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道场禅观修证广文卷第十七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坐禅法八门

(一总标 二调和 三近方便 四辨魔 五治病 已上五门在此卷)。

初 总标

夫像季之中。人无定力。说法则如聋奏乐。闲居乃类象无钩。不务调心。但矜狂慧。拟造佛境。将何所依。且夫行人。不能悟理。唯着事者。盖心多沈掉。攀缘世艺。耽味欲乐故也。是以有慧无定。如摇动水。如风中灯。多与掉散相应。理如何悟。有定无慧。如暗夜欲行。有足而无目也。又无定无慧。是狂是愚。偏习一门。无明邪见。此二双运成两足尊。故天台修行。多依止观。况是菩萨所依赖故。今入圆觉理观。须假禅那静意息心。方相应故。如澄渟水方现万像。入道之要。故劝勤修。然四威仪中。坐为最胜。远离沈掉。圣所赞扬。故论云。见画跏趺坐。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身不倾动。

二 调和

云何名为调和。所谓五法。一者调节饮食。二者调节睡眠。三者调身。四者调息。五者调心。所以者何。今借近譬以况斯法。如世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强不软。然后可就绳轮。亦如弹琴。先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心使和适。则三昧易生。若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第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若食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复次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惛迷。若食不宜身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闲处。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第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鄣所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寤寐过多。非但癈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能令心识暗晦。善根沈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情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亦勿有癈。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第三调身。第四调息。第五调心。此应合调。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故。第一入禅调三事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怡怡。是故虽有定外。亦须用心。逆作方便。

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前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 次解衣。宽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

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未近身。令左脚指与右[月*坒]齐。以右脚指与左[月*坒]齐。若欲令跏。即上右脚[跳-兆+必]。置左脚上 次当安手。以左掌置右手上。累手左脚上。掌近当心而安 次当正身。前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竟即正身端直。令肩骨相对。勿曲勿耸 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口吐呵去胸中秽气。其吐呵之法。开口嘘气。放气而出。想身中百脉不通处。教悉随气而出尽。闭口鼻中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即足 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腭 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碇石。无得身首四支差异。切不摇动。是为初入禅定时调身方法。举要而言。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第二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常有声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名气相。息相者。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相。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复次坐时。有风气等三相。是为不调。而用心者。后为患也。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徧毛孔中出入。通调无鄣。若结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而言。不涩不滑。是息调相。

第三初入定调心者。有二义。一者调伏乱念不起。二当令沈浮宽急得所。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惛惛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令无分散意。此可沉治。何等是心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则定住。心则安静。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问曰。心亦得有宽急相不。答曰亦有此事。定心急相者。由坐中撮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气上胁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即差矣。若心宽痛者。觉心志游缦。身体透迤。或口涎出。或时暗晦。尔时应敛身急令住缘中。身体相称。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本欲入定。本是从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

第二住坐中调三事者。当一坐之时。随时长短。摄念用心。是中应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时向者。虽调身意。而念身宽急。或偏曲低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每令安隐中。徧无宽无急。平直正住 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息或不调。不调相者。如上所说。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 复次一坐之时。身中息虽调。而心或沉或浮。宽急不俱。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徧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若和融不二。此则毛孔皆通。消除宿患。如此修定。其道可免。

第三若坐禅时将竟。欲出定时。应先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布散。然复微微动身。次动[月*坒]。反手头颈 次当动二足。悉令暖软。然后以手徧摩诸毛孔 次摩手令暖。以[打-丁+翕]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污消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往心出既升促。则定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颈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於后坐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粗。是故名善入出住。如偈说。

进止有次第  粗细不相违  譬如善调马  欲去而欲住

三 近方便

(前具总等三门。但是习禅之资。息妄之术。此上调和。犹属身坐。未名禅法。虽云调心。是约身说。故远方便也。此之五法。皆是趣定之亲思。故云近方便也)。

云何名方便行调行於五法。五法名者。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慧。五一心。一欲者。远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清净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法门。故名为欲。如佛言。一切善法。欲为其本。二精进者。坚持戒行。弃舍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癈。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如佛告阿难言。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三念者。念世间为欺诳可贱。禅定智慧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四巧慧者。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欺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静。永离生死。长与苦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复次行者修止观时。善用如下所明互翻修止观。意安心得。因是必入法门。是故名巧慧。五一心者。念慧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禅定智慧功德可尊。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坏故。设使空无所获。终不退异。设使因此命终。亦胜无量劫来造业命终。是名一心。复次喻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故云非智不禅。不禅不智。义在此也。

四 辩魔事

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之财。杀智慧之命故。云何名为魔事。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盘为事。魔亦如是。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若能安心道门。道高魔盛故。能须善识魔事。但魔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界入魔。三死魔。四鬼神魔。鬼神魔相。於此事应知。今当略说。起信论云。若修上者。住於静处。端坐正意(云云乃至)。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外道鬼神所惑乱。若於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子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若说陀罗尼。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盘。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辨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癈。生於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於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下所引起信一科。是余新添)。

鬼神魔有三种。一精媚。二埠愓鬼。三者魔罗。精媚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少男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相等非一。以恼惑行者。此诸精媚。欲恼行者。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引识。若多於寅时来者。必是虎兕等。若多於卯时来者。必是[少/兔]獐鹿等。若多於辰时来者。必是龙龟等。若多於巳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多於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多於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多於申时来者。必是猴玃等。若多於酉时来者。必是鸡鸡鸟等。若多於戍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多於亥时来者。必是猪豕等。若多於子时来者。必是鼠等。若多於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恒用此时来。知是其兽精媚。说其名字呵责。即当谢灭。

二埠愓鬼者。亦作种种。恼乱行人。或如虫缘人头面攒刺漝漝。或击攊人两掖下。或乍抱持於人。或复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者。应即觉知。一心闭眼。阴而骂之。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蜡吉支邪见鬼。喜破戒。种种恼我。我今持戒。终不惧汝。若出家人。应诵戒序。若在家者诵三归五戒等。鬼神便却行匍匐而出。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也。

三魔罗恼乱者。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人善心。一作违情事。即是作可畏五尘。令人心恐惧也。二作顺情事。即是作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也。三作非违非顺事。即是作平品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杀箭。射五情故。复次一一色中。作三种境界。惑乱行者。作顺情色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色中。作违情境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像。来怖行者。非违顺者。但作平品之形。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作种种好恶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作种种好恶之味。作种种苦乐之境界。来触人身。皆是魔事。其相众多。不可具说。要举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於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事军。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人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鄣道法。如经中偈说。

欲是汝初事  忧愁为第二  饥渴第三军  触爱九第四  睡眠第五军  怖畏为第六  疑悔第七军  瞋恚为第八  利养虚种九  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军众  厌没出家人  我以智慧力  破汝此诸军  得成佛道已  度脱一切人

行者既能觉知魔事。魔罗即当除灭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好恶魔境。悉知虚诳。不爱不怖。亦不取舍。分别心息自寂莫。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念勿生惧想。不惜不躯命。正心不动。知魔境界如即是佛界如。魔界佛界一如无二。则於魔界无所舍。於佛界无所取。即佛法自当现前。魔境消灭。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忧。若见谢亦勿喜。所以者何。未曾见人见魔化作虎来。能食其人。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能作夫妻。尚知皆是幻化。愚人自在惊怖。反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境狂致患。皆是行人。无智致患。非魔所为。复次若诸魔境恼乱。或经年月不去者。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怖惧。当诵大乘方等诸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或邪不于正。久久身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此等难事故。是魔入人心神狂乱。或患或喜。因是成患致死。或持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则大坏人出世善事。乃破正法。如是等诸异非一。不可说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者於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是则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说。

若分别忆想  即是魔罗网  不动不分别  是则为法印

五 治病

行者安心修道。或本四大有病。今用心心自鼓激。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息心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疾发。夫坐禅之法。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动四百病。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义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若不知治病方法。不宜动病。非唯行道有鄣。则大命可虑。今明治法中。即有二意。一明病发相。二明治病方法。言病发相。虽复多途。略出不过二种。一四大增损病。二从五藏生病。

四大中病发者。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沈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则疾癊胀满。饮食不消。腹病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则增寒性热。支节皆痛。口爽大小便不通利等。百一患生。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战掉疼痛。闷胀急呕吐。咳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恼。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於坐时及梦中察之。

次明五藏生病之相。从心生患者。多身体寒热及口燥等。心主口故。从肺生患者。多身体胀满。四支烦疼。心闷鼻寒等。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患愁忧不乐。悲喜瞋恚。头疼眼痛眼暗等。肝主眼故。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徧身。瘠瘠痒闷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患咽喉噎塞腹胀耳满等。肾主耳故。五藏生患众多。各有其相。当於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如是四大五藏痛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此二种病。通内外发动。若外阴阳寒冷风热。饮食不慎。而病从二处发者。一当知因外发动。若由用心不调。观行违僻。或因发时。不知取与。而致此病。二思虑患生。此因内发病。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故得病。三者业报故得病。如此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可差。若得经久。则病盛矣。身羸病结治之。则为难愈。

二略明治病方法。既深知病源起发。当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上观二种方便。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师言。俱安心上有病处。则能治之。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王有所至处。即群贼迸散。次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终久即有所治。有师云。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众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病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足下。四大即自然调适。众病除矣。有师云。但知诸法虚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悦。众病即差。故净名经云。何谓病本。所谓攀缘。云何息攀缘。谓心无所得。如是种种说用心治病之相非一。故知若修止法。能治众病也。次明观治病者。有师言。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口*血]。此六种息。皆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若於坐中。寒时应吹。热时应呼。若以治病。吹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病。及以治风。呵以去烦又下气。嘘以治肝。呵以治肺。嘻以治脾。[口*血]以治肾。次有师言。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调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对治之想。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睡满。增长息治羸损。灭坏息治增寒。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结不通。不通持息治战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善用此息。可以徧治众患。用之失所。则更生众患。推之可知。故有师云。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总身中火气而起。即能治冷。此如杂阿含治禅病秘七十二法中广说。但今人根机既钝。作此观想。多不成就。故世不流传。次有师言。但用止观。检心折身。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差。如是等种种说。用观治病。此有义理。当知止观二法。若人得其意。则无病而不治也。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病。必须加以修福忏悔。患即息灭。此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则自行兼他。况复具足通达。若都不知。则病生无能治理。非唯癈修止观。亦恐性命有虑。岂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观之者。必须善解内心治病之法。内心治病方法众多。岂可具传於文。若欲习之。当更寻谤。上来所出。正是示其大意。依此用之。恐未可采案。

问曰。用心坐中。治病必有效否。

答曰。若具十法。无不有益。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恒住缘中。五别病因起。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善将护。十识遮鄣。何谓为信。谓信此法必能治病。何谓为用。谓随时常用。何谓为勤。谓专精不息。取得行为度。何谓为恒住缘中。谓细心念念依法而不异缘。何谓别病。别病因起。已如上说。何谓为方便。谓吐纳运心。缘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何谓为久行。谓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计日用。常习不变。何谓知取舍。益即勤用。损则舍之。转心取治。何谓知将护。谓善识异缘犯触。何谓识遮鄣。谓得益不向外说。未损不疑谤。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虑也。

圆觉道场禅观修证广文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