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纪昀撰。唐代刘知几所著《史通》内外共四十九篇,论史家体列,辨别是非,述古籍之源流及杂评古人得失,贯穿古今,洞悉利病,为史家之圭臬。但该书是非任情,往往有意护圣贤之所短,前人中有黄叔琳撰《训故补》、浦起龙撰《通释》对此予以纠正。纪昀即在前人基础上,根据浦氏本逐一加以评点,认为可取之处就用朱笔记下,而纰缪之处就用绿笔点之,其中冗漫之处又用紫笔标示出来。然后删去绿、紫所点部分,将剩余部分排比成文,是为《史通削繁》四卷。全文删除的有《载言》、《表历》、《疑古》、《点烦》诸篇,全文抄录的有《载文》、《补注》、《邑里》、《品藻》、《直书》、《曲笔》、《鉴识》、《核才》、《烦省》、《杂述》诸篇,其余的皆按其精华、芟其芜蔓,阐幽决奥,理正词明,文皆相属。书中亦有删削过当之处。涿州卢氏在广州刊刻此书,浦起龙的评注也同时附于书中。有清道光十三年刊本。
孙一元(1484—1520),明代诗文作家。字太初,尝辞家入太白山,栖于山颠,因自号太白山人。自称秦人,或曰蜀人,亦有云其本安化王宗人,因王犯法被诛,故变姓名避难。一元风仪秀朗,踪迹奇谲,常着玄巾白袷,以铁笛鹤瓢自随。善饮酒,好谈论,喜吟诗,混游贵贱,所至颇能倾动士大夫。尝西入华山,南至衡山,东登泰山,又人吴中,遂居于此。明武宗正德(1506—1521)中,与刘麟、龙霓、陆崑、吴珫游,结诗社,合称“苕溪五隐”,又与闽中郑善夫交好。买田霅水,就婚施氏,生一女而卒。一元诗多为描写其游历及隐逸生活之作,如《致道观看七星桧树歌》、《幽居杂兴》(归卧茅檐下)、《避寇吴兴山中》、《西湖》、《独往》、《久雨书闷》等皆为其代表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诗云:“一元才地超轶,其诗排奡凌厉,往往多悲壮激越之音。《静志居诗话》谓其瓣香在黄庭坚。体格固略相近,然庭坚之诗,沉思研练而入之,故蟠拏崛强之势多;一元之诗,轩豁披露而出之,故淋漓豪宕之气盛。其意境亦小殊也。”陈田亦云:“山人诗激宕处亦是摹杜,而练句练字,时出入于王摩诘、孟襄阳、岑嘉州诸公间。长歌气魄稍弱,律绝固是一时之秀。”(《明诗纪事》)其五律优于七律。有《太白山人漫稿》。李梦阳、祝允明皆作有《太白山人传》。《明史》卷二九八有传。
中华典藏网旨在推广国学知识
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联系我们:txt8@163.com