乃四圣种之一也。於此知足。则能进修道业。证三菩提。故名圣种。若不知足。则道果无分。圣种失矣。如悟达国师。见解超时。行位未测。由不知足。一念心起。德损祸至。我辈何人。不以为戒。哀哉。杂阿含经云。一沙门在河边树下。学道十二年。贪想不除。身静意游。曾无宁息。不能得道。佛化作沙门。至其所。有龟从河中出。来至树下。复有水狗。饥行求食。便欲啖龟。龟缩其头尾四足。藏於甲中。不能得啖。佛曰。吾念世人。不如此龟。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死无端。轮转五道。苦恼百千。即说偈言。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沙门闻之。即得道果。

第九非时食戒(分二)初标名

九曰。不非时食。

释。不非时食者。谓同如来正中而食。口不犯过也。离此便名非时。前八。后一。名戒。此非时食名斋。斋者。齐也。谓齐过中不食也。如来处於五中。谓降生中国。中夜踰城。日中一食。中夜成佛。所谈中道。律云。如来性离非时食。从诞王宫。乃至涅盘。中间未尝非时食也。毗罗三昧经云。非时不食。得五种利益。一。离诸贪欲。二。神气清爽。三。能却睡魔。四。道业易办。五。增长福寿。舍利弗问经云。檀越造僧伽蓝。厚置资给。供出家人。非时就典食者索食。与者食者。得何等罪。檀越得何等福。佛言。非时食者。是破戒人。是犯盗人。非时与者。亦破戒人。亦犯盗人。盗檀越物。非施主意。施主无福。如失物故。但有发心置立之善也。西阳杂爼云。贞元中。荆州天崇寺。僧智灯。常持金刚经。遇疾死。弟子启手足犹热。未敢殓。经七日却活云。初见冥王。合掌。下阶讯曰。因公持经功德。更延寿十年。免脱生死。又问。人间众僧。中晚以药为食。食薏苡仁。大违本教。灯曰。律有开遮故。王曰。此后人加之。非佛意也。今荆州僧众。中后无饮药者。

二释义(分三)初迷律。二引证。三结劝。初中(分二)初定时

解曰。非时者。过日午。非僧食之时。分也。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僧宜学佛。不过午食。

释。日午者。乃顺此方之言。约依经律。应云日中。若日过中。及明相未出。是名非时。故曰非僧食之时分也。良以午分八刻。前四名时。后四非时。恐人浑滥。故不言午。而言中也。诸天早食者。早以清胜为义。天者。天然。谓因修五戒十善。感受天然清胜之福故。其人间清胜至诚。亦在於早。天开以子。故斋天在於早晨。而诸天喜人清胜至诚。自然受供也。佛午食者。以午食为法食故。毗罗三昧经。瓶沙王问佛言。何故。佛日中食。佛言。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中后畜生食。日暮鬼神食。如来欲断六趣因。令入中道。故同三世诸佛食也。畜生午后食者。梵语底栗车。此云畜生。即六畜也。谓因中所作逆天悖理之事。故感此道。负天而行。中后而食也。鬼神夜食者。鬼。畏也。谓虚怯多畏故。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由谄诳心。所作之事。恐令人知。故感此道。黑暗而食也。僧宜学佛等者。谓佛为出世圣人。久断六道因。今发心受戒。志愿成佛。若欲成佛。出六道果者。当先断入六道因。令同三世诸佛。常餐法喜禅悦。过午则不食也。处处经中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有下风。五身得安隐。亦不作病。夫戒者。犹人之衣食也。苟无衣食。则人奚存故。大律云。毗尼藏者。是佛法寿命。毗尼住世。则佛法久住也。故如来将涅盘时。谆谆教诫云。我灭度后。汝等以戒为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所以大迦叶等。终身奉行。祖祖传持。咸遵佛敕。未尝违也。

二兴慈

饿鬼闻碗钵声。则咽中火起。故午食尚宜寂静。况过午乎。

释。饿鬼者。饥渴所逼曰饿。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由昔悭贪。不行布施。故堕饿鬼中。咽小如针。腹大如鼓。常为饥渴所逼也。世尊在祗桓精舍。定中遥见地狱饿鬼。咽中火起。徧铁围城。问知其故。谓人间碗钵作声。故佛大慈。诫诸弟子。凡於食时。应当寂静。不得碗钵作声也。然午前尚宜寂静。况午后正当鬼食之时。岂忍碗钵作声。而令彼等闻声火起。受烧然之苦邪。盖饿鬼因中。侵夺众食。以自活命。令众饥恼。谓在碗钵上造业故。即於碗钵上受报也。

二引证(分四)初□□

昔有高僧。闻邻房僧。午后举爨。不觉涕泣。悲佛法之衰残也。

释。高僧者。以佛法为己任故。爨。燃火煮食也。鼻出为涕。哭而无声曰泣。昔法慧禅师住邺寺。闻邻房比丘。午后炊爨。慨佛法垂秋。伤残悲叹。不觉涕下沾襟。今人既无古德护法之心。而反生毁谤。而言修行不在於此。安然无愧可乎。宋徽宗。惑於道士林灵素妖言。改佛为道。法师永道。上疏陈谏。帝大怒。收道付开封狱。舂陵守。谓师曰。道人蔬食。且不过中。甚非自全之计。宜茹荤血。师冁然曰。死则死耳。佛禁不可犯也。

二治病

今人体弱多病。欲数数食者。或不能持此戒。故古人称晚食为药石。取疗病之意也。

释。今人者。但指病人。非言一槩多有病也。多病者。谓身体饥馁。气力衰微。非一种病也。数数者。展转食也。或者。疑也。谓疑不能持此戒故。药石者。古来针灸以石为针。今多用铁。五分律云。时诸比丘。服吐下药。不及时食。腹中空闷。医教令食。诸比丘白佛。佛令以稻壳煮水。听非时食。不能得差。佛听以囊盛谷。煮汁令服。又不能差。佛听以囊盛米。煮汁服之。稍有起色。但不能愈。佛乃慈听。以米煮粥。画不成字。令屏处服之。病愈即当忏悔。古人称晚食为药石者。谓病比丘食粥。如同服药。如石针针体。为救病故。非徒滋养口腹而食也。又石头是不可食物。以喻晚食不可食也。若假病缘而恣意食啖者。大违佛教也。喻如世间王令。谁敢当锋。如来制戒。亦复如是。天台云。为病故毁戒。如破浮囊。惜脓血臭身。破清净戒体。罪莫大焉。故律云。比丘有病。先断饮食。以瘥为度。名为天医。有病无病。常当观察此身。为生老病死之本。众苦之源。深自克责。制其情欲。古云。人常想病日。则尘心顿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而反纵彼爱根。自增苦本。不惧累劫之殃。但忧一生之命。饱食安眠。破斋夜食者。施主失应时之福。众僧损良田之德。且非时汤药。及种种果浆。皆非佛制。好心出家者。当依法不依人。方名正见佛子。

三感愧

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饿鬼苦。常行悲济。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庶几可耳。

释。必也知违佛制者。此承上文而言也。谓晚食虽为病开。毕竟是违佛制。既知违制而食。则不可执权迷实。以为常途轨则。必须生大惭愧。惭者。惧违佛教。愧者。耻食非时。由惭愧故。自当念饿鬼饥渴之苦。不安意非时食。不令碗钵作声。便是慈悲利济之心也。以悲济故。则不恣意多食。亦不为美。贪好而食。所食不多。不美。是为不安意而食也。庶几者。方可之词。谓人有如上惭愧之心。方可开听也。

四结罪

如或不然。得罪弥重。

释。如或不然者。谓无上惭愧心。忽略毗尼。饕餮饮食。滋养色身也。弥。甚也。得罪甚重也。或言佛有开缘。有病不犯者。此乃不知律法。然四分律中。七种开除。在别众戒中。非时食戒。毫发无许。谓因檀越所请。如来故开别众。此在午前。非是午后。当知凡语无凭。圣言有据。不可妄谈律典。何独不言比丘有病。先断饮食耶。昔傅大士。是弥勒菩萨化身。每行清斋。竟日不食。减食以施贫馁。今者二时饱餐。犹不知愧。故违佛制。不观祖德。不念他乏。焉得名为发心受戒者耶。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大律云。沙门释子。宁自破腹。不应夜食。沙弥尼戒经云。若国王长者。过日中施。亦不得食。终死不犯也。舍利弗问经云。时受时食。时不尽者。非时复食。或有时受。至非时食。复得福否。佛言。时食净者。是即福田。是即出家。是即僧伽。是即人天良友。是即天人导师。其不净者。犹为破戒劫盗饿鬼。为罪窟。非时索者。非时辄与者。是名退道恶魔。是名恶道破器。癞病人。坏善果故。诸婆罗门。不非时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况我弟子。当知法行法。若盗与盗受。一团一撮。片盐片酢。皆死堕焦肠地狱。高僧传云。梁山阴云门寺释智顺。疾甚不食多日。一日中竟。弟子昙和。以顺绝谷日久。密以半合米。杂煮以进。顺咽而还吐。索水洗澡。语和云。汝永出云门。不得还住。如上所说。令人毛骨悚然。何为一餐之食。遗累至此。其有智者。可不深戒欤。

第十捉金银宝物戒(分二)初标名

十曰。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

释。不捉持者。无有贪欲心也。谓非但不捉金银。即金银所造。一切器皿钗钏等。亦不可捉也。出家修无为法。向清净道。当远离爱染。断贪畜心。以成清白梵行。若捉持者。则藏畜。藏畜则生贪着。贪世间财物。则损失出世间法财。慧命戕残。恶名流布。世所贱之。而善神亦不护佑矣。如僧祇律云。有比丘。将一沙弥。归看亲里。路经旷野。有非人化作龙形。右绕沙弥。以华散上。赞言善哉。大得善利。舍家出家。不捉金银及钱。比丘到亲里家。问讯已欲还。时亲里妇。语沙弥言。汝今还。可持钱去。市易所须。沙弥受取。系着衣领。中道非人见沙弥持钱。在比丘后行。非人复化作龙形。左绕沙弥。以土坌上。乃言汝失善利。出家修道。而捉银钱。沙弥便啼。比丘顾问。沙弥泣言。我不意有过。无故得恼。师问汝有所捉耶。答曰。持是钱来。师言舍弃。其非人复如前供养。可见利害如此。

二释义(分三)初述律。二引证。三结劝。今初

解曰。生。即金也。像。似也。似金者。银也。谓金色生本自黄。银可染黄似金也。宝。七宝之类也。皆长贪心。妨废道业。

释。南山云。梵语生像。此云金银。故曰。生。即金也。善见云。生色。似色。似即是像。故曰。似金者。银也。谓金则生来黄色。故曰。金色生本是黄。银则可染似黄。故曰。银可染黄似金也。又生者。生成金银。像者。煎像金银。如以金银。烊成锭饼。或打成首饰人物等。皆名曰像。然金是本名。银从色别。又金。银。铜。铁。锡。通名为金。盖取尊贵故也。五金之中。黄金为上。如真谛杂记云。有四德故。一。颜色不变。二。体性无染。三。转作无碍。四。能富贫穷。以喻法身。常乐我净之四德也。宝者。七宝。一。金。大智度论云。出山石沙赤铜中。二。银。出烧石中。世名白金。三。琉璃。华言青色宝。四。玻璃。华言水玉。即苍玉也。谓色体莹润故。五。砗磲。体坚色明。六。玛瑙。其色赤白。如马之脑。因以名焉。七。赤真珠。大智度论云。此宝出鱼腹蛇脑之中。其色明莹。最为殊胜。此七种皆尊贵之物。世所希有。总名为宝。又宝即是生。物即是像。如以宝琢成禽兽花草等。其余珊瑚琥珀。及摩尼珠等。皆宝之类也。谓此等物。捉之则被他所转。故曰皆长贪心。持之则不能修道。故曰妨废道业。所谓宝物捉而慧命除。烦恼增而正念丧矣。是故制之。

二引证(分五)初引古

故佛在世时。僧皆乞食。不立烟爨。衣服房室。悉任外缘。置金银於无用之地。捉持尚禁。清可知矣。

释。乞食者。乃沙门之正制。佛令诸比丘。平等教化也。谓一钵千家。孤身万里。随缘而受。以资形命。故此有三义。一。折伏自己贡高我慢故。二。利益檀那故。三。要知物力之艰难。不致坐消信施故。是以不结净厨。无有烟爨也。盖学道之人。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上道。若欲丰衣足食。而修行者。则如来不必出王宫矣。衣服房室者。总名四圣种也。谓既分卫诸方。随缘化度。有益便停。故云悉任外缘也。纵有檀越布施金银。令净人掌之。供养三宝。若不为三宝。不施众生。救拔苦难。藏之何用。故曰置金银於无用之地也。昔者世尊。下耆阇崛山。阿难见一坑伏藏。阿难言。世尊毒蛇。佛言毒蛇。如来去后。樵夫闻之。便来观看。见坑金银。而作是言。此蛇但愿毒我一生。即取回造作楼阁。一年之内。种种现成。时王游猎见之。告群臣言。去岁观见。本是荒郊。今日云何。如此茂盛。即唤樵夫。问知其故。樵夫具白上事。王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伏藏。皆是官物。汝何盗取。即付有司。问成死罪。将赴刑时。口便唤言。世尊阿难。有司具奏。王言。汝盗官物。念佛何用。樵夫具白毒蛇之事。王言。既於佛边所得伏藏。放汝生命。财物入官。可见金银有如此之利害也。故如来禁止捉持。以修清净之道。故曰清可知矣。大师解此。读之不觉。令人引入佛境矣。

二举况

锄金不顾。世儒尚然。释子称贫。蓄财奚用。

释。不顾者。世说新语云。汉管幼安。讳宁。与华歆园中锄菜。见地上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歆捉而掷之。时人以此定管华之优劣。故曰。世儒尚然。又乐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持还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金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大惭。乃捐金於野。高士传。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遗金。时当五月。见披裘负薪。顾令彼取金。公投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人之卑耶。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哉。季子大惊。而问其姓。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名哉。释子者。古来出家。随师姓称。晋道安法师。受业於佛图澄。白曰。师莫过佛。舍俗出家。宜称释子。后涅盘经来东土。方知佛世。皆称释子也。称贫者。乃负歉之词。谓我道惭先哲。於七圣法财。多所贫乏故。奚。何也。既曰。於道贫乏。若蓄积钱财。则言行相违。而道去远矣。故曰。蓄财奚用也。然儒尚不顾。我蓄何为。古人忧道不忧贫。故迦叶尊者偈云。所食无过一升饭。眠卧惟须一小床。两张氎布足遮身。此外并是愚痴物。昔慧满禅师。奉头陀行。惟蓄二针。冬则乞补。夏则舍之。心无怖畏。睡无梦行。乞食所至伽蓝。则破薪制屣。住无再宿。后无疾坐。陶冶中自化。古云。若爱一文。则不值一文。此千古之名言也。

三鉴今

今人不能俱行乞食。或入丛林。或住庵院。或出远方亦未免有金银之费。

释。今人不能者。谓末法时中。人多少信。难比佛世时也。况阎浮提人。以财活命。故难乞食也。梵语贫婆。此云丛林。聚草为丛。聚木为林。乃龙象奔投之处。众僧栖心修道之所。譬如大树丛丛。清荫远覆。故僧聚处。名曰丛林也。又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法度也。庵者。安也。古人心地开明。把茅盖头。以蔽风雨。清贫乐道。身心俱安。故曰安也。西域僧俗修行。於兰若处。多结草居之。院者。禅室也。凡庭馆。有垣墙者。皆名曰院。亦是丛林之别名也。远方者。谓寻师访道。远涉他方。则非钱不行。故曰。亦未免有金银之费也。

四余济

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他穷乏。常行布施。不营求。不畜积。不贩卖。不以七宝妆饰衣器等物。庶几可耳。

释。布施者。恩泽於人曰布。惠及於彼曰施。谓见他贫乏。则有余当舍。不得多畜也。营。是经营。求。是谋求。谓不得经营施主。抄缘恶化。谋求利养故。古云。僧雏。犹凤雏也。当惜其羽毛。听其自然。若哀求苦索。则失袈裟之体也。畜积者。畜。是贪畜。积。是积聚。谓有檀越布施。即将供养三宝。自获善果。复令施福转增。不可畜之箱囊。积之高阁。生他贪念。自祸祸人。况才登戒品。固当专致学道。恐其恣长贪心。金银不经其手。岂受畜积耶。故经云。无得藏积秽宝。人与不受。受则不留。转济穷乏。常为人说。不贪之德是也。贩卖者。贱买贵卖曰贩。以货求利曰卖。谓不得贱买贵卖。亏损净行。以利求利。坏佛形仪。故业疏云。但以邪心。有涉贪染。为利卖法。礼佛读经。断食等。所获赃贿。皆曰邪命物也。不以七宝妆饰衣器等物者。谓非释子之所宜也。此乃增长爱根。成有漏业故。可尔者。谓无上诸事。方可捉持。此亦勉强而说。非佛言也。

五定罪

如或不然。得罪弥重。

释。不然者。反可之词。谓无上布施之念。及不生大惭愧。若行贪爱之心捉持者。得罪甚重也。受戒之人。应当随缘进道。知足修行。三毒息。则戒行全。十恶清。则三涂免。若饮食四事。俱已备足。则钱财外物。均乱道心。若以诳言小乘。惟知自利。不利他人。或言受戒已后。听许执捉。律无此说也。要知菩萨。以度生为主。钱财以十方为重。积若无由。不为己有。故不遮执捉。但遮畜贮也。故死心禅师曰。道与利。不相为谋。求利者。不可与道。求道者。不可与利。盖二种非不能兼之。则其势不可并也。若利与道兼行。则商卖屠沽。闾阎负贩之徒。皆能求之矣。古人。何必弃富贵。忘功名。灰心泯智。於空山大泽之中。涧饮木食。而终其身哉。

三结劝

噫。可不戒欤。

释。此生像宝物等。极易惛人神智。丧失道念。故如来喻如毒蛇。若捉持者。则有丧身失命之患也。可不戒欤。譬如古镜。本来明净。着一点尘埃不得。若着一点尘埃。光明即为障蔽矣。戒体即复如是。着一点贪心不得。若着一点贪心。戒体即为乖戾矣。故晦堂曰。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秪者一点贪心。无量法门。即时掩闭。从此错过。岂止一生两生耶。古德云。不愁剑戟如星下。只怕藕丝绊杀人。大庄严论云。财宝令人起恼。总不应畜。纵令安乐。要必有离。如蜂作蜜。他得自不得。财宝亦如是。佛告诸比丘。我若不持戒。当堕三恶道中。尚不得为下贱人身。况能成熟众生。净佛国土。具一切种智耶。故知宁舍身命。碎如微尘。不可毁犯禁戒坠堕三涂。永失菩提种子也。以上十戒。前四是性罪。性者。实也。谓纵不受佛戒。世间法尔有罪也。酒戒是半性半遮。半性者。谓能断佛慧命故。半遮者。谓王法所不禁故。谓世人但知亡家败国。而不知苦报三途也。后五是遮罪。由佛遮禁。不听毁犯也。故有违犯。不得覆藏。即须深生惭愧。向师发露悔过。断后作心。还得清净。如论云是中四是实恶。酒是众祸之门。余者是放逸因缘。若犯前四。名破戒。第九名破斋。余者名破威仪。又此沙弥十戒。与菩萨戒。大同小异。菩萨十重。以杀戒为首。此沙弥戒。亦以杀戒居先。菩萨四十八轻。以敬师友戒为首。此沙弥二十四门威仪。亦以敬大沙门为第一。故经云。是戒能为比丘戒之阶梯。菩萨戒之根本。直至成无上菩提。故须清净守持。勿令丝毫有失也。释相已竟。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卷上

音释

(音剪)。

[髟/采]

(音采髻也)。

(廉入声)。

(吹上声)。

(音会聋也)。

(音渊)。

(音软)。

(音鸭)。

[民/虫]

(音文)。

(春上声)。

(堪入声)。

(悄平声)。

(音产)。

(音浮)。

(音由)。

(音辖)。

(音癸详也)。

(音决戾也)。

(乖上声)。

(音片)。

(音殊)。

(夕平声)。

(音屑)。

(保平声)。

(音蛙)。

(音逸)。

(音衒)。

(音鸥)。

(音于)。

(音离)。

(音鸡妇美称也)。

(音离)。

(音搔)。

(申上声)。

(音疽)。

(音梭)。

(音屑)。

(音蟹)。

(音欲)。

(音纯)。

(音奚)。

(休去声)。

(音烦)。

(音蚶)。

(音匾)。

(音读)。

(音批)。

(音鸩)。

(音涯上声)。

(音衮)。

黻冕

(上音拂下音勉)。

(音辖)。

(音早)。

(音两)。

(音倪)。

(音杳)。

(音调)。

(音捉)。

(音古)。

(音漱)。

(音嚣)。

(音枢)。

(刊上声)。

(音潮)。

(恶去声)。

(音窜)。

(嗔上声)。

(音滔)。

(音铁)。

(音会)。

(音医)。

(音枯)。

(音匐偪也)。

事义

一代时教

谓如来说法。从始至终。名为一代。时者。佛与弟子。说听和合之时。教者。如来所说之法也。

如来初成正觉

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初成正觉三七日。说大化之始。故曰初成。离邪曰正。背妄曰觉。

寂灭道场

谓寂五住烦恼。灭二种生死。得道之场。即摩竭提国。阿兰若处。然处随法转。故名寂灭道场。

鹿野苑

谓群鹿所居。故名鹿苑。乃如来昔生垂化之地也。从树为名。亦名奈苑。二仙所居。亦名仙苑。

善来比丘

谓如来观彼根机成熟。呼云善来。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威仪庠序。即成僧相故。

憍陈如等

此云最初解。谓此五人先见谛故。等者。总收頞[鞥-合+(白-日+田)]。跋提。俱利。十力也。

转四谛法轮

转有三。一。示转。二。劝转。三。证转。四谛者。谓苦集灭道也。轮者。摧碾之义。谓如来以此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摧碾众生之惑业也。

耶舍传

具云佛驮耶舍。此云觉明。罽宾国人。操行贞白。戒节坚固。仪止祥淑。视瞻不凡。世出世间典章。流辩无滞。以姚秦弘始年。达于姑臧。什先师之。劝兴往邀。兴即勅迎。并有赠遗。笑而不受。重使敦喻。方至长安。兴自出迎。居逍遥园。四事供养。并皆不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已。耶舍赤髭。时人号为赤髭毗婆沙。翻译经论。并四分律。传者。后人所记尊者之事也。

玄奘

河南洛阳人。颕川陈仲弓之后。鸠车之龄落[髟/采]。竹马之齿通玄。戒具云毕。偏肆毗尼。常慨教缺传匠。理翳译人。遂使如意之宝不全。雪山之偈犹半。於是杖锡西游。法师讨论一十七周。游览百有余国。一切经书。毕究其妙。於贞观十九年。回靶上京。勅弘福寺翻译。广如译经图记。

义净

齐州张氏子。字文明。髫齓之年。辞荣落[髟/采]。内外经书。无不通晓。年十五志游西域。徧师名匠。学大小乘。事周还归故里。凡所游历。三十余国。往来问道。出二十年。天后证圣。河洛翻译。

虞夏尚曾历试

帝舜。姓姚。有虞氏。黄帝八代孙。瞽瞍之子。瞍与后妻少子。常欲杀舜。舜尽孝悌之道。尧求可以代己位者。四岳群臣。皆举於舜。尧召舜历试诸艰。舜尽能应之。不负所举。夏。即禹王也。事迹。如第六戒中所明。

可能犹服勤劳

可。即二祖也。生时祥光照室。故名神光。后诣初祖求法。立雪齐腰。断臂安心。祖为更名慧可。授以心宗。能。即六祖慧能大师也。诣黄梅求法。服劳於杵臼。机缘相合。五祖传衣。

四怨

生。老。病。死。

憍梵损粟。必受牛身

无量寿经云。憍梵波提。过去世作比丘。於他粟田边。摘一茎粟。观其生熟。数粒堕地。五百世作牛偿之。后得人身。余习尚存。牛蹄[齿*可]食。如来愍度。出家得罗汉果。

比丘齅香。池神呵责

杂阿含经云。有比丘患眼。至钵昙摩华池侧。迎香风而坐。池神谓比丘为盗香贼。比丘言。不坏不夺。云何名贼。神曰。不求而取。何言非贼。时有士夫。取彼藕根。重负而去。比丘曰。何故不遮。而谓我是贼耶。神曰。袈裟黑衣。墨污不现。彼凶恶人。何足与语。蝇脚污素。墨点珂贝。虽小悉现。唯明者有小过如毛发许。他人见之。大如泰山。故当从彼常求其净。比丘闻已。专精静坐。断诸烦恼。得罗汉果。

夏以妹嬉

桀王伐有施氏。施以妹嬉女之。桀宠其嬉。所言皆从。殚百姓之财。为琼宫瑶台。肉山酒海。与嬉为乐。商汤伐之。放於南巢而死。

晋由骊姬

骊姬。妃名。晋献公伐骊戎而得。故名骊姬。公欲以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弗听立之。因宠其妃。妃行谋储。欲立其子奚齐。太子缢死。遂致国亡。

骊山火起因褒姒

褒姒。褒人所献也。周幽王嬖而爱之。废后而立姒。姒不喜笑。国令有宼举烽火召兵。王欲姒笑。举烽火引之。兵至无宼。褒姒大笑。后犬戎宼至。举烽火而兵不援。遂杀王於骊山之下。

蜀道蒙尘为太真

唐明皇因武惠妃薨。后宫无当意者。或言寿王妃杨氏之美。上见而悦之。乃令妃乞为女官。号太真。潜内於宫。寻册为贵妃。令安禄山拜贵妃为母。宫中出入无忌。上竟不以为疑。后禄山反。上幸蜀。至马嵬驿。而兵将皆不悦。上遂使力士引贵妃而缢杀之。

三缄其口

孔子入周后稷庙。见一金人。三缄其口。而铭於背曰。天机不密。四时何行。地机不密。万物何生。人机不密。百事何成。孔子叹曰。古之慎言如此。乃诫人慎言也。

秀铁面

圆通法秀禅师。为人耿直。故云铁面。得法。於天衣义怀禅师。青原下十一世。

黄鲁直

讳廷坚。号山谷。金华府人。得法於黄龙祖心禅师。

太公望

姓姜。名尚。字子牙。东海人。西伯将出猎。卜之曰。畋至渭阳。所获者。非熊。非罢。霸王之辅。既出果见吕尚。於渭之阳。昌大悦曰。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遂立为师。封吕侯。佐武王伐纣。有功封齐国。以康兆民涂炭之苦者。非熊之兆梦也。

波斯匿王

唐言胜军。

末利夫人

此云鬘。匿王之后。

司马温公

姓司马。名光。字君实。宋陕州人。赠温国 公。

刘忠定公

名安世。号元城先生。

南容三复白圭

孔子弟子。名绦。字子容。居南宫。经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诵此言。故曰三复。

玄真子

唐。张志和。字玄真子。隐居不仕。住湖中。号烟波钓徒。肃宗赐奴婢二人。名曰渔童。樵青。人问其故。和曰。渔童使捧钩收纶。芦中鼓枻。樵青刈兰薪桂。竹里煎茶

露源

讳惟清。得法於祀心禅师。

尼乾子

此云不系。自饿外道。

黄帝

姓公孙。讳轩辕。有熊国君之子。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代神农氏为天子。始作冕旒。为玄衣黄裳。以象天地之正色也。

子云

姓杨名雄。

东坡

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山人也。宋仁宗大宠。每诏谈论。一日不至。由翰院远。帝遂迁院。建金銮殿东坡上。时人不敢触名。故称内翰东坡学士。文超名哲。官居兵部尚书。国臣无出其上。得法於常聪禅师。南下十三世。

阿育王

此云无忧。

楼子和尚

一日偶行街市。闻楼上唱云。你若无心我便休。忽然大悟。故名楼子。

六王之乐

黄帝之乐名云门。尧之乐名大章。舜之乐名大韶。禹之乐名大夏。汤之乐名大濩。武之乐名大武。

瓶沙王

此云模实。谓身模充实也。

傅大士

金华义乌县人。名翕。弥勒应身。号善慧大士。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子唯不食嗟来食以至於斯也。从而谢之。终不食而死。

死心

讳悟新。韶州黄氏子也。得法於黄龙祖心禅师。南下十三世。

晦堂

讳祖心。南雄邬氏子。得法於黄龙慧南禅师。南下十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