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千福寺大德怀感撰

问曰。为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悉得生耶。为亦有不得生耶。若悉得生众生界无穷。何因极乐国土有终尽日。阿弥陀佛有涅槃时。又花聚菩萨及山海慧菩萨不应发愿。若有一众生生阿弥陀佛国未尽。若我先生者我终不取正觉。亦不得言众生生尽我最后生也。若有不令生者。何因五逆十恶诽谤正法罪之极重而得往生。何有罪人更过此者不得生也。又经言亦令一切众生得生净土。不得生者。应非众生。又大悲世尊慈心普遍。何因独隔一数。而不令其生耶。无限大悲有不平等过也。

释曰。此有二释。一释。一切众生悉令得生。以佛大悲心无限量。等起慈心咸与利益。弘誓大愿不简怨亲。故一切有情无不生也。若尔前所设难复云何通。答。虽尽令生而众生志愿种种差别。或不信正法。或乐著小乘。或爱处秽方。或大悲拔苦住兹秽土。拯救含生。或乐往生佗余佛国修行供养。如是种种异行异心。不可并令俱生极乐。虽并得生无尽生者。譬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当成佛未必尽成。如也尽成众生界尽。此亦如是。前义不妨。且观一类乐生西方机缘略尽。菩萨发愿如来灭度也。二释。亦有不令生西方者。如经说言。应度者皆已度讫。又言。化缘既尽迁神涅槃。以此准知。约有缘说。不据一切众生总论。虽佛广大心尽众生界。然其受化唯度有缘。故往生有终尽之机。如来有灭度之日。菩萨致最后往。观音成补处之位也。故此往生之徒。非遍一切者也。

问曰。既言净土无女人。如何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阿弥陀佛其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刹利之种。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曰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智慧弟子名曰揽光。神足精勤名曰大化。魔王名曰无胜。提婆达多名曰寂意。若无女人如何有母耶。

释曰。今为三释。一释云。佛有受用身变化身。观经说者。是受用身。鼓音声王经说者。是变化身也。又受用身中化分段生死诸位菩萨。现胎生身有父母等。化变易位现化生身便无父母。二释云。此父母城邑等并是诸功德法。如维摩经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等。亦以诸功德作种种人名。说种种法。如文殊师利于觉城东遇善财童子。此觉城东还是功德名也。此亦如是。以诸功德为父母等名也。言国清泰者。此显如来最清净法界也。性净曰清。体宽称泰。万德依止故言国也。其城纵广十千由旬者。此显如来大圆镜智也。其智具含十智。能有十力。因十度成故名十千由旬也。于中充满刹利种者。刹利种王种也。镜智之中有于法王恒沙功德诸法种子。故言充满刹利种也。父名月上者。此金刚三昧也。夫月以破闇为能。三昧除惑为用也。转轮圣王者。夫金轮王尊诸粟散。金刚喻定胜余三昧也。殊胜妙颜者。夫一身之中颜面第一。六度之内般若称尊。般若殊胜为大师之母也。子名月明者。佛喻于日。光明第一菩萨功德名之曰子。次称月明也。奉事弟子名无垢称者。此显如来平等性智。常观镜智名为奉事。不与惑俱号无垢称。智慧弟子名揽光者。此显如来妙观察智。一切诸法无不明了。故曰揽光。神足弟子名大化者。此显如来成所作智。起身语意种种变现。故名神足。此三智也居镜智之后名弟。从镜智而生曰子也。魔王名无胜者。此显如来大悲功德也。佛以大悲怜愍含识。常在生死拔苦有情。魔乐生死。故曰魔王。此大悲超二乘之悲上。故名无胜也。提婆达多名曰寂意者。烦恼喧动恼乱行人喻于调达。如来观诸烦恼即是涅槃。故提婆达多名为寂也。此乃约诸功德。以立父母等名。非是净土之中阿弥陀佛别有胎生父母也。三释云。如悲华经等说。诸佛成道于净秽土。所现成道种种不同。或有菩萨。于彼国生修菩萨行。即于彼国成等正觉。世界不变。名号与劫亦无有异。或有菩萨。于彼国土生。即于彼国成等正觉。世界不变。名号与劫更别立称。或有菩萨。于彼国生修菩萨行。即于彼国成等正觉。当成佛时世界即变胜前世界。名号与劫悉皆改转。如观音授记经中具说。或有菩萨。于此世界生已。往他世界成等正觉。具如悲华经说。此并菩萨因中发愿不同。故有如是差别。又如诸经中。或有菩萨。童子出家成等正觉。或有菩萨。纳妻生子。弃舍五欲成等正觉。或有此世界生于中成道。有他世界生他世界成道。如法华经说。如龙女。于此娑婆世界畜生道生。后往南方无垢世界。舍彼女身即成男子。成等正觉。又花光如来是于胎生。于净土中成等正觉。故经言。佛为王子时弃国舍世荣。于最末后身出家成佛道。以此准知。花光佛于他世界受于胎生。于净土中成等正觉。若非胎生。宁为王子。弃国舍世荣也。今阿弥陀佛亦尔。于清泰国受彼胎生。于极乐国成等正觉也。

问曰。如舍利弗大目连等。所得五通不越三千大千世界。如何生彼凡夫。即能下至见闻神通等。超过百千万亿诸佛世界。以此准知。往生净土者。皆是大根大行菩萨往生。非是凡夫所能生也。

释曰。此义不定。不可以秽土圣人所得五通胜于净土凡夫类也。只如北郁单越定报千年。何妨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劫得有中夭之者。岂以天业报长。不许有中夭之寿。净土亦尔。虽是凡夫。以受生业胜。或净土报强乘佛本愿。或托圣威灵。或资生缘好。或获大乘妙定。缘此得通。胜此方圣。何所怪也。又五趣中阴将求受生。所得业通超二乘修得神通。何妨净土众生得通胜于此圣也。故经说言。声闻独觉无漏善根。不如初心始业菩萨有漏善根。

问曰。未知往生西方众生。为是分段生死。为是变易生死。

释曰。彼土菩萨八地已上一向是于变易生死。七地已还初果已上。或是分段。或是变易。直往三贤及十信等。皆唯分段。然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三十二相。真金色身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五通自在微妙难思也。

问曰。净土之中既言无苦。未知三苦八苦之中。无何苦也。

释曰。若依小乘婆娑等说。佛身犹有三苦具足。八苦之中犹有五苦。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五取蕴苦。唯无三苦。谓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以如来身十五界是有漏。谓五根.五尘.五识。三界通有漏及无漏。谓意界.法界.意识界。以是有漏身故。有生等五苦。然断贪嗔痴等诸烦恼结。无三苦也。以爱别离苦是爱结。怨憎会苦是恚结。求不得苦是贪结。佛虽愍诸释种为琉璃王所诛。而非爱别离苦。调达出血。栴遮系盂。火坑毒饭众怨来集。非怨憎会苦也。聚落乞食空钵而归。遇饥馑世乞求不得。虽属此事。非求不得苦也。大乘之中。以佛世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皆是无漏故。涅槃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又言。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维摩经言。佛身无漏。诸漏已尽。如是等诸大乘经减言。佛身唯是无漏。三苦八苦唯是有漏。故诸佛身无诸苦也。十地已还凡夫已上有二释。一释云。三苦之中有行苦坏苦。八苦之中有一苦。谓五取蕴苦。以十地已还由受有漏变易分段诸报身故。又于行苦。有漏迁流是行苦也。诸有漏乐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故有坏苦也。彼无逼迫身心忧苦。唯无苦苦也。初受彼身。虽名为生。非众苦所依。又无胎藏逼迫。无生苦。命极长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纵令凡夫还入变易生死。究竟成佛无死苦。舍彼命愿生秽土。救苦众生。虽死非苦也。以心忻乐愿舍报修慈悲故。此五蕴报从惑所生体是有漏。即五取蕴苦也。净佛国土四大安稳无病苦。形无衰损。无老苦。胜友恒集无爱别离苦。恶人不生。无怨憎会苦。资缘无乏。无求不得苦。二释云。极乐世界八苦同前。三苦之中唯有行苦。由受分段变易报故。虽有乐受以唯清净。常恒相续无有间断。究竟永证寂灭之乐。虽有少息而不生苦。非坏苦也。故彼净土言无苦也。无苦苦坏苦也。

问曰。既彼净土虽无苦苦等。而犹有彼行苦等。如何得名为极乐也。

释曰。三苦之中唯有一苦。八苦之内亦唯有一苦。既三中无二。八中阙七。唯虽有余一不名有苦。如涅槃经言。如河少水亦名无水。如食少盐亦名无盐。又如毗昙言。大海一渧须弥一尘。不可说言有山海也。今此亦尔。纵有少苦。不妨得名为极乐也。又逼迫不安。在身在心名为忧苦。彼土俱无名为极乐也。

问曰。观经言。分身化阿弥陀佛化观世音大势至。集极乐世界度苦众生。彼土既云极乐。即应无苦众生。何因乃言集极乐国度苦众生耶。释曰。今言度苦众生者。为度自土苦众生。为度他土苦众生耶。

答。通度自他土苦众生。

问曰。自土既无苦众生。云何度自土苦众生。他土虽有苦众生。应须往彼度苦。何因乃集极乐。远度他方苦耶。

答。自国众生虽无苦。然有二种生死分段变易有漏有为行苦之苦。如来同集为说妙法。令速出离二种生死成就法身。故名度苦。他国众生或宜身往亲自救拔。故分身佛遍满十方。如此土众生净土业成临命终化佛来迎往彼。或宜归还远为利益。故集本国遥拯沉沦。或言度苦众生。化佛集自土中化诸菩萨。令兴大悲心。舍自土乐。遣生他方行大悲行教化十方有缘众生。故言集极乐国度苦众生。如经论言。八地菩萨由多寂证真如理。不肯出定教化众生。诸佛摩顶。劝令出定教化众生。即其义也。故维摩经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又言。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怨害处。

问曰。阿弥陀经言。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未知八识之中几有识种。而与乐受相应乎。

释曰。八识之中。七八两识一类相续。缘境微细难可了知。纵处阿鼻地狱极苦之处。纵生三禅极乐之处。而此两识唯与舍受相应。乃至佛果大圆镜智平等性智相应净识。亦唯恒与舍受相应。以此准知。极乐世界此七八识恒与舍受相应也。余六转识与三受相应。谓喜乐舍。在意与喜乐受相应。在五识与乐受相应。舍受通与一切相应。以称赞净土经言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以此准知。净土六识之中但无忧苦无妨有舍。以诸喜乐心后。至歇减位多皆与彼舍受相应。又彼舍受体非逼迫。善业所感。故得与彼舍受相应。又彼众生起未至定及与中间禅第四静虑已上诸定。如何不许与舍受相应。以此准知。虽名极乐亦得与其舍受相应也。若谓不然。彼亦不得与喜相应。以彼土名极乐界故。虽土名极乐而得与喜相应。何妨名极乐亦与舍受相应也。

问曰。分段生死大智度论文等。言受虫身肉身。大品经言。阿鞞跋致菩萨身中无八万户虫。彼既有分段生死。故须有虫身也。若有者。阿弥陀经言彼佛国土无三恶趣。复云何有八万户虫。进退相违。如何解释。

释曰。净土众生虽受分段。而无有彼八万户虫。大智度论及大品经。说是虫身据秽土说。且就秽土。色界诸天虽是凡夫。身中尚无八万户虫。及三灾起坏劫时末先坏三恶趣。尔时人中所受。于身犹自无有八万户虫。以三恶趣先已坏尽。何况净土清净妙色身。虽是分段。而无有是诸虫身也。

问曰。何故称赞净土经说。西方去此世界过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此即四远之中。是于处远。观经乃言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二文相违。请辨其义。

释曰。案极乐之邦去此世界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诚为处远。今言不远。自有别义聊陈十释以会斯文。一佛力不远。二方便不远。三应现不远。四自心不远。五守护不远。六有缘不远。七本愿不远。八来迎不远。九往生不远。十不放逸不远。一佛力者。经言。以佛力故当得见彼。二方便者。经言。有异方便令汝得见。三应现者。经言。阿弥陀佛住立空中。四自心者。经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五守护者。经言。常来至彼行人之所。六有缘者。经言。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七本愿者。经言。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八来迎者。经言。与诸化佛来迎行人。九往生者。经言。如弹指顷即生彼国。十不放逸者。如涅槃经第三十卷云。夫放逸者。虽得近佛及佛弟子。犹名为远。今但能专心不行放逸。即名近佛。不名远也。以具斯十义名不远也。

问曰。观经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云何是心即能作佛也。

释曰。案唯识之理。心外无别法。万法万相皆是自心。故起信论言。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维摩经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又言。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故知万法皆心变现。当用此心观彼佛时。阿弥陀佛为本性相。众生观心缘彼如来。不能心外见佛真相。当观心变作影像相。是影像相名曰相分。能观之心是于见分。见相两分皆不离于自证分。见分之力能现相分。故名是心作佛也。此相分即是自证分心。无别有体。故名是心是佛。欲观如来一切功德。皆用自心所变影像。故名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也。或由心想修种种行。为万德因名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故贤护经第二初言。菩萨亦尔。一心善思见诸如来。见已即住。住已问义。解释欢喜即能思惟。今此佛者从何所来。而我是身复从何出。观彼如来竟无来处及以去处。我身亦尔。本无出处。岂有转还。彼复应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心。是心有佛。何以故。随彼心念还自见心。今我从心见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来。我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知心。心不见心。华严亦言。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此三无差别。心有垢位名曰众生。心纯净时名曰为佛。即其义也。

问曰。观经言。若见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自然当见。云何得见无见顶相。

释曰。有释者言。此无见顶相既名无见顶。实不可见。然言见八万四千相者。此实除无见顶相。但见余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相。以少从多。总名为见。其实不见斯一相也。不尔名义遂即相违。如须弥被焚唯一尘在。大海将竭唯一渧在。不可说言有山海在。此亦如是总观诸相。皆悉周遍。唯此一相不可观见。不可说言不观诸相。有释言。此相虽复不同诸相。多分不见。名无见顶相。佛威神力加被众生。于观行中还复得见。然他受用身变化身等。从首至足皆为物现。令得瞻仰利益有情。他既不见。即无利益。何得名为他受用身。即应此之一相非他受用。为显此相殊胜第一令物尊重。多不得见故。名无见顶相。复为众生现斯众相。令他受用尊重修者。何妨得见。如释迦佛为剃除发上令见顶。彼佛亦然。不可执文以取其义。即令一切众生观见此相。

问曰。如观经第九观中。本欲观阿弥陀佛身相光明。计作观成。只合观见阿弥陀佛。何因见阿弥陀佛。乃更得见十方诸佛耶。

释曰。此有三义。得见十方诸佛。一由诸佛功德悉皆同等。皆有自利利他化益平等。故观一佛即见十方诸佛。故文殊般若说一行三昧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辩才。二释。以见一佛得念佛三昧除障灭罪故。能通见十方佛也。三释。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因光得见十方佛也。般舟三昧经说。跋陀和菩萨请释迦牟尼佛言。未来众生云何得见十方诸佛。佛教令念阿弥陀佛。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此佛特与娑婆众生有缘。先于此佛专心称念。三昧易成。除障灭罪。光明遍照见十方佛也。

问曰。观经言。作此观者生诸佛前。何因观阿弥陀佛愿生西方。只应言生阿弥陀佛前。而乃说言生诸佛前也。

释曰。此有四释。一释言。作此第九真身观时。非直见阿弥陀佛。亦见十方一切诸佛。是故非直生极乐国。亦得随愿通生诸佛国。故言生诸佛前。二释云。虽见十方诸佛。然作此观。本拟往生西方。如何通生诸佛国也。而言诸佛前者。以此观胜。行者得生西方之时。非直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一切诸佛。故言生诸佛前。三释言。此阿弥陀佛虽是一身。国中化佛其数无量。行者初生之时化佛云集。皆来摩顶。为其说法。化佛非一。故言生诸佛前。四释言。阿弥陀佛虽现一身。而此一身多佛同变。相虽是一。其体实多。以多诸佛于一众生皆悉有缘。并悉共变。阿弥陀佛同在一处。犹如多盏灯光光各别不相障碍似同一光。佛身亦尔。诸一一佛各变一身。虽似一身其实多身。虽生一佛前即名生诸佛前也。

问曰。法华经言。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斯即凡夫二乘无能测佛之智。又论文说。地度人度根度诸他心智不得相缘。如何观经言。若见佛身即见佛心。佛心者慈悲心是。有经言。猕猴献蜜亦知佛心。又有经言。大目犍连以他心智观佛心。念阿难为侍者。犹如日出东方照于西壁。前经言不能测佛智。后经说能观佛心。二经既殊。若为通释也。

释曰。萨婆多部释此义言。佛有二种心。一曾得心。二未曾得心。佛若起未曾得心。舍利弗等尽思度量不能得知。若起曾得心。乃至猕猴等亦知佛心。解深密经佛自释言。佛见分心十地菩萨等所不能知。起相分心一切凡夫悉皆知也。今言亦见佛心者。是见相分心也。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也。然佛有缘理内证智心。有缘事外观众生心。如缘理内证智心。是自证分心。佛佛相知。十地不测。缘事外观众生见分心。亦佛佛相知十地不测。缘理及事外观众生相分心。如来加被。乃至猕猴亦知佛心也。

问曰。九品生人依何位地。以分九品。

释曰。粗分九品有于二家。细分九品乃有多说。言二家者。一释。此之九品并是十信菩萨。约住约退。造善造恶。升降不同分成九品。初三品人是十信不退住本位人。行有浅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发小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业。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起生死心。退大乘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轻成下三品。二释言。发大菩提心修行菩萨行。行有浅深成上三品。发小菩提心修行声闻行。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不发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起生死心。唯造生死罪。造罪有重轻。成下三品。此即粗分九品也。细分九品者。且上品三人诸师取舍有多同异。一师言。上品上生四五六地菩萨。上品中生初二三地菩萨。上品下生地前三十心菩萨。一师言。上品上生十回向。上品中生十行。上品下生十住。一师言。上品上生地前三十心。上品中生十住末心。上品下生十信初心。一师云。上品上生十行十回向。上品中生十住。上品下生十信。一师云。上品上生十住初心。上品中生十信后位。上品下生十信初位。一师云。上品上生取十信及十信前能发三心能修三行。悉名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唯取十信已前发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浅深以分二品。所以诸师判此三品高下不同者。以无生法忍经论判位或下或上。仁王般若说。无生法忍在七八九地。诸论之中说。无生法忍在于初地。或在忍位。菩萨本业璎珞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住位。华严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信位。占察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信前凡夫位。故诸师各据一位得无生法忍。分上三品高下不同也。中三品中一师云。中品上生是三果人。中品中生是七方便人。中品下生人是种解脱分善根人。一师云。中品上生忍位人。中品中生顶位人。中品下生暖位人。一师云。中品上生暖顶忍位人。中品中生前三解脱分善根人。中品下生曾种解脱分善根人。一师云。中三品人并是种解脱分善根人。只由持戒得有浅深及不持戒人但行世善。以分三品。不约位地上下分成三品也。下三品人只由遇缘造罪多少轻重不同。分成下三品。无别位地也。无生忍有六位。一闻慧。在十信前。二生胜解。在十信后。三思慧。在十住后。四修慧。在暖后。五证得。在初地。六相续。在八地。此在因中佛果圆满。

问曰。未知往生皆得不退。何故上品中生言。经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释曰。此上品中生人。十信五心已前人。十信第六心名不退心。生经七日得彼第六不退之心。故名于菩提得不退转。初往生时即名不退者。此约处不退说。此两经文各据一义。不相违也。

问曰。何因九品往生皆于阿弥陀佛乘其本愿。来迎行人生佛国土。唯中品下生不言圣众来迎。有何意也。

释曰。准依四十八大誓愿。若不来迎不取正觉。又下品三生犹得圣来。准上准下。必应圣迎。然不述者或是翻译者脱。或是略而不述。有释。中品三人佛以大慈大悲。临终之时而来迎接。非是本愿故。中品下生者。佛不来迎。非是经文脱也。以四十八弘誓愿中说。设我得作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命终时假令不与大众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此愿中既言。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不与大众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此发菩提心言。是发无上大菩提心。此中品等三人犹未发无上菩提心。但是修诸功德愿欲生者。虽得往生佛不来迎。不违本愿。以不发菩提心。非是当于大誓愿也。药师经中。说八菩萨示其道路令生西方。此即佛不来迎。佛若来迎佛自引去得去西方。何须药师琉璃光佛遣八菩萨示其道路也。故知无佛所以佛不来迎者。亦是不违本誓愿。以彼人先虽修道。以非专心决定故。不是至心发愿欲生彼国故。药师经言而未定者。若是至心发愿。即非不定之人也。又彼经所明之行。当此中品三人。非当本愿也。又菩萨处胎经说。众生作西方业。多分不得生于西方。生于懈慢国中者。此非是专修西方之业至心发愿之人。以行业不专发愿不至。不当本愿。故不来迎。佛若来迎即是西方净土业成。岂容佛迎而生懈慢国也。为无量寿经说。三辈人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悉得佛迎。纵令不见犹当梦见而得往生也。

问曰。何故观经说下品上生。至心称佛。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闻佛功德。下品下生称彼佛名。俱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何为同念一佛。功德不殊。灭彼罪愆少多有异也。

释曰。此有二意。一释言。一念佛功德齐理应灭罪无别。但以三品罪人恶业有其多少。下品上生罪少。唯有五十亿劫之罪。障生西方。下二品人罪渐多。故有八十亿劫等罪。为彼罪有阶降。说灭多少不同。非是念佛功德殊令其灭罪差别。譬如壮士有力能负八斗之米。有人唯有五斗。遣彼壮士持行。非壮者不能多擎。只是米元五斗。此义亦尔。下品上生唯有五十亿劫之罪。佛随彼罪多少。言灭五十亿劫。下品中生罪重前品。三十亿劫随其罪障。言灭八十亿劫。下品下生其罪最重。故令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故此三品说灭罪殊。非是念佛功德有差别也。二释言。念佛名号虽复不殊。由念佛心至诚差别。故令灭罪多少不同。下品上生罪业轻薄。死无恶相。怖心不极。虽至诚念佛但能灭彼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地狱猛火一时俱至。罪人忙怖念佛至诚。由心彻到灭除八十亿劫重罪。问。若然者下品下生忙怖最重。应言念佛更灭多亿。何故同前八十亿劫。答。行者命终时其气力虚。微尽力至诚。只至于此力有分齐。岂能多耶。以罪既多障生净土。令具十念。灭罪方同始得往生清净佛土。譬如神剑能斩大木。如其多用力入木即深。如不多用力斩木便浅。非剑有利钝。盖人力之强弱不同。此亦如是。佛之功德虽复无差别。然其念者至诚有异。故令灭罪多少不同也。

问曰。何因闻十二部经首题名字。只灭千劫重罪。念佛一声乃灭五十亿劫重罪。般若云。闻经不逆。胜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也。

释曰。彼经供养佛是好时。然供养佛是有相心。供养功德少。持经是恶时。作无相心。持经功德多也。今此闻经念佛同是恶时。悉但有相。然与阿弥陀佛宿旧缘熟。恶世称佛生信极难。佛能弘经。是以称佛灭罪多彼闻经也。

问曰。下品下生人罪虽多下品中生。五逆谤法何因。下品中生但闻佛功德。即得往生。下品下生乃须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方生净土耶。

释曰。有二释。一言。计五逆等愆。只合六劫受罪。然有九八十亿劫罪者。以此人造兹重罪。长养过去诸余业。皆令有力。能招九八十亿劫生死之报。如一念嗔心现前。能烧一切善法。能障百千法门也。此亦如是。造此重罪。能增过去恶业。皆有力势。能感恶报。障生净土也。二释。此五逆罪唯感五劫受苦。然谤法罪经说受苦劫数长远。如大品经及佛藏经说。谤法人堕此阿鼻地狱。此间劫坏更生他方地狱中。如是展转经无数劫。故须十声称佛灭八十亿劫重罪得生净土也。

问曰。何意往生法门非唯一法。垂终之日偏令念佛。不教余善。有何义耶。

释曰。命终之人偏教念佛。以此七义胜。不教余法。七义者何。一胜。二少。三易。四灭。五缘。六迎。七生。一言胜者。一切凡圣若人若法。无过于佛。最尊胜。二障断尽。万德周圆。自觉觉他觉行穷满。悲愍众生。过逾一子。是诸有情大归依处。为洲为渚。是救是归。故须至诚称念佛。二少者。诸修善中唯此念佛言辞最少。余诸法门悉皆多也。临终之日命在斯顷岂能更修余多法也。三易者。于诸修行法门之中。唯此念佛最易修习。将终之际百苦缠身。气力衰微。万事俱舍。劝令念佛犹恐不成。更说余门。诚难习学。简斯易法。教彼令修也。四灭者。此专念佛言约易修。一念至诚即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愆。永绝娑婆三途苦报也。五缘者。阿弥陀佛旷远劫已来。共众生结缘极重。有于供养见闻随喜同行等缘。乘此宿因一心称念。寻声则救永绝五烧也。六迎者。以念佛罪垢灭除。阿弥陀佛乘本誓愿。与诸圣众亲自来迎。余法不然。故须念佛也。七生者。如彼愿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以斯七义胜诸法门。故劝众生。终时念佛也。

问曰。一念十念阿弥陀佛得生西方。为是唯用此念佛而得往生。为更藉余法门方得生耶。若唯取此念者。未解此念。经虽说言即是具足无上功德。如何一念即成无上功德也。

释曰。功德无量。岂要须藉长时多修方成无量也。自有长时多修而是少福。自有少时少修而是多福。其义如何。如金刚般若言。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各各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等。无量百千万亿劫时长也。舍恒河沙等身修多也。一一皆害其命苦多也。虽复具有三多。而其福少。若复有人身少也。闻此经典时少也。信心不逆行少也。而得功德过逾前福。此是上圣校量。非是下凡测度。岂不信也。今此一念念佛即是具无上功德。亦是大师真语。何得怀疑也。又以一念念佛即过百千万亿劫修道故。成功德多也。如法华经说。若复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若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复供养四事。计用时即已经百千万亿劫。始尔暂时称观世音菩萨名号。供养一种。此多时功德同于少时之福。十轮经说。若人于百大劫。至心念观世音菩萨等。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若百大劫念观世音菩萨。况前校量。即当过百千万亿不可说恒河沙菩萨名号供养也。若多劫中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至心念阿弥陀佛。功德无量无边也。如是将佛比地藏菩萨。将地藏菩萨比观世音菩萨。将观世音菩萨比余菩萨六十二亿恒河沙等挍量。即当念佛一声功德胜无量阿僧祇恒河沙数菩萨名号供养四事。此即一念念佛即过念余菩萨。一阿僧祇二阿僧祇劫修道。如何念佛而功德少耶。可须以此校量知多功德也。

问曰。若以此校量实成无量功德。深合仰信。欢喜称念定得往生。而法华经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若一声称佛。即得往生西方。亦一声念佛即得成于佛道。若得成者。即应十方世界无一凡夫。悉能称佛皆成佛也。若一声称佛未得成佛。但是成佛远因。更须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万行周圆三祇劫满方成佛果者。此临终一念十念何必即得往生。亦须渐渐熏修具足诸波罗蜜方得往生净土。

释曰。此不成例。佛无九品差殊。悉须万德齐备。必假长时长劫方始道成正觉。法华经为对声闻之人。作如此说。但能发无上菩提之心。乃至散乱念佛。终是佛果之因。后能广修诸度。即得成等正觉。声闻纵多修道。不趣无上菩提。为此不能成无上果也。彼经为对声闻会二归一。故作是说。不例观经等往生义也。一声十声念佛功德。虽得往生净土。还是凡夫。众生往生九品不同。许其行有多少。还是凡夫所摄。何妨一念即生佛土。若无九品差别。为因皆须一种。必须具修万行方成十方世雄。故不可为例也。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