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有余无余泥曰止取无余。又道行译音。泥洹是无为灭度。泥曰是灭讫尽也。古净名法供养品云佛般泥洹曰。今经云诸佛灭度。正谓无余为泥曰。放光经云。泥洹泥曰此二名间出也。

表上秦王姚主者。姚。舜姓也。造论后作序奉上秦王姚主也。表是表送於王也。序有七义。一叹王德。二涅盘下叹所述涅盘。三肇以下自谦。四而陛下叹王论。五能圣下依王论作论。六论未下出异义。七今演下结作论奉上也。

初叹王德者。末代述涅盘论疏释僧肇者。安师传云。自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而法师以为大师之本莫尊卑释迦。乃以释命氏。后得增一阿含。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以为沙门皆称释种。既悬与经符。遂为永息之。涅盘泥洹泥曰。即此论云楚夏(中花州曰夏。南越都曰楚)不同而涅盘音正(观师大亮师亦述此义也)。然须真天子问经云。於泥洹行不盘泥洹。於泥曰行不盘泥曰。招提意。泥洹通。作必有所依。故佛灭度后造论必先归敬三宝也。今肇师依王作论传行於世。是以先陈王德。有三科。一引古。二正叹。三证今也。

先今引古言而不用。言叹者。将叹大人不敢专輙。故依古人成言以冠章首也。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镇。而今云三者为明三文故也。既述古言。释此一义。三解不同。王弼云。一数之始。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所以为主。故外篇天地云。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也。郭象释云。一两有之初至妙者也。一之所起起於至一。非起於无也。河上公云。一。无也。道之子也。果简文序云。一。空也。木有木空名有名空。故舛通自生者之也。若论内义。即是因缘无住为一也。

第二科伏惟下正叹。有四双八句。伏惟陛下者。此是总句。汉杂事云。汉有天下号也。天下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称之曰陛下。蔡邕曰。天子尊贵。不敢斥言。故呼陛下。近类足下。初两双四句叹体用及境智。后两双四句叹知机及作论也。睿哲钦明。道与神会。此二句叹体用。睿哲钦明此句叹体(系词云。古之聪明德圣人常睿知武有此六不衰之也)。睿。圣也彻也。喆者哲字。

(丁列反智)钦(敬也。美也。亦大貌也。亦想也)。道与神会此句叹用也。道谓所修道品。与心神契会无二也。神(神也引。神所反。无所不在。不可以方测知。故曰神也。亦幽明不测谓之神之也)妙契环中。理无不统者。此二句第二双。此二句举境叹智。环中为境。妙契是智(庄子云。是非反覆相寻无穷。故谓之环中。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非者)。若论内义。非环中空为中。若以环中空虚为中者。空有异体也。上二句明所修道品与心神无二。此二句明所修道与境无二也。是非为环。无是非为中。环即俗。中即是真。言妙契真俗也。既会真俗。环无不会。故云理无不统也。亦可上句为真。下句为俗也。

游刃万机下后两双四句。叹知机及作论。此句正叹照机之智。游刃万机者。庄子养生云。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而刀刃若新发。於所用之刀十九年。所解数千矣。形彼节者有间。刀刃无享。入有间。怪怪必有余地。以喻知机养生全之也。弘道终日。此句明不癈道。终日万即而不癈道也。依被仓生。垂文作则者。第二双。正叹作论。依被仓生。此句明所为圣人之德。衣被万物与依附也。所以加也。衣音於被反。被扶之也。仓生者。兵府为库。谷府为仓。仓。藏也。释论云。谷仓喻身也。行者身业因缘结实入仓。因缘熟便得人身。仓中麻麦等即是身中种种不净也。农夫开仓即见种种子异。如惠眼开见身仓不净也。腹藏谷谓之仓生也。垂文作则。此句正明作论。手自作文为垂也。为后世轨是作则义也。

第三科。域中下证今。正结叹王德也。四大谓通天地有此四。言大者。万物虽富莫大天地。故火劫烧燃天地创判。天地既分中有其人。人中之大莫过王。故云三大也。道为通生万物。故是最大。故云域中有四大也。道域异者。王弼云。凡物名有秤。无非其极。言道无有。一有所由。所由然后谓之道。然则道是秤之大。不若无秤之大也。无名不可得而称谓之。域。域限也。居封也。若论内义。此四皆在毕竟空中。无住为本。故言域中有四大也。此云一者。数之一也。

第二义叹涅盘理。有二科。一叹用。二眇莽下叹体。此云涅盘道者。果地涅盘为道也。道与神会之道。以所修道品为道也。弘道终日之道。凡是因果境智有无等为道也。三乘之所归者。举行叹理。可二义释。一云三乘虽殊皆归一乘道。一云三乘皆证无为。无为无二故云所归也。方等之渊府者。举教叹理。渊是水之深处。众鱼之所聚也。府。椋也。财贿之所藏也。亦为官所聚居曰府也。亦二义释。一云行因教起。果从行立。故云聚会处也。一云教中明果地万德。故云渊府也。二叹体。眇莽者。目远望目眇。目无精曰[瞄-田+奔]。远法师云。眇[瞄-田+奔]无明。犹促夜之有旦。似寐而不觉也。庄子云。眇[瞄-田+奔]。[尸@羊]碎之谓也。乘群碎驰万物。故能出处常通而无滞狭之地。视之不见形曰夷。听之不闻响曰希。然即眇[瞄-田+奔]希夷。明境智绝也。此云域者。以有为之域异上毕竟空域。即是有无两域义。幽致虚玄者。言心行灭也。

第三义自谦。有二科。一出受学处。二余下明自谦。就受学处有三段。初明自庆。次出受学处。后明所受学谓也。

猥蒙国恩者。明其自庆。此句庆被王命。猥之言再。一命出家。二命生肇睿等与什师助定经论。故云再蒙也。

闲居学肆者。此句庆预学徒。郑玄云。敷陈孝理必处讲堂。两人侍以还谓之闲居。三人侍谓之居茵也。王肃云。曾子独侍。闲而陈孝。故云闲居。居。处也。

次。在什公门下。正出受学处。十有余载者。夏年曰岁。岁。起也。起。限也。殷年曰载。载谓生载物也。周岁曰年。年。进也。孰新而进也。今在什门下。以虚衿得实。故云载也。

后虽众经殊致下。明所受学。理言殊致者。明经旨不一也。胜趣非一者。般若无相。法花同归。各是胜趣。如云诸经之王也。虽胜趣非一。而宗学者涅盘是也。第二科。但肇才下自谦。有三段。初自谦。次明造论之由。后叹师背世也。才暗识短者。才。能也。识谓宿彼修习智也。诲。教也喻也。犹怀漠漠。玉篇云。漠漠。犹成就之貌也。又定也。静寂也。泊也。静安之貌也。言才暗识短。一无所获也。

次愚竭不已下。出造论之渐。今於师边竭愚未尽。而义宗有本。亦如似有解。然未示高名胜建先兴之处。故自未决也。后不幸以下。叹师背世。若在什师。敢有是非决处。师既背世。谘参无所也。远生下句。以依王论輙拟十翼翊也。

第四义叹王论。有二科。一叹王论。二自非下教同大士。正叹中有三段。初明体用者不害言声。次明论宗。后结明无相也。

圣德不孤者。论语云。德不孤必有邻。又文言曰。坤释第爻云。君子解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之也。言陛下与什师德邻。故云不孤也。

目击道存者。庄子云。见所见而来。闻所闻而去。仲尼云。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目裁往而达心也。子路曰。孔子欲见子雪也久矣。今见之而不可言何。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不可以容声矣。自裁士意已达故之也。

次故能下明论宗。传云。秦王姚兴。道味玄深。游心佛法。托志大乘。乃着通三世论。永定因果。王公下并服厥风。其中当山公显。安城侯嵩。作信业缘预众次矣之也。振理敷於教。谓之振玄风。亦可佛教为玄风也。夫建立生死皆因爱欲。爱欲既亡生死永绝。名为涅盘也。

潜神玄汉者。易云。潜龙勿用。言圣人即拟无名。无名之圣。圣未有功。迹非所拟知也。潜。深也。泛也。藏也。上也。思也。察发之也。玄者[穴/俱]嘿无有也。

虚空合其德者。生死无所有为涅盘。如万物无所有为虚空。故云合德也。后既名涅盘下。结无相。如文可见也。

第二科。自非道参下。同大士。有三段。初举二大士合王。次现得度悟。后明来世轨也。

为法城堑者。文殊为释迦祖师。今为弟子。相成教法。如妨非为城水流无罪土为堑也。大教卷致更显。明释迦法灭。弥勒出世。更显是也。

次寻玩下明现得悟也岂直下明来世轨也。

第五义依王论作论。有二科。一造论所由。二輙作下正出所作论也。造论所由有三段。初就理教明所由。次就愚智二人明所由。后引类作论也。理教者。圣旨幽玄。此句明王论之理深也。理微言约。此句明理上之教昧也。次不可以下。就愚智二人明所由也。先进高士即是智人。言提即是愚人。离骚云。焉呼小子。未知臧否。[这-言+非]面命之。言提耳讽谏为要也。

后庶拟下。引类作论之意。十翼者。一解云。一曰彖。彖折也。次折卦中诸义。二曰象。象以法象为义。尽卦所拟法即谓之为象。三文言。四系辞。五况卦。六序卦。七杂卦。唯有七。多而谓十。祖者。以仲尼之七成先圣之三。三者伏羲卦。文王卦辞。元亨利贞是也。周文辞。初九潜龙勿用是也。十名生於仲尼。故云十翼之也。

岂贪丰文图以弘显幽旨者。结造论之由也。

第二科。輙作下正出所作论。有三段。对上三段。从初至托证成喻。对上理教。明作论。次仰述下至远当。对上曰如人述论也。神心者。大王神心也。今穷究心虑。未足远当。后聊以拟仪下对上引类结所作论也。玄门者。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庄子云。入出而不见其形。谓之天门。门有四义。一教为理门。以教诠理。二境为智门。因境生智。三权为实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四三解脱为涅盘门。亦如十地为佛果门也。玄是[穴/俱]嘿绝相之理。门是遍生不壅之义也。

第六义弹异家。有二科。一述王论。二实如下明损益肇师辞也。述王论有三段。初出异解云云。

次吾当下就情弹。后依理破也。就情弹者。王论云。殊太径庭。逍遥云。肩吾问於连舛曰。吾闻实於接与。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焉。太有径庭。不近人情。而其言谓何哉。[廿/狼]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肥[虍-七+(土/用)]若氷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立以抂而不信也。言圣人抚机未贪。即如射香燃之时也。而惑者不得信。谓径庭直往不付人情者也。

后若无圣人知无者谁。正是依理破也。

第二科。实如明语下。肇师对上明损益。有三段。亦对上三段。初依随顺释对上异家。次违情明损对就情弹。后顺随明益对依随破也。

怳惚窈[穴/俱]其中有精者。老子云。怳乎惚乎其中有精。东宫云。无象而为象。以怳惚为致也。窈[穴/俱]者。理之深远无极难见貌也。注云。窈[穴/俱]者可无也。其中有精。精。此举外说者。心反[穴/俱]极。穷理尽性是谓之精。是以东宫云。异於大虚谓之而况内理教也。

次顷诸学士下。违情明损。躇踌。行不进之貌。怏怏。心不服之状也。

后幸遇下。顺随明益也。叩关之畴者。睿师大品序云。究摩罗什师。惠心风悟。遗风振响。秦王扣其虚关。匠伯陈其渊致。末法中兴将始於此之也。

蔚蹬玄室者。远师云。名冠入室。迹并绝尘也。贤人为升堂。圣人为入室是也。蔚。於贵反。草木盛貌也。支道林与高丽道人书云。炳蔚中士。既其日立曜也。徐广云。室。实也。物实其中。法轮再转者。教譬法轮。以三义释。一调伏众生。如王金轮能伏四方。二灭烦恼贼。如王金轮勇凶恶人。三转下成上。如王轮自下升上也。若论轮体。境智悉为轮体。转者如说而行谓之轮。以释迦为二。故云再也。云映者。远法师云。至道映於当年。

第七义总结作论。有三科。一今演论下明论宗。第二科。疾扶下明取舍。今不取廓然无圣。唯取至人。排於方外也。第三科。条牒下奉上也。如左者。我之所谓如下所云。左。下也。承御法也。奉也。从也。传也。

○演开宗第一

十演九折。正辨论体。即是十释九难。故远法师云。九折三难也。演。广也。弘也。近也。亦水门也。非渐出曰演。今渐开宗故云演也。折是屈折义。亦弃财之言。亦曲也。折之以取中之。更折以成偏。故睿法师中论序云。折之以中道之也。

开宗大意言趣难像。是以先述什师三粗佛见文意。庐山远法师问曰。佛於法身中为菩萨说法。法身菩萨乃能见。如此即有四大五根。与色身有何差别。又经云。法身无来无去。无有起灭。与泥洹同像。云何可见而复讲说经。什师答曰。佛法身者同於变化。即四大五根。然经云。法身有三种。一者法身实相无来无去。同於泥洹无为无作。二者妙行法性身。真为法身。犹如日视遍法界光明。悉照无量国土。说法音声当周十方。十地菩萨乃得闻法。三者从是法身方便化现。随众生类若干差别。同若日光。如首楞严经。灯明佛寿七百阿僧祇。即是释迦无有异也。今谓开宗之意。正辨妙行法性生身之涅盘。此妙行生身佛无来无去。即是法身实相也。

开宗有四义。一依名释义。即玄义中第二简名也。二余尝下。正辨涅盘无名义。即玄义中第三无名也。三经曰下。引经论释义。四然则下。经用也。以所申经。目能说人。故云无名曰也。

依名释义有二科。一释涅盘名义。二明余无余也。释名者。翻为灭度。亦名无为是也。释义者。无为取於虚无寂漠之义。虚者虚心。无者无形。智灭为寂。安静为漠。斯即虚心无形智灭安静者。是释妙无义也。妙绝有为者。释其非有。亦无三相所为。故言妙绝有为也。灭度亦是妙无。大患为果。四流为因。因果累尽也。四流。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斯即以永灭释灭。以超度义如是。光宅云。灭则重无。度则系有。义通人法也。

斯盖下。举譬双释无为灭度义也。

镜像之所归者。举用释义。绝秤之幽宅者。就体释绝相也。以体用二义释譬。一者体云毕竟空。谓如镜也。像即生死。故经云。如镜中像也。何者。理本清净。净如明镜。以初无明心。迷毕竟空。起业涅盘。构造生死。业风既息。即心无为。心既无为。超度三有。如波自息为清净水也。问。若尔。水清始出。答。清水动波。风息归清。然水动成浊。无别本清。若浊清并有。堕真宗义也。二者如镜中像。来无所出。去无所至。内合亦尔。三界火宅八苦烧燃。今此火宅本自不燃。今得涅盘亦无灭相。如镜像无去来相也。斯即言灭度者。言其非是灭。非谓是灭度。言无为者。言其非是有。非谓是无为。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相名实无当。归于绝宅也。

第二科。明余无余。此即略标感应义也。良是出处之异名应物之假名。易云。君子之道出处语嘿不违其中。其迹虽异。道同即应。故云。居而龙见渊。嘿而雷声虚。桑注云。出即天子。处即人民。俱以[券-刀+(恭-共)]然而自得。非为而得之也。今义亦尔。本迹虽殊。有余无余俱是假号。何即本迹虽异。同无名相。假名相说。故远师云。玄不同方。迹绝两[穴/俱]。今明三义。一俱就迹明余无余。二就法身妙有妙无弁余无余。三本迹合论。此云出即有余。处即无余也。经论说假有三种三假。一因成假。相续相待。此直论万法相假而成。不关此中也。大品说三假。一法假。二受假。三名假。所以说此三假者。佛命善吉转教自陈其意云。般若洞达无相。则无菩萨可教。亦无般若可说。云何教菩萨使其行波若耶。佛答。波若但有名字。菩萨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所言菩萨行般若者。但是三假施设耳。上云所归幽宅。从用归体。今余无余。从体起用。用不自用。由体故用。体不自体。由用故体。体用虽殊归于无二。亦可出入相对也。

第二义。正辨涅盘无名。上依名释义正释妙无。此中兼辨妙有。有二科。一无形相故心行灭。二然即下举人证。初科有三段。初明心相多忘。次以虚空譬无三世。后辨异虚空也。寂寥空旷四字。明无形相也。微妙无相四字。证心行灭也。

次超群有下。以虚空譬至人。形容永超生死。故云超也。

非明亦非暗下。故云幽升也。欲譬其相久又同虚空也。

随之下三句。明非三世。次一句。明无三相也。随之不见。故无过去。迎之不见。故无未来。六趣不摄。故无现在也。力负者。三相也。庄子云。无力之力莫大於变化。而凡人不知。将思深藏难至深至。同而无敢禁其化变者。故藏而有之者不能制其遁。无藏而任化者变不能变。故云力负无以化其体也。

后漠漭下辨异。虚空漠漭无为若亡。恍忽无形若在。五目即五眼也。分耳为二。谓天与人也。[穴/俱][穴/俱]窈窈。谁见谁哓。庄子云。视乎无色[穴/俱][穴/俱]。听乎无声窈窈。[穴/俱][穴/俱]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中独闻和焉。窈。深也。弥沦者。即毕竟空。深之又深。穷其原也。靡所不在者。遍在诸物义也。东廓子问庄子曰。道恶乎在。答无所不在。东廓子曰。斯而可。庄子曰任蝼蚁。曰何其下。曰在瓦壁。何其俞甚乎。曰在屎溺。东廓子不应。庄子云。夫子之问也。问不及质也。无为无处而问所在。故不及质之也。斯即形名绝。心知灭。见闻亡。而云不无其道。可谓出有无之外矣。

第二科。然下举人证。上直弁法相。言相两绝。今举人法而证也。法者言智有无四法也。凡欲立言谈理。莫过此四。言即失绝言。知即反心灭。此云之者是至义也。言知论用。有无就体也。次举四人证。故寄至极於四圣。表理绝相也。斯乃有言於无言未若无言於无言。所以杜口而雨花也。

释迦掩室於摩竭者。释论第七卷云。佛得道后五十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一切众生缚着世法无能解者。不如嘿嘿然入涅盘也。杜口者。净名经入不二法门品。众圣菩萨问维摩。维摩默然不答也。是唱无说者。佛命善吉传教。自陈其意云。般若洞达无相。无菩萨可教。亦无般若可说。云何使其行耶。佛答。般若但有名字。菩萨但有名字。此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但三假施设耳。绝视听而雨花者。散花品云。帝释及四天王作是念。时遍於虚空中化成花台。须菩提心念。是所散花从心树生。非树生花。释帝桓因语须菩提。是花非生花。亦非意生花。须菩提言憍尸迦非。但是花不生。色色不生。乃至波若亦不生。又不坏假名而说诸法。所以明花不生者。上幻听品云。众生如幻。听法者亦如幻。众生如化。听法者亦如化。乃至涅盘亦如幻如梦。是幻梦涅盘不二别。如是人无闻无听无知无证。欲证此义。故以散花品证无生无说也。所以须嘿者。言意是有所言所意者。即故求之於言意之表。无意之城即是语嘿两教也。上以言表无相。是立教之本意。今以无言表无相。是嘿教之诠理。语嘿虽殊。所表无二也。今明涅盘。非但遣其有言有名。若以无言为无名。无名即为名。然即名与无名相与而有。相与而无。兴言即[穴/俱]。癈言即寂。寂与不寂归乎无极。上即举法明无相。下即举人证无言。此是人法相对。亦语嘿相对也。

斯盖下。排于上士。何者。上士受道以神。中士受道以知。下士受道以耳故。

第三义引经证。释所以绝。即有三科。一引经证。上云无形故心行灭。及虚空喻义。文云证者。谓证得之证也。

第二科。论曰下以论释经也。中论涅盘品云。若涅盘是有。不应名无不受。若无是涅盘。云何名不受。是故知涅盘。非有亦非无也。

第三科。果有下双释经论意。此中先立有章门。何者下正释。释之中。初三双六句。就体释有无。次两双四句。约用弁非有无也。本是推扸义。本末有境乃得涅盘。既得涅盘五阴永灭。故不可言有。即是有之所无。无有物也。推之无乡而妙智不竭。故不可言无。即是无之所有。又万德炳然。此一双两句释义也。

幽灵不竭抱一湛然。傅释上句。是妙有也。五阴永灭万累都损。遂释上句。是妙无也。此一双两句释妙有妙无也。万累都损故与道通洞。明物空智空。结不一不异也。

神而无功常存下两双四句。约用弁。此句正弁智用也。道通洞故冲而不改。此句举物空以结智用也。冲。虚也。深也。清也。下两句结智用非有无之。庄子注云。未曾有谢生於自然者。而必欣赖於针名。故理至即迹灭。以至理为一神而无功者也。体故有用。用故有体。体用虽殊。归乎无二也。第四义结修成用。有三科。一从初至伯焉而泰。结境智相绝也。暨。其冀反。训至也。泊。依也。舟所依处也。

第二科。九流下结。其初用四禅四空欲界为九流。又九流者。外书有六家九流。一阴阳家。四时之顺不可失。二儒家。于初之有不可失。三墨家。弹本节用不可癈。四法家。君臣亦不可改。五名家。正名实不可不察。六道家。七纵横家。即上诳而弃其信。八杂家。兼儒墨而无不贯。九农家。劝耕桑足求食之业。所谓九流之哉矣。

第三科。斯乃下。戒劝也。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者。劝道必也此也。而欲下。戒勿恶取空也。搒。方莽反。之方域谓毕竟空为方域。境也。神道谓体毕竟空之智也。

○折窍体第一

窍。实也。亦研窍也。汉书陈平传云。稻麦食其没。又衔辙云。甲之剥。其曰实。窍。定实也。

此中难意。上开宗中有四义。第一依名释义中余无余义作难也。什师论云。此妙行生身佛有二种。一常住法身如虚空等。第二十住菩萨得神通未作佛时具足佛十力等。以大智力广度众生不作佛。如普贤文殊等名为佛。名寿量佛。此中两难。初就学佛作有余难。后就学佛报谢归於无为作无余难也。文有三义。一以名定实申经意。二请诫下各难余无余。三然即下双难也。以名定实者。夫名号在法。秤谓在言。不自起必因可名之实。名谓释迦。号谓十力等德也。反本者。就本为无余。神道者。据迹为有余也。

第二义别难有二科。一有余难。二无余难。初有余难。如来大觉法身初建者。义开断惑。三家不同。一云。金刚时断惑尽。种智不断。但无常报身未谢。故云学佛。大亮师.爱师.旻师与文等同用此说也。二云。唯佛时惑尽。故云佛智所断。即儒师.宗师.藏师等所用也。三云。金刚终时惑尽。佛智为解脱。证得常住。瑶师.诞师.云师等皆用此说也。地论师有两说。一云。金刚心断烦恼涅盘鄣都尽。佛智断智障尽。一云。金刚心时智障涅盘障都尽也。此三义中未知肇师适用何义也。什师注维摩经菩萨入不二法门云。实相慧要尽法性然后乃止。今此一文二家诤之。一家执此文云。不道佛尽法性。故知金刚尽也。一家云。尽法性者唯佛是也。又婆沙出顿悟者说云。金刚心时顿断众惑。而释道安师游疑略云。萨云若者。言其得一。於金刚惠一时成一切智。无知也无不知。今此论云。曜萨云以幽烛。斯即金刚之惠无幽不烛。即种智满。种智既满惑无不尽。即惑尽义也。而报未尽。故是无常也。生法师亦云。断惑实是金刚。而佛智有功。犹圣王由治。

下理民而秤治归王。大论云。成佛有二种。一实行。二权迹。实行者。菩萨坐树下入第十地名为法云。譬如大云澍雨连下。无间心自然生无量无边清净佛法。念念无量。放眉间光降伏魔怨。十方诸佛庆其功勋。圣放眉间光从菩萨顶入。十地功德变为佛惠。断一切涅盘。习得无碍解脱。十力大惠一切佛法也。权迹者。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此中更说第十地。所谓菩萨行六度以方便力故。过乾惠地乃至菩萨地。住於佛地。佛地即是第十地。故十地经第十地云。十方诸佛光明入菩萨顶时。名为得职入诸佛界。具佛十力。当堕佛数也。今此中难意俱就修成.应化二种法身为双难也。本即法身。初建迹即树王成道。本渗八解之清。迹浴尼连禅河。本憩七觉之林。迹坐菩提树下。下皆例之思。

结僧那至溺丧。明本地发心智也(僧那翻为弘誓)。结弘誓於初心。如成山於初[竺-二+遗]也。

仰攀玄根俯极溺丧者。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溺丧者。丧谓云失乡而殊奔者也。远师云。然极溺俗相。说相拔幽根於重劫也。

三域下。明学佛出世拟化之用也。三域谓三界。大方谓涅盘。一缘应现大千谓之大方也。开八正之平路。即是教也。坦众庶之夷途者。谓平等说无境也。驰六通之神骥。即是权智也。乘五衍之安车者。谓五乘人秤机如安车也。出生入死与物移者。庄子云。至人无死生。但排前返化之理而行於天下。穷化母之始物下至永伦大虚。还就金刚本地。终照周义也。物无名时为始。有名即为母。言穷真谛用也。玄枢者。枢是制动之主。门户扉枢。庄子云。是非莫得其偶。任之道枢也。言极俗谛用也。廓灵宇於无壃者。金刚心报谓之灵宇。什师实相论引往生品云。犹处玄廓之境者。若以犹独处玄廓为本。来化众生此复何咎。如四大河水从池流出。到诸方域尔乃得用。诸佛法身止如如也。当其独绝玄廓之中。人不蒙益。从真身化无量身。一切众生尔乃得益也。虚室曰廓。庄子云。不可内於虚台。虚台者心也。离骚云。闭空于之孤子。住宇居也。实而无处者宇也。天地之间曰宇。人心曰宇也。曜萨云以幽烛者。以金刚惠无幽不烛。智用万境。惑尽於此也。

将绝眹於九止者。金刚报谢即入无余。九止即九众生居也。

而有余缘未尽下。结难。若於缘未尽。到金刚报。住寿无量。报身交谢。故云业报犹魄圣智尚存也。旧云。魄即人神明。魄即是人形体。郊特牲云。体魄即降知气於上。又云。魂气归天。形魄归于地。又制旨曰。精气为魂。浊气为魂。又月生三日谓之魄。故知是魄者谓之是形器者也云尔。

经曰下。以经证有余。难智断双结也。

无余者下。第二科。正难无余也。大意如法花云终归於空言。归空者乃是归於[穴/俱]真无相涅盘。非是灰身灭智为归空也。何者。文云超然与群有永分。浑尔与大虚同体。又[穴/俱][穴/俱]长往莫知所之。故智非是昔灭。乃是金刚报谢归於[穴/俱]真涅盘也。形智两軨修途无息也。在足曰桎(之曰反)。在手曰梏(古酷反)。无趾语老聃曰。孔丘於至人未胜。何宾宾以学久为也。不知以此为桎梏耶。

经曰下。以经证无余难。亦可据迹也。

第三义。双结两难。有三科。一然即至轨辙。立宗结难。陈立教之大意。明其用大也。典。经也。诰。告法也。轨辙转。[跳-兆+(辙-车)]。徒列反。车一迹音轨。

第二科。而曰下。举上开宗反难无用也。[声-耳+(歹*尹)]。尸角反。[歹*(((巨-匚)@十)/(丁-一))]外坚之掩[雨/复]。易云。县象着明莫大而日月。宵。私进反。近夫赤气。字应作宵。耳弁宫商。目别紫素也。

第三科。子徒知下。即上开宗。亦论旨难解。依教求宗。寄怀无所也。

朗大明於[穴/俱]室奏玄向於无闻者。远师云。欲辟重[穴/俱]於幽室。必开户牖以通其照。[穴/俱][穴/俱]玄夜。幽寝无期。玄音发咏而大道宣流也。

○演位体第二

不言立体而言位者。易云。所居曰位也。初上为位。一标位其城后九。又无名。名莫道。适为立。只一口之一。云位体之也。上据本迹难余无余。答本迹相即。感应是受。明丈六即真也。

文有三义。一总答。二放光下明真应。三惑者下别答两难也。

总答有三科。一牒宗。二[贝*乞]难。三申宗。牒宗可见。

第二科。而存下。[贝*乞]难。秤谓出于名号器象生于物形故之。易云。在天为象。在地成形。象是发[髟/?/(人*人)]之义。日月星辰其理幽昧。故在天为象。山川单体质逼着。故在地成形者之也。以名题目。未尽无方。如言方不题圆。云柱不目梁也。品象物形尽於方圆。非方即圆非圆即乃方。焉得名形拟彼绝名乎。

第三科。申宗。有二段。初申权迹。后申宗本。从初至妙术。申权教意。权宗中初就所化明余无余。亦是下就化主明余无余也。绝言幽致即是妙无。环中妙术即是妙有。但是权教言余无余。未亦是真本妙有妙无。故云未也。

后子独下。引经申本也。法身无三世。过六情。越三界。又无在无不在。无在故不在方。无不在故不离方。又欲言有都无相无名。欲言无都修备应万形。故云非有为非无为也。注云。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秤也。至道灵玄。妙绝常坏。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象得。非无而不可为有。即是妙无。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城。处言数之内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无。即是妙有。寂漠灵旷物莫能得。不知所以名。环谓之觉。以此观者乃名见佛。以他观者非见佛以也。

第二义。明真应相。即有三科。一明感应。二其物下明真应相即。三其治下忘怀用也。明感应有三段。初就法譬明应体。次出感应用。后以譬释也。

佛灵空者。空无等遍在诸物。佛亦如此。如虚空无异也。谁云虚空有去来而云无去无来者。约物而言。何者。法从空出还归於空。法虽出入空无异前也。应缘而现无有方所者。合譬也。应虽去来。体无异前。此是应之体用也。

次段。然即下。明感应用。寂者照。漠者静。安虚者虚心。无者无形也。导而弗先者。释无竞义。必教虽八万而不导先者。感而后应者。释无执义。形虽八殊随感而应也。

后段譬犹下。喻其应用。上以虚空喻体。今须向镜譬其应用。来无所出。去无所至。恍焉若存。忽焉若亡。斯即无声何有向。无形何有缘。庄子云。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声之於向。有问而应之。尽其怀为天下配。家乎无向。行乎无方。圣人用心如镜之。影动而体寂。影隐而形彰。故云出幽入[穴/俱]。反化无常。庄子云。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彼不为福先。不为福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得而后起。去智与知。顺天下之理者也。

第二科明真应相。即有三段。初明应迹。次明法身。后明相即也。言其物者。以丈六为物也。何者。凡言物者。自我之外者云物也。丈六亦是法身之外。故是物矣。因应而作者。丈六因应而起也。生名有余。灭名无余。正明应迹也。

次然即下。明法身义。有余无余本起法身。既无名相有何不名。所谓中道法身是也。后是以下真应相即。有二双八句。是以者。名非上之调也。居方等四句以应即真也。源夫下四句以真即应初二句举非也。果以下二句以真即应也。

第三科。明忘怀用。有三段。初明忘怀用。次证菩提深广。后结涅盘出有无外也。忘怀中有三双六句。初二句章门。次两句释施行也。教也。与也。后两句归功。为莫之大乃反於小成者。大教废。小教作。能大故能小。小成者。如儒墨形名之徒也。夫大道隐而小道成。故曰小成也。施莫之广归於无名之者。无为之道为通生万物而不持。显其功也。次经曰下。以忘怀故菩提深广。初句标绝。次高广相对。次渊深相对。后大小相容也。故谓之道者。后然即下。结涅盘出有无外也。旧解感应三家不同。第一。光宅云。法身理绝言外。德超数表。故易云。寂不动感而遂通。遂通之用本由慈悲。故迦叶摄论云。法本自无。唯心缘起。若论法空不言其真。但就心神名真如理。设论万法无相。还以心真如为体。又无始来心识异。无情等生便解性。此心解性无当解义。善恶等别但由客尘。八识不同而心解性不转。如水界清浊不同而水性不改。亦如真金作钏作环而金性不改也。此解性与八识为一为异。答。体无异故。一句八识。是义为波若所治。解性不为波若所治。故犹如鹅唼乳。是以所修万行熏此解性。此解性无尽。至佛果时为应身功德。亦智惠所依止处。以真如为其体也。又所修万行与真如[穴/俱]会。故七卷经云。如如如如智。一云。解性即真如理也。请问开善义。真谛是顽法。有心是解知。知无知相与[穴/俱]合者。如黑木白木[穴/俱]附无际。终无合义。又问摄论义。就心神论真如。亦就心神言波若者。斯皆俱辨心神之道。而言真如为境。是所[穴/俱]。波若若为知。是能[穴/俱]。此一心体有能所者。此亦难解。又若修成果不为法身者。三性举体不应为三无性也。今谓两释犹有能所。即有所得。[穴/俱]义未穷。故有所得有二种。一以智得。境有所得。二以名得实。名法相当。是有所得也。[穴/俱]者泯然。能所无间。故云[穴/俱]也。支道琳法师以泯为[穴/俱]。睿师亦以泯然为[穴/俱]也。今意亦然。以[穴/俱]为[穴/俱]。心泯成中。智泯无相。若对上两释者。心变为理。智转为境。境空心寂。大道无二。如此有何境而可会。有何智而能[穴/俱]。能所泯寂。得而无得。名无所得。即是大[穴/俱]矣。故大论云。实相波若者。若实证真智。理智相泯。理与智合。融同无三相。无相何有境智之殊因果之别也。若不变为理。如境而解。犹有能所。堕有所得义也。心转为理而云佛性涅盘者。就诠为论耳。何者。昔是凡夫。於今成悟乃名为佛。而此中果非迷非悟。悟无相名中道果。如论云。非愚非智名体波若。若尔。非真非俗之中。非迷非悟正果。云何异耶。解者云。两中是一。就诠为异。何无迷悟。就心不论外法。故此外法约真俗以论中。而此心法亦就真俗。何异木石而是心法。昔迷今悟。故此心法约迷悟以弁中。迷时为因名正性。悟时为果名正果。此中道果即是体[穴/俱]。何就心神论其[穴/俱]义。故有能所。今有所得即是用[穴/俱]也。文有三段。初就体冥明不出不在。次而即下。诸佛经云。如是大慈悲。今为何可在。又法花云。世尊大恩。怜愍教化。利益我等。怜愍则悲。利益即慈。而善恶两用。感此慈悲二德。善有增随。随便感慈。恶有感义。超即致悲。凡作善恶常感慈悲。而必藉外缘见色闻声。故以常感为始见闻为终。始者曩劫。善恶久相关感。终者时熟。今晨兴今时即应。然而过去善恶正为感体。而念生佛现者。此语其终不谈其始。若论感应义有二途。并有虚实。感有二实。一开实本。二得实益。应有二实。一以实为本。二实能利益。应有一虚。实无法起亦无形声而使物见闻。故名为虚。感有一虚。谬计形声语言是实。心非实解。故目为虚也。第二庄严云。圣人降应为生善法。众生作善苻於圣心。泛尔通论感通三世。实求实义正取二世。宿善业起现在时。有能感力。今虽过去而感力不亡。如习因生习果。虽有二世而以现在正为感体。招应亦尔。若就三点论其应用。以智照几诸异迹。今取应用正是智能。於四德中正是我用。八自在我是般若用故也。照几降迹非体真之智也。若论法起可作两释。圣人智力自在无方。实自无法。今见有法。如纯陀品。如金翅鸟及见己影。影是有法。为法身所见。故知实有舍利法起也。第三开善义云。[穴/俱]相感召为感。[连-车+(乞-乙+小)]机不差秤之为应。若括囊为谈。即三世善都有感义。穷寻其旨唯未来善。何者。过去现在善体已生。因力既足。何假圣应。正是未来而假缘。乃至故圣为缘发生此善。窍论感体唯未来善。故易云。几者动之微。吉之先现者也。若论应用。法身无色而现色身。故知应现是法身迹也。法身有显丈六用也。故不同虚义。而无别法起。以不同影起也。今即不然。注云。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形。今论感应。善二途感。一者有所得心善。感丈六身。名为傍感。二者正感。以中道心感中道法身。名为正感也。而就傍感。义有多途。以过去善为几。故法花云。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亦以现在善为几。故胜鬘云。即生此念时。佛於空中现。又以未来善有已感义。故云。今虽无益。作后世因。亦恶有感义。故云。以病增故。求觅良医。以三世善通感。故经云。我久安立。汝先世已开觉。今复极受。汝本来生亦然。而今义宗丈六无当。即是法身。而云感法身名为正感者。例如一柱以对心偏。名为偏柱。对中道心。名中道柱。若於应体以无当为体。而对偏心现丈六身。即是偏对。应中道心。应无当身。即是正应。若谓其位。六地以还有无俱偏。七地已上有无不偏也。生法师云。感应有缘。或同生苦处共於悲愍。或因爱欲共於结缚。或因善法还於开道。故有心而应也。埵法师盛说无缘。引卢舍那为证。一切诸佛身。同一卢舍那。但於迹中异。故彼此不同耳。今即两取。若有所得心即有缘感。以无所得心即无缘感。故无心而应。如铜山崩锺铃应。今义例上可知。真应相即。解者不同。摄论云。化佛但是色声。无论其智。既法与智相即为一也。若开善义。解丈六是法身用。异於二家。故体用相即为一也。今即不尔。丈六无当即是法身。如注云。夫圣人空洞无像。应物故形。形无当体。况长短之有恒。群生万形果报不同。是以应之不同耳。取其长短是众生之心。本其无当即法身之真。岂曰体用异处真应两行。然后辨其丈六即真者哉。斯即於见未曾所见。未曾有无相为法身。符同为应身。故云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形。心非我生。故日用不懃。像非我出。故金流不然也。此中即开二义。一本迹义。二随内外义。本迹者。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无朕一也。内外者。就感应各明四句感四者。一理外感理内。二理内感理外。如十地大士见丈六法身也。三理内感理内。四理外感理外也。应中四句反取即是耳。斯即四句无当感应体也。

第三义别答两难。有三科。一难家所执是或者情。二意谓下别答两难。三觌者下非其难意也。言惑情者。睹反谓有。见感谓无。只是惑情。未足拟其玄道也。

第二科。意谓下别答。有二段。一有无相即。答无余难。二经曰法身下。约法身般若真应相即。答有余难也。若以义论皆得通。若但下别结。故云别示。答无余难有四阶。一有无虽异旨趣无二。二何即下。引佛与经释上无有。三亡不为无下。释上经意相即表理。四子乃下。释答无余难也。寂泊无兆者。所泊之处寂然无朕也。隐显同源者。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即是同源也。存不为有亡不为无者。释上生下。同源故显而不有。隐而不无也。二何即下。引佛与经释上有无即有无相即义。初引佛言证存不为有。以有即无也。从经曰下。引两经证亡不为无。以无即有也。

三亡不为无虽无而有下。两双四句。一结释上经意相即表理。此句牒上句云。以无即有也。存不为有虽有而无。此句牒上佛言。以有即无。此一双两句释相即也。虽无而有所谓非有下。一双两句。以有无表非有非无。然即下。所表非有非无之理。今所云无余涅盘也。

四子乃下。结答无余。如文也。二答有余难。有四阶。一就法身波若明应之体相。二万几顿赴下。明法身波若忘怀用。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四所以下。结答有余难也。上总答以虚空譬辨应之体。今以二点明应之相。法身无像应物以形者。注云。法身者虚空身也。无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即无当法身。随其心水净秽不同而法身无当。如水现月应物以形也。波若无知对缘而照者。注云。无相真惠。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为。即无知般若随其境界照境不同。而波若无知。如镜现色对缘而照也。大品云。以空无偏。故神通周遍。此就二点以明其本也。

二万几顿赴下。明忘怀用。至不干其虑。释波若用。神虑即是波若知也。动若行云止犹谷神者。释法身用。至人无心玄被。唯感之从。若不系之云。随风之东西。故动若行云也。止若谷神者。谷神。中央之无也。老子曰。无形无影。无逆无造。处处早不动。守静不衰。而不见其形。故云止若谷神者也。岂有下。就云谷结明无心心。情异者。庄子注云。是非为情。无是无非。情将无寄乎。法师云。心缘法生。有用有实。情附心起。有用无实。非虚情无以忘计。无心家即情无不附。此二相资。轮转三有无极者也。既无心於动静者。举心无相。释遣像形也。去来不以像下两句。明法身般若忘怀故不违诸相。即是无相不违相也。

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有三双六句。初两句立章门。心生於有心者。於尧即治天下。百姓皆托我有也。次明形非我出。故金流不燋。下两句别释也。此句法身即丈六。何者。至人推理任在。故世不然。为悉既在天而天。即在火为火。火岂能烧乎。心非我生故日用不懃者。波若即丈六。何者。圣人无心。以万物心为心。故几现不同。我体善生不劳我用。现非我现。用非我用。我无劳矣。故日用不懃也。云云自彼於我何有者。感应双结。何者。感虽云云。三千不同。论其应照。无异寂然之地。四所以下。结答有余难。智周结般若。形死结法身也。八极者。一东北仓明。二东方开明。三东南阳明。四南方暑明。五西南自门。六西方阊阖。七西北幽都。八北方寒门。是论八极也。益不可盈者。注而不满。论境生而智不增也。损不可亏者。酌而不竭。论境智而不智。释智周义。庄子云。益之而不加益也。损之而不加损。圣人之所保之也。宁可下。释法身形无义也。疠。役病。八方并天为九。云中逵。如云我今背病也。天冠。寺名也。

第二科而觌者下。非其难意。觌秉执规矩而拟大方者。以无规有规拟仪至人也。拔玄根於虚坏者。远法师云。世号知沈根可移之於冲根也。

○折征出第二

尔雅曰。贤士隐山。王征犹验也。明也者。征之令出也。又一成者之也。今所明涅盘。出有无外。征召有无之内也。开宗中云。涅盘独申有无之表。今难此意。文有二义。一明有无二法摄一切法磬无不尽。何处有有无之。若有妙道字。二而论下。正设难也。

夫浑源判创万有参分者。浑。下昆反。水原流浑周一貌也。据说而言有大易大初大始太素者。未见气也。总气形质三而名混沦。混沦者。万物浑原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修之不得也。易曰。有易大[示*通]是其二仪。太极亦云太一。亦云无一。一即太极。二而二仪。如无秤取其有之所极谓之太极也。清者上为天。浊者疑为地。流为江海。结为岳。受天地清气为天。欲云创判也。参分者。随参也。亦三也。三文世既立。万有参分。此言无者只是偏无。极似粗泪而难宗降於主。其宜然矣。化母所育者。言道所出物即非有也。幽即鬼道。显即人事。恢。大也。诡。居为反。诈一青。谪。古穴反。小也。怪。古怀反。异也。正是连字成训也。凡物事太者可怪曰恢诡。小者可怪曰谪怪者之矣也。

经曰下。引证涅盘为数灭无为。

第二义。正设难。有三段。初领上语。次请穷下。正作有无两关。后总而下。结也。总而括者。上云有无二法摄一切法故。总括诸法莫出有无也。即而究之者。结虽妙非无等也。而曰下。双唱六解。

○演超境第二

问家道理不过有无。今明出有无外。故云超境也。此义明佛果二谛摄不摄。略出四解。第一。光宅云。相成招果。不即空不异空。故即体虚。假真解感果。体不即空。不即空故实而非假。但妙有真常。非二谛摄。至如三无为。龟毛兔角等。此非俗有。何即空。第二。庄严云。名相假有。此四义中得云佛果。名相有而不之假。故非二谛。第三。开善云。佛果是相续假。是相待假。既云二假。非俗如何。但有粗妙耳。第四。埵法师云。妙绝於有无之域。玄越於名数之表。故佛非二谛。今明二谛。自有四阶。然二谛之名非至极之体。但弁法相非有非无。故先破执然后显示中道。故借名显相以表之。四阶者。一有无二谛。二因缘二谛。三生死涅盘相对二谛。四佛果二谛也。有无二谛者。亦名偏有偏无对凡性心所谓二谛。何者。假名众生有名用体。名为俗谛。名用体空。名为真谛。因缘二谛者。对於圣心所明二谛。因缘和合假名众生。万法相假名为俗谛。因缘无处本自不生。名为真谛。相待二谛者。生死有无名为俗谛。佛果涅盘名真谛。何者。俗是俗情。凡是有无。万法阶是倒情也所作。故名俗谛。佛果涅盘永绝有无。超出生死。今对生死为俗。涅盘名真谛也。就佛果明二谛者。广修万行得佛菩提。行因得果是因缘果。名为俗谛。佛果万德一圆。一相无相。因果相绝。名第一义谛。凡言因缘即有四种。一和合因缘。二相续因缘。三相待因缘。四境智因缘。是故从此因缘生法皆名世谛。因缘无当即无所得第一义谛。故此佛果二谛所摄。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四种二谛配四论者。第三第四二即涅盘无知所申之理。第一第二两阶二谛即不迁.不真所明理也。文有三义。一述难。二何即下。释难家有无义。三论称下。申宗。初述难者。有无之数法无不该者。如难家云。经曰下。证俗谛有无也。

第二义。何即下。述释有有无。有无所以称有者。即释有者有於无句也。无有所以称无者。即释无者无於有句也。然即下。重释有无假。其犹高下相倾。未足拟其幽玄涅盘。故成论破云。如虎吟子。若急即伤。若缓即失。过犹不知。二俱有过。若定说无是为过。若定说有是咎不知。故经云应舍二边也。

第三义。论秤下。第三真谛更申上宗出有无意。此忘言绝域。岂有一有而可称乎。故旧云。肇师义唯真无俗。正谓此矣。第四阶佛果二谛。即涅盘.无知两论释其义也。经曰下。释所引三无为也。数缘无为。明其非有非无。故即无相无为也。

○折几玄第三

支道琳师物有玄几论云。物有几玄於未兆。易云。玄几者。物动之微。吉之先出也。注解背无向有有而未见。又几谓几开。制动之王者之也。若论内义。是可生理。言几玄者。是[穴/俱]嘿无所有而有可生理者。为当以有无得。为当离有无得。文有二义。第一义。蹈即离两关。难其得义。第二义。然后下。牒论所明理。以圣不虚反。仍请闻妙旨也。云不出有无不在有无者。超境可云借出以云即不在义。又云岂曰有无外而可秤哉者。即不出义。

○演妙存第四

涅盘之道不在有无而不出有无。然即[穴/俱]真妙道存乎即真。故曰妙存也。

文有二义。一正难。遣其闻义。二净名下。正说[穴/俱]义也。正中有三段。初遣名相。理即可说。次经曰下。引经证理无相。遣其闻义。后虽然下。心戒听。无心而受无听而听者。书云。大士受道以神。中士受道以心。下士受道以耳之。以神听者通无生。以心听者知内情。以耳听者闻外声也。注云。无说岂曰不言。谓能无其所说也。无闻岂曰无听。谓能无所闻也。无其所说。故终日说而未尝说。无其所闻。故终日闻而未尝闻也。吾当以下述言许答也。

第二正说[穴/俱]义。有二科。一依经立宗。二然即下。正弁[穴/俱]义也。立宗者。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盘。就烦恼法明不出不在。注释烦恼真性即是涅盘。惠力强者观烦恼性即入涅盘。不待断而入也。又不出魔界而入佛界。就邪法立不出不在。注释佛性魔性本不殊。为舍邪而正乎。此即明理不殊。故是不出不在义也。

第二科然即下。正弁[穴/俱]义。招提判经文唯说同无生。如实际无正明文广说[穴/俱]义。若如惠仰经说。亦非[穴/俱]非不[穴/俱]。此止有言也。今先出异解。开善云。心法本无。今乃始有。此心研修。[穴/俱]彼万物之真谛。心是有法。境是真谛。心[穴/俱]真谛境。境无境相。智无智相。境智无二即[穴/俱]真无相。而云唯智是照。境即[穴/俱]会也。约用冥明不出不在。后然即下。遣能所泯境智也。然即玄道在乎妙悟者。初就体冥。此中有两种四句。结二句并十句也。初四句弁[穴/俱]齐即义。言玄道者。即迷弁中。以其未显谓之玄道。解悟此理妙於迷昧。故云妙悟。迷时中道於今即显。迷中在解。谓之为存。一句也。

妙悟在於即真者。妙悟之智体自成真。非别有真。以智即真也。今谓即义有二。一两物相即。二举体成真为即也。如开善义。善心[穴/俱]境。不即成真者反难开善二谛相即义。俗亦不应举体成真。若俗举体成真者。今亦心法反成中境。此复何妙。若犹不许。即非大道。无二句也。

即真即有无齐观者。体即成真。真即中道。中道即有无齐观。观者异於万法中道。故云观。三句也。

齐观即彼己莫二者。上云齐观即如。有智惠能齐前境。故释之。彼即境也。己即智也。理无有无之相。观无彼己之解。故注云。观生於缘。离缘故无观。可谓[穴/俱]中观。亦名平等观。亦名第一义观。亦名中道观。亦名即体观。四句也。

所以下四句。证成前义。天地与我同根者。无二中道为根。万物与我一体者。以是非为一体。此二句也。故注云。第一道理无不极乎。若虚空无升降之殊也。同即非复有无者。同亦二义。一两物不异为同。二举体反成为同。如十迕金融成一圆。既同此理。体非有无。三句也。异即乖於会通者。若我与理异。乖於中道会通之义。四句也。

所以下两句。就体[穴/俱]结不出不在以答问也。同非有无即不在矣。异乖会通即不出矣。次段就用[穴/俱]弁不出不在。二谛为用[穴/俱]。此二谛即是用[穴/俱]。如两物相即为即。若就用[穴/俱]论相即义。亦不当四句。一亦不即。异亦不即。即亦不即。离亦不即也。就此有四阶。一总标[穴/俱]会。夫至人虚心[穴/俱]照理无不统者也。二从怀六合至其神岂虚明。照俗[穴/俱]有即异物[穴/俱]也。天地四方为六合。圣照无尽。谓言有余照俗也。方寸者心也。虚心照物智。其心常虚也。[穴/俱]有也。三从至能妙契自然。照真[穴/俱]空也。隐而未明谓之玄根。为万物本谓之立根。为学之本谓之玄道。今即显出谓之拔也。物虽群动而照即空。谓之静心照真也。天地之平。道德之极。圣人所休。谓之恬惔。言不着也。圣人神静为天地鉴。谓之渊嘿也。理无人作。故曰自然。[穴/俱]契无二。谓之妙契[穴/俱]空也。有言肇师是有所得义。既有渊嘿之解。有所契自然。岂非有所得乎。今谓不然。可二义释。若论体[穴/俱]。久绝能所是无所得。论其用[穴/俱]。境智相会是有所得。有所得无所得归于无二。即大无所得也。四所以下。就用[穴/俱]结不出不在以答问也。处有不有居无不无者。[穴/俱]俗而不为俗。契真而不为真也。居无不无故於无处有者。释上非真也。居有不有故於有处无者。释上非俗也。始注云。在有不舍无。在无不舍有。处有常修空。修空当万化也。引一本证上不出不在。居无不无故能不出於有不无於无故者。此明居无不出有也。处有不有故能不出於无不有於有故者。此明居有不出无也。处於有无而不在有无者。此句双结不在也。若言处於有无而不在有无者。即可对语不在有无而不出有无。上已明不出。故此句阙也。

后段泯境智。今言不出不在。如有境智以遣境智归于无二。正是开善[窅/大]无相义。法无有无之相。圣无有无之智者。境无境相。智无智相也。圣无有无之智无心於内者。智相绝於内也。法无有无之相即无数於外者。境用相绝於外也。於外无数於内无心者。遣内外也。此彼寂灭物我[穴/俱]一者。境智泯能所。一归于无二。故注云。观生於缘。离缘故无观也。泊尔无朕乃曰涅盘者。指言有在也。理既如此。岂可征在有无而可责出有无耶。

○折难差第四

上已明果。此下四折难三乘行。理既无二。悟不应异。故曰难差也。

文有三义。一就理领宗。六境者。六尘也。穷理尽性者。穷万物理。尽心神性。

第二义。放光曰下。就行作两关难。初就小乘难三乘差别。次就大乘明三位不同也。初获无生者。肇师执小顿悟。七地始悟无生。又三乘得道有声闻义。第三义答。涅盘一也下。双结两难。众经殊言何以取正。

○演弁差第五

理虽无二。约理教悟异。故曰弁差也。

文有三义。一述经意。二而难下答。三夫以下结答也。大道无二。而随根性於一说三。然其所证无为无二也。法流汉地贤者不少。今言盛者。支道林.竺僧弼.竺法汰.释道安.鸠摩罗什等。皆无三六说。唯竺道生执大顿悟云。无量三乘有因三乘。肇师.[王*垂]师等执小顿悟。非但无小行得道。其登地以上六地以还亦非真理。即不言有菩萨而无声闻也。开善曾用此义。会稽东山寺名法花山寺。从此出於兴皇寺讲导有声闻义。上入堂言业靳都亭头。业靳者谓语事也。都亭契头有寺名灵喜寺。开善曾在彼寺道有声闻。与学士论志。上虽不在彼而云知其事尔者也。明三乘同观义。都喜宾奉法要云。二乘着无以舍有。大乘同志以即真。此明同观义。远法师执异观为问。什师以同观为答。即同观之说与肇师不异也。而不迁论云。声闻闻无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悟真者。此是从诠为言也。但乐小功德。厌畏生死。即为声闻。乐独善寂。少多济物。即为缘觉。志安生死。不求自出。名为菩萨。即七地以上过於二乘。此不须论。今六地以下与三乘同。同尔许空智断见思义尽。俱出火宅。更不受三界。出火宅义也。故释论云。罗汉出三界。於净土中闻法花经。具足佛道。此明罗汉生中间净土也。於义必须中间出者。二乘改小学大多用其功。若上受变易。都无声教受悟。良难报身亲承质也。

第二义正答难。此中但答三乘差难三位不同问。第八章中自当释也。此以人三三无为非无为有三者。以人约法故有三无为也。放光曰下。引证及譬。文可解。如来结习都尽声闻结习未尽者。什师实相论云。大乘中论结有二。一凡夫结使三界所系。二诸菩萨闻法实相义。三界结使唯有甚深佛法爱慢无明等等细微之结受法身也。深着佛身不借身命也。无明者。於深法中不能达通也。慢者。得是深法不在无生忍。或起高心。我於凡夫闻殊异之法。以人不识。此言残气。是残气不生三界。唯受法身教化。众生具足佛道也。譬释可见也。

第三义。夫以下结答。根性不同故升降不一。而无为无二。然即教虽不一致归宁异。

○折责异第五

就人法异为难。故曰责异之也。法即无为。人是能体无为者也。若所证无为无二。能证之人亦应无差。若言无为无异异自我者。即失三乘得道义也。

文有三义。领宗定义。

第二义。请问下。正作两关。若一。不应言异自我耳。若异。即失冥会之道也。

第三义。然即下。结。一亦无三者。以法即人。法既无三。人亦无三。异亦无三者。若人法异。即人虽有三。无为无三。然即三乘之人。非因无为而有差别也。

○演会异第六

三乘不一。而俱证无为而为一。故云会异之也。无为即乘。乘即无为。人法恒即而未尽无为。故有三名。文有三义。一引古况释证人法不异。二譬喻下。以譬合释。三。然即下。归宗结答也。夫止此而此适彼而彼者。理无彼此。唯反所适也。所以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失之者。无为无形成济万物。故得其道者与道同体。失其道者亦同体。我适无为下。人法为即也。

第二义。初出鸟譬。然即下。牒譬合释可释。

第三义。然即下。归宗结答。法有二种。一无为法。二乘法。乘法者智也。无患虽同而有高下之飞者。譬也。无为虽一而有深浅之贤者。合也。举乘法有三也。无为乘也者。有无法相即也。乘即我也者。以乘法而即人也。此非我异无为者。以人即无为法也。以未成无为故者。举人有三明无为不一也。

○折诘渐第六

诘。治也。问其罪也。责也。让也。渐也。近也。此中难意。执顿悟义难三乘无为有浅深及位有上下。而顿悟者两解不同。第一。竺道生法师大顿悟云。夫秤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苻不分之理。理智惠释谓之顿悟。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数自然。如果就自零。悟不自生。必籍信渐。用信伪惑。悟以断结。悟境停照。信成万品。故十地四果盖是圣人提理。今近使夫者自强不见闻。信从教生。设非信是。义同市虎。答曰。信实解当[穴/俱]。由说主所谬。圣圣相传。信教冥符。出苦累亡。岂同市虎难。旧云。空若渐见。若言佛性亦渐见。若言佛性平等非渐见者。空亦如是。岂得渐见。故知诸佛乃能悟耳。用此义者。什师注云。树王成道。小乘以卅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一念确然大悟具一切智也。第二小顿悟者。支道琳师云。七地始见无生。弥天释道安师云。大乘初无漏惠称摩诃波若。即是七地。远师云。二乘未得无有。始於七地方能得也。[王*垂]法师云。三界诸结。七地初得无生。一时顿断。为菩萨见谛也。肇法师亦同小顿悟义。何者。即二谛是用。无二为体。二谛是筌。不二为之中。而六地以还有无不并无二之理。心未全一。故未悟理也。若七地以上有无双涉。始名理悟。释论第四十九卷云。舍有二种。一舍结行施。二舍结得道。此以舍结为舍。与第二舍结作因缘。至七地乃能舍结中代名德。执小顿悟者执此文。又十住论第一卷末初地不嗔。云是菩萨结未断故。多行善心少於瞋恨。今谓处文明七地方断。此文复说初地未断。龙树所说正自始之。此中难意。二乘三界结尽即齐七地。俱应理悟。文有二义。第一义。举结尽无为。无为无二。何说三人理无余翳。第二义。经曰下。证智无差。又曰下。证境无二。既下。结难也。

○演明渐第七

理无阶差其实然矣。责令顿尽。义不然之。

文有三义。一引经释譬。二举事况理。三引证答难也。箭譬智。的喻境。兽况人。河合法。即境智人河合法即境法也。三乘济缘起合兽河。鉴四济无为合箭的。然其下。结不一也。

第二义。夫群下。举事况理。正使舍利之智富那之辨莫窥有崖之事。况无岸主玄之理一悟顿尽乎。远师云。非夫圣近善诱。孰窥其非。夫穷神冥应。孰岸其极也。

第三义。书不下。引证答难。为学日益者。务欲进学益其日也。为道日损者。欲反无为弥损有为也。损之至于无损者。穷损有为而无不为。夫群生封深。不可顿舍阶级。渐遣以无遣。讫此答无为无二难也。经喻萤日者。即大品经习应品。日喻菩萨智。萤喻声闻智。此答者无差难。

○折几动第七

七地法身进修三位。心智未寂故有微动。几者动之微者之也。上难差中引儒童时据大乘为难。其今未释故须更难。非别起也。判法身位。三家不同。第一。摄论云。地前卅心见思及习都尽。初地以上断迷理无明。故分证法身也。第二。梁时三大法师并云。八地为法身位。七地未合也。第三。什师肇师等并云。七地入法身位。心智寂灭。而云进修三位者。理未穷故。有进趣之功。若有进趣之功。动请未息。云何心智寂灭。故有几动也。

文有三义。一引经释心智寂灭。二而后下。正难。三既以下。举文义结难也。法身以上入无为境者。六住已下以未全一。在有即舍空。在空即舍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无双涉。七地以上二行俱寂。心不可以像得。故心智寂灭也。

第二义。而后下。正难。既以取舍为情。心智未绝也。

第三义。既以下。文义乖难定文乖殊致者。违经绝言之文。乖彼悟理之旨也。南喻暗进修三位也。谢康乐灵运弁宗述生师顿悟云。南为圣也。北为遇也。背北向南。非停北之谓。然向南可以至南。背北非是停北。非是停北故运可去矣。可以至南故悟可得矣。释惠观师执渐悟以会斯譬云。发出嵩洛。南形衡去山百里彷佛云岭路在嵩朝岑严游践。今发心而向南。九阶为彷佛。十住为见岑。大举为游践。若以足言之。向南而未至。以眼言之。即有见而未明。但弁宗者得其足以为五度度。况渐悟者取其眼以为波若之向南之行。而所取之义殊。犹不龟之能而所用之功异之也。

○演动寂第八

法身大士体实相空。以智寂灭而形充八极。逾动逾寂。故曰动寂者之也。

文有三义。一动寂无二。二道行下。明无相万行。三儒童下。明不住道也。经秤圣人无为而无不为者。大乘观空但见诸法唯空唯无。故曰无为也。无为观行不证因果。不舍生死。被万物功德曰藏。故无所不为也。无为故虽动而寂。无所不为故虽寂而动者。动静相即。如不起寂灭道场而现身七处八会。又身周十方而不离本土。即是二智方便。非二乘所见也。

虽寂下。就二乘明同异。亦可以境为物。就境空明其同异。虽寂而动物莫能一者。智有应会之用。境即不尔。故物莫能一也。虽动而寂物莫二者。境空心寂体相无二。故云莫二也。若尔。七地已上如[穴/具]义。若论体冥。七地以上有方不生灭。故不得言若论用[穴/具]七地即能。故什师云。冥心真境即十地能冥。因其宜也。又注云。得无生法忍。即於法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故无所得也。

物莫能二故下。结动静为无为相即也。若判惠者。四宗不同。一[王*垂]师云。六地以还名道惠。七地以上名道种惠。二。凭师云。初地至七地名道惠。八地名道种惠。三。亮师云。初地即能空有并照名道种惠。四。什师肇师等。七地名道种惠也。明地体不同。[王*垂]师以空惠为地体。诸功德为治地。乘一解一。行为地体。今意无相万行悉为地体也。七地习气尽。如舍利弗神力去花不能全者。注云。着与不着在心不在花。此分别心即是习气。既入七地是法身位。即花不着。故七地习气尽也。

第二义。明无相万行。有二科。一心为行本。故先以二义释心无相。二明所起行损也。二义者。一就偏有偏无释心非有非无。有心即惑情。无心即偏无。偏无即是小乘灭心定也。岂可惑情偏无而标法身耶。

二是以心不有。心不有下。就因缘有无释心非有非无。何者。凡行起非毕竟空也。注云。欲言其无万行斯修。万行斯修虽无而有。不可谓言无也。欲言其有无相无名。无相无名虽有而无。不可谓之有也。言有不乖无。言无不乖有。有无虽异。其致无二也。

第二科。不有下。明无相行。有三双六句。因缘境界即是万行因之而起。故初两句冥二谛。故心无相也。不有故心相都灭。此句冥真之智。如不无。故理无不契。此句冥有之解也。理无不契下两句。明所起忘怀行也。所以应化下两句。明其并观。故注云。虽达法相而能不证。处有常修空。修空常万化也。经曰下。证上三双。义出有之。

第三义。明不住道。有二科。一就空有行明不住道。二是以下。据为无为明不住道也。初有四阶。一。昔我下。举非。二。今以下。行有不住有。三。空行下。证空不住空。远师问。取证云何异。什师答。证欲令易解。故云取证。佛为须菩提说菩萨欲入三解脱门。先反愿不作证。今时学行时非是证时。如王子虽未有职。见小职位终不贪着。知当有大职。菩萨亦如是。四。然即下。就心行结不住道。故注云。冥空存德。彼我两济。济。成也。

第二科。是以贤下。据为无为明不住。有四阶。一。引四经证成前义。所以重证者。上结难云文乖殊致。今云圣旨虚空殊文同弁。教虽万差所明理同。无以教异而异於理也。二。岂可下。简异二乘。二乘观空。以寂为寂。在有为有。以苦为苦也。三。菩萨下。正结有为无为不住道也。住尽不尽平等法门者。尽即涅盘。不尽即生死。以大悲故住於生死。以波若故住於涅盘。故云住平等法门也。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者。注云。有为虽伪。舍之大乘不成。无为虽实。住之惠心不明。是以菩萨不尽有为。故德无不就。不住无为。故道无不[雨/复]。此二无碍门。菩萨弘道之爱。佛事无方之所。由四转譬贬之苍颉。注云。迷者指东为西方也。

○折穷源第八

此下四番明本始涅盘是众生所归之源。故云穷源者之也。前章明万行。今问所得果。文有二义。一。若行因人得。涅盘始有。有始有终。

第二义。而终下。引经结难。若无始终。非复众生得涅盘也。

○演通古第九

今於始有乃通於古。故云通古也。佛果有二。一实相中道果。二万行修成果。今言通古。是万行修成果。若论本始。中道果为本有。修成果为始有。文有三义。一明理圣无异。遣其本始之义。二。所以下。体理人法非三世。此义正是开善本有义也。三。然即下。正结非本非始义也。初有三段。初失至人唯圣人乎。总标圣人以万物为体。次。何即下。正明理圣无异。证非始有。理既本有。契理之圣宁可始终乎。后。天帝曰下。离境无智。即境而求智也。见缘为见佛者。离境无别智。故见缘即见佛。何者。若见十二因缘。为成佛之性。即是见法。若见成佛之法。即是见佛义也。此证理圣无异义也。

第二义。体理人法明非三世。有三科。一。就人明非三世。二。经曰下。就法证其无边。三。以知下。归于无二。初有二段。初明三世智[戢-耳+(└/日)]玄几於未兆者。[戢-耳+(└/日)]。侧立反。聚也。易。不难也。[佥*殳]也。藏兵训也。物虽未有。理必玄有。可生之理而形体未现。谓之未兆者。未来也。可生理聚照未来。谓之[肯*戈]也。藏冥运於既化者。有物冥运入於过去。谓之既化。既化者。过去也。反化之理照过去。谓之藏。如总六合以镜心者。理照万象。如镜无心照物也。

后段一去来虽照三世。体无异相。何者。上会万物以成己者。惑谓物有三世。佛亦宜然。故云一去来以成体而遍三世。故云古今通。始终同也。穷本极末莫与之二者。穷本即理始极有。不得两种涅盘。而体无二。故云莫二也。亦[穴/具]真有。两[穴/具]无异。故云莫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盘者。结言有在也。

第二科。经曰下至无边以断两法。证其无边。即二经是也。

第三科。以智下。遣得归于无二。

第三义。然即下。结答无始终。初结物我无二。次结无始终。后。天曰以下。况上舍利弗嘿不答者。表理无久近也。

○折[孝-子+丁]得第九

[孝-子+丁]。据也。引也。若众生得涅盘者。即征之得。城谓之[孝-子+丁]得也。

文有二义。一作两关难。二结难。两关者。初关以昔难。今经云五阴都尽喻如灯灭。今日所云独在三有之外。具非众生得涅盘也。后关。果若有得下。以今疑昔也。

第二义。结难。若不止五即不都尽。结后关。五若都尽者。结前关也。

○演玄得第十

难家张两关以[孝-子+丁]得。今旨遣有所得心以辨正果。故云玄果之也。注云。菩萨空即是涅盘。玄得涅盘者但是果名。而今始显。非今始成。祇菩萨性空。今显性空中大道无二。得非始得。故云玄得。亦上云。通古是无所得中有所得。今云玄得。有所得中无所得也。

文有三义。一立宗。二褒贬二且谈下辨无所得。三然即下总结此论大意。初有三段。初立宗遣情。夫真由离起。伪因着生也。着故有得离故无名者。此遣情谓。凡言得者。非有即是无。非无即是有。封此有无。即有所得。既离有无。即无有无之可得。故云着故有得。离故无名也。

次段。是以下。明人法不相离则之言法。是以以真为法者。人亦同真。离有离无。以伪法者。人亦同伪。着有着无也。

后段。子以下。丧贬同真伪者谁乎。子以着有着无故存得为得。吾离有离无故得在无得耳。

第二义。且谈下。辨无所得。有三阶。一。就迷辨中则是理性。故云菩萨空即是涅盘。故不可离。即空而悟涅盘也。亦名本有。既云本有。得非始得。得者未得名之为得。若尔。谁独本非涅盘而今得也耶。

二。何者下。正辨果性。就悟辨中即是正果。名名始有。而此始有非今始成。祇涅盘性空如显今日。故始而非始。得而无得耳。道者异於玄也。妙尽有无常数也。融冶二仪涤荡万有者。融大明也。平等正果。天不为高。地不为下。万有虽殊。归之无异也。均天人则是融冶二仪。一同异是涤荡万有也。内视下。就见闻返照。照无能所也。未尝无。结本有理性也。未尝有。结始有果性也。本有始有理性正果。平等大道归于无二也。

三。经曰。举人法一异证理无得也。涅盘非众生亦不异众生者。众生即空中道名涅盘。故名非众生也。而离众生更无别空。故云不离也。果德虽多不过智断。初。引净名证断无得无。法本不起今即无灭。义即是理灭也。然则下。遣情。云众生者非众生。可作两释。一云。言众生者。本无众生相。谁能得者。一云。非众生者。木石也。涅盘例解。次。引放光证智无得。文相显然也。得者谓之得也。独不然也。此句者遣情也。今实相涅盘既云正果。修成涅盘应名缘果。虽云心识对缘果名正因。若对中道正性皆名缘因也。然则正果缘果。正因缘因。更果因果。可作四句遣其性谓也。一句。对正果名正因。故注云。平等大道以无行为因。无上正觉以无得为果。对缘果名缘因。故注云。劳尘众生即成佛道。更无异人成佛。又云。以顺万行故得佛果。故是佛种也。二句。缘因亦为正果之因。正因亦为缘果之因。何则。非众生无以成中道果。非正因无有修成之义。三句。缘正非正。正缘非缘。四句。非正非缘。第一大道无有两正。大无所得也。

第三义。结论。大意有三段。初。以四句结境智无所得。然则下四句也。次段至能下。结难理用。囊括终古导达群方者。通三世遍万有。易自括囊无咎无誉。以多容为用。括。结也。结之者。不受括也。亦不贵贤士隐。上不受命。下不施令。有似囊括之。

亭毒苍生。踈而不漏者。汪哉洋哉何莫由之者。远师云。汪之焉莫得其量。洋之焉莫其盛之也。引梵证理。深得而不失。谓之成就也。

后段。然则下。结论用者。上十演开释。莫过境智因果。故初四句结境智无得。次辨理用。此下四句结论用。后因果结宗也。因则三乘为宗。果则涅盘为致。此中初二句结因。后二句结果。三乘之路开者。上云三乘众生俱越妄想。无为岂异。异自我也。因教悟道。此言不虚也。真伪之路辨者。若论正行实在七地。而之得者。如提见瓦石。故简真伪也。玄圣之道存者。此下明果。上云玄道存乎妙悟者是也。无名之致显者。圣德虽多。今论涅盘无名是也。

无名论义记上

真空

若如两不释意。此亦并俗。何则。上明不迁。正就今昔以明不迁。今明不真之文。亦就俗法以明不真。故文云。欲言真有。有非真生。又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非真人也。而上不迁论。正对执教之人以明有诸法不动不迁。今明不真。直就万法以明即空之真。此不真空名。所作两释。一云。世法不真。体性自空。一云。俗法浮伪。遣伪之空亦非真空。名不真空。若以俗空名不真者。般若之空应名真空。故无知论云。真波若者清净如空。又云。真谛何也。涅盘道是。今即简异真空。故以不真立言。若以圣智对之。亦名真空也。

文有二义。一。明论所由。二。顷尔下。正辨论体。夫至虚无生者。有非真生所以为空。空故所以无生。故云至虚无生。正释不真空义也。盖是波若玄鉴之妙趣者。此乃举智释境。与玄一体。即自照谓之玄鉴也。有物之宗极者。若对圣智名为真空。故此万法以此为体。故云宗极也。何能契神於有无间者。唯至人特达独空之中。故云间也。上云非圣非理。非理非圣。此之论也。此是表宗耳。

是以下。明所由。有三科。一。举至人叹不真空。二。就顺物叹应化用。三。就万物结明所由也。通神心於无穷穷所不能滞者。通道理之无穷。故是非不能为寻也。声色所不能制者。五色令人目[穴/具]。五音令人耳聋。此声色之所不能制也。岂不以下。举物空释所以不制也。

第二科。是以乘下。就顺物叹用。乘真心以履顺无滞而不通者。体真之心履顺物性。故滞惑之物无不通其情也。至人观仲气以化众生。过化之徒无不适其性也。一者物之始。至妙有一而未形也。适者秤也。无滞而不通者。夫与物[穴/具]者为能无待而常通。作但自通而已。夫顺有滞者。同劳於大道。是以凡圣虽殊。至於各得其性即不能殊也。故能混杂致纯者。睹之无色。听之无声。捣之无形。此三不可得。故名混而为一也。至人与反化为一。而常游独。故云杂也。纯者不[虚*予]其神。百行周举。万返参备而不[虚*予]。故云致纯也。所遇顺适即触物而一者。无物不同。唯化所适。故所化为一也。

第三科。如此下。就万物及无二理结理难。解明造论所由。从初至虽像而非像。就因缘空万物一异明造论所由。然即下。无二大道幽隐难解。所以造论也。

第二义。顷尔下。正弁论体。有五科。一。弁理者不同。二。夫以物下。就万物明不真。三。放光曰下。就二谛明不真。四。童子下。就因缘有无明不真空。五。夫以名下。遣名物劝学也。众论各异而同适不二。以异端而同趣。岂不以泾渭乎。上言教异旨同者。就教为论也。此云性异莫同者。就情而言也。第一解心无者。竺法温法师心无论云。夫有。有形者也。无。无像者也。有像不可言无。无形不可言有。而经秤色无者。但内正其心。不空外色。但内停其心令不想外色。即色想废矣。第二解即色者。支道琳法师即色论云。吾以为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此斯言至矣。何者。夫色之性。色虽色而空。如知不自知。虽知恒寂也。彼明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所以故空。不无空此不自之色。可以为有。只己色不自。所以空为真耳。第三解本无者。弥天释道安法师本无论云。明本无者。秤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故方等深经皆云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须得彼义为是本无。明如来兴世只以本无化物。若能苟解无本。即思异息矣。但不能悟诸法本来是无。所以名本无为真。末有为俗耳。卢山远法师本无义云。因缘之所有者。本无之所无。本无之所无者。谓之本无。本无与法性同实而异名也。性异於无者。察於性也。无异於性者。察於无也。察性者不知知无。除无者不知性知性。知性无性者其唯无除也。破三家说。如文解也。

第二科。夫以物下。就万物以明不真。有三段。初。就名物明真谛。次。依论明不真。后。依人证不真即空也。初段有二阶。一。标是非。夫以物物於物即所物而可物者。举不也。以物物非物虽物而非物者。标是也。二。是以下。就名物明所表真。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者。物无当名。即是物之实义。名不即物而履真者。名无得物。即是名之真义也。物无当名。名无得物。名物无当即是真实真谛义。然即下。明名物所表真谛绝名教也。

次段。摩诃衍下。依论明不真空义。有二阶。一。依二论标中道。释之有三双六句。并结真谛。寻夫下。弹旧义。二。诚以下也。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者。此句明相不违无相。即物之真遍达万法。无有一法逆此真谛也。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者。此句明无相不违相。既顺通万物即伪即真。故不断烦恼而得涅盘也。性莫之易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此第三双以有无表非有非无也。此下正结不真空义也。

后段。故经下。以人证不真空。有二阶。一。以境智证。色之性空非色败空者。依经证色境即空。次。以明圣人下。以至人智证即空之义。二。以致证引[穴/投]疾证不真之说。引超日证即空之教。然即下。通会之也。

第三科。放光曰下。就二谛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真俗明不二。次。明有无相即。后。正结不真有不真空也。上云诸法即空似无二谛。故初立二谛真伪明得无得。次。言真下。归于无二也。真谛无成无得俗谛故有成得者。依经立二谛。明得无得也。夫成得即是无得之伪号者。其功可见。其德可秤。与成得义。而真谛无成无得。於中成得。即为伪法也。无成得即是有得之真名者。真谛无成得。常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故无不得。故言有得之真名。此两句真俗相对明真伪也。真名故虽得而非得者。万物得其真而不知所以得。故得而无得也。伪号故虽伪而非无者。依真起伪故不得而得。此两句真俗相对明得不得。亦名忘不忘也。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尝殊者。遣真俗明不二。有不自有由无故有。无不自无因有故无。有无相待二不相会。故云二言未始一也。有无所表大道无二。故云二理未尝殊也。故经下。引经证所表无异也。此经云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者。一往直论真谛以表非有。俗谛以表非无。虽是二。所表无二。此即竖论也。若再往。真谛亦表非无。俗谛亦表非有。何者。由真故俗。俗是真俗。由俗故真。真是俗真。故俗真表非无。真俗故俗表非有。此是横论也。竖横虽殊。俱是无所得二谛也。

次段。然即下。有无相即。有二节。初明不有不无。后以不有不无相即非有非无也。

后段。结不真空。虽明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此句结无非真无。绝虚空无也。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此句结非真有也。真有者偏有也。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者。若言有非偏真。言无亦非断灭。

第四科。童子下。就因缘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教理非定有无明不真空。次。约因缘有无表非有非无。后。释因缘结不真空也。初段有章门与释。章门有二。说法不有亦不无者。境界章门。注云。自有即不有。自无即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者。性有亦不由缘。性无亦不由缘。以非性有性无。故因缘生也。

二。转法轮下。言教章门。注云。法轮常净犹若虚空。圣人无知至若虚空故。经曰。说而无说。亦所说法轮既不当有无。能说之教言而无当也。

何者下。先释言教章门。从初至常见为得。言偏有无即堕断常也。次。物非无故至常见不得。释非也。然即理非有无。故所说言教言而无当。是论真谛之教也。下举道行。以心无相证教无当也。

中论云下。释境界章门。初从因缘故不有不无者。即上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义也。故四谛品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然者下。正释性有性无。夫有若真有下。先释性有。譬彼真无下。类释性无也。若有不能自有下。破性有。明因缘有。有非真有也。不无者下。破性无。明因缘无。缘无非真无。若一向无即法不得起。如虚空无。不能与无也。夫缘起故不无者。非如性无。故不可谓之无也。若尔。非有但非真有。无亦非真。故不真有不真无。以明不真空义。次段摩诃衍论下。以因缘有无表非有非无俱是因缘。文可见。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辨非有者。上明真俗以表理。今以假义明表理。若论理体并绝四句。而非论无以显理。故以假义略示。表相假者不自义。何者。无自故。假他故。故非无。又若有云何假。若无云何假。然即义不即有无不离有无也。此中假有表中道非无。借无表中道非有。若反[雨/复]言。假有表非有。假无表非无。故云理一秤二。论虽有二。所表不异也。

后段然即下。正结因缘。何即下。明不真义。欲言其有有非真生者。若相对立句。俱就有无明不真义。而今但就有边言不真者。惑情多滞有边。故就有明不真耳。若就无言之。欲言其无。无无真形。欲言其有。无相无形。不即有。非真非实无也。下引幻化人譬上不真有。故中论观业品云。如佛反化人。更作反化人。如初反化人。是名为作者。反人所作。是即名为业。皆如幻与梦。如炎亦如向。

第五科。以名求物下。遣名物以劝学。上来谈论皆依名物。今若不遣义犹未周。故遣名物以观学。有三段。初。以名实无当类空万物。次。以彼此无定类遣万法。后。引证结劝也。物同非物故无当名之实者。名是谁名而有得物之物。名物无故。功实亦无也。

次段。性观下。现见彼此无定。证成名实无当之义也。既悟彼此类空万法也。

后段。是以成具下。引证结劝。以成具证名实无当。以园林申彼此无定说也。是以圣人下。举圣智以劝学。故经云下。引经证理。理为有之本。然即下。就境智以劝学者也。

不真空论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